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空軍現役中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空軍現役中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空軍現役中將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搶進航空產業,早被狠甩在後頭的中俄恐怕難跟上「環保飛行」的腳步】 雖然由飛機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只占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5%,但隨著技術的演進,造成的汙染卻有增加趨勢。近年民航產業越來越重視環保,現在連軍方都參與了這一波運動。 但對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這兩個使盡渾身解數想要搶進民航市場的國...
空軍現役中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搶進航空產業,早被狠甩在後頭的中俄恐怕難跟上「環保飛行」的腳步】
雖然由飛機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只占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5%,但隨著技術的演進,造成的汙染卻有增加趨勢。近年民航產業越來越重視環保,現在連軍方都參與了這一波運動。
但對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這兩個使盡渾身解數想要搶進民航市場的國家來說,技術本來就已經落後於美國與歐洲,能否趕上這波新時代的列車令人懷疑……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英國 #皇家空軍 #零碳排 #教練機 #戰機 #碳中和
空軍現役中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魏澤爾─幹練的普魯士硬漢
在德國顧問團的歷史中,格奧爾格·魏澤爾(Georg Wetzell)的到來,標誌顧問團進入到另一個時代。
首先,他擁有比鮑爾、克里拜爾更高階的中將軍銜,還在1920年代擔任過德國國防軍的「作戰署署長」。
這裡又要解釋一下時代背景,在凡爾賽條約中,德國被規定不能成立參謀本部(寫到此處,大家是不是覺得德國在一戰後有一大堆的壓迫及限制,如此就不難瞭解德國人是如何累積過多仇恨值下,被有心人士重新引導到戰爭之路),所以德國軍方只能成立「作戰署」(Truppenamt)去行使原先參謀本部的職責,因此作戰署署長其實就是參謀總長。換句話說,魏澤爾曾經是整個德國軍方的領導人物,是真正的重量級腳色。
另外,鮑爾及克里拜爾都是以退休軍人的身份來華工作。但魏澤爾卻是以現役軍人的身份來華赴任,這代表中德合作從原先的民間活動轉換成政府交流,特別是軍事事務,也從欲蓋彌彰改成光明正大地進行。
從上述資訊不難看出,德國政府對於駐華顧問團重視度提高,而顧問團也更能放開手腳的更多協助改造中國軍事。
而對於新官上任的魏澤爾來說,他也好趕上展現自身實力的機會,那就是中原大戰。
前面文章提到,國民黨的北伐成功,是聯合少壯軍閥擊敗老牌軍閥,因此北伐後形成:蔣介石的中央軍、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軍、李宗仁的桂軍。
在擊敗共同的人後,蔣介石無論是在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都不能容忍其他軍系的存在,況且除了桂系的勢力明顯差一截,馮玉祥的部隊數量在四大部隊中排名第一,閻錫山則是擁有獨立的軍工後勤體系,對蔣介石都形成不小的威脅。
於是蔣介石不斷鼓吹裁軍,這一方面是重整國家資源分配,可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打擊馮、閻、李等人的勢力。其他三人又如何不明白老蔣的「削籓」之舉,最終,另外三派聯合反蔣,由於戰區主要發生在自古名為「中原」的河南省,因此這場戰役就被稱為中原大戰。
當時蔣介石被聯軍以70萬兵力多方夾擊,魏澤爾就建議:
「咱們德國一戰時也是處於被包夾的狀態,所以當初施里芬將軍就提出先集中兵力解決其中一方(註:德國在一戰前,西線要面對英法、東線要面對俄國,為了避免夾擊,施里芬提出集中兵力先擊敗西線的英法聯軍,之後再趕往東線決戰,這就是一戰初期德軍的行動準則─「施里芬計畫」)。我看叛軍主力是河南的馮玉祥,但他們卻沒有設立參謀本部進行協同作戰的溝通,所以建議委員長先派遣部隊前往山東擊退實力較弱的叛軍(閻錫山),這樣可解後顧之憂。」
蔣介石聽取建議,成功的先擊敗閻錫山,讓他能夠專心的與馮玉祥對決,此時魏澤爾又建議:「叛軍目前主動後撤並修築防禦工事,此時我們應該仿效魯登道夫大將在一戰中『集中火力,專攻一點』的戰術,讓步炮搭配空軍做協同作戰。」
馮玉祥雖然是中國內戰中的老兵油子,但哪見過在一戰時迅速蛻變革新的戰術,何況中央軍不只有地面炮火,甚至還調動空軍轟炸(而這都要多虧第一任德國顧問─馬克思‧鮑爾,生前再三叮囑建立空軍的良苦用心),被一頓猛攻就潰不成軍,中央軍因此迅速占領歸德、登封、蘭封、許昌等地,使蔣介石在中原大戰開始佔據主動。
中原大戰的幾波操作,讓蔣介石對魏澤爾刮目相看。其實魏澤爾當初就在蔣介石向德國政府申請來華的第一波顧問名單行列之中,而從實戰紀錄來看,魏澤爾也不負眾人對他的高度期待。
圖片為:魏澤爾相片
空軍現役中將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漏洞已經堵住 #不再浪費納稅人的錢養叛徒
退役中將林勤經在調查局追查發現,林嫌擔任國防部整合評估室主任期間,將「博勝案」機密洩露給外部廠商,涉嫌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台灣高檢署2014年對林發布通緝。
然而林2014年至2018年七月間仍續領6個月的退俸、18%優存4年,引發議論。
事實上,這個漏洞來自「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先說好消息的部份,相關漏洞在2016年,定宇已經提案修法,分別於2016年11月18日和2018年6月21日公告實施堵住了。在修法前,台灣不論是洩密或擔任共諜經判刑定讞,或是通緝期間,竟然還可以請領退休給與,這種台灣納稅人花錢養共諜、洩密者的荒謬情形,國民黨立院過半時都拒絕修法,這位辜負國家栽培的洩密將領,之所以在通緝期間還能領退休給與,就是利用這個荒謬的漏洞。
2016年民進黨立院首次過半,定宇啟動「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法」,定宇是在在2016/04/22完成連署提案,三讀通過日期是在2016/11/18,自此之後現役軍人涉共諜案、或洩漏國家機密定讞者,取消所有退休給與。
另外在2018年改修法時,也將定宇提案修法的33條調整條次至本條例第40條,行政院增加「因案通緝期間,停止領受退休給與權利至原因消滅為止」,於2018年6月21日公佈實施。至此,這個「洩密者漏洞」已經堵住,不用再浪費納稅人的錢養叛徒!
所以新聞呈現的這位通緝的林嫌,支領退休給與至2018年為止就無法再領的原因,也對照出過去相關法律和國民黨佔國會多數時拒絕修法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