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法委員任期幾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法委員任期幾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法委員任期幾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立法院·修憲白話文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34:33

【總統換人當,為什麼要花 4 個月交接?】 在法國,新舊總統透過彼此協商,交接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 但在我國,你知道總統換人,要花多少時間交接嗎? 答案是:4 個月。 為什麼是 4 個月呢? — 📅 總統立委同天選 這要從 2012 年說起。 當年的總統選舉,因為與立委合併舉行,從 3 ...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立法院·修憲白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4:33

【改變憲法狀態的一場運動】 2020 再見。 2021 您好,新年快樂! 新年第一天,我們來說一個故事。 大約 30 年前的 3 月的 16 日,有幾名的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前靜坐抗議,要求解散「萬年國會」。 隨著消息逐漸擴散,越來越多學生一起加入抗議行動。 到了3月18日,廣場上已經聚集...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立法院·修憲白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34:33

【曾經,有一部可以凍結憲法的法律?】 究竟,發生什麼事? 《中華民國憲法》在 1947 年正式施行,可是馬上就面臨了內戰的危機。 這時,政府在內戰中發現如果順應憲法設計的緊急體制,根本無法應付「剿匪戡亂」的軍事需要。 為了宣戰動員和鞏固領導中心,制定了一部名為《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法律來...

  •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05:45:11
    有 288 人按讚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家在竹北,曾在竹北住過幾年,每天橫跨頭前溪的漫漫通勤生活我也經歷過;之前因為特色公園運動,也參與過新竹縣府前的抗議聲援以及公園研討會。我知道,很多竹市媽媽跟竹北媽媽所在意的議題與煩惱,都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但,身為一個從2006年就從台南來到新竹教書的北漂青年,來到新竹定居也15年了,我也想從我深愛的故鄉─台南的合併經驗來探討起。
      
    台南市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每一次回台南時間雖不長,卻都一步步感受到台南合併後的變化,年輕人最有感的議題,應該是開價讓人咋舌、越來越居高不下的房價。
     
    從小在台南市東區出生長大的我,看著鄰近的永康、仁德、新市,房地產每年飆漲,但台南邊陲的幾個區,城鄉間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以至於到現在最為人詬病的改變就是 #區域差距更加擴大,像是曾文溪以北的溪北區域,在資源分配不均下,加速沒落,年輕人全都移往市區發展。
      
    在中央社的報導《縣市改制10年/都會化勢不可擋 台南城鄉差距擴大隱然成形》中可以看到:「台南升格直轄市10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2000多人,府城舊市區卻多了7000多人,原台南縣少了5000多人,5個衛星行政區卻大幅增長4萬6000多人,被視為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則逐步消減,這個現象說明了邁向都會化的府城,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人口集中。」
      
    而台南市合併升格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 #公共運輸系統,整併了舊市區與台南縣各鄉鎮的路線,以六種顏色串連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加上市區公車,至今有122條路線。🚌
      
    反觀新竹,在合併前我想提問幾個新竹市民跟我最關心的議題,希望市長能先好好正視:
      
    1️⃣ 合併後 #能做到縣市交通整合嗎? 

    長期以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業者一直在苦撐,也無法更進一步去拓展、增加路線,這也造成了各種交通亂象。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到園區上下班總是塞到懷疑人生。

    其實,林智堅市長任內,早在104 年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108年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更開啟「大新竹共好會談」,跨區域的交通整合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如今,第二任任期正邁向最後一年的倒數了,但許多交通改善計畫,像是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卻尚未實現。合併是否能有效整合縣市交通,這是為政者都需要苦民所苦去深思的。
      
    2️⃣ 合併後 #學區亂象能得到解決嗎?

    新竹縣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因著科學園區人口大量移入的關係,在教育上伴隨而來的是學校不夠讀,也更難以就近入學的窘境。面臨著學校總量管制的壓力,新生入學排序上還比到月份的現象,造成許多家長的就學焦慮。許多家庭因為孩子念不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只能跨區接送,上下學的路線錯縱交織著,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更雪上加霜。
     
    隔壁新竹縣新增五所學校、快速完工落成的新建校舍工程、重新規畫調整中的學區,對比著新竹市光埔二期的文中用地(保留給未來蓋學校的地)在2014被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唏噓。(當時理由是光武/新科國中容量已足夠未來發展所需)看著關埔區越蓋越多的高樓,人口快速成長,學校名額有限難以承載,以至於就學人口不得不外溢到更遠區域,我也多次質詢建議學區應該重新調整,且應朝「教育均質化」的方向邁進。

    若要談合併,這些複雜難解的學區問題,也將是許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3️⃣ 合併後 #公共托育能否實質增加?

    大家都知道「公共托育」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曾多次在議會裡提及。
    新竹市媽媽圈有個神祕的都市傳說,就是只要一出現兩條線,就要趕快去預約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甚至是幼兒園。新竹市雖然有著高出生率,目前卻只有一區一公托的規劃,真的是僧多粥少;在推動公托的過程中,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地的困境。
     
    看著北區、香山區的公托都已經開始招生收托,出生率最高的東區,公托卻還沒完工啟用,希望能努力加快腳步。新竹市公有土地有限,合併後如何整合縣市資源,創造更多公共托育空間,提升托育的安全與品質,讓家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地放心工作、安居樂業,也會是很多人關注的議題。
      
    當首長們開始高談擘畫未來的縣市合併,小老百姓卻還是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努力fighting!對於這些市民們在意的交通、教育與公托等各種議題,林市長責無旁貸、無可迴避。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也應好好檢視這些未竟之業。
     
    -------
    關於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時力伙伴的觀點:
    🚩立法委員‧邱顯智:https://reurl.cc/0xod69
    🚩北區‧林彥甫:https://reurl.cc/NZjlRe
    🚩香山區‧廖子齊:https://reurl.cc/pxdvZx


    #歡迎來分享交流你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想法
    #住新竹的台南人歡迎來相認👋
    #這張照片是我接小孩放學後親拍的
    #前面那個回頭的小女孩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在車陣中與其懷疑人生不如思考大新竹未來🤔

  •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8 17:18:29
    有 31 人按讚

    台灣核能電廠進入除役階段所面臨的考驗(2021/02/16 北海岸反核自救聯盟)

    黑道綁標,這樣拆廠安全嗎?

    去年八月,從新聞報導中得知,因除役工程引起黑道砍殺包商的事件,多年以來,也曾聽聞核電廠有各項標案工程進行時,各地核電廠一時間有如黑白兩道辦公室,以方便進行監視、圍堵執行工程標案業務。近年更有傳聞,為了除役工程,各方人馬時常相聚餐敘喬生意,酒杯乾到都快破了,因無法進一步得到證實,也只能聽聽就罷了。龐大的「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確實能引起各方垂涎覬覦,但是,核電除役工程事涉核能安全,若不能嚴格把關,恐造成嚴重核輻射事件,將後患無窮。無能為力的老百姓,只能期盼有較專業的廠商進場,平安的送核電廠最後一程。

    拆廠是另一種專業,需要全新思惟與人才

    自核電廠開始進入除役階段,除役專業及人力編組,隨著各階段的進程而有所變動,2020年初,個人陸陸續續收到來自台電內部,各單位相關人員種種的陳訴,就其中某些信息發出的軌跡判斷,也輾轉到了立法院諸公諸母的手上。但台電部分的回應與作為,竟只是呼嚨這些少不更事的立委,將因應例行工作人員的編補派任,說成除役拆廠專業人員的更動,如此牽強附會說成為了因應核電廠除役組織變動的決心,著實荒謬至極。於是在事隔將近一年,整件事情幾經立院諸公諸母的處理未獲改善之後,謹以此文對外揭露。

    核一廠於108年7月16日正式除役,為三座核能電廠正式邁入除役的開端,然而台灣過去完全沒有核電廠除役的經驗,因此,整體社會正面臨著一個全新且未知的巨大挑戰。

    核能電廠由發電營運階段轉為停機除役階段,其工作任務有極大差異,運轉發電階段的重點,是在確保維持發電與保證運轉時機組的安全;而停機除役階段則必須確保核電廠拆除時,受輻射汙染的設施能得到妥善的處理,不要發生核汙染擴散;同時,也須保障拆除工人的安全,拆除後核廢料得到處置,土地得以復原,環境可以修復,生態得以復育,地方可以重生。

    核電廠除役與一般火力、水力等電廠最大的不同,在於拆廠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核廢料產生,所以核電廠除役的首要任務,便是輻射特性調查與拆除作業的安全防護。為此,台電公司必須審慎規劃、建立專業嚴謹的量測方法、制定拆除程序與工法,針對拆除後的設備、混凝土、土地等物質進行量測,一一分類、進行安置。

    台灣除役專業人才的困境

    核一廠為台灣第一座除役中的核能電廠,而整個國家過去並無除役經驗可供參考,因此必須大量研讀國際除役相關技術文獻,甚至須派員至國外除役電廠實習訓練,向世界各國學習除役技術及經驗回饋、尋覓教材。

    參酌國際除役經驗報告文獻中得知,從生產的運轉階段進入停機除役階段,人員的訓練、工作組織架構的再調整、重新學習新技術、擴大輻射防護組織編制、縮小發電商轉等相關措施,至關重要,整個工作重點已由核能發電轉至輻射安全拆除階段,但台電至今未見應有的作為,竟還呼嚨誤導立法委員。

    除役開始時,最重要的量測輻射計畫叫做「輻射特性調查計畫」,該計畫顧名思義,就是訂立一套為了除役拆除工程進行輻射量測的計畫,台灣過去並無經驗,因此撰寫此計畫必須參考大量國際文獻,並理解核一廠周邊自然環境,方能達成。核一廠員工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以台電國營事業的風氣,恐有一部分人是抱持著等退休的心態在做事,不太願意學習新的技術,況且還須具備外文的閱讀能力。這風氣可能不容易改善,但是面對除役工作最重要的組織內部,並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若不能做好輻射防護,那怎麼能保障民眾的安全?

    除役期間最重要的內部工作環境如此蕭規曹隨,主事者消極應對、資深員工不願配合,甚至抵抗年輕主管的指令,整個電廠瀰漫著核工業沒有未來的言論,讓電廠內有心做事的底層主管與基層執行者,受到壓迫,看不到未來,士氣低彌,如何有動機和能力來進行除役工作?整體的工作進度恐將因此而延後,目前許多輻射防護與拆除分類相關技術及程序必須撰寫,屆時除役恐將無法照原定計畫25年完成!而終日文恬武嬉的主管與資深員工,反正剩沒幾年就退休了,若不深思電廠經驗傳承與除役人才培育,將來受到最嚴重影響的,就是人民的安全。

    除役執行與除役安全,政府應嚴格督導

    參酌國際除役經驗文件,除役要做好,物質輻射量測與分類安置計畫、人事組織架構調整、技術經驗學習交流,至今看不清台電應有的完整作為;後端處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訓練、人力編制執行除役計畫?還是須由長久在核電廠掌管核能運轉的核發處承接?兩個單位的專業取向與能力落差為何?而這些能力對除役的影響是什麼?原能會亦應負起訪察查證、監督管制之責,一併對外說明。

    台電公司對外宣稱,核一廠除役已拆除了兩座鐵塔,好像除役有順利推動,其實那兩座鐵塔根本不在輻射污染範圍,除役的重點在於拆卸機組,而非只是那些外圍的鐵塔而已。距離專業的除役工作,台灣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NHK紀錄片]核電廠除役:來自全球核電廠的警告
    https://youtu.be/Qw6vkH1AhqI

    【後記】
    要當個立委(議員麻共款),須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與特質

    此事輾轉在立法委員手中處理,經歷了將近一年時間的等待,並未獲改善,諸多陳請人與投訴者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最終還是要人民自己出手,當2020年1月13日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開票後,曾在自己的臉書寫下對於臺灣未來的祝福與擔憂,對於從政者的期待,現在看來是以失望收場,尤其是立法委員,沒有規劃與章法,四年任期,一晃蕩就過去了,除了少數幾位優秀立委的表現(非公督盟的名單),只能說不知道他們在立法院衝三小?

    後來看到這一屆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名單,無論是分區立委或不分區立委,真的驚訝到快說不出話來!其中有哪一位是長期關心核電核廢?或者在此領域中有其專業?更不用說了解台灣當前以及千萬世代將面臨的核廢問題?

    附上2020年初,個人臉書摘要:

    “..... 臺灣選舉,一部份還是停留在,只看藍綠,不問是非,以及大部份中共的因素,要當個立委(議員麻共款),須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與特質。

    希望,接下來的立法院,不再噴口水、灑麵粉、和稀泥!不是網紅的秀場轉播站!

    不要成為政二代的練兵場!也不要做為演唱會的化妝間!

    更不要淪為角色扮演的更衣室!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前進指揮所!

    恭喜所有當選人與政黨,期待他們在未來,能認真、守本分,為人民、為國家,謀求最大的福祉。感恩所有長期以來,不時的看顧與愛護的長輩、鄉親、朋友們。祝福大家!祝福臺灣!繼續努力,走下去!....."

    本文作者:郭慶霖 /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

  • 立法委員任期幾年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6 22:04:17
    有 389 人按讚

    中華民國,是真的還是幻的
    ————————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來臺灣——這座剛接手四年多的島嶼——原本以為在這座「復興基地」待個幾年,就可以順利「反攻大陸」。

    沒想到,這一待,就是 70 年。

    ❒ 神州大陸

    至少在 1990 年代以前,中華民國政府非常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代表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即使無法掌控大部分的中國領土,但中華民國仍堅持「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

    然而,在 1990 年代李登輝總統執政後,政府的立場開始出現動搖。1991 年,啟動修憲程序,這部 1947 年在南京制定、施行於全中國的《中華民國憲法》,被慢慢的限縮到所謂的「自由地區」(或是「臺灣地區」)。

    對於「中華民國」存在的意義,李登輝政府認為,自 1912 年開國以來,中華民國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沒有宣佈獨立的必要。

    ❒ 臺灣

    2000 年代,陳水扁政府讓中華民國的意義再次發生變化。陳水扁總統在第二任中曾經說過,「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是中華民國,沒有宣佈獨立的問題。改國號或宣佈獨立,任期內都做不到。」

    2005 年,陳水扁總統發表了著名的「中華民國四階段論」:

    「中華民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到臺灣,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

    這個論述認為,現在的中華民國仍是 1912 年成立的那個中華民國,只是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1990 年代的民主化改革等政治情勢的變動,中華民國的階段已經到了「在臺灣」,並往「是臺灣」的方向推移。

    其後繼任的馬英九政府,對於中華民國的態度卻顯得曖昧,馬英九總統曾經多次公開宣示「中華民國或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也曾認為,在 1992 年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各自解讀「一個中國」的共識。

    2016 年以後的蔡英文政府,曾多次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也在近期直稱「中華民國臺灣」。

    ❒ 秋海棠

    然而,從政府歷來對中華民國的各個主張之間,可以看出顯而易見的矛盾,甚至主張與政府的實際作為也互相矛盾,對外主張可能又是,另一個樣子。這一切還是要回歸到,中華民國本身的曖昧。有時候主張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但有時候中華民國又浮現了中國的樣子。

    法律上,仍會見到許多秋海棠的影子。像是目前仍然有效的《監督寺廟條例》第 12 條規定:「本條例於西藏、西康、蒙古、青海之寺廟不適用之。」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的寺廟都會受到這部法律的規定,除了法律列舉的「中華民國的邊疆地區」不適用。1950 年代立法院討論本法的修正或廢止時,有立法委員主張為何本法只管「內地中原一帶的僧道,邊疆卻除外?」「難道中國政府不可以管中國的人民?」——即使「內地中原」與「邊疆」都被「共匪」所竊據,法律怎麼修似乎也沒有實際的意義。

    中華民國到底是真的還是幻的?面對國家定位的曖昧,她有時候看起來很真實,但擺脫不掉的歷史包袱,卻讓她時而虛幻。

    對你來說,中華民國是什麼呢?



    ❐ 光計畫

    被蓋上「極機密」三個字,《光計畫》是一份瞞著共軍和美軍顧問團的作戰計劃,卻出現在前日本軍官的日記裡。

    1949 年,蔣介石走了一步險棋,授意前日本軍官偷渡來臺組成白團,以白為名,對抗中共的紅。《光計畫》由白團起草,幾經修改,成為後續無數作戰計劃的前身,然而反攻大陸的那一天,始終沒有到來。在退出聯合國與一次次斷交後,自保成了臺灣更急迫的問題。

    我們走訪白團後代、政治人物與國內外學者,細數近七十年來,每一個決定臺灣命運的瞬間,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既然人需要光才能看見,誰掌握了光源,是不是就決定我們看見什麼?在背光的那一面,又錯過了什麼?

    今年 12 月,我們一起去電影院找答案。



    ❐ 《光計畫》公益放映報名
    https://www.imageandimagine.org.tw/post/guangwarpla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