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短距離間歇跑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短距離間歇跑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unai (無奈小袋鼠)看板Road_Running標題Re: [問題] 訓練方式請益時間Tu...
短距離間歇跑 在 Chia/張嘉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3 14:12:47
2021/01/06 一年沒測5k了 原本設定目標是跑進19分內的 結果跑了個19分整 今天表現只能給自己打87分 🤣 但這其實已經是我的新PB了 所以勉強達心目中的底標 ✔️ 最有趣的是男女前六名 可以拿到一雙鞋子+背心 然後用這雙鞋再PK一場 1.2k 第一名1000$ 第二名 500$ 勝...
看起來你沒有找課表來跟? 我想板上強者大多會推薦你找個課表來練練看
漢森或是什麼的。
不過趁機分享一下自己瞎練的一點感覺供你參考。不具有科學根據,純屬心得分享喔
去年跟朋友一起報了台北馬,朋友有幫他自己擬好課表,我就瞎跟了一段時間。
課表包括輕鬆跑、間歇跑、長距離等等
跟了一陣子之後,我自己的感覺是
輕鬆跑大概就是維持心肺耐力還有跑步的感覺
養成習慣之後如果有一小段時間沒有跑,真的會覺得跑步姿勢、步伐什麼的都生疏
間歇跑混合快跑/衝刺和休息,又可以分成長間歇跟短間歇
我自己比較喜歡長間歇,一種介於爆發力和耐力之間的練習感
跑過幾組之後,我自己是感覺速度有提升。
自己的解釋是一方面跑速越快,肌肉出力越大,累積下來肌力也會增加
另一方面自己的身體也可以逐漸習慣"跑比較快"的感覺
長距離的話,據說大概是以比賽距離的7~8成為目標,(據說啦)
就是要練半馬的話,長距離練習設定大概要16公里,全馬大概是35公里
讓身體習慣能夠持續活動這麼長的時間,比較不用擔心比賽到後段撐不住。
所以以你的第一個問題來說,我的經驗會覺得加一些短距離快跑會有幫助。
混合一些不同的練習方式跑起來也比較有新鮮感~
至於路跑目標我就不多嘴了,無傷完賽,可以一直健康一直開心跑步都很好
這次台北馬還在猶豫要不要報名,今年疫情爆發練習量降低,體力還是有被影響到~
所以目前只有簡單維持一周2~4次(趨近兩次XDD),每次10~12K輕鬆跑的跑量而已
再次強調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分享順便賺點P幣,不具有任何科學根據喔
※ 引述《acousticlab (阿酷斯提克類帛)》之銘言:
: 新手請益
: 前年急於求成,效果好像不大理想又容易受傷
: 今年痛定思痛,慢慢來比較快
: 花了半年的時間,全都輕鬆跑(約6分到7分多速)跑量每月都在120-150km之間,每次都在5-8km
: 大家都說慢慢跑還是會進步
: 但我rq的跑力反而是一直降(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因為戴口罩)
: 這個月開始給自己一些目標
: 上周認真跑了一次比較長的
: 跑了13km 平均配速是536(有盡力)
: 目前已設定每周讓自己跑一次較長的(約10-18km)
: 1.請問我是不是每周應該跑一次較短較快的會比較容易進步,應該怎麼練比較能無傷進步
: 2.若以此狀況,十一月底若參加半馬賽事,應該以多久為目標比較合理
: 感謝指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25.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635237800.A.7E4.html
前陣子戴口罩跑,一下就快斷氣;最近解封之後跑起來,好像還有點參加賽事的力氣XD
其實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長
但之前跟朋友的課表,他是排200或400衝刺,完全停下來休息1分鐘(的樣子)
日子久了有點忘記
※ 編輯: wunai (123.194.139.195 臺灣), 10/27/2021 01: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