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常到底在幹嘛!
📍|工學院的文組&工學院的領頭羊|
▫️ 材料系身為工學院(包含土木系、機械系、化工系、工海系、材料系、醫工系、還有各類研究所)的一員,自然有許多科目是和物理化學相關的,而錄取分數作為除了電資學院(電機和資工系)外二類組(理工班群)最高分,理所當然的是工學院的領頭羊啊!但是材料系卻又有個很特別的就是,工學院許多科系都要修的「工程圖學」,材料系卻不用修(機械、化工、工海、土木系都要修喔)。
▫️ 相較其他工學院的課程,除了大一的課程各系都差不多以外,材料系的課程其實蠻甜的(有唸書拿高分不難),而作業部分也不像其他科系例如機械化工等等的系那麼繁重。材料系的課程,例如材料導論,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數學運算,比較著重在「觀念理解」以及「記住各物質的性質」,所以材料系也常常被我們戲稱是「工學院的文組」。
📍| 不只是材料系那麼簡單|
▫️ 材料系的課業壓力集中在大一大二,尤其大一的必修學分高居台大各系必修學分的前段,大一下的時候必修占了18學分(包含普物、普化、微積分等),如果算上國文還有第二外語,就已經24學分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在沒有申請雙、輔系(雙主修:大概讀「2個系」的意思;輔系:大概讀「1.5個系」的意思)情況下,一般來說一學期的學分上限就是25學分(沒錯基本上就塞不下其他想上的課)。
▫️ 但到了大三大四,材料系的必修就變得很少了,會有很多時間讓學生自由的決定要往哪個領域發展。因此eric編發現材料系很多學長姊還有同屆的同學,往往不會只侷限在材料系,若是對理論研究有興趣的,會雙主修物理系;對電子領域相關有興趣的,會雙主修或是去電機系修課;也有對文學很有興趣的朋友選擇輔修中文系;而有部分的材料系同學,會選擇雙輔經濟系或著財金系,所以材料系其實提供蠻多空間給學生選擇方向的。
📍| 小系的溫暖|
▫️ 台大材料系一屆只有收大約50位學生,所以相較化工、電機系動輒170多人,材料系是小系。小系的缺點是可能沒有那麼多機會遇到厲害的人(雖然eric編覺得材料系已經有很多厲害的同學了),但優點很多,這邊舉例三個給大家聽:
1. 系上的人你一個學期就認識完了,不太會發生同學都不知道你是誰的窘境,還蠻不錯的!
2. 大學的科系有很多活動,例如週、之夜、宿營、舞會等等,為了要辦成活動,通常都要整屆出動了,所以大家一起辦活動,容易產生革命情感,大家的感情也比較融洽(愛心)
3. 翹課被發現的機率很高,因為系上就那幾個人,所以材料系乖乖上課的比例也很高,大家可以在教室一起嘴砲活絡感情。要提早離開教室的同學,大家都會超大聲地跟他說再見,超暖的吧!
📍|材料大車隊|
▫️ 雖然材料系是工學院,但台大目前只有一個工學院綜合大樓(簡稱工綜),主要由機械系和材料系瓜分。總而言之材料系沒有自己的系館(類似高中社辦),所以我們系上上課主要是去全校共用的教學樓,分布位置大約在學校中央,到哪裡都有點遠。因此,材料系同學們在一起上完課之後,不想吃學餐(學校內的餐廳,通常我們都吃膩了)就只能組成材料大車隊的出去校外覓食。大家騎著自己的腳踏車組成超大車隊到學校附近的溫州街商圈、118美食街、公館商圈,或是到台科大學餐用餐。有時候時間允許,材料大車隊就直接殺到中正紀念堂附近吃飯,假日有空也會揪團騎到淡水,可以說台北各地,只要時間許可,材料大車隊都可以抵達!!(以上為eric編這屆情形,車隊不一定每屆都有)
▫️ (創辦人os:當你55688台灣大車隊!?)
📍|工學院的聖誕魔咒??|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臺大流傳的工學院聖誕魔咒?聖誕魔咒就是指如果工學院的學生,在大二上學期的聖誕節以前沒有脫魯,接下來就要直接魯到大四了。eric編本人是直接魯到很入味了(非常遵守這個規則),但是還是幫魔咒平反一下,會不會脫魯其實跟魔咒沒什麼關係~系上也是有過了大二聖誕節之後還是成功脫魯的朋友,所以還是看個人造化啦:)
📍|所以讀材料系有趣嗎?|
▫️ 其實讀材料系最大的困擾就是沒什麼人知道材料系在幹嘛(出路太廣了),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長輩問你:「材料系是做什麼的啊?」返鄉過節我都要大費唇舌跟他們解釋,但其實種類太多而且各知識內容都很深奧,我才大二也無法給予很完整的陳述。而且因為材料系有分成高分子組、電子組、陶瓷組、金屬組,要做什麼、往什麼領域發展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材料系的課程分配也是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度。
▫️ 在材料系中最有趣的莫過於可以看到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方向然後發展成擁有不同專業的人。另外,我自己的觀察,材料系平常都是感覺很放鬆、很愛玩,但是考試時、認真要做事情的時候也不馬虎,大家都期待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成果。最後補充一下,材料系是延畢比例最少的系喔,就知道材料系有多快樂了吧!
📍|編者|
▫️ eric編
▫️ 底下標註想讀材料系的朋友!
科大電機系分數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模H建中學生,申請上了港科大,放棄了報到,改準備指考,如無誤,目前所估分數應可上台大電機。
羅學長分享了他申請港科大及之後讀書的心得分享,大家可以聽聽另一種聲音!
—————————————
香港學校申請心得
1️⃣ 前言
因為個人在申請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時遭遇不少困難,而面對申請上之後的問題亦煩惱極久,所幸多所考慮比較後有做出決定,希望這可以實際幫助到未來想去香港讀書的學弟妹,作為一個參考。
2️⃣ 比較
香港的校系享有以下共同好處:
1. 交換學生(以香港學費計算)的機會不少
2. 國際觀可提升,同學有來自大陸或是世界各地強者
3.外語能力多少會有進步,課本需要專業英語可早點適應
4.世界排名隨便都比台大多了不知多少,可作為好跳板
5.商院工院的資源常常可跨,能力好可以盡力學習
當然,也有以下共同的問題須克服:
1. 除非申請時學測成績優異,否則不會有獎學金。進去之後不太可能再有獎學金的機會,所以學費加上生活費是一大考量。
2. 學校的排名前面不代表你所要的科系實力就比較強,學到的就會比較多,這是很重要的觀念,不要被騙。
3. 去香港不會因此英文就比留在台灣的同學好很多,除非你是走商的,否則理工科、生物醫學相關的,其實不會真的一直用英文溝通。
4. 香港學校放榜的早,會提前把你綁住,所以要準備好才去申請,否則可能錯失台灣好學校申請機會。
5. 要適應新環境新物價新生活,不過我想這到哪裡都一樣吧XD
以上這些只是大方向的部份,接下來較細的比較就各取所需了。僅提供客觀資訊,且有效期限恐怕三到五年之內,僅作參考。
3️⃣ 選擇
當初聽同學說香港科技大學有工學院,世界排名前面且學校資源非常的多,還有交換學生的機會。那時已經是高三上,竟然沒多考慮就投入申請過程,一邊學測複習,一邊顧好學校高三進度,一邊忙申請,真的是忙的焦頭爛額(還有女朋友)。所以提醒要申請的學弟妹:一定要在高二的時候就準備申請所需的自介和獎項、英語相關能力證明。最後學測失常,考了72級分,當下決定投入指考(我考完學測休息一天就繼續唸指考)。沒想到港科大竟然給我面試的機會,面試也算是表現不錯就錄取了。而大學博覽會時直接walk in面試也讓我申請上香港城市大學的電機系,得到四年全額獎學金。然而兩所學校我最後都放棄了,屏除個人因素,有2個原因:
1.香港的商學比理工科好太多太多了。也就是說,在香港唸理工的發展其實蠻受限的,除非跨商院資源。
2.台灣的理工實力其實現階段比香港還要強很多,未來往美國發展的機會也多,訓練更是比那裏還要扎實。
這些資料來源是經過詢問師長、當地學長姐比較而得的,要證據的可以找我XD
總之經過比較、做功課、深入了解後,我毅然投入指考,想跟學弟妹說的是,香港強的還是商學,如果要唸理工的,寧可選擇清、交大都比較好。不過未來會如何變動,也需要學弟妹自己做功課去研究了解,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到你們!
4️⃣ 準備和面試
反正都經歷了,就分享一下吧~
高二一定要把托福考過(不是多益喔),如果你想申請好的商院科系這叫做基本。再來自傳早點給師長幫忙修,不要臨時抱佛腳會和我一樣瘋掉XD 另外有什麼得獎要整理,放重要幾個就好,教授不會那麼有興趣你幼稚園得了什麼乖寶寶獎…。程序有些複雜麻煩,能早點準備就早點。至於面試,我遇到的是團體面試個人面試都有。團體的話能先發言就先發言,少反駁他人而多做統整和拋磚引玉的工作,讓大家繞著你說話就成功了。個人面試不必過度謹慎,適當的行銷自己是最重要的,要讓教授覺得你有備而來,對他們的系所和環境以及學習課程皆有研究。只要做到這些,相信會得到教授們的青睞。
—————————————
謝謝羅學長的分享。
高二孩子,對於未來,你做好規劃了嗎?加油呀!💪🏼💪🏼💪🏼💪🏼
科大電機系分數 在 徐欣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變調的高教
去年底,經濟學者馬凱提出「教育亡國論」,他說,台灣從20年前教改到現今的12年國教,都是在摧毀人才。廣設大學,摧毀了技職教育,技術學院又升格科大,老師拚升等、論文發表,扎實的職業訓練逐漸式微;而現今大學評鑑重視SCI、SSCI論文,導致教授重研究不重教學;而學生以能評鑑老師教學的「武器」,致使課堂輕鬆、分數取得容易,也使得大學生素質降低。台灣早陷入亡國危機,藍綠卻持續惡鬥,令人憂心。
最近一位科大的教授加入民國黨,表達對教育強烈的憂慮。他說少子化使大專學生不足,連帶教師飯碗也不保,現任教師為了自保授課權,需要進修第二專長轉型再造。學校美其名是輔導教師生涯永續,其實就是變相的節省經費。所以以新增系所、新開課程、通識六藝、特色課程為優先,以取代兼任教師。
所以過去是熱門科系-電機系教授的他周末要去進修第二專長,他苦笑說,求學期間受到札實的電機博士的訓練,年紀近60還要繼續求學,現在最羨慕體育老師,因為不會被淘汰!為了生存,校方只重視招生、文書評鑑工作,也要求老師儘量不要當學生,他擔心是過去引以為傲的高等教育會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變形的制度造成變調的教育環境,欣瑩發覺整個教育市場呈現趨軟避硬、炒短線的現象,(例如餐飲、觀光相關科系是人數增加最多的系所)然而台灣到底要培養未來什麼樣的人才?不見政府的產業政策,也提不出人才培養政策,建構適合台灣的教育制度長遠規劃,這是我們民國黨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