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空腹 讀書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空腹 讀書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itifan (Stephen)看板juniorhigh標題[轉錄][分享] 清晨學習的效果是...
空腹 讀書 在 ????? ???? 黃乙頤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9:45:14
全人慨念 前幾日睇返Facebook嘅舊相,發現而家好流行的Glamping (Glamours +camping)概念,我六年前已經率先試行!早係2015年,我已經單人匹馬帶住三個小朋友,機機仲係一歲嘅BB,已經去露營車。係我心目中,讀書及興趣,重要。但係實踐同埋體驗同樣重要。好想比佢哋知道呢個世...
※ [本文轉錄自 study 看板]
作者: peter11024 (塵襲) 看板: study
標題: [分享] 清晨學習的效果是深夜學習的六倍
時間: Wed Nov 19 18:28:50 2008
熬夜讀書不只沒用還有害
書讀到深夜很了不起嗎?不,完全不是。一但變成夜貓子,把深夜當成讀書時間,
那麼不只學習效果不會提升,反而會把身體搞壞,精神上也會陷入空洞的狀態。
因為深夜讀書違反了人類身為生物的自然原理。
控制內臟功能或體溫調節等等的身體功能,是我們體內的自律神經。自律神經裡面
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在活動或是緊張、興奮的時候會工作,
而放鬆的時候則是副交感神經在工作。
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在工作,到了晚上交棒給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負責
身體的修復與再生等等維修工作。交感神經則好好休息準備應付明天的工作。
至於深夜讀書的人,可以說是用副交感神經來讀書的。這樣就是把武器搞錯了。
就好像拿著豆腐去打架一樣,實在很可笑。尤其是年輕人,
特別容易產生深夜讀書很帥氣的錯覺,但深夜懶散的讀書,效果其實並不値得期待。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起短時間讀書,效果更好。
清晨的二十分鐘,相當於晚上的兩小時
夜晚比較領先的副交感神經大概是在天亮的時候,也就是清晨五點左右
和副交感神經互換的。
因此盡量選擇五點左右,要是沒辦法就六點左右起床吧。
好好的早起,先看看戶外的陽光。讓陽光接觸視神經,可以重新設定一整天的節奏,
讓大腦跟身體認為「已經早上啦」,進而開始活躍起來。
原本人類的生理時鐘就是二十五小時。而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
如果放著不管,這一小時的偏差就會越來越嚴重,讓人變成夜貓子。
更別說當今社會不管商店或電視,都是二十四小時的營業的。更加速了夜貓子的增加。
人類體內每秒有三億個生化反應在進行,如果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沒有妥善運作,
這些生化反應就不會順利進行。
若早起的「晨間型的人」,自律神經的平衡也不會崩壞。而且在維護身心健康上,
早起也非常有效。
每當建議大家在早上學習,有人會說「早上太忙了,沒辦法讀啦」,但是其實只要
二十分鐘就好了。就像前面(我在這個板的前一篇文章)「分段模組學習」所提到的
,二十分鐘其實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時間。安排學習十五分鐘 + 複習檢查五分鐘。
只要一個模組就可以了。這樣應該就辦得到了吧。
在學習方法論的世界裡面,認為在早晨,尤其是早餐之前進行學習,
效果是深夜的六倍,也就是說早上一個模組二十分鐘的學習,
效果可以與晚上的兩小時匹敵。
另外,每天早上學習二十分鐘,也能對自己建立一份小小的自信。
這麼做可以讓自己感覺到,自己心中的核心意識一天比一天穩固。
因為這樣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歡呼,「我也是挺能幹的呢。」
只要二十分鐘的習慣,就可以徹底改變人生。讓我們打破「睡到快要遲到」的習慣吧。
如果不這麼做,不管是明年、後年,還是會一直賴床下去。
※養成清晨學習的習慣,人生將會大幅改觀。
本文摘自《快學-一日五分鐘,創造學習奇蹟》
--
心情、雜事、好文
http://www.im.tv/blog/peterjam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45.98
※ 編輯: peter11024 來自: 61.216.245.98 (11/19 18:29)
※ 編輯: peter11024 來自: 61.216.245.98 (11/19 18:30)
--
語言公平網站http://mail.tku.edu.tw/cfshih/ln/
臺灣閩南語辭典http://edic.nict.gov.tw/mdi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8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