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心理學態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心理學態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心理學態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心理學態度產品中有5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推薦《愛的藝術》 何謂愛? ——人類內心世世代代的追尋(蘇絢慧) 當我們在談愛自己、愛別人時,所談的「愛」是什麼呢? 常有人覺得談「愛」是空泛的、捉摸不定、也無法測量,很玄,用感受去摸索也是忽有忽無,不可確定。 佛洛姆認為「愛」不是空泛、捉摸不定的,也不是憑感覺的,而是像一門技藝,是需...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3:41:54

【#TBT #冷知識重溫系列︱#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 世界上最難了解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或者另一半,其實可能是你自己。你對自己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現今社會很多人會做16型人格測試去認識自己,其實這個測試又叫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小妻ch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10:46

七夕情人節的尾聲來談談愛情吧! 愛情或伴侶關係是我們會花上許多時間經營的事,但這件事卻很少被教導。只能一邊受傷一邊摸索,於是我選了兩部電影、一本書、一套牌卡,一起一窺愛情世界! . 雖然兩部電影都已經有段時間了,但我依然很喜歡,因為電影把主角們的成長和學習刻話的很細緻,就像對現實生活裡的我們的一種提...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等一等 Just A Moment | 心理諮詢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0:01:09

【#等等社會那些事】#在這繁忙冷漠的都市中 #我們怎樣可以快樂一點...? 「創造快樂」是我們作為人的獨有能力,源於我們不僅能對環境作出回應 (react),更有透過行動改變環境 (act) 的特性。 對於「創造快樂」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升職加薪、吃美食、買新衣服等等。但在這些一瞬即逝的小確幸以外,...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7 17:09:25
    有 745 人按讚

    #新書推薦《愛的藝術》

    何謂愛?
    ——人類內心世世代代的追尋(蘇絢慧)

    當我們在談愛自己、愛別人時,所談的「愛」是什麼呢?

    常有人覺得談「愛」是空泛的、捉摸不定、也無法測量,很玄,用感受去摸索也是忽有忽無,不可確定。

    佛洛姆認為「愛」不是空泛、捉摸不定的,也不是憑感覺的,而是像一門技藝,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與任何專業技能一樣,只要肯下功夫練習,都能趨近愛的能力。

    在1956年,佛洛姆以「愛的能力」談愛的專書《愛的藝術》問世了。在本書,佛洛姆認為愛和世上所有的技藝、學問一樣,有紮實的理論與實踐的方法。

    既然如此,愛就需要從「知識面」去探討,也從「情意態度面」去了解該具備的態度和狀態,再從「方法面」去了解如何能駕輕就熟、熟能生巧,創造出更多的層次意義。

    從佛洛姆所談的《愛的藝術》內文中,他認為大多數人從小孩開始,總關注自己如何被愛,只在乎自己怎麼被愛,因此愛是要等待,也是無能為力的。如此,常讓人陷於困境,期待愛及要求愛,卻無法成為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

    若我們要能讓生命感受到愛及體會愛,等著被愛,等著別人來關心我、陪伴我、懂我⋯我們其實都只是坐在孩子的位置,以孩子的心智等著被餵養、被滿足,將無法站立,成為一個有愛的能力和行動力的人。

    因此,在真正懂得如何愛人之前,先能朝向自我人格的成熟,明白如實的自愛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所謂如實的自愛,是能以自我生命的本質去探索和發展,願意給予自己發展的動力,去完整的活出自己的成熟個體性。

    從小被要求要無私,要一無所有為別人捨己的人,會從依賴的狀態,被迫要求自己給予和提供給別人關注,必須「為別人而活」,這將導致雖然表面上是提供了照顧或關懷,卻壓抑著對所關懷的對象的敵意。然後以過份關心,來掩飾這一份敵意,以彌補心中其實沒有能力愛別人的內疚。

    而訴求無私,所產生的精神官能症狀往往以疲勞和憂鬱出現,即使當事人自豪,然而不論他們如何無私,也無法覺得快樂。和親密關係的人之間,也無法令他們滿意,反而更多憂心忡忡。

    本書在自私、無私和如何愛自己,進而有能力愛別人的歷程上,有諸多的探討,是我個人覺得十分精闢和精彩之處,十分推薦大家閱讀。

    本書雖然是闡述和說明愛,但不抽象和空泛,而是從紮實的社會心理角度,從家庭、社會環境和文化來談愛為何對多數人來說,皆如此匱乏和失能。

    要學習自愛是什麼,什麼又是愛人,絕對不容錯過閱讀《愛的藝術》。佛洛姆對愛的闡述及思想,讓對於愛感到茫然的現代人,無疑指出了一條明路,同時滋養了我們內心乾枯的心靈,引領我們洞察關於愛的真理。

    心理學經典《愛的藝術》: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購書入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645?sloc=main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7 07:15:08
    有 860 人按讚

    ▍找出深埋體內的復原力

    我對復原力的定義是:「復原力是內在力量的泉源,能讓你安然度過困難和挑戰,使身、心、靈不必承受非必要的折磨。」

    復原力不只能讓你從挫折中振作,它還是人體內建的一份力量、資源、智慧和養分。我們的復原力藴含強化心智所需的一切,所以人才能順利橫渡生命中的每道關卡。它總是伴我們左右,幫助我們走出不知所措的迷霧,認淸自己有能力化解這些困難。挑戰永遠不會間斷,它們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假如你知道怎樣提取自己的復原力,你就擁有面對這些挑戰需要的利器,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打倒。不論你碰上的逆境是大是小,復原力都會幫助你克服一路上的阻礙。

    找出復原力是一段必須親力親為的歷程。我們每個人對生活壓力的反應都不一樣;也就是說,你面對挑戰的方式可能與其他人完全不同。對付挑戰沒有所謂的單一標準答案,也沒有什麼能一體適用的反應。最重要的是,你要發展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用它幫助你面對人生道路上碰到的任何挑戰。

    每個人都必須依據個人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摸索出一套最能有效運用復原力的方式。不過,你在努力追求日常復原力的同時,也請務必留意評估自身進步的標準。

    大部分的人都會用很嚴苛的標準評判自己,但用寬厚、仁慈的態度對待自己,是強化復原力的重要基礎之一。你要成為自己最忠實的朋友和盟友,也要意識到你在這段旅程上走過的每一段路,都是當下最需要體會的際遇。

    誠如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言:「雖然這有點玄妙,但當我能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我就能改變自己。」

    .

    以上文字摘自
    《#哈佛醫師的復原力練習書》
    運用正念冥想走出壓力、挫折及創傷, 穩定情緒的實用指南
    美國正念引導師30年經驗分享
    Everyday Resilience
    .
    作者:蓋兒.蓋茲勒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2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昨天的直播中,我們有談到,可以跟對方聊聊他的內在資源—這就是復原力的一部分。包括過去的成功經驗,還有現在的努力,相信自己的信念,身邊支持性的關係,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資源,這些常去整理出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大大幫助自己,也能循同樣的模式幫助對方。

    這本書有些新的觀點,我想期待晚上跟大家分享,歡迎到時候一起來線上討論。

    祝願您,能順利展開復原之路!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7:15:01
    有 1,994 人按讚

    ▍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自己

    ■ 向防彈少年團學習健康的自愛

    同事帶了兩歲的女兒參加聚會。兩歲的孩子很可愛,雖然不熟練,但會自己用湯匙吃飯。大家一致稱讚:「唉呦,我們敏采好會吃飯啊!」所謂受寵的孩子,就是像這樣用個湯匙就能獲得認可。透過這種認可,孩子不僅能學會使用筷子的技巧,也學到了韓文,並逐漸成長。處於成長期的孩子,無條件的鼓勵是必要的。

    如果大人們也能得到這樣的認可和鼓勵該有多好啊。「太好了,今天也自己起床了。哇,今天也上班了!今天有好好吃飯。今天一整天都安然無恙,太好了!」如果每天都可以得到這種無條件的鼓勵,大人們也能有更多成長。但在大人們的生活中,不僅沒有鼓勵,反而有許多令人感到挫折的事。即使竭盡全力也很難找到工作、就算在公司努力取得成果,升遷時仍被遺漏。另外,也有許多必須看妻子臉色的先生,或看子女臉色的父母,他們往往在家中也得不到支持。不僅如此,最常批評我們的就是自己。

    特別是近幾年景氣變差,大家好像對自己更嚴苛了,許多人總是對自己說:「要做得更好!要賺更多錢!要更漂亮!要變得更苗條!不能犯錯!」卻從不鼓勵自己。

    我想告訴這些人有關知名的國內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的故事。他們將上一張專輯的主題訂為Love Yourself,並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起展開傳遞「真正的愛從愛自己開始」的活動。他們用藝術家能夠做到的方式展現了正面的影響力。因為他們是世界知名的團體,粉絲非常多,所以影響力迅速擴大。但是,我推測,這樣的效果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人氣,也許是因為他們是真心想把這樣的訊息傳達給迫切希望得到愛,卻無法真正愛自己的多數現代人。這個訊息具有很大的力量和必要性,而且是非常具體且明確的訊息。他們總是一有機會就清楚地傳遞此訊息。以下是防彈少年團隊長RM在聯合國演講的部分內容。

    「雖然我昨天犯錯了,但昨天的我還是我,即使今天我仍有不足之處,也犯錯了,我依然是我,明天的我就算變得更加明智,我仍舊是我(……)無論是今天的我、昨天的我,或是往後期望成為的我,我都愛,我愛所有模樣的自己。」

    我們需要的,不就是愛自己的方法嗎?我們需要的不是那些鞭策自己的訓誡,唯有能夠接受不完整的自己,才能用健康的自我守護自己。只有這樣,在他人認為自己微不足道或毫無價值時,我們也不會倒下。該演講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精確地反映了心理學領域也熱議的「自我照顧」(self-care)。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塔拉‧布萊克(Tara Brach)研究的主題與防彈少年團的專輯《Love Yourself》所要傳遞的訊息相同,都是「愛自己的方法」,她將研究結果寫成書,並在《自我照顧》(Meditation & psychotherapy,暫譯)一書中指出,因為自己現在的形象和自己制定的標準或社會的標準相差太遠,所以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不斷被自我開發的信念所威脅。我們為了獲得「好媽媽」或「有能力的上班族」等標籤不斷努力。大家想必都有同樣的經驗,我們從小就為了成為「好人」付出不知多少努力,但這樣的努力似乎無窮無盡。

    塔拉‧布萊克表示,重點是認知到「原本的自己就是完整」,只有接受這個觀念,才能盡情生活,盡情去愛。

    這與防彈少年團的演講所要傳達的訊息不也一致嗎?犯錯且不夠完美的我,能夠變得更好的我,都是我,這才是完全接受真實的自己。我認為,防彈少年團的演講比心理學家的話更容易理解。

    ■ 自我照顧是從不讓自己痛苦開始

    自我照顧原本是指「停止思考讓自己痛苦的想法,打起精神,觀察自己的心靈,並認識真正的自己,最終愛上自己並擁抱世界」的整個過程。第一步是停止那些折磨自己的想法,所以塔拉‧布萊克建議人們實踐有助於防止自我貶低和悲觀的「內觀式冥想」(vipassana)。

    貶低自己的態度對照顧自己完全沒有幫助。因為如果不比其他人對自己寬容,就很難從別人那裡得到無條件的鼓勵。因此,「自我疼惜」(self compassion)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字。尤其是筋疲力盡時,更需要對自己親切且寬容,這是為了獲得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各種研究證實,提高自我疼惜的程度有助於降低憂鬱和壓力,因此自我疼惜是在心理諮商時經常實際運用的方法。但並不是一定要接受心理諮商才能提升自我疼惜的程度,自己也很容易實踐。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與自己對話時使用自我疼惜的語言。「語言」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強大武器。人可能會因為語言而死,也能因為語言而活。請回想一下,是否曾因為某人所說的一句話而受傷?相反地,是否也曾經因為他人一句溫暖的話得到安慰?就像這樣,語言在我們大腦刻劃的瞬間,必然就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強烈的影響。

    因此,只具備自我疼惜的心是不夠的,必須用言語表達出來。我們可以對自己說:「做得好!辛苦了,加油!」並請盡可能地經常反覆鼓勵自己。除此之外,也可以對自己說一些必要且想從他人那裡聽到的話。如果努力之後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我們往往會訓誡自己。但請從現在開始說些鼓勵自己的話吧!該說些什麼好呢?

    我們再次請防彈少年團登場,請他們幫助我們吧!防彈少年團的防彈大哥JIN,在某次採訪中對辛苦了一年的自己說:「你辛苦了,只要你了解自己就好。」不知道這是不是讓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句話變得家喻戶曉。為何這句話如此深植人心?我想是因為這句話不只給人「我很清楚自己有多努力」的鼓勵,也安慰大家「即使別人不了解,也不必太失望」,是飽含自我疼惜的一句話。

    對依靠大眾的喜愛、關注和認可度日的藝人來說,「自己的努力不被他人理解」可能會造成致命的打擊。但是,如果有著「自己的辛苦只要自己了解就好」的想法,即使得不到認同,也能順利度過艱難的時期。事實上,防彈少年團在初期也沒能獲得高人氣,但在那段堅持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實力更堅強的藝術家。我們可以推測,也許他們的成功是源於防彈大哥自我疼惜的態度。

    即使不是站在大眾面前的藝人,這也是大家需要具備的心態。他人的關心和認可會影響我們。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傾向,如果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就會認為自己很糟糕。但是,「我」卻很清楚自己的辛苦。不是別人,而是只有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所以第一個需要理解這些的人也是「我」。請在祈求自己幸福和安寧的同時,用自我疼惜的言語獎勵自己。

    你可以對自己這麼說:「你的努力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好,辛苦了!」

    ■ 給自己無條件的鼓勵

    激勵自己,並親切對待自己的態度一旦形成,就會逐漸發揮出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並不僅僅侷限在自己,看待他人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理解他人的範圍也會更加廣闊,也會更親切且寬容。如果懂得寬容地看待自己,當然就不會隨便對待他人,令我們的心不舒服的事情也會因此減少,我們讓身邊的人更幸福且平靜的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得到他們的親切和溫暖關懷。所有的關係都是相互作用,所以這能形成良性循環,影響也會逐漸擴大。你能想像嗎?這樣的影響除了擴散到身邊人,甚至會擴及他們周遭的人。

    然而,我希望大家能記住,無論影響力多廣泛,都是從自身做起。在各自求生的社會裡,唯一能稱讚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就像孩子學會用湯匙就受到稱讚一樣,也請這樣寬厚地對待自己。

    我最近睡覺前會用各種方式稱讚自己。如果寫作進度沒有達到預期,我會在心裡說:「你也寫出了幾行字,辛苦了。」在什麼事都沒完成的日子,我會對自己說:「今天也平安度過了,辛苦了!」

    在一天結束後躺在床上追究自己也沒有用,不可能躺在床上繼續寫作業或工作。在那段時間裡,睡得好就是最重要的事。睡個好覺,明天才能開心地開啟新的一天。為了睡好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自己。就像哄孩子一樣告訴自己:「做得好!你今天也很努力,辛苦了!」像這樣無條件鼓勵自己是必要的。

    這些溫暖的話語累積起來,就能成為明天生活的力量,也能讓我們放心地睡覺。因為沒有人想毫無精神地展開新的一天,而是希望可以有足夠的力氣面對明天。明天再鞭策自己吧,那才是適合逼迫自己的時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周圍的環境可能會愈來愈嚴苛,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孤軍奮戰的關係。以前只要好好打招呼就會給予我們稱讚的長輩,現在變得更常鞭策我們,並要求我們更懂事。為了讓我們成為更了不起的人,他們可能會更常對我們說:「現在的你還不夠好。」但至少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所以,今晚睡覺前,請這樣對度過了艱難一天的自己說:「今天過得不錯,這很難能可貴。」只要在睡覺前有段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自己的時間,明天就能好好撐下去。只要累積一天天的好日子,就能有更好的人生。誠摯希望現在所有要入睡的人,都能有個可以平穩度過的明天。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現實生活中,父母不一定能對我們慈愛。所以能好好對自己慈愛的人,最主要只有自己。

    「最親近的關係,也往往最無法相互理解,因為彼此會投射更多情緒和欲望在對方身上。通常父母最容易對子女進行扭曲的投射。他們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對子女抱持過大的期待。內心認為自己微不足道、沒什麼可驕傲的父母,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欲望和期待投射到子女身上,對於子女的成績過分執著,或是操控著子女的人生,這些都是想透過子女還消除自我不足的表現,父母和子女間的衝突往往因此而發生。」

    成為自己的父母,是回家的道路,也是自愛與自我疼惜的根本。放下對他人期待的乘載,先好好看清楚自己這個「人」再說,然後才是慢慢摸索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走向雙贏與圓滿。

    祝願您,能專注投入每一天,並且安穩入睡!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9 07:30:45

    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說
    民進黨現在執政幾乎完全看民調來做事
    當初你是怎麼樣接觸民調
    民調 因為我念政治系
    那我是1975年念政治系
    正好是美國行為主義的革命
    民調其實就是
    可以這麼講就是近百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結晶
    因為我當時在念大學的階段
    正好接觸到這一個行為主義革命
    我非常投入到這個裡面
    因為一般對政治學的了解都是傳統政治學 對啊
    我們講的政治學是科學政治學
    也就是說是政治科學
    Political science
    就量化的研究方面最出名的那當然就是
    我們講說政治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以前我們不叫民調
    民調比較像說是市調啊民調這些東西
    不過無論如何
    我講比較簡單一點
    民調作為一個科學它的根據是在於說
    它有嚴謹的統計學的基礎
    然後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的這些測量方法
    那麼結合起來
    然後再加上這個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人類學等等等等
    這些所謂其實是一個科技整合的東西
    民調作為一個目前這個
    了解一般社會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做一個科學工具來講那是非常成熟的
    董事長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你知道我們學電機的時候
    物理有一個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行為科學呢在調查方面
    有沒有類似這樣狀況
    因為我先講我見過很多很惡質的民調方法
    他根本沒做民調
    他就是打給你
    我告訴你喔 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個民調
    但我告訴你朱學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
    請問你支不支持人渣來選立委
    像這樣子的干擾行為
    在民意調查裡面
    這個董事長是專家你要怎麼去隔離
    isolate這一類的變數
    而不會導致民調變成是誰做就可以操縱
    我題目設計就可以操作 這要怎麼辦呢
    我跟你講這很簡單
    如果是蓄意要做假民調
    那種就沒有什麼科學的可談
    它不是科學 不是科學
    所以假民調或劣質民調是很多的到處都是
    如果你要講說憑什麼我要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民調
    民調的過程裡面也會碰到很多
    有些人故意惡作不表示真實態度
    對不對 對
    可是我用一個簡單的理論講
    你可能也聽過大數法則
    所謂的大數法則簡單講就是說
    當你的樣本足夠大的時候
    你的樣本所得到的一些估計值
    比如說平均數
    它會跟跟母體平均數會幾乎完全一致
    那如果你的樣本夠大怎麼樣叫夠大呢
    以目前來講其實100個樣本都相當大
    100個就夠大啦
    那我們都要求1000個以上的樣本數
    比方說在我們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的情況底下
    我們希望因為任何調查都會有誤差
    我們希望你這個誤差不會太大就正負三
    在正負三的這樣的一個誤差範圍之內
    我們是可以接受
    那樣本那隱含的說樣本會多大呢
    就是1068
    1068個隨機取樣的樣本得到的
    那它的估計母體的這個誤差
    我們大概就是正負三
    我的意思就是說
    談民調的精準度要先撇開所謂假民調
    假民調沒辦法去談
    就完全沒辦法就跟玄學一樣
    他是故意做假民調根本沒做民調對不對
    沒有做民調宣稱做假民調然後還有數字
    那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樣本拿出來給你看
    那但是正規的民調
    一定是經由這樣的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得到的一個就是抽樣完之後他還會訪談
    訪談之後呢所得到的一個結果
    你知道我從小到大
    其實對政治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近幾年才開始注意政治因為工作的關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進黨才把
    民意調查或是數據化的政治科學
    當成那麼重要的一個施政依據
    而不相信自己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
    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最近很嚴重
    就民調不跌
    他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邊靠北什麼東西
    他認為都假的
    這個狀況演變我覺得可能跟您當年的民進黨也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我倒是可以提供你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跟經驗
    理論是什麼
    有一位非常...叫??一個德國人
    他曾經講過一個好的政治人物
    他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說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不但是專制的君主也好或者是這個
    民主國家的元首總統也好
    都應該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樣才能夠知道民心知道民意
    民心之所向
    但是這個
    民調其實是可以補足這些政治人物的不足
    因為天縱英明的這種政治領袖很少見
    一般的這種很平庸的這些政治人物要怎麼樣去了解
    影響民意在哪裡
    你比方說好了 美國這麼大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怎麼了解美國選民的意向是什麼
    當然是民調
    除了民調還有什麼
    那民調就是一定要很精準的民調
    所以美國歷屆總統沒有一個不重視民調
    所以重視民調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台灣才很奇怪
    台灣在批什麼民調治國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這是一個威權心態很重的
    或者是對民調不了解的人講出來的話
    你當然講說這個市井小民
    比方說菜市場 夜市啦
    那是輿情應該去搜集應該去了解
    但民調跟這個輿情沒有互相排斥 沒有互斥
    民進黨對於民調的態度
    特別是過去 我講過去這5年好了
    我覺得是跟過去是不一樣的
    跟更長遠的過去是不一樣的
    小英當政之後我有一個感覺
    民調高她就很高興 民調低她就怪民調
    我最後簡單的問一個問題
    以游盈隆老師過去5年的民調的經驗
    你覺得2022年民進黨好不好選
    當然不好選
    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
    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標很好的指標
    在測量政黨的社會支持
    現在是最低的時候
    民進黨次低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11月12月的時候
    那時候就是慘敗的時候
    慘敗的時候就是23
    現在選戰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22點幾了
    怎麼可能好 不可能好
    所以你現在要收拾殘局嘛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樣收拾殘局來避免2022全軍覆沒
    或者是2022能夠勉強維持目前兩都四縣市的局面
    可不可能不知道
    那顯然是一場苦戰

    直播日期:游盈隆6/30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DJ45oODCE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19:13:18

    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點精闢心法消除職場倦怠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減少出門,勤洗手,常酒精清潔,防疫加油! 台灣加油!
    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 (FB私密社團加入需填email,若被拒絕請再寫一次即可)

    ★ 優惠活動:
    本集使用 [佳樂CAROL-920s] 外銷品動圈式超心型麥克風 (先樂音響贊助)。有興趣可參考-不專業三款mic實測與 團購優惠85折 youtu.be/rUovXlLWftQ (RODE podmic / CAROL 920s / 鐵三角 ATR 2100x-USB )

    ★ 本集重點摘錄:
    你知道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疾病,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上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症稱為職業倦怠。
    美國研究認為,職業倦怠包括三個面向,分別是:
    1.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2.去人性化(指對他人消極、冷淡、過分隔離、憤世嫉俗等態度和情緒;)
    3.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
    簡單說來就是:「心好累、不高興、我不行。」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你中了幾項呢?
    NO.10 借酒澆愁
    NO.9 容易生氣不耐煩
    NO.8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NO.7 上班昏昏欲睡
    NO.6 工作效率變差
    NO.5 常常發呆放空
    NO.4 睡眠品質變差
    NO.3 早上起不來狂遲到
    NO.2 健康出問題
    NO.1 裝病請假翹班
    超過五項並且影響到工作生活,建議到家醫科或身心科 看看喔!

    如果你是管理職或HR,更要注意了,
    因為職業倦怠感是很容易在辦公室發酵蔓延,進而讓團隊產生雪崩式的士氣崩解。
    所以 如何避免團隊出現職場倦怠,如何帶領團隊同仁 渡過職業倦怠感難關,
    如果我們管理職能早一點、包括去改善一些工作環境、工作流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鼓勵,
    來避免人才最終採用「離職」作為解決的方式, 帶來團隊損失。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大建議:
    1.自我覺察
    2.硬實力
    3.軟實力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03.(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 本集分點章節:
    (00:00:14) 本集導覽
    (00:01:03) 職業倦怠的三個定義
    (00:02:07)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00:03:00)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00:07:09) 從心理學層面看職業倦怠為何發生? 外部與內部因素
    (00:09:40)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的三大建議

    ★ 本集補充資料
    早上醒來只想裝病請假!網友熱議「職業倦怠十大症狀」by網路溫度計 https://reurl.cc/9rZ5Ga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ixerBox|Himalaya|CastBox ....等28平台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 如果您喜歡,請贊助鼓勵我們繼續製作節目💰 https://lihi1.cc/s1mES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如果你已有你個人的優勢識別答案,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砥礪喔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 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 社會心理學態度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4 19:24:39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FB 論述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21673008020317&id=20854119266684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