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稀稀疏疏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稀稀疏疏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稀稀疏疏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稀稀疏疏意思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最喜歡的台灣美食是什麼呢? 滷肉飯、水餃、臭豆腐配泡菜、地瓜球、蚵仔麵線? 我全都要😍XD 台灣根本吃貨天堂🥰 物美價廉,好吃又方便 可是其中有幾樣真的是減肥時候的熱量炸彈啊啊啊! 😖 🥢15個 國民美食熱量大解析 1. #高麗菜水餃20顆1200大卡🥟 水餃一顆平均在60大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要輕鬆聊的單字是 flood,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還有 veg out 第一個單字是 flood (x2) Flood 當名詞是洪水、動詞是水淹沒某個地方 不過我們這週在 Instagram 上面教...

稀稀疏疏意思 在 營養師 程涵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5 03:15:19

#大家最喜歡的台灣美食是什麼呢? 滷肉飯、水餃、臭豆腐配泡菜、地瓜球、蚵仔麵線? 我全都要😍XD 台灣根本吃貨天堂🥰 物美價廉,好吃又方便 可是其中有幾樣真的是減肥時候的熱量炸彈啊啊啊! 😖 🥢15個 國民美食熱量排名 1. #高麗菜水餃20顆1200大卡🥟 水餃一顆平均在60大卡,...

稀稀疏疏意思 在 叫我雪花ღ(¯`◕‿◕´¯)♫♪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23:14:13

 Caffe Bene是最早來台灣開分店的韓國連鎖咖啡店,內用不限時、加上有免費Wifi及插座,是個氣氛很放鬆很悠哉,也適合看書用電腦的咖啡店,久聞他的人氣很旺,入註家樂福新仁店b1,當然要來嚐鮮。除了咖啡、甜點、鬆餅、冰品,菜單內還有好多韓式拌飯、拉麵等等的鹹食,價位還可以接受,但是拉麵使用的是...

  • 稀稀疏疏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3 20:00:00
    有 2,891 人按讚

    #大家最喜歡的台灣美食是什麼呢?
     
    滷肉飯、水餃、臭豆腐配泡菜、地瓜球、蚵仔麵線?
    我全都要😍XD
     
    台灣根本吃貨天堂🥰
    物美價廉,好吃又方便
    可是其中有幾樣真的是減肥時候的熱量炸彈啊啊啊! 😖
     
    🥢15個 國民美食熱量大解析
     
    1. #高麗菜水餃20顆1200大卡🥟
    水餃一顆平均在60大卡,若是男生食量較大,
    一次吃進20顆就吃進了1200大卡😫!
    搭配上酸辣湯熱量更是爆表!
    好啦我知道有些人減肥中請勿餵食只會吃個5顆意思意思
    (5顆水餃300大卡)
    好吃的水餃肥肉勢必要佔一半的
    (難怪我自己包的都不啾西原來是肥肉加不夠)
    記得澱粉類配肥肉的這類組合愛小心!
     
    2.#牛肉燴飯872大卡
    燴飯系列潛藏熱量炸彈,以大量的油去拌炒,淋上勾芡的醬汁,
    一盤的飯量=2碗飯,油脂含量37.6公克也就是2.5湯匙!
    一盤燴飯比一個雞腿便當熱量還高!
    這類食物升糖指數(GI值)也高,
    對於要控制體重跟血糖的人來說要特別小心!
    如果早餐吃個麥當,中午吃水餃,晚上吃燴飯,
    不用喝飲料不用吃甜點,一天下來熱量就逼近3000大卡😫!
    建議麥噹/水餃/燴飯不要全部擠在同天吃喔!
     
    3.#花枝炒麵768大卡
    一樣使用了大量的油跟勾芡醬汁,麵的本體=1.5碗的飯,
    油脂30公克也就是2湯匙的量!
    可惜了低脂高鐵高鋅的花枝!
    其實我是很鼓勵大家多吃海鮮的
    (🤎私心推薦:朱記花枝羹好好吃)
    所以不要點炒的選煮的吧
    像是花枝米粉湯一碗也才358大卡,清淡小吃適合瘦!🥰
     
    4.#炒米粉698大卡
    超過兩碗飯的澱粉量,建議可以兩個人分著吃,
    另外點份豆乾、魯蛋、燙青菜,就會是均衡營養的一餐!
     
    5.#滷肉飯648大卡
    滷肉飯是台灣小吃的驕傲,就連老外CNN也無法抵擋這個魅力🥰
    不過滷肉飯超過4成的熱量來自於肥肉喔愛注意!
     
    6.#臭豆腐565大卡
    外酥內軟的臭豆腐是台灣經典的美食之一,它獨特的氣味,不少人對它是又愛又怕
    不過因為是油炸的,油脂含量有點驚人=2.5湯匙(36.7公克),
    吃下一份臭豆腐就吃進一天油脂建議量的七成(註:以1500大卡計)!
     
    7.#蔥油餅541大卡
    又是一個澱粉+油脂組合而成的食物,半炸半煎真的很好吃,
    只是一份蔥油餅澱粉量約等於一碗飯,另外約含2湯匙的油脂,
    不建議太常吃喔!
     
    8.#蚵仔煎516大卡
    蚵仔煎雖然是油煎食物,但沙拉油含量只有1湯匙,澱粉量近1碗飯,
    跟其他美食的油脂量比起來真是優秀👍
    而且同時可以吃得到兩種蛋白質來源:
    👉完整好吸收的蛋白質雞蛋🥚
    👉高鋅高鐵的新鮮肥美蚵仔
    搭配上小白菜營養又均衡🥬
     
    9.#刈包504大卡
    刈包長得一目瞭然,刈包皮約等於0.8碗的飯,
    主要的油脂來自五花肉,屬於高飽和脂肪,高血脂患者要適量吃喔!
    另外有些店家可以選擇包瘦肉,可以選的話就瘦肉優先吧:)
     
    10.#潤餅495大卡
    南北潤餅大不同,這個熱量代表是北潤餅,包的是蛋酥+紅糟肉+花生粉,
    南潤餅是不是會包麵條(?)
    其實潤餅蠻健康👍,餅皮只有約半碗飯的澱粉量,根本減醣者外食救星!
    其他包的都是肉跟菜,如果想要熱量更低,不如試試花生粉少加一些吧!
     
    11.#大腸包小腸435大卡
    (這道其實熱量差距有點大,大份的話熱量會落在582大卡(崩潰)
    相當於0.8碗的飯,其他熱量多來自於油脂,香腸是高脂肉類又是加工紅肉,對大腸健康不友善,建議謹慎食用!
     
    12.#麻辣臭豆腐432大卡
    這道好吃又有解👍,有豐富蛋白質,沒有澱粉,油都在湯內,只要少喝湯,熱量立刻就可以減半:)
     
    13.#蚵仔麵線415大卡
    不要小看一小碗稀稀疏疏的勾芡麵線,
    一小碗蚵仔麵線澱粉量逼近一碗飯,油脂1湯匙,
    但還好加了高蛋白質高鐵的蚵仔及大腸營養滿滿!
    ⚠⚠⚠但紅麵線鈉驚人的高,是所有麵體中最高的,
    比泡麵還高(到底是多高啦)
    以100公克麵體含鈉量來看
    紅麵線2813mg,泡麵1872mg, 竟然是泡麵的1.5倍鈉量
    吃一碗蚵仔麵線鈉量爆表,有高血壓的人要特別注意喔。
    註:泡麵指零食泡麵。
     
    14.#地瓜球10顆410大卡
    一顆約在41大卡!
    這是不是夜市必點啊哈啊哈越吃越涮嘴🤩
    10顆地瓜球=1盤燙青菜的膳食纖維量耶1.2g(覺得吃得有價值這種美食去哪裡找),
    雖然看似清爽不膩,隱藏著較多油脂,
    10顆地瓜球含有1.5湯匙的油脂喔,減重者須留意攝取!
     
    15.#肉圓324大卡(炸)
    一顆肉圓皮澱粉量相當於0.6碗飯,就算是用炸的油脂含量0.6湯匙我覺得還行👍
    包的也多是瘦肉,肉香又帶有嚼勁,單純就很美味😋
    我發現各地都有好吃的肉圓,南部的還可以有清湯可以加誒
    (🤎私心推薦:蒸|旗山屏東肉圓、炸|豐原金樹冰果室肉圓)
    皮Q彈肉扎實(翻譯:肥肉少)深得我心肉圓是好食物哈!
    不過還是要小提醒啦,
    肉圓大概有108930種尺寸大小,自己要斟酌適量喔:)

    註:未特別標記份量者指市售常見一碗或一份的購買量。依據店家不同份量也會有差異。

     
    #閃地雷瘦更快
    #懂吃瘦更快
    #此篇字好多建議收藏
    -
    更多營養知識點它點它
    https://chahow.com
    跟我ig跟我生活
    www.instagram.com/chapaper

  • 稀稀疏疏意思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1 07:48:13
    有 177 人按讚

    洪福利這篇文章,非常適合做為我「餐飲界革新系列」的「結論」與大家分享。

    原文如下:

    前陣子與老婆的花東之旅很愉快, 但在花蓮市有件小事讓我想起了 程天縱 老師的這篇文章.

    我們旅程第一天在花蓮市區閒逛, 因為是個平凡三月(沒有連假)的星期五下午, 所以遊客意外的少. 閒逛時經過 "公正包子" 的門口, 似乎有點印象是名店. 店裡起碼十來個工作人員忙著準備小籠包, 疊的高高的蒸籠一排又一排冒著白煙, 但是幾乎沒幾個客人, 空桌子很多, 看起來大概正利用下午的空擋在準備應付傍晚的大量人潮. 我們討論了一下, 想說難得來花蓮一趟, 既然都碰巧走到了, 就試試看吧!

    走進店裡想坐下, 卻發現每張空桌子都不太乾淨. 除了沒有擦乾淨之外, 許多桌上有用過的碗盤還沒收, 地上也隨處掉了很多免洗筷的塑膠套, 用過的面紙. 抬頭要找菜單, 看到牆上斗大的字寫著標語:

    「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

    因為這樣的標語在台灣的餐廳越來越常見, 我們也不以為意, 但我還是忍不住小聲的跟老婆說:「起碼有十來個人在準備小籠包, 為何不安排一位先趁現在沒什麼客人時清理一下桌面?」

    菜單上有一籠五顆十顆之類的, 但也有一顆的選項可以單點. 因為沒有吃過, 而且想要留點肚子空間給夜市, 所以決定先點兩顆嚐嚐味道, 如果好吃再加點.

    收銀機的大姐看了一眼我的單, 問:「你幾個人吃啊?」我回答說兩人, 並把準備好的零錢要遞給她. 她不接過錢, 轉頭對另一位大姐說:「喂, 他們兩個人點兩顆啦!」聽到這樣的大姐冷冷的抬起頭看我一眼. 我先是愣了一下, 隨即想說是不是店裡有什麼規定我不知道的, 馬上問:「這樣不行嗎?」

    大姐冷冷的說:「不是不行, 但是下次兩顆外帶就好了比較方便」

    她的臉色與語氣讓我知道所謂「方便」指的是對她們比較方便而不是對客人比較方便.

    回到座位我與老婆草草吃完小籠包. 你大概也猜得到, 不會再有「下次」了.

    我當然明白, 如果在尖峰忙碌時間店裡店外滿是顧客, 那我們兩人佔用一張桌子只點兩顆小籠包真的造成店家不方便, 我們也不會做那麼白目的事. 但當時實際狀況是店內稀稀疏疏沒幾位客人, 站在收銀台的小姐正滑手機聊天, 菜單上也的確有讓客人單點一顆包子的選項.

    我們坐下吃兩顆小籠包, 沒有增加任何店家的負擔或浪費任何成本.

    另外, 你有沒有注意到, 絕大多數張貼「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標語的店家, 即使在不忙碌時也都臉色很難看?

    花蓮市鬧區畢竟是旅遊觀光景點, 但是我們林口家附近的一間在地豆花店也有個類似的故事.

    一個下午, 我去幫老婆外帶兩碗豆花. 店內除了我之外唯一的客人是一家四口, 爸爸媽媽帶兩位看來是小學生的孩子坐一桌安靜的吃豆花, 每人都點了一碗. 其中一位約莫三年級的男孩子跟媽媽說想要上廁所, 媽媽要他自己去櫃檯問老闆娘.

    孩子走到櫃檯前很溫和的問:「請問我可以用一下廁所嗎?」

    老闆娘看了他一眼冷冷的說:「 我們這邊的廁所不外借喔」

    孩子只好轉身問媽媽怎麼辦, 媽媽放下吃到一半的豆花, 只好陪他走到店外去另外找廁所.

    我懂, 開放廁所是餐飲業相當麻煩頭痛的必要之惡, 時不時會碰到很糟很噁心的狀況需要打掃, 忙起來沒時間立刻處理甚至會被顧客抱怨, 吃力不討好. 電視新聞偶爾也會報導店家好心借廁所給外送員用, 結果被用得超髒的狀況. 將心比心, 這樣的情況多了, 任誰都會不情願開放廁所.

    但還是看當天實際狀況, 一個不忙碌的下午, 整間店除了我外帶之外就只有那一家四人. 兩個孩子們吃著自己的豆花沒有喧鬧, 也沒有弄髒桌面環境. 借用一下廁所的不是成年人或外送員, 而是爸媽都在場的小學生.

    在「廁所可能被弄髒」的風險與「對顧客友善」當下的取捨, 我很不認同老闆娘.

    最後忍不住再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我爸媽與兩位朋友到一間知名連鎖港點餐廳吃飯. 一樣, 當天客人不多. 坐下來, 四人先點了一壺(要付錢的)熱茶, 卻只來了兩只茶杯. 一向禮貌客氣的媽媽請服務生再拿兩個茶杯, 畢竟是四人用餐. 服務生卻向媽媽說:「不好意思,我們店裡的規定是一隻茶壺只能配兩只茶杯喔!」

    也許因為茶壺茶杯滿精美, 所以連鎖店的老闆有這樣的規定. 服務生告訴我爸媽說其他兩人可以用桌上的玻璃杯喝茶, 但不能再增加茶杯了.

    這些真實經驗讓我對程老師的這一系列文章特別有感. 我看了許多這系列文章下的留言, 覺得有不少人誤解了程老師的重點.

    誤解一:「對顧客友善的基本態度」 = 「高檔昂貴餐廳」

    很多留言認為台灣人重吃, 口味第一, 不見得在意豪華裝潢與高檔服務.

    這個誤解在於, 對顧客友善的基本態度, 不見得需要西裝筆挺的服務生畢恭畢敬的等待招喚, 更與高檔裝潢一點關係也沒有.

    有很多在地的小店, 從早餐店到鹹酥雞, 老闆(娘)親切熱情, 不見得永遠面帶微笑, 但一個有朝氣精神的招呼, 一個貼心的小動作, 或對顧客的一點耐心與諒解, 就讓人感到友善的基本態度. 我相信有一, 兩間這樣的小店在你心中有一席之地, 而且讓你一再光顧.

    相反的, 我也有去過一些所謂的高檔餐廳/飯店, 服務人員行禮如儀, 卻給人感覺只是冷冰冰的背誦 SOP , 遇到一點小狀況就毫無變通之道. 裝潢收費高價位卻離「對顧客友善」的精神很遠.

    我在程老師文章中看到的是, 對顧客友善是一種服務業/餐飲業的基本原則. 它不見得需要店家額花成本就能讓客人感受到, 更不是高檔餐廳的專利.

    誤解二:現在台灣社會奧客很多, 所以餐廳一定要訂這些規定自保

    我很好奇, 對一般餐飲店家而言, 一天的經營中到底是普通客人佔大多數或是奧客佔大多數?

    一間店的經營者, 是否應該先預設立場, 把所有進門的客人都先認定為奧客, 所以在牆上張貼「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或著是明定廁所不外借, 還有各種各樣預防奧客的規定?

    或是, 先把所有的顧客都當好客人, 真正遇到奧客時再個別處理?

    「忙碌時忘了微笑請見諒」的標語貼上牆了, 是真的要請客人見諒, 或只是幫自己預設立場可以無條件的給客人臉色看?

    誤解三:經營餐廳或小吃店 與 經營事業的心態差別

    我個人的理解是, 程老師談的是如何用經營事業的心態去思考餐飲店的經營管理, 但很多人的想法則是在做個小生意以求溫飽的層面打轉.

    我最近接觸的一些科技新創, 其中兩, 三位創辦人 / CEO, 都讓我感到只能用「技術宅」來形容他們. 也就是, 他們本身都是工程背景出身, 非常技術至上, 卻完全低估或忽略了公司文化, 管理, 行銷, 組織的重要性, 總是誤以為有精良技術的產品(服務)就是會賣的產品(服務). (張忠謀曾多次在演講裡說他認為行銷與工程一樣重要)

    用在餐飲業的類比, 就是經營者認為美味就是唯一. 只要有美味, 其它的服務啦, 整潔啦, 對顧客友善啦都是其次. 很可惜的, 其實只要弄懂了上面的 “誤解一”, 就會明白追求美味與對顧客友善完全可並存, 相輔相成, 絲毫不矛盾衝突。

    懂這一點的人在經營事業, 不懂的人在經營餐廳。

  • 稀稀疏疏意思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30 12:05:00
    有 1,741 人按讚

    之前寫這篇還未見到2020的一切,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就在眼前,fake news的問題更加嚴峻,這篇文章與當下似乎更有連結了。如果你也這麽覺得,歡迎轉給身邊的人。👇
     
    【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

  • 稀稀疏疏意思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19 11:45:01

    【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要輕鬆聊的單字是 flood,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還有 veg out

    第一個單字是 flood (x2)
    Flood 當名詞是洪水、動詞是水淹沒某個地方
    不過我們這週在 Instagram 上面教的是 flood 另一個動詞用法
    也就是「大量湧入」
    舉例來說,香港國際機場湧入大量抗議示威者
    這樣大量湧入人潮的情況
    就可以用 flood 這個動詞來形容
    More than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flooded into Hong Kong’s airport.
    數千名抗議者湧入香港機場示威抗議

    話說我們 Instagram 上不時會發貼文支持香港人民
    所以有不少中國網友湧入
    留下許多不理性的留言還有假資訊
    有些粉絲也私訊我 關心我的心情
    一開始看到那些惡毒的言語,確實有點不舒服
    不過慢慢就麻痺了 所以大家請放心
    只要記得繼續關注香港狀況就好

    第二個句子是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x2)
    Attack 是襲擊、攻擊,這個單字大家玩電動遊戲應該很常看到
    不過 attack 還有另一個意思是精神充沛、下定決心地處理某件事
    比如說積極解決一個問題 就可以說 attack the problem


    而 attack the day 隱藏的共識是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挑戰或困難
    而 attack the day 就是積極面對挑戰、努力排除困難
    所以如果一早起來 你覺得自己精神飽滿、動力十足
    你可以對自己說 I feel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我以前還在上班的時候阿... 每天起床都提不起勁耶
    真的很辛苦
    I was never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幸好現在做 YouTube 頻道跟自由譯者
    蠻常有幹勁十足的感覺 Feel ready to attack the day!

    不過整天衝衝衝總是會累
    一定要耍廢充電一下對吧?
    這就接到我們第三個片語 Veg out(x2)

    Veg out 是個動詞片語,就是那種無所事事、消磨時間、耍廢的活動,就是 veg out
    Veg 跟蔬菜 vegetable 這個字有關,也就是指我們放空耍廢時,好像蔬菜一樣
    沒什麼活動、呆滯在哪裡,這就是 veg out

    我現在最~懷念的 veg out 時光,應該是跟 Leo 坐在日本嵐山的河邊吹風,什麼都不想,就看著河水流過去。講到這卻想到,那時候去是為了賞楓,結果滿山都是綠葉!沒什麼紅葉、稀稀疏疏的,有一點點可惜。希望明年秋天有機會可以再去一趟嵐山,看看滿山遍野的紅葉有多美。

    大家都怎麼耍廢阿?留言告訴我,你 veg out 時都在做什麼好嗎?
    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開小鈴鐺喔
    下週見~~掰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