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學三大理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學三大理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學三大理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學三大理論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31的網紅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橘玲 1.基因大於環境、環境大於選擇、選擇大於努力 2.努力能改變的項目與幅度有限,並非每個人都能靠努力成功(有錢),只鼓吹努力是叫這些人去死嗎 3.但是一個能靠努力成功的社會是比過去那種靠階級或出身,努力全然無法改變命運的世界更好的。連靠努力都不能成功才有更多人會去死 ...

社會學三大理論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05:00:49

【金石良言】三年內令破產的日航起死回生,日本「經營之神」讓你終生受益的8個道理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在日本有「經營之神」稱號的企業家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 日本京瓷公司和日本KDDI公司,在78歲時接受委託擔任負債累累的日本航...

  • 社會學三大理論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4 08:17:10
    有 20 人按讚

    《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橘玲

    1.基因大於環境、環境大於選擇、選擇大於努力

    2.努力能改變的項目與幅度有限,並非每個人都能靠努力成功(有錢),只鼓吹努力是叫這些人去死嗎

    3.但是一個能靠努力成功的社會是比過去那種靠階級或出身,努力全然無法改變命運的世界更好的。連靠努力都不能成功才有更多人會去死

    4.因為人類的生物天性是以牙還牙、講求回報,對他人如此,對社會也是。努力即使效用有限,也比全然無效好

    5.在努力相對無效的社會,像終身雇用制的日本,上班族對公司懷抱巨大的惡意與不幸福感;美國這種隨時可能被解僱的社會則正好相反,調查看來,人們反而比日本幸福

    6.不過,雖然說人們喜歡努力有效,不能否定有些人的基因或環境不利,努力的金錢CP值很低,這種人註定不幸福嗎?

    7.尤其是在富裕社會中落後的人,像大都市的遊民,很可能只是被環境與外在擊沈,導致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的幸福感遠低於部落中三餐不濟但跟親友一起挨餓的人

    8.殘酷的現實是,以努力與能力為基準的國家,經濟發展遠比以親族為基礎的國家好。作為國家,選擇比個人更有限

    9.努力也賺不了多少的對應方法之一,是說服自己有遠大理想,脫下快遞服就是搖滾樂手,或者是能把快遞機車騎得出神入化。意義給人幸福感。不過,從金錢與才能的世界來看,這種半吊子的幸福也可能是種自欺欺人

    10. 而追求幸福或金錢的道路上,人類是可以暗示與操控的,這一事實可以自我保護也可以適度的加以應用

    11.另一個可能是尋求社會群體認同,藉由貨幣社會發展,人類連結能力提升,在愛情與友誼之外獲得支持的可能變多。在自己發現與創造的小群中,成為有社會資本的人,可以讓自己超越原有的社會紐帶,打開幸福的可能性

    .

    感想:這兩本(《殘酷法則》《上級國民》),比較像作者的讀書筆記,很宏大的試圖揉合生物學、經濟學、社會學、投資理論、心理學講他對現代日本處境與個人如何自處的想法。

    我覺得辯論與論證段落很精彩(勝間和代與香山里香之爭論、秘密法則與心理學實驗的關係),賽局理論跟生物心理學的結合也很有趣。

    只是缺了強大的結論貫穿這些高度複雜與多樣的引用,如果能有個反脆弱的槓鈴理論這種漂亮的主張貫穿全書就好了。

  • 社會學三大理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4 23:33:06
    有 3,223 人按讚


    《愛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羅素》分享好文

    *很奇怪,大多數社會對愛通行的態度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愛是詩歌、小說、戲劇的主要題旨;另一方面,它又為大多數態度認真的社會學家所完全忽視,他們認為對於經濟或政治改良計劃來說,愛不是必須的。我個人認為這種態度是不正確的。

    *我把愛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之一,任何制度,只要它不必要地干涉愛的自由發展,我就認為它是壞的制度。

    當愛這個字用得適當的時候,它並不一定指兩性間的關係。愛是含有充分的情感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不單是身體上的,而且是心理上的。愛可以達到任何熱烈的程度。像崔斯坦與易沙德這一戲劇裡所表現出的那種情緒,是與無數男女的經驗相符合的。

    要將愛的情緒藝術地表達出來,這種能力是不多見的,但是愛這種情感本身,至少在歐洲是很多的。在有些社會中,愛的情緒要比其他社會更普遍些,我想這並不是因為各處人民性情兩樣,而是因為各地的制度和風俗不同的緣故。

    在中國,愛的情感很少見,並且在中國歷史上,愛徬彿成了那些受不良妃子蠱惑的昏君的一種標徵:中國傳統文化反對一切強烈的情緒,認為一個男子無論在什麼情形之下都應該保持理性的主權。

    這一點類似於歐洲18世紀的早期。

    我們經歷過浪漫主義運動,法國革命和歐洲大戰,因而感悟到人生理智的部分並不如英國女皇后在位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佔主導地位。而且理性在創造心理分析學說的同時,就已經背叛了它的本職。

    現代生活中有三大理智之外的活動,即宗教、戰爭和愛情;三者都是理智之外的。

    *但愛情並不是反理智的,換言之,即一個有理性的人能夠合理地享受愛情的存在。現代世界里宗教和愛情之間存在著一種敵對。我不以為這種敵對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於基督教和其它宗教不同:基督教是根深蒂固地建立在禁慾主義基礎之上的,只是因為這個事實,宗教和愛情才有一種敵對關係。

    *然而在現代世界中,愛情還有一個比宗教更為危險的敵人,那就是人們工作和經濟上的成功原則。

    *一般都主張——尤其在美國——一個人不應該讓愛情妨礙他的事業,假如他為愛情而犧牲事業,那他就是一個傻子。但是此事和一切的人事一樣,需要一種平衡。為愛情而犧牲了整個的事業,雖然有時也許是一種悲壯之舉,然而總的來說是愚蠢的;為事業而完全犧牲愛情,同樣也是愚蠢的,而且絲毫沒有悲劇意義上的英雄氣概。但是在一個人盡爭利的社會裡,這種事還是會發生,而且不可避免地要發生。

    我們試注意一下今日一個典型商人的生活,尤其是美國的:從他成人的最初時候起,所有他的最優秀的思想,所有他的最旺盛的精力,都通通用在發財的事務上,其餘的一切在他看來都是無關緊要的消遣罷了。他年輕的時候不時以嫖娼來滿足肉體上的需要,不久他結婚了,但是他的興趣完全和他太太的興趣不同,他從未曾和她真正親密過。他每天又晚又倦地由公事房回來,第二天早上在他太太未醒之前就起來了。禮拜天呢,他會去打高爾夫球,因為他需要運動以保持健康的身體來為繼續賺錢而奮鬥。在他看來,他太太的興趣大部分是屬於女人的,他雖然贊成卻不想去分享。

    他既沒有時間談婚內的愛情,也沒有工夫搞婚外戀情,不過當他因公外出的時候,也可能偶爾去尋花問柳。他的太太在性方面對他多半是冷淡的,這是用不著奇怪的,因為他從來就沒工夫去向她求愛。在下意識中他是感到不滿足的,但他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

    他把不滿大部分排遣在他的工作中,有時也排遣在其他不甚合意的方法中,如參觀拳擊比賽或懲治激進黨人之類,以此獲得一種淫虐狂的快樂。他的太太和他一樣地不滿足,她通過消磨歲月於次等文化之中找到一個出路,她還通過磨難那幫生活自由的人以維持自己的德行。這樣一來,夫妻雙方在性生活上的不滿就轉而變成為憎惡戴著公德心和崇高道德標準的假面具的人類。

    這種不幸事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我們對性的需要這一觀念的錯誤理解。

    聖保羅顯然地主張,我們之所以需要結婚,只是因為有機會做愛的緣故,這個觀點曾一致地受到了基督教道德家們的鼓勵。

    *這些道德先生因為厭惡性的緣故,遂對性中優美的方面都蒙蔽不見;結果,幼時受了他們這種教育的人們,活了一世,竟對自己最優良的潛能都不認識。

    *愛情絕不只是性交的願望,愛情是逃避寂寞的主要方法,這種寂寞使大多數男人和女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上承受痛苦。

    大多數人對於冷淡的人世和人類可以達到的殘酷程度,都懷有一種深沈的恐懼之心。因而他們都渴求人之情愛,而這種渴求的心理又常常被男人的粗暴、鄙陋或魯莽的態度以及婦女的蝶喚不休所理沒。

    只要男女彼此有熱烈的情愛,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愛情可以把自我的堅壁攻破,產生出一個合二為一的新生命。

    大自然造人,並不是叫他們各自孤立著,因為除了憑藉愛戀對象的幫助,人不能完成生物學上的目的;並且文明人若沒有愛情就不能充分滿足他們性的本能。

    *倘若一個人的整個生命——肉體的和精神的——不一致地參加性的關係,性的本能是不能完全滿足的。那些從未曾經歷過相互愉悅的愛情中沈酣的親密和真摯的情誼的人,實在是失卻了生命所能給予的最美好的東西,他們會無意識地——倘若不是有意識地,感到了這種損失;結果,他們因為失望的心理,每每發生妒嫉、欺壓與殘酷的行為。

    *給熱烈的愛情一個適當的地位,於是成為社會學家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假如人們失掉了這種經驗,他們的發展就不能達到充分的高度,對其餘的人們就不能發生一種仁愛的熱情;而要是沒有這種熱情的話,他們的社會活動一定會是有害的。

    大多數的人,只要具備適當的條件,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時期,會發生熱烈的戀愛。

    但是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把熱烈的愛情和一時的誘惑區分清楚,尤其是大家閨閣中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們領受過父母師長這樣的教育:要是一個女子不愛一個男子,她是不會和他接吻的。這樣的女子對於上述的區別,尤其難以清晰瞭解。假如我們希望一個女子到結婚的時候仍是處女,那麼她平常受的教育和得的經驗會使她很容易墜入別人臨時設置的性誘惑的圈套里;要是一個有性經驗的婦人,則很容易把這種誘惑和真正的愛情分開。

    這無疑是造成不幸婚姻的一個常見的原因。

    即使是彼此都有愛情的時候,只要一方或另一方覺得愛情是罪惡的話,他們的愛情也是會受到傷害的。這種心理也許是很有根據的。譬如巴涅爾的通好無疑地是犯罪,因為他這樣一來使愛爾蘭希望的實現延遲了好些年。縱使罪過的心理是沒有理由的,愛情也一樣地會受損壞。

    *倘若愛情要產出它所能達到的一切好處,它必須是自由的,慷慨的,不受拘束的,傾心盡力的。

    俗世的教育覺得愛情中有罪惡的成份,這種心理在下意識中,不但女人有,男人也有;不但拘泥禮教的人有,自命思想解放的人也有。

    這種態度的影響很多。

    它常常使男子做愛的時候是獸性的、笨拙的,並且不會體貼和同情,因為他們不能夠溫文爾雅地把他們的愛情表達出來,以確定女人的感情。

    性的最後一幕應該漸漸地推進,這樣才能使女人感到快樂,對於這裡面的價值,他們也不是十分明瞭。

    事實上,他們每每不知道婦人也應該有快樂的經驗;假如她不能感到快樂,那就是她的情人的過失。受過習俗教育的婦女常常有一種冷淡的驕態,她們在身體方面非常矜持,不願意輕易讓人親近。手段高妙的求愛者或者能征服這類怯懦行為而達到目的;但假如他以女子的謹小慎微為貞操的表示,欣賞並且誇獎這類行為,則他多半不能成功,結果就是婚後多年夫妻的關係仍然是勉強的,多少有些形式的成份。在我們祖父那代人的時候,做丈夫的從來不希望看見他們妻子的裸體,而他們的妻子若聽到這樣的提議,也會為之驚恐。這種態度在今比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普遍些,即使在那些不守這類束縛、思想比較進步的人當中,許多舊習慣的約束仍然是免不了的。

    現代社會關於愛情的充分發展,還有一個心理上的障礙,那就是許多人害怕不能保持他們的個性。

    這是一種愚蠢的恐懼心理,然而又是比較現代化的恐懼。個體本身並不是一個目的,它必須和外面的世界發生多結果實的接觸。既然要和世界發生接觸,那它肯定不能保持孤零獨立。

    *一個在玻璃箱子藏著的個體會萎謝,而一個在與人類接觸中自由發展的個體則變得更加充實。

    愛情、子女與工作,是繁榮個人與世界上其餘的人發生接觸的源泉。在時間上,三者之中,以愛情為最先。並且男女的愛情對於父母子女之愛是很必須的,因為小孩子容易模仿父母雙方的特徵;假若父母彼此不相愛戀,當雙方的特徵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各人就只欣賞自己的特徵,對於對方的特徵總覺得苦惱。工作不見得總是能使人與外界作有益的接觸,工作能否發生這種效力,要看我們用什麼樣的精神去工作;以金錢為唯一動機的工作,不會有這種效用;唯有體現某類奉獻的工作,或是對於人的,或是對於事的,或是對於某個理想的,才會有這種價值。愛情若只是佔有性的,它本身就沒有任何價值,它與目的只在於金錢的工作是一樣的。要想愛情發生剛才所說的那種價值,我們的心中必須敬重愛人的人格,有如我們對待自己一樣,並且我們需要知道對方的情感和願望,猶如是自己的一般。換言之,我們不單要有意地、而且要出自天性地把我們自己的情感擴而充之,以包涵對方在內。部分源於基督新教、部分源於浪漫主義運動的愚蠢的個性崇拜,兼之以我們的競爭好勝的社會,遂使上述那種愛情是很難得了。

    現代思想解放的人們使適才說的那種真正的愛情遭受著一種新的危險。

    當人們在每個甚為微小的衝動下就傾向於性交而不再有任何道德上的防範時,他們會養成一種習慣,把性和真摯的情緒割裂開來,並把它和愛情割裂開來。他們甚至於會把性交和厭惡的情感混為一談。

    關於這一點,阿爾都斯·赫肯黎的小說有極好的例子。他小說中的人物,和聖保羅一樣,以為性交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發洩;性交所能聯結的那種更高的價值,他們似乎都不知道。從這樣的態度到禁慾主義的復興,中間只隔一步罷了。

    愛情有它自己理想的模式和它本身道德上的標準,這些理想和標準給兩件事弄得糊塗了,一是基督教的說教,一是在現在許多青年中對一切性道德不分皂白的反抗。離開愛情的性交不能使我們的本能有深刻的滿足。我並不是說,離開愛情的性交應該永不發生,因為要保證它不發生,我們就不得不設計一套很嚴格的障礙,這將使愛情也不容易發生了。我所說的是,離開愛情的性交沒有什麼價值,最多只能視作為愛情而做的一種實驗而已。

    所以,愛情在人生中需有一個被承認的地位的要求,在我們看起來的確很重大;但是愛情是一種不聽支配的力量,倘若任它自由,它就會跳出法律和習俗的範圍之外。

    只要不牽涉到小孩的問題,這也許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一有了小孩,情勢就不同了,愛情就不復是自管自的了,而是為了種族生物學上的用處服務。我們應該有一種與兒童有關係的社會倫理道德,

    遇有衝突的時候,這種道德就可遏止熱烈愛情的要求。

    不過,一個聰明的倫理會減少這種衝突到極小的限度,這不單是因為愛情本身是美好的,而且,假如父母彼此相愛,對他們的子女也是有益的。

    聰明的性倫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在孩子幸福的範圍之內,極力減少干涉愛情的東西。

  • 社會學三大理論 在 練健輝 Lian Kien Hu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7 12:52:38
    有 70 人按讚


    #原文已遭中共刪除

    《為李文亮醫生立傳後,我被約談8小時至今天凌晨》 Original 李宇琛 權益牆 Today

    我在派出所對著我的筆錄核對,簽字按完手印之後,一位警察小哥開車送我回家,我打開手機,看到大家在說,李文亮醫生去世了。我苦笑著,看著窗外的夜空,自我下午進來時,已經8小時過去。而我被帶到派出所的直接原因,是我運營的微信公眾平台「權益牆」(即本號)為李文亮醫生寫的傳在內的近期關於武漢疫情的所有文章。(史記 · 武漢疫情八造謠者傳序)

    世事維艱,近期每天我都處於信息過載的狀態,前天晚上讀了徐友漁先生1980年發表的《羅素認識論》,梳理了羅素在分析哲學中所做的數理邏輯貢獻,如獲至寶,分享到朋友圈,興奮的徹夜未眠,過了中午,我竟不自覺睡去了。連續的敲門聲吵醒了我,我詢問來者的身份,他們說是派出所的,來瞭解情況,我大概清楚,是昨晚找完參與討論史記這篇文章的師妹後來找我了,我打開手機,發現師妹發來不少消息,也有許多未接電話,其現居地警察帶她到所里詢問,指出權益牆最近關於武漢疫情的文章,存在問題,要引導她重回正軌。我在權益牆的討論群中告訴大家,警察來找我了,現在上車去派出所去。

    上車之前,警察詢問起我的工作與學歷,我回答律師實習,學歷是西政本科,英國還有一本科一研究生學歷,他說,高材生呀,高材生怎麼網絡發言還不謹慎?我問他,您說的是我哪條發言?他說他沒看過,只是上面告訴他而已。我沒有搭話,用手機發出第一條朋友圈,告訴大家,我被警察帶走。作為普通公民,公開是我唯一留存證據自我保護的方式。剛發完,旁邊的年輕警察對我說,手機收起來,現在別用。我說限制我的通訊自由,這是在拘傳我嗎?他說沒有拘傳你,只是請你配合工作,我說你工作得配合法律啊,老警察來說我作為所長親自來接你,你還要我怎麼配合?

    到派出所後,他們要我等人來,我便在大廳坐著,環境很像我過去常被喊去的西政保衛處,淡黃色大理石地面,潔白的四壁印有紅色標語。我發了第二條朋友圈,並聯繫我值得托付的好朋友,麻煩他截圖轉發我的朋友圈,以防我手機被檢查而強制刪除。所幸,我在被約談期間,沒有被收取手機,我爸媽擔心我的安危,我發微信告訴他們在錄筆錄,我爸回我:「這回話不是你回的吧」。於是我撥通視頻來電,我給警察遞過去,他們也聊了一會兒。

    我很難跟各位讀者描述,大學期間至今,經歷了三位數以上的各式各樣的約談之後,我是如何成為在約談中游刃有餘、口若懸河的狀態。我想,我的經歷並不能代表約談的這一普遍體驗,這次約談8小時,3分之二甚至4分之3的時間,是我在說話。我有朋友,3年前在學校被約談後,戰戰兢兢,自此不敢發聲。我比他好點,話敢說法敢普理敢講,但這種唇槍舌劍於我而言,傷害很深。我常自黑,因為自己解構自己,自己嘲弄自己,才能反求諸己,獲得些許免於恐懼的自由。

    A警官出現了,棕色皮夾克,休閒褲,口罩也戴了脫了線,談話時他跟我說,今天凌晨5點,我讀書未眠的時刻,他在高速路口檢查疫情。想想,我倆這缺乏睡眠的狀態,我未吃飯的狀態下,咱聊了8小時,實屬不易。我後來感慨,咱倆這螺絲釘,再如何不同,皆為疫情當前的公民,為了所謂治安秩序,互相磨著我是否愛國與否,何以至此?他未置可否。

    他具備基本的邏輯,整個談話過程,雖立場不同,但至少有的聊。聊了一半的時候,一排派出所警察進來告訴我,這是國寶大隊的警官,要我別做詆毀國家的事情。我說我批判時事不等於反對國家,這位警官說那你也沒誇國家,我說你朋友圈拿給我看一下,我看你有沒有誇國家?他眼睛瞪大了瞧著我,走了。

    我們進的是一間調解室,他沒有收取我的手機,我大概明白了我的處境尚未到訊問室的境地,有些釋然,但又自覺悲哀。我因為給武漢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們立傳,呼籲保護言論自由,但文章推送後自陷其中。

    A警官給我看了警官證,客氣地請我坐下,並麻煩同事給我倒杯熱水,我午睡醒後正缺這杯水,我很感謝。

    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你愛國嗎」

    我回答:「愛啊。」

    他問我父母家庭背景,問我家裡有沒有因為拆遷、套路貸等原因對社會和政府不滿?我疑問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我有違法犯罪,就事論事即可,緣何要知道我父母的情況?我直言我是做刑辯律師實習的,詢問、訊問筆錄見過不少,沒見過這種類似於60年前調查家庭出身的。他說,瞭解這些,是想瞭解我的背景,好與我溝通。

    我要求他直截了當的告訴我,起因何事。但是他跟我所經歷的歷次約談相同,先聊起了國家大勢,於是我知道這將是場漫長的交流了,我知道我要面對的。

    於是他提反腐倡廉,我提依法治國,他提大局意識,我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他提輿論的不良影響,我提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和政府合法性來源於人民,他提社會和諧團結,我提十九大之後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他提正能量要注意慎重發佈負面信息,我立刻否認這種提法,不能將負面信息等同於負能量。

    一來一回,他舉例,我也舉例。沒有爭吵。雙方基本達成了共識,而這共識,則後來落實為我的個人聲明。

    而至於對於涉事文章本身,他的觀感是這些文章總是批判,看不到政府的積極作用。他自然是認為需要我這樣的人,但他認為,我應該全面看問題。我說,政府積極作用,自有宣傳部門來做,我作為公民,可以選擇自己為這個社會說什麼話。他說這樣的視角總會片面,我說面面俱到的大局意識是要求公權力,而非要求私權,我選擇成為批判公權力的公民。

    我當時想起那句流傳的話,當尖銳的批評聲不被允許,不夠賣力的贊揚或許也成為了錯誤。

    他得知我留學英國2年的經歷後,還特意問了很多問題。可惜我是個從小讀中國歷史讀到大的人,留英兩年,逃課不少,讀的中國歷史卻越來越多。

    8個小時,我們聊了很多歷史問題、時政問題。坦白講,這場對談中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強制的是我得來被約談。

    這是殊為滑稽的一件事,5年學習法律,3個法學文憑,但我現在成為一個需要被約談寫聲明自己堅決守法的公民,只因為這個公眾號的一些文章。聊到大概19點左右,他帶我去辦公室製作筆錄,我感慨這種約談的荒誕,坦白說要寫下來這次約談的細節。他說,這次約談,沒有法律效力,只是找我瞭解情況,瞭解我是否愛國,是否擁護政府,沒有要求我做什麼。我說那我從被警官帶來到現在,我沒有權利拒絕這一過程,你們來找我,我就必須得向你們交代我是愛國的,這也是我作為公民的一項義務嗎?他問我,你寫出來,是想表達不滿,你不要對我們有偏見。我們不是聊的挺好嗎

    我說,是你們對我的偏見,我一普通公民被帶來瞭解情況,侵犯我的休息權利和個人時間,來找我約談。

    李文亮醫生被訓誡,是否也是如此的邏輯呢?

    A警官在筆錄里覈實參與權益牆的師弟師妹個人信息(是覈實,他已掌握),被我立刻回絕。我最後簽名捺印的筆錄版本里,所有表述均為權益牆作為李宇琛的自媒體,文章均為我一人負責撰寫、編輯、審定、發佈。

    他說我有擔當,我看著他說,我得依法。

    我西政的師弟師妹問我,師兄,我們會有事嗎?我想,如果我們這樣的文章能有事,不是我們出了事,而是他們出了事。

    請諸位原諒,現在是2月7日凌晨4點36分,40小時未眠,我撐不下去得休息了,還有很多很多內容很多很多,我沒有來及寫。上面寫的也很亂,但我向來實名寫作,所言皆是實名的言詞證據。

    我為何趕著熬夜寫下上述信息,因為今天白天大概率還是要找我約談,應該是另外的人來。如果現在不寫出來,可能今天之後,我就沒辦法公開寫文章了。

    如果還能寫,我一定會完善寫好的。其實,關於李文亮醫生們的境遇,我還有3篇文章,一篇談的是謠言的法律、傳播學、社會學性質,一篇談的是表揚李文亮,一篇是關於訓誡李文亮醫生的舉報信。三篇皆初稿既成,還未定稿。希望我還有機會發佈。

    被訓誡的李文亮醫生離世,他說,健康社會不應只有一種聲音,他在群里提醒了周邊親友。我想,我對他最好的悼念,是我繼續做公民,繼續做權益牆。

    #李文亮醫生 #ri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