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意外的收到了一個特別的消息,新出版的《棒球驚嘆句3》這本書中的其中一篇,作者提及了與我相遇的一小段故事,先是驚訝了一下,後來才發現原來作者是羅國禎 ,剎時突然回憶湧現。 記得第一次知道「羅國禎」,應該是我剛生病的那幾年。 看著聳動的新聞標題寫著「體育主播羅國禎一圓棒球夢」 一位對棒球充滿熱情的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瑪啡因樂團Maff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期演出資訊 【2020 桃園燈會・光之桃花源】 ● 演出日期:2020 / 2 / 9 (日) ● 演出時間:20:30 ~ 21:30 ● 演出地點:中壢光明公園・大地曙光燈區 ● 燈會資訊:https://lanternfestival.tycg.gov.tw/ 【意識不能招待所〖參...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嘉凱 Jac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1:12:24

#感謝所有聽眾朋友 自 2019 年 12 月 10 日至 2021 年 4 月 15 日一路以來的陪伴,這一年多的日子中,我們一起走過了彼此的成長,但也到了時間說分離。 ⠀ 《那些你不敢跟老闆說的事》已在第四季的最後一集,劃下了句點,同時 Cady 也正是從自元股份有限公司 SELF TOKEN...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鏡好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8:46:37

【一週彙整|0811-0817|不遺忘,是我們繼續訴說的動力】 💡有人說,遺忘是時代的本質 大家總是在一場場災厄之後忘記該記取教訓,忘記如何避免。於是,我們學習歷史、學習新知,學習永遠都不要抱持著自滿自負,學習從「鏡中自我」調整並學習。 不要遺忘疫情,那讓我們成長✨ 不要遺忘歧視的傷害,那讓我們...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艾米希莉的啃書觀影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55:51

* [Netflix影集 - 《誰是被害者》無雷心得] .⠀ 🔺完整好讀版影評詳見主頁部落格連結!⠀ .⠀ ▮《誰是被害者》必看原因:⠀ ⠀ 1. 看似是推理犯罪劇情,卻揭露被隱匿的社會亂象,很容易引起共鳴。⠀ 2. 負能量的黑暗故事卻充滿著光明和溫暖。⠀ 3. 插曲、配樂不只好聽,還完美契合故事情...

  •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4 13:46:39
    有 319 人按讚

    意外的收到了一個特別的消息,新出版的《棒球驚嘆句3》這本書中的其中一篇,作者提及了與我相遇的一小段故事,先是驚訝了一下,後來才發現原來作者是羅國禎 ,剎時突然回憶湧現。

    記得第一次知道「羅國禎」,應該是我剛生病的那幾年。
    看著聳動的新聞標題寫著「體育主播羅國禎一圓棒球夢」
    一位對棒球充滿熱情的體育主播,為了圓夢而努力不懈的練球,跨越了許多障礙打進了職棒。
    這聽起來簡直像是漫畫或是電視劇中才會出現的追夢過程,這就是當時的我對於他僅有的印象。

    直到2016年5月7日,剛從加護病房出來的我,受到兄弟Fans Club的邀請,幫當時四月的打擊MVP——中信兄弟的蔣智賢頒獎,當時在台上的主持人就是國禎,那時候的他已經離開了那三年的職棒圓夢生涯,回到原本的領域中。現在回想起來,那次短暫的見到他,有著很多難以言喻的感受,是感慨嗎?還是什麼呢?當時的我也不清楚。

    同年的六月,因著球員卡的活動,國禎撥了電話邀請我為球員卡的後面寫一段文字。
    也因為這樣的因緣際會,我跟國禎有了更多的聯繫與對話,我們聊著為什麼看棒球、聊著生活中的大小事,但是我們好像從未提及關於他的職棒生涯。
    .

    之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接到他傳來的訊息。
    內容總是「最近身體狀況還好嗎?」
    只要我說:「住院了。」
    大概一兩天內就會在病房內看到他,拿著兄弟主題日的小物在病房跟我分享,或一起討論球季的狀況。他不是一個非常善於安慰或說話的人,但是卻用這樣無聲卻令人安心的支持與陪伴,伴隨著我走過了幾個年頭住院的日子。

    一轉眼已經五年過去了,隨著各自都步上了生活軌道,有了自己忙碌的事情,少了很多聯繫,也一直沒機會一起進場看球。
    .

    現在看起這本書,拾回了一些感受。
    一來棒球似乎就好比人生,這也是我這麼著迷的原因吧。
    二來是我跟國禎明明是看似生命經歷完全不同的兩人,但在某些層面上,我們都在經歷核心概念很相似的苦難。

    書中提及的,四十二段關於棒球的故事以及經典句,其中我很印象深刻的一句——是我最喜歡的球員,彭政閔所說的:「當走進這條線裡,你就只能拼盡全力。」
    故事提及了關於2010年的假球事件下的狀態。
    這件事件,大家都知道對球迷造成了極大傷害及打擊,但對認真的球員其實也是一種極大的傷害。看得出恰恰在當下的無助、無力、失望或無從說起的憤怒,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去說服他人繼續「相信」,在這樣的情緒下,卻依然提醒自己無論如何、無論球迷是否還會繼續支持、繼續看球,都必須繼續全力以赴,只要走進線內,就必須盡全力。

    國禎也是這樣的球員,無論自己在棒球生涯是否被看見、被相信、被支持,都依然在每一個還能夠待下去、還能夠努力的時刻,全力以赴。即使離開了職棒,經歷了幾段低潮,但依然在自己的生命中,繼續尋找著方向、繼續努力活在當下,盡力做好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而我想到的是,2010那年剛好是我第一年發病,醫生告訴家人,我的狀況非常不樂觀,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
    在醫院裡面、在學校或家人的眼中、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重大疾病就像是被判了無期徒刑,生活中所有的動靜都會被檢視,都會被指責:病人應該好好在家、病人就是要九點睡覺、你都已經生病了還要念大學?
也會把這些我無法選擇或決定的這件事做為我的錯,「都是因為你____,難怪你會生病。」

    .

    在罹病的過程中,無法得到支持、相信、肯定,總是充斥著那些出自於愛或擔心所給予的壓力,以及對於我現在的模樣無法接受而給予的酸言酸語或是不信任。使我進而對自己產生失望及無助、不知道該如何發洩對這個世界的憤怒,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連自己都很難繼續相信。

    我選擇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讓自己重拾對於生命的相信,又或是對自己的相信。
    我知道沒辦法做些什麼改變現在這個局勢,畢竟那不是我能力範圍所及的,也無法決定這個世界看我的眼光,或是關掉那些檢視的聲音。

    我能做的就只有在那個當下,全力以赴,而他們為著棒球,我為著自己的生命。
    我們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都走著不同的難題,但在那些難題上我們卻有個共同的選擇。

    .

    最後還想補充一點點,我也非常喜歡書中一色優說的:「死過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
    但是礙於篇幅,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去看看這本《棒球驚嘆句3》,你會在第四十篇的地方看見我:)

    謝謝寫下這些故事的羅國禎以及陳志強(不得不說城牆的文筆超級好XD),也謝謝棒球場上創造著故事的所有人。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也是因著這樣的信念及故事的交流,互相透過彼此的人生歷程看見生命更多可能性。

    《棒球驚嘆句3》博客來購書網址(好讀出版) : https://tinyurl.com/nsxsapyr

  •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09:31:00
    有 5,749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立陶宛同意台灣在其首都開設「台灣代表處」,這是台灣第一個設立「台灣」為名代表處所在的國家,特別是,是在與中國建交的邦交國.
    .
    這個消息對於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一個震撼彈,在代表過往「兩個中國」的框架被突破,也代表台灣從「漢賊不兩立」的外交衝突中跳脫,有你就沒有我,然後儘管有任何外交突破,也必須冠以「中華」、「ROC」相關的東西,仍然不脫中國的掌握,過往,中國像切香腸一樣的以斷台灣邦交國的手法,作為懲戒,形塑國內政治壓力,而台灣只有單方面被壓迫的份,除了被壓迫,本土政權還必須被國內的華腦責備,馬英九時期我們的邦交國有多少等等,或者國內的知識份子,強調國家少了邦交國有多麼危險與孤立等等,這都使得我們某種程度必須陷入強暴者的邏輯當中-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只能承受,華腦人所奉行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
    .
    現在,有趣了,是台灣鬆動了中國的邦交國,台灣何德何能,哪來的金錢,拿來的拳頭比人大?無,價值而已.
    .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我有點忘了,大致上是,當台灣進行民主選舉的時候,中國把台灣的許多邦交國代表,都召入北京,當台灣選出本土派政權的時候,就準備斷交,給台灣難看,最後,親中派贏得了選舉,北京很滿意,於是叫這些台灣邦交國們,可以回去了,不管真實與否,這不難想像,台灣悲哀的國際處境,似乎無論是朋友或者敵人,都掌握在對方手中,形成了一種思維缺陷,兩邊都被掐死,怎麼走,也走不出去,我們依靠一些小島國們,為我們發聲,我們不能沒有他們,另一方面,我們的政府又被民間勢力責難,說撒錢給這些國家是浪費錢,每一次交流都要被審視是不是有秘密經費,挹注給這些國家.
    .
    有人說,這些小國與台灣建交,背後是美國暗助,但顯然,相較於中國的銀彈攻勢而言,美國也無法完全提供台灣本身無法與中國競逐邦交國的「保護費」,這不代表那些熱血沸騰為台灣發聲的小國無關緊要,而確實是有巴拿馬這樣的例子,儘管是親美,但是礙於中國企業將投資建造巴拿馬運河第四條大橋,以及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經濟利益,仍然屈從於金錢外交,選擇和台灣斷交.
    .
    「與中國建交,就必須和中華斷交」,這是典型的「中華(Republic of China)」框架,蔡英文2016年才訪問過巴拿馬,2018年就被斷交,更顯現出台灣被中華代理的不可靠性,在這個中華框架裡,蔡英文簽下President of Taiwan(ROC),就被獎萬安以及國民黨一夥人,與中國環球時報同聲一氣譴責,說是搞「法理台獨」,蔣萬安稱蔡英文署名非常不洽當,應該要使用台灣的正式國名中華民國(President of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放後面,不可以顛倒過來.
    .
    而被斷交的時候,這一群華腦不譴責中國,反而繼續譴責台灣總統無能,搞台獨,這顯示,台灣靠著台灣的影響力,站上國際舞台,仍然必須被中華代理,而台灣只能是個地名,低等的存在,當台灣被霸凌以後,再由一群中華人攻擊,成功的時候,你只能像個小媳婦,榮耀由灰姑娘的姊妹們享有,失敗的時候,你像個奴僕,被後母和後母姊妹們痛罵,怎麼不把王子找回來給我們,而明明,從頭到尾,貢獻心力,無論是掃地還是準備好舞鞋,華衣,尋找機會,都是由灰姑娘完成的.
    .
    台灣的外交困境是,我們被兩個中華所霸凌者,一個在內,扼住你的咽喉,一個在外,直接施與鞭子,兩個人藉由剝削台灣,滿足自身最大的利益.
    .
    美國當年能做的反應是,召回與台灣斷交國的大使,而那時,也正是美中貿易戰開始的序幕.
    .
    現在,有趣的是,要召回大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
    針對立陶宛同意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立陶宛表示「決心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
    .
    有華腦人這麼說著,「立陶宛要好人做到底,用中華民國的名義」
    .
    彷彿,立陶宛用「台灣」,不夠好,要用「中華」才是為台灣好.
    .
    同樣的灰姑娘陷阱,神父猶不能接受的是,這些華腦,在台灣試圖爭取外交關係的同時,不斷的進行意識形態檢查,不出一分力,在後頭扯後腿,還要像個家長一樣規定你應該叫什麼,不能叫什麼.
    .
    台灣被打壓的時候,華腦人不幫忙就算了,偕同加害者一同霸凌自己的國家.
    .
    台灣得到好處,又搶在台灣前頭,說應該要叫「中華」.
    .
    好一群蠹蟲.
    .
    許多人將立陶宛挺台的舉動,比喻為一種戀愛關係,在神父來看,比較是一種前輩對晚輩的認同.
    .
    而這個認同是至高無上的,神父很遺憾,似乎很少人對立陶宛有更多的認識,提到他們「獨立」的歷史.
    .
    當你知道立陶宛「獨立」的歷史,你會知道,這個伸出援手的人,是多麼熟悉的陌生人.
    .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第一個發表獨立宣言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宣布更改國歌、國旗,最早脫離榔頭與鐮刀旗幟的國度(反觀台灣ㄎㄎ),而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戲劇性的,當愛沙尼亞宣告主權以後,立陶宛並沒有跟進,為了安撫民眾,他們於是改國歌和國旗,但也因此這樣導致了兩面不是人,新的國旗讓境內俄羅斯人不滿,而沒有宣告主權,則導致了立陶宛人不滿,所以,立陶宛來個更直接的,宣布獨立.
    .
    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的獨立過程也發生了名實之辯,他們首先將最高蘇維埃會議改名為「最高會議」,接著,選出薩由季斯團體作為主席,然後開始宣布獨立.
    .
    薩由季斯是一個特殊的團體,說實在,你看他的倡議很容易想到台灣,他是一個提倡反核、保護環境的左派團體,也是主張恢復母語、實行轉型正義,揭發史達林時期的真相、公開德蘇密約,取得對共和國經濟權更多控制的右派團體,你可以從中可以看出與台灣的連結性.
    .
    不只如此,立陶宛甚至是全世界最早實施女性投票權的國家.
    .
    宣布獨立後,立陶宛遭到了蘇聯的報復,不只斷水、斷電,更斷石油,還實施經濟制裁,這導致立陶宛的工廠因缺乏原料和動力被迫停工,照理說,這時應該有一群華國人跳出來喊拚經濟、顧肚子,發大財,然後反台獨-但立陶宛人的意志十分堅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聰明的腦袋,以及極高的合作意識,他們不會為這些被境外勢力煽動的話語所動搖.
    .
    立陶宛大搞反封鎖基金,然後從其他國家偷偷進口能源,沒有俄羅斯,還有烏克蘭,更諷刺的是,立陶宛乾脆就跟蘇聯在立陶宛的駐軍購買,蘇聯制裁了立陶宛卻彷彿在制裁自己,正如神父所說,經濟貿易絕非單方面的贈與或影響,那只適用在跪中的華國人身上,正常的經濟模型,你制裁與你經濟往來密切的國家,自身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蘇聯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封鎖,結果自身依賴立陶宛的部分也斷絕,造成龐大損失,這使得制裁立陶宛的舉措變得無效.
    .
    當蘇聯的坦克開進了立陶宛,立陶宛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認為,可以靠立陶宛的內奸發起兵變,還有經濟不佳,一舉推發他們獨立的政府,所以他們先叫一群在立陶宛的俄羅斯人進攻國會,沒想到,立陶宛的人們組成了人盾,全境的國民自發自發聚集,守衛最高會議大樓、廣播電台、電視塔、主要電話局,多達5萬人,現在的立陶宛人口數也不過292萬而已,這就如同一個台北市號召5萬人上去擋坦克,蘇聯軍對民眾開炮,有趣的是,竟有一部分蘇聯軍隊倒戈反而對蘇聯軍隊開炮.
    .
    事實上,蘇聯軍有一名軍官要求部下不要出去,他說,我們是要捍衛國家安全,不是與平民作戰,蘇聯也認知到,這些駐軍在立陶宛的軍人,根本不能相信,他們與立陶宛人已經產生了情感.
    .
    立陶宛人開始在黑夜裡唱歌,這就是著名的「歌唱革命」.
    .
    如果說,中國有一名坦克人,喚起了大家對中國民主化的希望,或者,當作中國人曾經追求自由民主的證明,立陶宛有14個坦克人,而且都被坦克輾過去-當蘇聯開著坦克,想要攻佔電視塔,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那就是抗爭者的生命線,一群人高舉雙手,揮舞著立陶宛國旗,擋在坦克前面,然後有14個人死了.
    .
    但他們成功地守住電視塔,讓立陶宛的聲音傳播出去.
    .
    最後世界各國都震怒了,就連與立陶宛是世仇的波蘭也看不下去,紛紛譴責蘇聯的行為,因為他們看見了電視塔播出去的畫面.
    .
    這是一個奇異的景象,蘇聯控制了立陶宛大街小巷,但是立陶宛獨立政府仍然持續運作,他們佔領,卻彷彿是想離開的人,因為周遭國家的人民開始聲援立陶宛.
    .
    立陶宛甚至還舉行了獨立公投,在坦克的環伺與蘇聯軍隊的瞪視下,93.24%的投票者贊成獨立.
    .
    他們先宣布獨立,然後舉行獨立公投.
    .
    最後,蘇聯發生819事件,被迫撤兵,有人說,俄羅斯在立陶宛做的種種舉措,是壓垮帝國,使之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獨立史,可以說是近代獨派的教科書,那發生在什麼時候?不過1991年的事,那時,台灣正在搞野百合學運吧.
    .
    那被坦克輾過的14人,最後成為了立陶宛街道的名字,相反,台灣至今仍然一堆中正/中山/中國路.
    .
    在台灣,就連在學校裡師生投票命名南榕廣場,都被校方以具政治意涵/不中立,加以否決.
    .
    他們說,鄭南榕是恐怖份子.
    .
    恐怕,立陶宛那14人也是恐怖份子了,因為,當初蘇聯就是這麼說的,他們說,因為立陶宛人不聽勸告,跑到坦克前面,攻佔塔台,所以他們是恐怖份子.
    .
    若說台灣的民主路上少了什麼,我會說,是獨立.
    .
    若說此時的中華民國台灣,欠缺了什麼,我會說,是正義.
    .
    因為欠缺正義,所以才導致加害者與被害者顛倒,因為少了獨立,所以才讓一些害怕強暴的人,轉而手指著獨立自主的人是激進的,要為自己受的傷害負責.
    .
    這是一種服膺強暴者,歸謬幫助者的自私-這是一種遷怒,你們為何不體諒我消失自己與他人的言論自由.
    .
    這是一種避罰服從取向-我不是台獨.
    .
    在台灣,對自己說謊的人實在太多了.
    .
    包括什麼,美國不支持獨立,是因為台灣獨立後會倒向中共,這樣子自欺欺人的謊言,因為不想而不願,所以扭曲,因為災難性的想像,所以把自己的害怕解釋成是勇敢而且睿智的.
    .
    事實上,我們不會解釋香港,會因為反送中後而倒向中國,所以不應該反送中-應該要贊成送中條例,把香港人都送到中國去,或解釋香港存在著一群藍絲,或者支持中國,害怕破壞社會的和諧的人,就說,因為這群人存在,所以香港反送中後會親中.
    .
    或者我們解釋野百合運動,如同馬英九說的,他反對總統直選,在台灣地區選舉,要怎麼彰顯中華民國主權呢?怎麼精神上代表中華民國呢?
    .
    很不可思議吧,當年,為了維持中華民國,為了中國地區的代表性,為了這麼一個空虛的殖民者情結,我們必須被迫放棄自己的民主,「因為台灣人選的不算」.
    .
    可以這麼說嗎?廢除萬年國大,總統直選後,台灣會倒向中共!選出親共的人怎麼辦?那就不要民主了.
    .
    選總統以後中共戰機會來!會引起戰爭!事實上,1996年台海危機的確如此,為了阻止李登輝連任,中共的確要射出飛彈,但是,台灣人還是投下神聖的一票.
    .
    這關乎於,我們到底要為了多少「不正常」,放棄「正常」,將正常解釋成不正常,然後把不正常合理化成為一種正常.
    .
    通常,我們不會把已經發生的事,正在發生的事,歸咎於都是未來發生的事所造成的.
    .
    這是回歸謬誤.
    .
    當年反直選的人,直選上了總統,親中親共的人,當了八年,台灣從來沒有像當時那樣靠近中國與中共的光譜-馬習會,爆發了太陽花學運.
    .
    沒有在現在的中華民國體制之下,誕生出韓國瑜這樣的親中領袖,他喊著「守護中華民國!」,擔任直轄市的市長,不僅如此,還直接總統選票上的一個選項.
    .
    台灣獨立,並不會倒向共產黨.
    .
    現在的中華民國才會,並且不斷的,重複的發生,他們恰巧是反對台獨的一群人,由支持獨立的一方,抵制.
    .
    對於遙遠而不可知的未來來說,這個信念,這個未來,他亦守護住了現在的「維持現狀」.
    .
    如同賴清德所說的,他面對陳之漢的問題「民進黨主政,為何不台獨?」回答,「現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不是主張統一的人,反而是主張台灣獨立的人.」
    .
    未來,並不可怕,未來守護著現在,而沉浸在過去的人,他們一直為現在的所有人,帶來危險.
    .
    一邊緬懷過去,恐懼未來的人,是不可能守住當下的幸福的.
    .
    他只會讓你失去的更多.
    .
    我們終究必須問問自己的靈魂,想要脫離台獨的成分,是不是大過於脫離中國?如此,硬要解釋成我只是想要脫離中國,就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
    立陶宛也曾經凍結自己的獨立宣言,在宣布獨立後.
    .
    他們以69票對35票,否定了自己發下的諾言,與莫斯科談判,蘇聯也馬上取消了經濟制裁,供應石油和天然氣.
    .
    立陶宛這時,工廠裏頭有煤礦了,家裏頭有暖氣了,他們冬天,卻異常的寒冷,鞭子後的糖果,使他們填飽了肚子,但喪失了味覺,怎麼吃,都覺得不滋味.
    .
    他喝著火爐上烘好的暖呼呼的茶,心中的某個東西,卻徹底結凍了.
    .
    他們必須使他們融化才行.
    .
    立陶宛也飽嘗了「國際現實」這東西,也充分體會到了米國的「戰略模糊」,布希聲稱,蘇聯併吞波羅的海三小國,美國就沒有承認,所以也就排除了承認立陶宛獨立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宣稱蘇聯當局應該尊重立陶宛的獨立宣言,雙方要避免衝突.
    .
    我想,這不會被解釋為米國害怕立陶宛獨立後會倒向蘇聯,所以拒絕承認獨立,因為,獨立正是因為反對蘇聯併吞而起,獨立後,又怎麼會倒向併吞自己的人呢?而蘇聯正是和美國打冷戰的人,他們和立陶宛有共同的利害關係.
    .
    當歌聲響起後,冰塊融化了,冰島,承認了立陶宛獨立,然後,米國,承認立陶宛獨立.
    .
    當然,如果認為立陶宛這部教科書,付出的代價太龐大,還有別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他們都是第二本,第三本教科書,他們更加迂迴,也更加避開危險,雖然晚了點,但他們的歌唱革命,依然接續在立陶宛的後面,繼續唱下去.
    .
    波羅的海三小國,曾經手牽手,串起了人鏈,三個國家,200萬人,從立陶宛開始.
    .
    這是「黑絲帶日」,他們為什麼而串起,為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這個納粹德國和蘇聯的秘密協約,默認波羅的海三小國是蘇聯的勢力範疇,蘇聯堅稱三小國是自願加入的,這個條約證明了三國是被非法佔據.
    .
    他們不必再遵從蘇聯的憲法,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在法律上屬於蘇聯,三國在二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
    .
    他們將自己的國家做成棺材,然後在納粹和蘇共的旗幟之下,象徵著自己的國家被吞併,要找回自己的主權,值得一提的是,納粹也是反共的,史達林也反法西斯,這兩個敵對的國家,他們為己群的利益犧牲三個小國的人權和自主.
    .
    台灣曾經也有二二八牽手護台灣的活動,牽起百萬人的人鏈,台灣,也曾經被號稱反共的法西斯政權給殖民統治過,如今,他們的遺緒不斷的和中共交換利益,出賣台灣人的自主.
    .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
    你說,波羅的海的小國-立陶宛,怎麼就這麼挺台呢?
    .
    好像是突然的一樣,沒有理由,有人說,一定是美國在背後指使.
    .
    非也.
    .
    如果你懂立陶宛,那你也會懂立陶宛怎麼會愛上台灣-那就像是東方自己的一塊分靈體一樣.
    .
    那段追求獨立自主的靈魂,被自己國家內俄羅斯人和共產黨偕同外敵侵犯的過往,那條人鏈.
    .
    立陶宛總是走在最前面,也是最勇敢的那一個,當他開始喊台灣的時候,就跟他當初喊獨立那樣,就跟他是踏上磁磚上,組成人鏈的第一個人,一樣.
    .
    當他開始,事情就不會停止.
    .
    世界各國將會跟隨他的腳步,一路「台灣」到底.
    .
    那就像是吹笛人,也像是山羊座的號角.
    .
    那是一種時間到了.
    .
    台灣獨立,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願不願意的問題.
    .
    而是
    .
    「When?」
    .
    什麼時候的問題,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展開獨立人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0 11:22:58
    有 2,388 人按讚

    「雨割特典,實施中。」
    每當日本下起雨時,經常都會看見店家門前,張貼起這樣的標示。
    家霖第一次遇見「雨割特典」這四個日文漢字,是在銀座後巷一間極不起眼的拉麵店外。
    歪扭而霸氣的毛筆字跡,龍飛鳳舞似地盤據在一張白紙上,大剌剌地貼在店門前。因為這張紙,家霖才發現原來這裡有一間連招牌也沒有的拉麵店。
    他拿打工度假簽證來到東京快要半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就要回台灣了,每天出沒在這一帶,卻從來沒注意過這條巷子裡,有這麼一間低調的店。
    這天傍晚,在綿綿細雨中撐著傘的家霖,佇立於店門前,專心地看著那幾個毛筆字,最後,不經意地用中文緩緩地念出聲來。
    「雨割特典。」
    用日文該怎麼念呢?他知道「特典」是贈品的意思,但是,雨,為什麼要割棄禮物?
    他準備拿出手機查詢,但就在他偏過身子的剎那,差點沒被嚇到魂飛魄散。
    無聲無息的,他身後居然站了一個人。
    對方的傘擋住了臉,是男是女,他看不出來。
    入夜後的銀座通常燈火通明,偏偏就屬這條巷子特別漆黑,加上今天下雨的緣故,昏黃的路燈顯得更加迷濛詭譎。
    家霖忽然感到一陣毛毛的。日本鬼故事看太多,他胡思亂想,萬一眼前的人把傘拿開,是個沒有五官的鬼,他該怎麼辦?
    「雨、割、特、典。」
    傘下傳來男生的聲音,緩慢地重複說了一次家霖剛剛說的話。
    生澀的中文發音,一聽就知道是個正在學中文的日本人。
    對方把傘移開後,家霖知道自己真是多慮了。
    那是個臉龐清秀的男生。
    家霖對他感到似曾相識,但是又想,可能只是因為在他眼中,長得好看的男生大多都是這個模樣,所以才感覺面熟。
    「雨、割、特、典。是這樣念,對嗎?」
    那男生又念了一次。竭盡所能把每一個中文字,乾淨俐落地送出唇邊,努力串連出這一句話來。
    「你是說,雨割特典?是這樣念,沒有錯。」
    家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說話的速度。
    「你覺得會打幾折呢?」
    「什麼?」
    「ame-wari-toku-ten,雨割特典呀,它只是這麼寫,卻沒有說會有多少的優惠折價。」
    「喔,對耶,什麼也沒寫。」家霖聳聳肩。
    這時候家霖才知道,原來「雨割特典」的念法和意思是什麼。他想起來「割」字是日文裡的「割引」,有降價的意思,而「雨割特典」原來指的是遇到下雨天時,店家就會有降價的優惠。
    「你學過中文?你的中文說得很好。」
    家霖稱讚眼前的男生,對他充滿好奇。
    「一點點,說得不好,快忘光了。大學時,我在台北當過交換學生,住了快一年。」
    這次他一口氣說得很長。雖然咬字和腔調有待加強,但完全能夠理解。
    「一年而已?就可以說到這樣的程度,很厲害好嗎!我來東京半年了,日文還是很破。」
    「不會。你的日文很流利。」
    家霖愣了一會兒,滿臉詫異地問:
    「你聽過我說日文?怎麼會?」
    家霖語畢,飢腸轆轆的肚子忽地傳來一陣聲音,滿臉尷尬。
    對方顯然也聽見了,忍不住失笑。
    「我們要不要進去吃拉麵?」男生問。
    家霖摸了摸仍然叫不停的肚子,點頭答應。
    這一天,是青木猶豫了好幾個星期後,終於鼓起勇氣,決定上前對家霖開口說話的第一天。
    那同時也是日本氣象廳宣布,今年夏天,東京正式「入梅」的第一天。



    邊吃邊聊,家霖才知道這個叫做青木的男孩,原來跟他在同一個地方上班。
    那是一棟在銀座的生活雜貨專賣店。家霖在三樓收銀台結帳,並同時幫忙外國旅客退稅,而青木則在五樓收銀台。
    「有兩、三次,因為退稅櫃台排隊的人太多了,主管要我下來協助幫忙,有看到你。」青木說。
    家霖陷入思索,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說:
    「啊!我想起來了!你都坐在後面幫忙包裝對吧?我有印象。因為我常常站得腳好痠,回頭看見你,心想為什麼你可以一直坐著就好。哈哈哈!所以,你應該是主管吧?當上主管就可以比較輕鬆了。」
    青木回答:「不是喔,我不是。」
    「那就是命好了,可以一直坐著工作。」
    青木突然沉默下來,淡淡地微笑著,不再開口。
    他的反應,讓家霖感覺彷彿自己說錯話似的,把場面給搞冷了。他試圖轉移話題,開口打破沉默。
    「你本來就知道我是台灣人?」
    「聽其他同事提過。因為我喜歡台灣,知道店裡有台灣工讀生時就會特別留意。所以,我聽過你在結帳時遇到日本客人說日文,講得很流利。」
    「結帳時說的日文都是制式的句子。背起來,每天重複講,才有很會講的假象。偷偷告訴你,我其實很怕聽到我自己講日文。」
    「為什麼?」
    「怪腔怪調的,自己都聽不下去。」
    「我的中文也怪腔怪調的吧?」
    家霖搔搔頭,急於解釋,趕緊補充說道:
    「聽別人說外語沒問題。我的意思純粹是我聽自己講日文時,因為不標準,聽起來難受。」
    「那不是怪腔怪調,是特色。當我聽外國人說日文時都覺得很可愛。既然外國人在日本,就應該保持外國人該有的特色。要是日文說得跟日本人一樣,那就是日本人啦!無聊了,沒特色。」
    家霖第一次聽到有日本人這麼對他說。他身邊認識許多住在日本的台灣人,總希望自己言行舉止不會被一眼看穿是個外國人。彷彿那樣就代表被當地人認可了,能夠降低被另眼看待的差別。
    家霖的日文完全是自學的。因為這樣,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開口講。他抱著日文可以進步的期望,申請打工度假來到東京。可是,真正來了以後,才知道公司之所以會雇用外國人,大多是希望他們去服務海外來的遊客。
    半年來,他每天講得最多的還是中文。同一層工作的同事有一半是華人,雖然也有日本人,但他對自己的日文沒自信,很少與人攀談。
    家霖自以為是缺點的,其實卻是青木最初注意到他的優點。
    青木第一次注意到家霖,是在收銀台聽到他說日文。那一刻,他好奇地放下手上的工作,抬頭看見了家霖的臉。
    家霖說日文時的感覺,竟讓青木聯想到炎夏時節,台灣盛產的芒果,腔調中恍若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甜。



    「又下雨了。我們的『雨割特典美食巡禮』今天也將如期展開嗎?」
    「當然!今天就是第四間了吧!」
    那天以後,只要遇到下雨,青木就會提出這樣的邀約,而家霖也總像個孩子搜集玩具似的,興高采烈地答應。
    他們兩個人開始迷上找尋大街小巷裡,每逢下雨,就會有「雨割特典」的餐廳,發掘出更多從前未曾留意的美味。
    家霖原本以為東京的梅雨季會像台北,雨下個不停,但後來才知道,東京即使梅雨季,也不一定天天下雨。
    東京的梅雨季平均在六月上旬「入梅」,七月中旬左右「出梅」。今年差不多等到出梅之際,也就是家霖要離開日本的時候。
    這一晚下班後,他們準備去東銀座的一間西班牙餐廳。兩個人走到一半,查看手機確認地址的家霖,忽然發現距離店家的Last Order只剩五分鐘。
    「現在衝過去應該還來得及!」
    家霖說完便開始跑起來,但眼角餘光卻發現青木沒跟上。他回頭,看見青木只是加快了腳步,卻沒有奔跑。
    「我們跑一下吧!」家霖說。
    青木面露難色。
    「衝刺一下就可以趕上了!」
    「對不起。」青木竟道歉。
    「怎麼了?」
    「我,沒辦法,這麼跑。」
    青木把右腳的褲管拉起來,從膝關節以下,露出的是一隻義肢。
    家霖怔忡著,久久無法言語。對於先前沒大腦的發言,感到愧疚。
    反倒是青木先開口了,眼神是充滿理解的光,在夜中炯炯發亮。
    「最近換了新的義肢,還在適應中。站久了,大腿會痠,跑步就更辛苦一點了。但是,過段時間就沒問題了。嘿,我是不是嚇到你?」
    家霖猛搖頭,充滿歉意地說:
    「不好意思,居然完全沒看出來。好粗心。」
    「可別同情我,這是我跟人不同的特色,我很驕傲的。別忘了,我說過的,要是跟大家都一樣的話,那就無聊了。」
    「你才不會無聊呢!你很有特色。」家霖誠心誠意地說。
    「是特別好色。」
    「哇!你哪裡學來這些話的!」
    「學校沒教的事,我懂很多。」
    他們兩個對視,捧腹大笑。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同,那麼絕不是怪里怪氣,而是值得自豪的特色;一種使我們不無聊,與眾不同的特色。
    家霖咀嚼著青木的話,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晃眼,今年關東的梅雨季正式結束了。
    猛暑氣候到來,逼近著家霖要離開日本的時程。
    那天之後,雨很少下。偶爾下午來場陣雷陣雨,多是急促的,未到傍晚就停歇。晚餐時店家的「雨割特典」沒有實施,美食巡禮也沒再繼續。
    家霖離開日本的前一天,青木恰好排休,約了吃飯替他餞行。原本是極好的晴日,怎料吃完飯,走往車站的途中竟倏地變天,下起滂沱大雨。
    兩個人都沒帶傘,附近也沒有便利商店,兩個人瞬間變成落湯雞。
    「雨愈來愈大!地鐵站快到了,我們跑一下吧!」家霖說。
    青木愣著,以為家霖忘了他的狀況,但家霖旋即開口:
    「交給我,用我的方式跑。」
    青木還未會過意,家霖就轉過身背對著青木蹲下來。他猛地將青木給攬到腰際,要青木跨坐上來。
    「不會吧?」青木瞪大眼睛。
    「沒問題啦,讓你見識一下台灣人有多粗勇。」
    家霖揹起青木,開始在大雨紛飛的夜裡奔跑。他氣喘吁吁,但不覺得辛苦,因為每一次,都是愉悅的換氣。
    「好像註定我們見面吃飯,一定得有雨。」
    青木的胸膛貼著家霖的背脊,雙手繞過他的雙肩,輕聲地說。
    家霖鼓起勇氣,提出意在言外的邀請:
    「那你快來台北玩吧!因為平均一年,台北比東京多了三倍的雨。」
    「看來非去不可了。」青木笑著答應。
    嘩啦啦的雨聲替代了言語,在天地間敲擊出彼此激動的心意。
    家霖從來都對多雨的城市沒有好感,可是,在這一個雨季結束卻下著大雨的東京夜裡,他開始期待明天以後,台北的雨。

    /

    #雨割特典 收錄於張維中小說《代替說再見》

    只要活著,就很容易遇見一樁新的可能,可是,對於逝去的過往,我們卻不容易好好說再見。那也許是青春過往中遇見的某個人,某件事;一段關係,一種情緒;甚至是一個不喜歡的自己。我們不願去正視,敷衍帶過,於是堆積成始終沒被解決的習題。

    /

    ●代替說再見
    紙本書 http://bit.ly/30Z667k
    電子書 http://bit.ly/33LSsXr

    #居家防疫閱讀清單
    #代替說再見

  • 看見你的聲音第四季 在 瑪啡因樂團Maff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1-28 21:59:16

    ▌近期演出資訊

    【2020 桃園燈會・光之桃花源】
     
    ● 演出日期:2020 / 2 / 9 (日)
    ● 演出時間:20:30 ~ 21:30
    ● 演出地點:中壢光明公園・大地曙光燈區
    ● 燈會資訊:https://lanternfestival.tycg.gov.tw/

    【意識不能招待所〖參〗林森北二泊三日音樂祭 2020】

    ● 演出日期:2020 / 2 / 22 (六)
    ● 演出地點:延聲音樂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77巷14號B1)
    ● 購票方式:私訊瑪啡因FB紛絲專頁
    ●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72668886882959/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相關連結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affineniffam
    ● StreetVoice - http://tw.streetvoice.com/Maffine/
    ● iNDIEVOX - http://www.indievox.com/maffine

    ▌會員申請及詳情
    https://www.surveycake.com/s/yPq1e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第四張音樂作品《家 Home》

    ► 2016.12.16 數位發行

    ● iTunes - https://goo.gl/vI7EBS
    ● KKBOX - https://goo.gl/vjx3PV
    ● iNDIEVOX - https://goo.gl/ZWiyYD
    ● Omusic - https://goo.gl/ul9nP7
    ● myMusic 線上音樂 - https://goo.gl/TWDfSe
    ● Spotify - https://goo.gl/iC74eC
    ● MOOV - https://goo.gl/5elRnX

    ►《家》實體單曲,限定販售中
     
    「說到家,想到什麼?」
    他們總說那是個美好溫暖的地方,但我們知道不僅這樣。

    或許是生命中最疼痛的,或許是生命中最渴望的,或許是一生嚮往卻不可得的。
    離鄉的人、住在水泥牆內的我們,從一首首歌中聽見山林卻未能真正到達,從一張張照片看見海浪卻無法親自觸摸;人們總說著家的溫暖、土地的厚實,我們卻無法跨過建構的美好,從她的痛、她的過去開始認識。

    我們總望向遠方,望向美好,而忘記自己所在之處就是家。

    瑪啡因 Maffine2016年全新單曲《家》,一寸一寸從現在踩著的地方開始,我們不欲確立定義,我們想試著說說我們的家,聽你說說你心中的家。

    讓我們溫柔、和緩、謙卑地,說到家。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 家 Home

    詞曲 Lyrics & Composed / 編曲 Arranged:瑪啡因 Maffine

    說到家 我們想起一扇窗
    陽光照入 輕灑仍熟睡的臉龐
    說到家 我們想起一條路
    漫漫長長 有人等待在遠方

    說到家 我們想起一片海
    溫柔承載 他的故事她的悲傷
    說到家 我們想起一座山
    雲霧裊裊 默默注視生命茁壯

    可是她的名是否被遺忘
    如果不親眼見山和海洋
    可是她的名是否被遺忘
    如果不正視曾經的傷

    可是她的名是否被遺忘
    如果土地和擁抱 都不再被嚮往
    被嚮往

    ---

    主唱 Vocal /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謝孟庭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 / 合音 Chorus:褚士銘
    合成器 Synthesizer / 合音 Chorus:黃瀞嫻
    電貝斯 Bass:陳冠豪
    爵士鼓 Drum:劉立捷

    製作人 Producer:瑪啡因 Maffine

    錄音、混音師 Recording & Mixing Engineer:楊聲錚 Zane Yang
    錄音、混音室 Recording & Mixing Studio:乘以三工作室 X3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楊聲錚 Zane Ya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乘以三工作室 X3 Studio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家》MV拍攝團隊

    導演、後製:黃瀞嫻
    製片:褚士銘
    製片助理:魏品昕
    攝影:林謙勇
    燈光:黃健哲、許淑翔
    美術:黃瀞嫻
    梳化:曾稚翔
    機動:王玟沂、王佳儒、許哲溥
    動態側拍:吳季軒
    靜態側拍:李明翰、徐立竼

    場地:五樓工作室

    特別感謝:一起成就這支影片的朋友們、五樓工作室吳先生

    #瑪啡因 #Maffine #家

    ----------------------------------------­----------------------------------------­---------------

    ▌瑪啡因 Maffine

    一種嶄新未知的藥品,複雜難以釐清,同時卻又純粹透明的美麗。

    合成器與電吉他共同營造出不同於現實的空間氛圍,節奏在歌曲段落流利的切換,偶爾變拍卻不失歌曲流暢。
    主唱或許吶喊或許妖柔,加上最特別的樂器——豎笛不時在歌曲中出現,吟唱著。
    瑪啡因的歌曲是這樣講述著社會與自我意識間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