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真如老師前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真如老師前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真如老師前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真如老師前行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寫在新日子來臨的倒數24小時前 ◎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蔡承允 http://taichustory.blogspot.tw/2016/10/24.html 再二十四小時,這個城市的鐵道地平線將與我們道別。 豐原的圓環路上有個地下道,下面是汽車,上面是火車。地下道同時是市場。國中時騎腳踏車上學...

  • 真如老師前行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0-14 22:02:05
    有 304 人按讚

    寫在新日子來臨的倒數24小時前  ◎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蔡承允

    http://taichustory.blogspot.tw/2016/10/24.html

    再二十四小時,這個城市的鐵道地平線將與我們道別。

    豐原的圓環路上有個地下道,下面是汽車,上面是火車。地下道同時是市場。國中時騎腳踏車上學,行經滿車道,滿滿的菜味和魚腥味,火車從頭頂吭噹、吭噹飛越,年紀輕,只覺得市場又臭又擠,市場污水在地下道漫流,輪轍一過水花四濺,恨不得腳踏車有生翅膀。

    那時候沒想過離開家鄉的自己,三年後搭著頭頂曾經的那班火車,上學,到市區去。

    市區三年很短,三年就離開了。2011離開台中的前夕,看著一根一根的高架水泥樁拔地而起,跟幾個經常在學校裡搞抗議的同學,聽說建國市場要拆除。2011年秋,升大學的我們三兩走在市場外,外溢攤商圍成的新民街上,說要做訪調,那時還沒什麼經驗的我們帶著單眼、拿著筆記本,連像樣錄音器材也沒有。

    「這裡...就要消失了?」不是市區長大的我們,走在建國市場,那樣的味道,如魚腥嗆鼻的、如花果清新的,想起那條家鄉的火車地下道。走著走著到復興陸橋下,火車不時穿越。打開升大學以來購入的那台桌電,2011年建國市場的照片依舊如晰。那位聽著我們要為市場送別訪談的青草茶阿北,幾個免洗杯裝著苦而芳冽青草茶的味道猶存,市場卻已不在。

    離開台中,再回來台中,城市卻也不同,生活也不同。

    》不斷改變的台中與台中之路

    大學的四年每月回來,台中每月不同。2011年的台中市長,說「這條路」,應該要叫「台灣大道」。那時的我們,還和大部分的市民一樣對城市漠不關心,好好的一條路為何要改名?與鄉民眾聲喧嘩,各種批評。2012正式開始改名,2013,有著中港、中正、中棲三路的台中,在這裡與台中人說再見。

    我並不曉得的是,兩年後的一個春季午後,在一場由我和朋友們相邀的小型講座中,從一位老師口裡才開始知道,關於這條被評為毫無意義與浪費公帑的「改名行動」,來自於一個出發自舊市區的台中夢。

    2008年,這個毫無生氣到令人生氣的台中舊市區,在市長引領下開始了「中區再生」的構想。大豐麵粉廠的何老先生與朋友們,為了號召「舊市區再生」,構思了「台灣大道」的改名,這個城市以台12線橫越,從台灣省城、第一個市區改正的舊市區,到七期重劃區,再到海邊,這條路已成為台中人新的、重要的幹道與精神軸線——在縱貫鐵道與我們生活越來越遠之後。

    2013年,來自台中的饒舌樂團玖壹壹這樣唱:

    踩著沉重的腳步 一步一步向前行/為了生活 我要來去出外打拼
    不甘愛我的七仔 故鄉疼我的親戚/感謝爸爸的祝福 媽媽滷的豬腳
    我跟自己說 我一定要成功/再會啦 我的台中 再會啦 我的故鄉
    已經沒退路 我只有向前衝/我心愛的伊 你就要體諒

    大學之後,成為一個有志於城市情感與記憶的社會青年,離開北部,搭著客運沿著台灣大道,經過金錢豹、駛入台中的舊市區,想起2011年那個來自何老先生等人的「台中夢」,如何實現?面對不斷改變、消失與掙扎的台中市,蓋起壯麗新穎「歌劇院」,畫起重劃區,妄想「世界大台中」與捷運的台中,這是,我們家鄉?

    被台北人越過、被台南人嘲笑,「新不過台北,舊不過台南」,連一條台灣大道都能喧騰多時。沿著台灣大道上了交流道,台中人總是離開自己的家鄉,為其他城市努力。

    我們追求新的,舊的將去哪裡?建國市場搬新,拆除,舊址已成一片廢墟。百年前的縱貫鐵道與地面車站,也將不再有列車通過,將成絕景。

    台灣大道已成,過去充滿中部人回憶的台中舊市區再生之夢未竟。不同世代的台中人,如何發展屬於自己的台中夢?

    1990年代出生的我們,將有怎樣的台中夢?

    》在台中生活的犬儒行動

    上個月,建國市場跟我們說了再見。
    這個月,火車將會跟我們在高架橋上見面。

    有的時候都在想,這些事情是不是可以有「另一個答案」?

    2003年,台中的鐵路高架化正式核定,高聳的水泥柱樁恍入雲霄,它似乎破壞了天際線。一橋還有一橋高,100年前日人為架設縱貫線鐵道,設置的台中路火車鐵橋「火車路空」上出現了另一座橋,說不搭嘎?看久了好像也沒什麼,說習慣,也習慣了,只擔心通車後的高架橋噪音嗡嗡、讓人不快。

    只是這個過程,我們得到了什麼,又要失去什麼?

    就像隔壁同屬日本時代台中州的員林,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建設了鐵路高架化。以往我們期待著高架後的地面鐵道原址,能夠給予市民更多公共空間、更好的生活,更有創意的城市景觀。然而如今,比起台北市民大道更加荒煙漫草,路是通了,前車站到後車站了無阻隔了,但員林真如台鐵所言,「鐵路高架、幸福保證」,城市將重新起飛嗎?

    當今的我們,沒有反對、也不願反對鐵路高架化。

    當我們這些19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長成有著城市生活意識的成年人、行動者時,城市的未來都被決定了。建國市場已經搬遷、鐵路早在我們小學時決定高架。

    就如我們台中文史復興組合的夥伴所言:
    「我們都在騙自己,我們都在騙自己,不敢理想地說出口,我們趨於現實。如果台中市政府在七期的土地作為政府左右手交換的籌碼,建國市場的留下,比興建台中歌劇院,來得有記憶,來得有意義。」

    當2015年開始,我們發起臺中綠空鐵道軸線計畫 Taichung Overpass,希望鐵路高架化後,1908年通車的縱貫線舊鐵道能保留下來,沿途景觀多樣、歷史紋理豐富,作為公園能促進前後車站「人行」縫合,並增加城市公共空間,且能再生已經沒落的舊市區。

    實而言之,我們可能再也沒有力氣去反對這些煮粥一半的既有政策了。高架化要帶給我們怎樣的城市生活?住在這個城市的我們,過去顯然從未嚴厲質問與批判。

    我們只知道,鐵路高架化的工程中,已經摧毀了各式文化資產,那些能見證這個城市發展歷程的宿舍群與倉庫群,還沒能讓21世紀的台中人重新認識它,就將在台鐵的怪手下灰飛煙滅。還有更多以發展為名的建設,層出不窮,來面對這個「渴求發展」的舊市區。

    建國市場並不舊,地面鐵道也並不阻礙交通,但直到現在,作為市民的我們、你們,才如此卑微的開始擁有那麼一點點時間,藉由拍攝地面鐵道,來找回屬於我們城市的認同感與光榮感——如果這些未來,真能對我們好的話。

    》一起紀錄最後的台中地面鐵道吧!

    談論鐵道、談論發展,也許不是為了找回歷史與懷舊而已,而是找回生活感、找回我們在這個城市生活的理由。

    在10/15(六)明天晚上八點到九點間,南下和北上的末班地面列車將會從台中車站離開,地面鐵道的最後身影將與我們訣別。

    城市是為了現代的我們而活,如果你紀錄最後的鐵道身影而有餘,希望從拍攝最後鐵道的身影開始,關心我們這個城市不斷變動的過程,將帶給我們怎樣的生活,別讓那些有權力者,簡單的決定了我們台中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