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石膏畫材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石膏畫材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石膏畫材料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秋連假hold住小孩最佳利器,科學實驗組登場! 👉👉 https://lihi1.com/aqZYV 家有熱愛科學實驗粉少女,停課期間我買過無數款的科學實驗組給孩子耗時間,不是價格貴桑桑,內容物空洞謀賀腎,就是只給實驗ㄍㄟ西沒附原料整組很落漆。直到我遇到「益科思」這牌子,好玩、有美感、安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香蕉太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團去👉👉 https://lihi1.com/aqZYV 家有熱愛科學實驗粉少女,停課期間我買過無數款的科學實驗組給孩子耗時間,不是價格貴桑桑,內容物空洞謀賀腎,就是只給實驗ㄍㄟ西沒附原料整組很落漆。直到我遇到「益科思」這牌子,好玩、有美感、安全、台灣製造,重點是價格親民好入手,團購價更是...
「石膏畫材料」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胖媽媽美術文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薛茜 AKAN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黃子佼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mimizan米米桑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香蕉太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石膏畫材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石膏畫材料 在 胖媽媽美術文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30 09:24:50
『疫情升溫下的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壓克力顏料的中階皇帝 憑藉著厚實與亮麗的色彩,佔據進口平價品牌的繪畫、工藝市場,它的介紹很單純: 1️⃣膠體:很明顯!濃稠 2️⃣色彩:如果不跟專家級比!耀眼 3️⃣品質:還用說嗎?當然是非常穩定 4️⃣價格:500ml這價位......實在不科學!...
石膏畫材料 在 薛茜 AKAN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33:38
【分享最近忙些什麼】 為了做出超高品質的飾品 我做了好多好多實驗啊…… 有些已經做完了,有些還在實驗階段! 《飾品基本材料》 1.UV膠 vs 環氧樹脂AB膠透亮度 2.比較各種不同波長、瓦數燈管做出的實品透亮度與 3.所需時間以及縮膠率 4.樹脂黏土 vs 石膏翻模 《金屬配件》 5.各種...
石膏畫材料 在 黃子佼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7:36:54
!創藝!(小編) 《創作小宇宙特別企劃》 邀請第二屆潮創客得獎者 潮創客:陳浩暘、胡以欣 他們將分享令人驚艷創意 與充滿挑戰的創業過程! 創元工業設計公司創辦人 浩暘以台灣土地礦泥灌製 他打造出獨特的花紋瓶身 並且搭配產自於台灣山中 純天然檜木精油更設計出 不插電的瑰秘手作擴香瓶 直立式的模組化設...
-
石膏畫材料 在 香蕉太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22:00:10跟團去👉👉 https://lihi1.com/aqZYV
家有熱愛科學實驗粉少女,停課期間我買過無數款的科學實驗組給孩子耗時間,不是價格貴桑桑,內容物空洞謀賀腎,就是只給實驗ㄍㄟ西沒附原料整組很落漆。直到我遇到「益科思」這牌子,好玩、有美感、安全、台灣製造,重點是價格親民好入手,團購價更是佛心來的,每系列都很推!
-
【🧪蕉你做實驗】(也是蕉媽的推薦清單排行)
❶ 3D Jelly:
必買的超級簡單款!管你大人小孩,能快速做出Q軟的彩虹造型就是療癒,連我都一直搶著玩,動物造型、QQ球、你就是開發特種生物的科學家,魯魯就成功研發出有長尾巴的企鵝和一堆彩色涼麵,不愧是吃貨魯(?)
❷實驗大挑戰 - 科學實驗組:
就是入門款總匯,集結24款小實驗,讓孩子可以一組玩好多天,我最喜歡說明書除了詳細的步驟,還會有原理大揭秘,讓家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增添日常科學常識。火山爆發、熔岩燈、神奇牛奶畫、史萊姆,都是裡面孩子很愛的項目,尤其史萊姆是自己做的,還有磁性、變色及夜光款,整盒尤其附的ㄍㄟ西也很有質感,做完實驗後洗一洗,還能讓孩子繼續留著做其他用途。
❸ 小小實驗家系列 - 全套(6盒): #此款現貨售完轉預購
這款幾乎囊括了所有實驗組的精髓,精華中的精華!我推薦給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們,可以一同玩,份量很夠,你看魯魯做了多少顆太空跳球🤣 還有粉粉長得很旺盛的獨角獸跟孔雀,我都以為她是在種花椰菜咧,這系列的盒子也好美,深得一蕉四口心,如果預算充足,直接衝這組就對了。
❹小小觀察家系列全套4盒:
粉粉最愛的系列,每天最期待觀察水晶生長的過程(比換魚缸的水還準時報到!), 對於夢幻的水晶情有獨鍾,4塊不同的水晶基石慢慢長出水晶(夜光、青苔、海膽、隕石),媽媽還可事先將一樣材料步驟的水晶分成兩份讓小孩隨機選擇,在不知道是哪款水晶的情況下等待生成,更驚喜促咪!
❷5in1 - 水晶實驗組:
是不是看到水晶眼睛就亮晶晶?自己居然也能種出水晶,也太酷了吧,利用水晶粉搭配不同生長介質,毛根、紙樹、培養皿上都能生成奇特造型的水晶,5種不同型態一次get,它還有附一個紙托盤,擺在一起超級美。
❻Diy手模組:
記得老街上常出現的手模嗎?有了這款在家也能自製紀念品,做個最流行的愛心手指送情人,或是留下孩子成長的軌跡,送禮自用兩相宜,而且超級平價,團購價才一百多塊,尤其石膏是淡淡的顏色,我覺得做出來更加可愛。
-
以上介紹,原本阿母我計畫通打算中秋大人烤肉喝酒聊天,孩子專心做他的科學實驗組,如今台中沒得烤肉,我想四天連假跟孩子有得耗,還是科學實驗組有囤有保庇,目前都是現貨,付款後約1~3天工作天安排出貨喔。 -
石膏畫材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03 11:47:06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鐵道部轉型成為博物館園區。
園區中計有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等六棟國定古蹟建築,皆於日治時期陸續興建而成。主建築廳舍落成於1920年,採用大量阿里山檜木,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歷史樣式,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後期的代表作品。
鐵道部的古蹟修復工程自2014年1月開工,至2016年10月完工,耗時近三年,多樣的建築形式、構築工法亦增加了不少修復難度。本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作業。工程期間亦多次邀請日本專家與國寶級匠師針對重點工法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為臺灣古蹟修復技術的累積,留下珍貴的一頁。
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四個主題展間、六座數位導覽與二十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呈現鐵道部的歷史風華與建築特色;並以修復紀錄的角度,帶領觀眾回到修復現場,一窺古蹟修復過程的匠師身影、工法技術與修復思量。關於鐵道部古蹟建築的種種精彩,等待您親炙現場,細細發掘。
主題展間
呈現有關鐵道部歷史變遷,建築特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展區,包含「園區歷史展區」、「立體石膏飾展區」、「金庫展區」、及「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1. 園區歷史展區
鐵道部園區,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透過模型、動畫影像和互動裝置的展示呈現,引領觀眾回顧這段流動的歷史。
2. 立體石膏飾展區
這裡有園區最精緻華美的立體石膏裝飾。想知道修復團隊如何將完全脫落的天花板,恢復成原初精緻的模樣,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區。
3. 金庫展區
鐵道部修復過程留下的物件與歷史文物,都封存在這裡。
4. 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修復工地的角落裡藏著什麼精彩故事?怎樣的妙手,讓老建築重現了昔日風采?讓我們重返修復現場,一窺鐵道部古蹟修復的日常。
數位導覽
藉由數位導覽認識鐵道部各棟古蹟的背景故事,如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及戰時指揮中心。
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古蹟修復的第一步,就是解體調查。每一個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都是修復的線索。讓我們知道建築物原本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找找看,這些線索隱含著什麼樣的訊息?
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鐵道部園區)
住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石膏畫材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12-26 19:54:14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游宗穆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游宗穆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行政黃郁婷來介紹。
▲沉靜木質,『貝殼.旋』之美
▲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曾說「貝殼是自然界裡硬而中空的形體,造型自具自足,獨立而完美。」游宗穆藉由木雕,展現出貝殼內部螺旋反覆的美感
▲工作室
微雨的陰天,來到藝術家游宗穆座落台藝大校區後方的工作室。衝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毛皮黑亮的土狗「宵夜」,以肺活量十足的叫聲表示歡迎著。游宗穆的工作室為一座挑高的鐵皮廠房所改建,內部空間為六位藝術家共用,大大小小的工作台與工具各據一角,放在地板與高櫃上的立體作品增添室內風光,閣樓則有幾間格局有趣的薄板房,是藝術家們自行搭建的生活空間。
▲關於藝術,課後的避風港
游宗穆的生活很簡單:「創作、狗、娛樂」。這三件事情占據了他生活中大半的行程,單純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般直白,喜愛布袋戲的游宗穆引用當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一步江湖無盡期」他認為藝術創作是無止盡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國小上才藝班、國中上漫畫班到高中的繪畫班,這些「課業以外的避風港」,到升大學時成為他考量發展的路線,當時游宗穆的志願表上只填藝術科系,對他來說於藝術不再只是課後的消遣,而是想作的事情。
游宗穆熱愛繪畫,也喜愛組裝模型和樂高積木,在拿到模型和樂高後按照說明書完成拼裝後,會將它們全數拆除,再次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重組,這過程如同雕塑,從加減與構築、破壞中產生作品。從大學才正式開始接觸藝術與學習雕塑,在大三後他才決定創作的方向,漸漸的建立起自己對於藝術的見解,慢慢找尋自身想要與想表達的理念。
▲對於木材質的喜愛
游宗穆進入台藝大雕塑系,一開始學習木雕是從基本的磨刀開始,接下來刻鎖文,練習斜口刀的用法;以及傳統的透雕,例如刻雙魚、牡丹…等等,到大三木雕老師林漢鼎教授開始讓學生創作圓雕等。游宗穆說大一手刻、大二之後漸漸使用機會使用機械作為創作的輔助。直至研究所時,才漸漸減少機器的使用,回到以手工為主的方式來創作。
對於木頭,游宗穆打從心底感到喜愛與莫名的親切。他認為每種木材質所表現出來的感覺與語彙不盡相同,原木的顏色、紋理、味道與硬度因品種而異,雖作品的造形是人為,但其呈現出來的色澤與味道卻是天然的。人造的夾板、木心板、角條等在創作的使用上產生強烈的工業性語彙。不論是原木或加工材,原料來自於大自然,就有種能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距離的魔力。
對木材質的運用,游宗穆不會堅持一定要用原木或高級木材來創作,他認為只要能與作品結合,同時表現兩的特色就是塊好木頭,因此創作上對於木材質的應用十分廣泛:原木、夾板甚至於雜木等等,藉由創作希望能打破傳統木雕對木材質的迷思。
▲貝旋系列創作
游宗穆參加過多場現場創作與工作坊,包含2009年關渡藝術節,擔任擔美國藝術Anthony Luensman的助手、2009台東漂流木現場創作、2010年大雪山漂流木創作,以及2013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上原一明老師的助手,2016年第八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現場創作,等豐富的經歷。
「雕」為「減」的技法,「塑」則為「加」,在這加減的過程中讓游宗穆專注、思考,並且感到快樂,這樣的情況在組裝模型、玩樂高積木時同樣存在著。木雕與模型和樂高不同,增加了媒材的部分。雕塑兩字中,「雕」對游宗穆來說更為吸引他,在創作上不斷的用減法來創作。對單一媒材創作者來說,一件作品的材質會影響作品呈現出來的感覺,而作者對材質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
此次展出的貝殼系列橫跨了游宗穆大學與研究所。大學時期的貝殼以擬仿與材質的探究為主,研究所後則是從原本的貝殼造形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貝殼。游宗穆選擇貝殼作為創作發想,原因很單純「覺得它很漂亮」,除了造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讓他繼續思考另一個創作「頭骨系列」的發展。除貝殼造型的模仿之外,也嘗試用其他材質來表現貝殼,例如:夾板、石膏、樹脂等等,最終還是回到單純的木雕創作。研究所時期的創作有兩個系列,一個是「貝殼.旋」,另外一系列為「骨.枝」。「骨.枝」有其理論與脈絡述說。「貝殼.旋」則是很單純地追求造形線條的美感,以及木材質與螺旋造形的結合應用。
初期的貝殼作品,例「大貝殼」游宗穆利用夾板的特性,將貝殼螺旋的造型,配合夾板的紋路,放大增強視覺感受。研究所的貝殼系列接續著大學時期,游宗穆開始思考除了造型上的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他開始研究貝殼,選定螺旋貝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了它的外在造型,以及用砂輪機將貝殼剖半研究內部的構造後,他試著將貝殼的內外部造型融合,第一件「貝殼.旋」的作品就這樣產生。「貝殼.旋二」改進第一件作品的缺點,嘗試利用穿透的視覺效果讓貝殼內外的造形、空間互相交錯、融合,產生一種節奏感。
▲藉由思考與觀查啟發靈感
游宗穆覺得「創作過程對我的重要性不亞於作品的完成,有時甚至比作品更重要。」習慣紀錄下創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對於他來說,就是像記錄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三步驟「觀察,思考,發現」:去觀察材料(原木)的變化,與造形的契合度;去思考作品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這麼做會如何?如果換一個方式或方向,會如何變化;去發現一樣的製作方式,上一件作品適合,這件作品適合嗎?如果適合,可以更好嗎?反之該如何改進。經由這些步驟改進自己的作品,藉由思考啟發下一件作品的靈感。
▲游宗穆-藉由貝殼單純而反覆的螺旋造型,造就純粹美感
游宗穆:
學歷
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1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簡介&經歷
2014 第六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 銀獎
2014 「疆界.擴散」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
2014 第十五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磺溪獎
2015 「雲端集銳」-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聯展(木雕組)
2015 玩美藝術節 貢寮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6 「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
石膏畫材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秋連假hold住小孩最佳利器,科學實驗組登場!
👉👉 https://lihi1.com/aqZYV
家有熱愛科學實驗粉少女,停課期間我買過無數款的科學實驗組給孩子耗時間,不是價格貴桑桑,內容物空洞謀賀腎,就是只給實驗ㄍㄟ西沒附原料整組很落漆。直到我遇到「益科思」這牌子,好玩、有美感、安全、台灣製造,重點是價格親民好入手,團購價更是佛心來的,每系列都很推!
-
【🧪蕉你做實驗】(也是蕉媽的推薦清單排行)
❶ 3D Jelly:
必買的超級簡單款!管你大人小孩,能快速做出Q軟的彩虹造型就是療癒,連我都一直搶著玩,動物造型、QQ球、你就是開發特種生物的科學家,魯魯就成功研發出有長尾巴的企鵝和一堆彩色涼麵,不愧是吃貨魯(?)
❷實驗大挑戰 - 科學實驗組:
就是入門款總匯,集結24款小實驗,讓孩子可以一組玩好多天,我最喜歡說明書除了詳細的步驟,還會有原理大揭秘,讓家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增添日常科學常識。火山爆發、熔岩燈、神奇牛奶畫、史萊姆,都是裡面孩子很愛的項目,尤其史萊姆是自己做的,還有磁性、變色及夜光款,整盒尤其附的ㄍㄟ西也很有質感,做完實驗後洗一洗,還能讓孩子繼續留著做其他用途。
❸ 小小實驗家系列 - 全套(6盒): #此款現貨售完轉預購
這款幾乎囊括了所有實驗組的精髓,精華中的精華!我推薦給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們,可以一同玩,份量很夠,你看魯魯做了多少顆太空跳球🤣 還有粉粉長得很旺盛的獨角獸跟孔雀,我都以為她是在種花椰菜咧,這系列的盒子也好美,深得一蕉四口心,如果預算充足,直接衝這組就對了。
❹小小觀察家系列全套4盒:
粉粉最愛的系列,每天最期待觀察水晶生長的過程(比換魚缸的水還準時報到!), 對於夢幻的水晶情有獨鍾,4塊不同的水晶基石慢慢長出水晶(夜光、青苔、海膽、隕石),媽媽還可事先將一樣材料步驟的水晶分成兩份讓小孩隨機選擇,在不知道是哪款水晶的情況下等待生成,更驚喜促咪!
❷5in1 - 水晶實驗組:
是不是看到水晶眼睛就亮晶晶?自己居然也能種出水晶,也太酷了吧,利用水晶粉搭配不同生長介質,毛根、紙樹、培養皿上都能生成奇特造型的水晶,5種不同型態一次get,它還有附一個紙托盤,擺在一起超級美。
❻Diy手模組:
記得老街上常出現的手模嗎?有了這款在家也能自製紀念品,做個最流行的愛心手指送情人,或是留下孩子成長的軌跡,送禮自用兩相宜,而且超級平價,團購價才一百多塊,尤其石膏是淡淡的顏色,我覺得做出來更加可愛。
-
以上介紹,原本阿母我計畫通打算中秋大人烤肉喝酒聊天,孩子專心做他的科學實驗組,如今台中沒得烤肉,我想四天連假跟孩子有得耗,還是科學實驗組有囤有保庇,目前都是現貨,付款後約1~3天工作天安排出貨喔。
石膏畫材料 在 mimizan米米桑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米米桑課程講解—《和紙繪圖》
在上課時,常遇到同學說
:老師,我也想畫圖,但畫不出來😞
Doris老師的解方就是「和紙繪圖」。
「和紙繪圖」,這個詞是從日文「和紙染」來的,這堂課上我們用「日本和紙」與「青花」去做渲染上色;青花有各種深淺與色度,在日本和紙染的作法裡,將「紙模」用不同深淺的「青花」去做交疊渲染在胚體上,就能做出類似繪圖的效果;也因紙模可以重複使用渲染的便利性,所以同樣的圖案在和紙繪圖時可以容易的被複製。
這次課程提供的日本和紙薄透,可以放在書上做描圖,若你不擅長繪圖,可以先從描繪做起;而這張紙更是老師嘗試過無數次最耐用的一種,小心使用可重複多次沒有問題喲!
上手後,同樣的技法不一定要用青花上色,也可使用更多彩的釉下彩去做使用,並可搭配蠟筆等其他工具讓作品層次更多彩豐富💕
講解到這,有沒有更想上課了呢?
《石膏模盤子—和紙繪圖課》招生中
https://forms.gle/NCZ7aq8MuvkmP31b7
照片出處:feis_studio(ig)/米米桑工作室
#日本空運材料 #釉下彩 #和紙染陶 #青花
#陶藝教室 #台北陶藝教室 #士林陶藝教室 #天母陶藝教室 #台北陶藝課 #捷運紅線陶藝課 #天母陶藝課 #北投陶藝課 #士林陶藝課 #mimizanworkshop
石膏畫材料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天而降的大糞石】
有沒有想過,如果一覺醒來,你家旁邊多了個惡臭的玩意,移都移不走,你會怎麼辦呢?
這次分享的短篇〈天外飛石〉就是這麼個科幻故事,但除了人類面對這樣問題,所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之外,作者柏納·韋柏還腦洞大開,想到了這可能是外星人的陰謀......
一起來看看這部有趣的短篇小說吧。
-
天外飛石 / 柏納·韋柏
這個「東西」,看起來像顆隕石,如果是的話,那就是破天荒有一顆隕石,不偏不倚一頭砸在了盧森堡公園的正中央,正在巴黎的心窩上。這下震動可不小,周圍的建築物,都隨著這三月清晨裡的一聲巨響而顫抖不已,仿佛有一顆炸彈在附近爆炸一樣。
幸運的是,隕石是在清晨掉下來的,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只砸著了三個早晨起來散步的人,據說還是毒品販子。不然你說,他們這麼大清早的在盧森堡公園裡能幹點啥?還有幾位就有點不幸了,本來身子就弱,因為這驚天動地的巨響而心臟病突發了。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東西並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這麼說,「它就像是被輕輕地放在了地上,根本就不像是被拋過來的。」
但是,人們還是得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從此以後,這塊世界最著名的綠地中心,就多了這麼一塊直徑大約70米的石頭。馬路上的行人都聚過來看熱鬧。
「怎麼……怎麼這麼臭!」有人嚷嚷了起來。
真的,這塊隕石正散發著陣陣臭氣。被緊急叫來援助的天文學家解釋說:有時候,隕石得穿過由大量硫化氣體組成的星際雲層,臭味可能是從那裡帶來的。
媒體從來對此類「爆炸新聞」趨之若鶩,忙不迭地把這塊隕石命名為「太空排泄物」。而且公眾已經在苦思冥想,哪位外星巨人才能拉出這麼碩大無比的一坨。
當北風吹來的時候,南邊所有的街區都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令人不適。緊閉門窗根本就無濟於事,空氣中總是彌漫著那股刺鼻的惡臭,那股嗆人的,濃厚的,恐怖的氣味。為了「自衛」,婦女們拼命往身上噴最濃的香水,男人們則戴上塑膠孔或者活性炭的口罩,那引人注目的程度,比防毒面具也好不到哪去。回到家裡,身上的衣服還留著這股頑固的臭味,要用大量的水洗好幾次才能重新穿。
這股味道一天比一天令人窒息,人們開始推想,隕石內部是不是可能有一大團有機物正在腐爛……
甚至蒼蠅都被噁心得對它敬而遠之。
沒有誰能在這股臭味中漠然處之。鼻粘膜被刺激著,喉嚨冒著火,舌頭也變得異常沉重。哮喘病人咳嗽不止,感冒的人也不敢用嘴巴呼吸,連狗都發出了哀嚎。
一開始,隕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遊客紛至遝來。可是很快,這塊「太空排泄物」就變成了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頭號難題。
居民都搬走了,一時間,盧森堡公園附近空無一人。根本就別想星期天早晨去那跑步了,房租也一蹶不振。而且隨著這團臭氣的範圍不斷擴大,附近居民們被迫遷移得越來越遠離這個首都災區的中心。
該路政部門大顯身手了,於是起重機、絞車一齊上陣,鉚著勁兒要把這個龐然大物扔到塞納河裡去,企圖讓它順流而下,漂到大西洋去。至於污染問題……已然顧不上那麼多了。
「開戰!」市長一聲大吼。但是沒有一台機器能吊起這坨直徑70米的「排泄物」。於是大家又想乾脆把它炸了吧。可是它密度太高,太堅硬了,別說炸碎了,在上面劃道印子都難。
看來消滅不了,那就只好想一些和平共處的法子了。
有個年輕的工程師,叫弗朗索瓦·查威格諾爾,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既然搬又搬不動,炸又炸不掉,咱們就用混凝土把它一裹,這樣味道就出不來了。」怎麼早點沒想到呢?說到做到,市長一聲令下,工程啟動,展開了後來人們稱之為「糖衣行動」的行動。最快的混凝土攪拌機和最堅固的水泥源源不斷地從全國運來,隕石被裹了足足有10公分厚的外衣。可是,臭氣仍然在往外冒。於是,工程隊員又將外衣加厚了20公分,還是沒效果。就這樣周而復始地裹了一層又一層,水泥填水泥,外面又塗上混凝土。
辛辛苦苦地忙活了一個月,隕石的表面裹了一層一米厚的混凝土,看起來就像一個圓角的大魔方,可是那股噁心的味道依然不減。
「混凝土上的孔太多了!」市長當機立斷,「得找一種滲透性弱的物質。」
查威格諾爾建議使用石膏,據他說,石膏具有無與倫比的吸收性。它會像一塊大海綿一樣把臭味吸得乾乾淨淨。
毫無疑問,這次行動又失敗了。於是,人們又在石膏外面加了一層玻璃棉,據說一層玻璃棉,一層石膏,這樣外壁就像房屋的牆壁一樣了。
大魔方變得橢圓了一點,但是臭氣絲毫未減。
「得找一種材料,一絲氣味都放不出去!」市長怒吼了。
大家的眉頭都皺了起來,上哪去找這種能堵住如此臭氣的材料啊?
「玻璃!」查維諾格爾大叫。
怎麼早沒想到呢?玻璃!用這種細緻的,沉實的,密不透氣的物質肯定能造出最堅固的抵禦臭氣的盔甲。
工人們把矽石融化成橘黃色的灼熱的溶漿,塗在那個直徑70多米的隕石表面上(混凝土、石膏、玻璃棉已經增大了它的體積)。
玻璃冷卻後,隕石看起來像一顆圓溜溜的晶瑩剔透的球。儘管它碩大無比,卻依然散發著一種莫名的美。終於,臭味消失了。玻璃戰勝了這場無妄之災。
巴黎到處都在狂歡慶祝,防毒面具和碳過濾器被通通拋向空中,居民也從郊區搬了回來,城裡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舞會。人們還繞著這個熠熠生輝的圓球周圍跳起了法蘭朵拉舞。
好幾個強力探照燈照亮了圓球的表面。有的巴黎人已經把盧森堡公園裡的這個龐然大物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同時把自由女神像歸為一個小小的、簡簡單單的小雕像,因為她的大小在隕石面前太微不足道了。
市長就此發表了演說,他提到:「很自然的,這個巨球應該在擁有全國最好足球隊的城市安家。」台下掌聲雷動。在歡笑聲中,所有受過的罪都被遺忘了。弗朗索瓦·查威格諾爾被授予城市勳章,這位年輕的科學家站在這個無比光滑的超級大球旁邊,閃光燈在周圍哢嚓亂響,讓這一刻永垂不朽。
這時候,在另外一個星球上,珠寶商格拉普納·烏維特掂量著是時候收回他的垃圾了。
「太妙了!」半人馬星來的女客戶激動地大叫,「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養殖珍珠。您是怎麼加工的啊?」
格拉普納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這可是個秘密。」
「您不再用那些珍珠蚌了?」
「不用啦,我想到了另外一種技術可以做得更有質感,更有光澤。當然啦,珍珠蚌會分泌珍珠質來包裹住雜質,但是拋光效果就不是那麼完美無缺了,但是用我的新技術,您瞧,多可愛啊!」
女客人八隻圓鼓鼓的眼睛閃爍著,她把放大鏡套在最近的一隻眼睛上,仔細察看,這件珠寶完美精緻,在幽藍色的燈光下,閃耀著萬道金光。她覺得再沒有比這更奇妙的東西了。
「那您是用什麼動物還是用什麼機器來做的?」她又非常好奇的問。
珠寶商故作神秘狀,毛茸茸的大耳朵也激動得變紫了,他說他更希望保守這個發明的秘密。不過,他終於還是架不住女客人的一再追問,附到她耳邊悄悄地說:
「我用的是一種動物。他們很小很小,但是卻比珍珠蚌更知道怎樣製造好的珍珠。就這麼多了。您看,我是給您裝在珠寶盒裡,還是您現在就想戴上?」
「裝在珠寶盒裡吧。」
半人馬星來的這位客人對珠寶商開出的價錢有點望而卻步,但是她實在是太想得到這件寶貝了。毋庸置疑,這顆完美無瑕的珠寶將在他們半人馬星的晚會上製造出奇跡。她甚至已經想到了下次晚會上怎樣把它戴在她那八個乳房的胸前。
第二天一大早,珠寶商格拉普納·烏維特就迫不及待的用他的拔毛鉗又往盧森堡公園的正中央扔了一顆臭球,比上次的還要大,還要「香」氣撲鼻,而且不偏不倚還在上次那個地方。從提高生產力的角度出發,他又往莫斯科紅場、紐約中央公園、倫敦皮卡迪裡圓環廣場各扔了一顆。這樣,他馬上就要發財啦。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他計畫在這個太陽系的小行星上每年養殖50~100顆這樣的「珍珠」,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成本,只要在道具專賣店裡買個臭烘烘的球,惡作劇就可以開始了。當然,接下來要非常仔細地洗手才能把那股怪味去了,但是這也值啦。
半人馬星女客戶的朋友們對這顆從珠寶商格拉普納·烏維特那買來的「養殖珠」讚不絕口。一下子,大家都想要同樣的「珍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