[爆卦]童綜合復健科醫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童綜合復健科醫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童綜合復健科醫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童綜合復健科醫生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萬的網紅口罩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

  • 童綜合復健科醫生 在 口罩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06 12:12:18
    有 19,935 人按讚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 童綜合復健科醫生 在 口罩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6 12:12:18
    有 19,916 人按讚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 童綜合復健科醫生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2 20:57:02
    有 544 人按讚

    #關於語言發展_小果3y7m

    小果算是很早就會說話,但大約兩歲半之後發現他有些捲舌、非捲舌、某些”ㄒ”的音都會刻意的去咬一下舌頭。
    #留言處有影音分享

    一開始我也不以為意,畢竟他表達能力和咬字都很不錯,不會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隨著他越來越大卻沒有改善,不免有一點點擔心。
    因為以前有學生遲遲沒有治療,可能是家長不願意面對,也可能是覺得沒關係大一點就很好轉,但其實受傷的都是孩子。

    因此,我的想法是,寧願早點確定原因,也不要太晚發現錯過治療黃金期。

    一開始我是直接到需自費的語言治療所詢問,以為只要付費報名就可以上課😅
    結果老師說要先經由醫院診斷,確定孩子不是生理上的問題才可以安排。

    於是我立刻掛了老師推薦的 #台中童綜合復健科_葉怡嘉醫師,今天就帶著小果去諮詢。

    醫生非常親切溫柔有耐心,非常推薦!
    她先請小果從1數到10,發現他的確有些音會稍微咬舌,這是屬於「構音」問題,但一般會希望孩子至少要滿4歲再判斷會比較準確。
    (謝謝粉絲分享-若是語言遲緩不用等到4歲)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有時候不一定是真的有語言問題,而是年紀還小發展尚未完全,
    另一方面是若孩子太小就要上語言治療課的話,心理上容易感到挫折。

    除此之外,醫生還有確認小果其他的發展,例如會數到幾、會不會分辨顏色、是否會畫圓⋯等,
    醫生說他認知非常好,請我在他滿四歲後再確定語言這部份,若有一樣的狀況再回診,或許到時候他就會自己找到正確的咬字方式也不一定。

    另外醫生還有提到,語言發展問題不是只有語言遲緩,口疾(第一個字一直重覆)、迅疾(說話速度快到咬字不清楚)、構音問題(發音咬字不正確)都包含在內。

    所以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很會說話就絕對沒問題,要能順利的咬字和敘述才算ok喔!

    還有還有,醫生建議,平常如果孩子咬字不正確時,家長可以慢慢的說一次請他跟著說看看,但不要一直制式化的反覆練習,若孩子沒有意願沒關係,千萬不要強迫,更不要嘲笑或學他話說不好的樣子。
    還可用遊戲的方式請孩子跟著模仿大人說話平穩的節奏和韻律,總之千萬不要給孩子壓力,否則容易會有反效果~

    今天就診之後覺得收獲很多,至少更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安心了不少❤️

    以上經驗跟大家分享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