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區監視器隱私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區監視器隱私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區監視器隱私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區監視器隱私權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自由高雄-即時火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遇到這種鄰居也很麻煩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405884...

  • 社區監視器隱私權 在 自由高雄-即時火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9 16:15:34
    有 26 人按讚

    遇到這種鄰居也很麻煩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405884

  • 社區監視器隱私權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2 13:39:43
    有 43 人按讚

    【wow!】中共監控人民新招 房內都得裝滿監視器
    中共監控子民的手段再一次升級,不僅架設滿街監控器與人臉辨識系統,如今更傳出在民眾屋內也要安裝監視器,監控人民的一舉一動。

    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的《寒冬》(Bitter Winter)雜誌報導,中共政府為加強對居民的控制,此前已採用「天網」、「雪亮」等一系列高科技監控系統,如今又有一項新的政策,就是要求屋主在出租房內安裝監視器。

    杭州市民透露,自去年11月起,該市部分房東就陸續收到警方通知,必須在室內安裝監視攝影機,並長期接受警方不定期檢查。警方聲稱這一切都是為了防盜,因此一旦發現哪家房內未安裝監視器,或是監視器沒有正常運作,房東就會遭罰500元人民幣。

    「自從裝了監控器,我在家也得穿的整整齊齊,夫妻說點悄悄話也怪怪的,回到家隨時被監控,簡直像在監獄一樣。」對於隱私權遭嚴重侵犯一事,有承租者大吐苦水說,「這哪是防小偷,根本就是貼身監控。」

    另一位租戶也遭遇同樣境況。她氣憤表示,自從家裡安裝監控器後壓力很大,而且,這已是她第二次遇到類似情況。5個月前,她在另一小區居住時,也被警方要求在出租房內安裝攝像頭。該女士無法忍受自己的日常生活遭到監控,決定搬家,但沒想到,會再次遭遇相同境況。

    據這位女士說,不僅是所有出租房被要求安裝監控器,整個小區監控設備也全面升級:門禁換成人臉識別系統,住戶出入時,必須摘掉帽子、口罩,刷臉才能進小區;電梯裡的監控器數量也有增加;所有租客都要攜帶身份證到物業部門拍照,並登記身份信息存檔;房東要確保在房屋出租前將監控器安裝完畢。

    與浙江毗鄰的福建居民也反映,一些出租房屋的門鎖上,已被警方強行安裝了監控設備。

    「如果不裝,派出所會處處找你麻煩。」福建房東透露,警方正在強制實施安裝監控器,每個監控器需房東花費1500元人民幣。

    而此前新疆房東也傳出租房內必須安裝監控器。

    有當地民眾透露,政府強制他們購買防護門,如果不購買、不安裝,房主將面臨被送去「學習」。

    當地官方甚至發出通知稱,出租房必須備有一鍵報警器、水箱和監控器,監控內容要儲存90天以上;如果有新人租房,須在3小時內向社區(警務室)報告;租客需及時辦理居住證;房東必須監視承租人。

    據安保人員表示,這是政府正在推行的「建設智能化小區」項目的一部分,與所有類似監控措施相同,政府同樣以「維護社會安全」為名,全面落實此項目。

    閱讀完整內容:
    http://kzg.io/b53jYN

    看中國網站: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index.htm

  • 社區監視器隱私權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8-21 18:01:00
    有 153 人按讚


    【鬥陣來關心】人臉辨識侵害誰的隱私?

    作者:王誠之律師

    台北市在107年5月提出要在三年內把全市路燈都改為智慧路燈,但因智慧路燈同時具備監測人車流、網路、大數據應用功能、人臉辨識之功能,引起輿論熱議此種系統是否會被用來做為政府監控之工具。對此,柯文哲市長表示我國有個人資訊保護法,人民要相信政府會守法,但有法律學者對此新聞表示,質疑政府有何依據取得人民之人臉辨識資料?而北市副市長則表示,智慧路燈系統不會引入造成隱私疑慮的人臉辨識系統。

    事實上,在現代世界,具備監視錄影功能之裝置早已無孔不入,除政府設置在道路上之系統外,各家店面或社區大廈更是把該種裝置當成基本配備,隨著科技的進步及裝置輕薄化,現在的隨車紀錄器更是把車前狀況全都錄,相關影像早已成為台灣新聞媒體之素材以及辦案之工具。簡單的說,現代人的人臉影像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一天被拍到數十次,而執法機關隨時可利用該等影像以傳統的「人眼」進行辨識,這樣的話,新增的人臉辨識究竟侵犯了誰的隱私權?

    筆者以為,就此種系統中之錄像功能,其實和傳統的影像監測設備相同,現代人早就被無以計數的監視器取得可辨識「人臉資料」,在此部份,人民的個人資料實質上已被無數的監視器蒐集,如果這算是侵犯隱私權,也早就已被侵犯了,不少學者和教科書都有討論這個問題。而具備電腦分析能力的人臉辨識系統,其侵害隱私權的點並不在於人臉資訊的蒐集(錄像時早就被蒐集),而是分析辨識效率的大幅提昇,使得原本靠人力要數天才能達成的分析,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假設確有好萊塢電影中的超強速度和精確度),使得原本以人力不可能達成的實質侵犯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