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整理舊住處時,打開了回憶的箱子,裡面有許多求學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紀念物,卡片、紙條,和那個年代還會沖洗出來的相片。
⠀⠀⠀⠀⠀ ⠀⠀⠀⠀⠀
誰說沒有時光機呢?相片是時空之鑰,總能帶人回到當時。
⠀⠀⠀⠀⠀ ⠀⠀⠀⠀⠀
⠀⠀⠀⠀⠀ ⠀⠀⠀⠀⠀
那年是我漂蕩...
⠀⠀⠀⠀⠀ ⠀⠀⠀⠀⠀
⠀⠀⠀⠀⠀ ⠀⠀⠀⠀⠀
整理舊住處時,打開了回憶的箱子,裡面有許多求學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紀念物,卡片、紙條,和那個年代還會沖洗出來的相片。
⠀⠀⠀⠀⠀ ⠀⠀⠀⠀⠀
誰說沒有時光機呢?相片是時空之鑰,總能帶人回到當時。
⠀⠀⠀⠀⠀ ⠀⠀⠀⠀⠀
⠀⠀⠀⠀⠀ ⠀⠀⠀⠀⠀
那年是我漂蕩生活的起點,國中轉學了三次才讀完,每次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都說打架。每當放學,我爸就會開著一台紅色廂型車來接我們,拉開門,裡面有著漁港的腥味。手排車坐起來總是顛簸,那時我們還住在看得見夕陽的地方,晒得黝黑的父親打著檔,穿著制服的我們有時並不說話,只是開窗戶吹風,充滿一片紅色的沉默。
⠀⠀⠀⠀⠀ ⠀⠀⠀⠀⠀
⠀⠀⠀⠀⠀ ⠀⠀⠀⠀⠀
父親常帶我們去一家自助餐解決晚飯,三個人都拿著白色免洗盤選菜,吃完再帶我們去租漫畫。那是我們在陌生的地方,一個失業的父親尚能給予的娛樂。
⠀⠀⠀⠀⠀ ⠀⠀⠀⠀⠀
⠀⠀⠀⠀⠀ ⠀⠀⠀⠀⠀
那年弟弟參加田徑隊。為了等他練習結束,我也常常在操場跑步,像個瘋子一樣地跑著,一圈又一圈,然後抬頭衝刺,風會灌進喉嚨裡,彷彿童年經過隧道時張口吼叫,最後再精疲力盡地倒在跑道上喘氣,看漸漸暗下的天空。
⠀⠀⠀⠀⠀ ⠀⠀⠀⠀⠀
後來運動會時,我參加了一千六百公尺賽跑,我永遠都記得我跑出了這輩子再也不可能達成的五分三十二秒,第四名。只有前三名才有獎牌,那個放滿琳琅滿目獎牌的司令台我沒能站上去,同學拍了一張我們在台下的照片。
⠀⠀⠀⠀⠀ ⠀⠀⠀⠀⠀
記得通過終點線時,我像吸不到空氣般地倒在地上大力喘氣,汗早已浸溼全身。
⠀⠀⠀⠀⠀ ⠀⠀⠀⠀⠀
⠀⠀⠀⠀⠀ ⠀⠀⠀⠀⠀
還是輸了嗎?有點遺憾。
看著相片右下的日期,二十年了。
有點想念那個還願意跑的自己。
⠀⠀⠀⠀⠀ ⠀⠀⠀⠀⠀
⠀⠀⠀⠀⠀ ⠀⠀⠀⠀⠀
—〈奔跑的少年〉
⠀⠀⠀⠀⠀ ⠀⠀⠀⠀⠀
⠀⠀⠀⠀⠀ ⠀⠀⠀⠀⠀
⠀⠀⠀⠀⠀ ⠀⠀⠀⠀⠀
#劉定騫 #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
租手排車練習 在 依比鴨鴨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米嘛碎碎唸】危險駕駛塞掐去?
文/小米嘛
「媽媽,為什麼你不像阿木(伯母)還有姑姑一樣會開車?」某天接了小孩走回家的路上,依比問了。
這問題問得真好,雖然她娘親我號稱有駕照,但美其名的駕照頂多拿來寫履歷充場面用,連租漫畫都用不著,更何況是開車了。
『嗯~~因為媽媽很久沒開車了,已經忘記要怎麼開了....』媽媽有些心虛,畢竟當年考駕照前可是信誓旦旦發下豪語,堅持不當一個駕照拿了好看用可是完全不敢上路的駕駛人!
「那你就要練習阿,不會就要練習,多練習幾次就會了。」很好,媽媽說的話都有在聽,四歲小孩把平時媽媽的教誨原封不動還了回來~~😂
剛好前兩天的FB跳出十年前的回顧,原來約莫就是十年前的此時,新手駕駛剛拿到熱騰騰的駕照,自以為打鐵要趁熱,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闖台北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還記得當年準備要考駕照時,誤信他人傳言:「考手排的話,手排自排都會開;考自排就只能開自排了。」一個衝動就報名了沒幾個女孩報的手排班,然後初次練習就在駕訓班的斜坡上放開離合器,整台車直接從斜坡上倒退嚕,差點嚇死一旁的教練。
大概是天生跟車不熟,雖然上了整期的駕訓班,但直到最後一堂課我都不知道教練所謂的:「看後照鏡的那個點」到底是哪個點?更別說什麼「XX和OO成一直線」到底怎樣才算一直線了;從頭到尾危險駕駛吳小米根本全是憑感覺,就連考駕照時倒車入庫都還壓線扣分,完完全全是教練不忍心偷偷打趴司才能低分過關~~喔對了,還有道路駕駛當天還臨時因為工作取消,換句話說,我連實際上路經驗都沒有就考到駕照了.....
剛考到駕照時還野心勃勃,認真找朋友去北海岸練了幾次車,但只要後方有車逼近就忍不住想棄車;如此無用駕駛人最終終於放棄上路的原因很簡單,純粹就是遇到了最佳司機猴子拔。在某次約完會後,當時住桃園的猴子準備開車回家,危險駕駛在父親的指導下把自家車開進地下停車場;沒想到到家後的猴先生打來報平安時,我還在自家停車場無限打轉停不了車.....也就是說人家都從台北開到桃園停好車了,我連從自家地上開到地下都還沒成功!
從此危險駕駛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理所當然把開車的重責大任交給優良駕駛猴子拔了。
但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逃了十年的媽媽似乎終到了不得不面對的這一天了。
話說年前尾牙時,公司老闆致詞時提到現在公司所在地因為都更的關係,沒多久後就得搬遷;為了永續經營,老闆決定直接買地興建廠房,而目前看的地點,就在我想都沒想過有一天會在那上班的汐止。
汐止耶!有沒有搞錯?!這是正常人有辦法每天騎車去上班的地方嗎??光想到每天早上打完仗後還要騎上一個多鐘頭去上班,還沒到公司我就累了~~~
回家後和猴子拔商量,如果到時不想離職,那除非公司配有交通車,再不然就真的只能自己開車了。
去年群組裡有媽媽分享道路駕駛的教練,恰好不久前也看到宅女小紅分享的塞掐日記,大家也真的練了幾次後都敢上路了!看來逃避很久的危險駕駛似乎終於有機會撿回拿來充場面的駕照了......吧!
到底危險駕駛敢不敢上路呢?讓我們所拭目以待吧!........前提是我要先找到敢教我的道路駕駛教練才行~🤣🤣
話說回來,和猴子拔聊開車時,猴子拔表示:「開久了你就知道怎麼抓距離了。」問題是,在這個“開久了”前,我到底要怎麼抓距離呢????(抖)有沒有隔了很久又撿回駕照的人可以分享心路歷程的?
#開車好難
#有勇氣上路更難
租手排車練習 在 劉定騫 / 騫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整理舊住處時,打開了回憶的箱子,裡面有許多求學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紀念物,卡片、紙條,和那個年代還會沖洗出來的相片。
⠀⠀⠀⠀⠀ ⠀⠀⠀⠀⠀
誰說沒有時光機呢?相片是時空之鑰,總能帶人回到當時。
⠀⠀⠀⠀⠀ ⠀⠀⠀⠀⠀
⠀⠀⠀⠀⠀ ⠀⠀⠀⠀⠀
那年是我漂蕩生活的起點,國中轉學了三次才讀完,每次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都說打架。每當放學,我爸就會開著一台紅色廂型車來接我們,拉開門,裡面有著漁港的腥味。手排車坐起來總是顛簸,那時我們還住在看得見夕陽的地方,晒得黝黑的父親打著檔,穿著制服的我們有時並不說話,只是開窗戶吹風,充滿一片紅色的沉默。
⠀⠀⠀⠀⠀ ⠀⠀⠀⠀⠀
⠀⠀⠀⠀⠀ ⠀⠀⠀⠀⠀
父親常帶我們去一家自助餐解決晚飯,三個人都拿著白色免洗盤選菜,吃完再帶我們去租漫畫。那是我們在陌生的地方,一個失業的父親尚能給予的娛樂。
⠀⠀⠀⠀⠀ ⠀⠀⠀⠀⠀
⠀⠀⠀⠀⠀ ⠀⠀⠀⠀⠀
那年弟弟參加田徑隊。為了等他練習結束,我也常常在操場跑步,像個瘋子一樣地跑著,一圈又一圈,然後抬頭衝刺,風會灌進喉嚨裡,彷彿童年經過隧道時張口吼叫,最後再精疲力盡地倒在跑道上喘氣,看漸漸暗下的天空。
⠀⠀⠀⠀⠀ ⠀⠀⠀⠀⠀
後來運動會時,我參加了一千六百公尺賽跑,我永遠都記得我跑出了這輩子再也不可能達成的五分三十二秒,第四名。只有前三名才有獎牌,那個放滿琳琅滿目獎牌的司令台我沒能站上去,同學拍了一張我們在台下的照片。
⠀⠀⠀⠀⠀ ⠀⠀⠀⠀⠀
記得通過終點線時,我像吸不到空氣般地倒在地上大力喘氣,汗早已浸溼全身。
⠀⠀⠀⠀⠀ ⠀⠀⠀⠀⠀
⠀⠀⠀⠀⠀ ⠀⠀⠀⠀⠀
還是輸了嗎?有點遺憾。
看著相片右下的日期,二十年了。
有點想念那個還願意跑的自己。
⠀⠀⠀⠀⠀ ⠀⠀⠀⠀⠀
⠀⠀⠀⠀⠀ ⠀⠀⠀⠀⠀
—〈奔跑的少年〉
⠀⠀⠀⠀⠀ ⠀⠀⠀⠀⠀
⠀⠀⠀⠀⠀ ⠀⠀⠀⠀⠀
⠀⠀⠀⠀⠀ ⠀⠀⠀⠀⠀
#劉定騫 #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
租手排車練習 在 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 #永遠不嫌晚⭐️
是的!正如照片中的看圖說故事💡
即將邁入35歲的我,
終於開始上駕訓班(笑)😊🎉
在台灣唸大學期間,
我總是平常省東省西,
把省下來的錢存起來,
在寒暑假期間自己一人去日本1-2個月。
而大四的寒假,
也是畢業前最後一個寒假。
雖然我人在台灣,沒有出國,但父母對我說
「你畢業後就要馬上要出國了,考駕照又用不到。」
就這樣,
到日本開始了留學生活與工作生活。
回台都只有短短幾天,根本無法在台灣上駕訓班。
而日本的駕訓班費用,
若是學生的話,通常會便宜許多,
但我還是留學生時,
也根本付不起學生優惠價日幣20萬的駕訓班學費。
若是在29歲以下的社會人士,
也還有機會能便宜一點。
但像我已超過30歲,就真的很貴。
以我的例子來說,
自排學費加雜費約日幣25萬-30萬(含稅)
手排學費加雜費約日幣29萬-34萬(含稅)
相較之下,
台灣的駕訓班費用約是日本的6-7分之一。
而且
1️⃣台灣國籍持短期簽證入境日本者,
有原駕照及日文翻譯本(台灣監理所申請)及護照,可在日本租車及開車。
(這是目前情況,可以自行查詢確認最新消息)
2️⃣台灣國籍持中長期簽證入境日本者,
在符合條件下,可預約申請日本駕照。
(申請辦法及規定,可以自行查詢最新消息)
因為日本人大都沒有申請身分證的習慣,
常以駕照為主要身份證明文件。
所以長期居住在日本的台灣人,
若能在台灣拿到駕照,再到日本申請日本駕照,
對在日本的生活來說也是多了一個方便性👍
雖然很多台灣人會直接說
「日本的駕駛座和道路行駛方向跟我們又不一樣」
對這個問題我只想回一句「所以呢?」🙄
學費是學的人在繳,考試是學的人在考。
未來要在日本還是台灣開車也是學的人要開,
若還不熟悉,也不會開上路不是嗎🙄🙄🙄🙄
對我來說,雖然晚了許久,
但我期待未來在台灣能選擇的交通工具多了選擇,
也能在日本慢慢練習開車。
若還有再安排日本國內2000公里的開車旅程,
期待能幫悠先生分擔些。
因為我本身愛副駕駛座勝過開車,
所以說真的,我不急著想開車,
但我為自己今天踏出了這一步,開心🎉
不管任何事,
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
永遠不嫌晚👍
#重新當學生覺得新鮮且幸福
#第一堂課認識車體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