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會對高三生進行模考後的一對一約談,模考本身不會安排太多次,約談也大概只會抓2.3次。⠀
⠀
這很花時間,其實該列為另外收費服務的標準,但我想在有限的課程內去最大化同學的學習效率。⠀
⠀
傳統補習班不像一對一家教,其實很難顧到全部的人,除非全班素質一致(很難),只要是人,人都有差異,腦袋更是,...
這幾年我會對高三生進行模考後的一對一約談,模考本身不會安排太多次,約談也大概只會抓2.3次。⠀
⠀
這很花時間,其實該列為另外收費服務的標準,但我想在有限的課程內去最大化同學的學習效率。⠀
⠀
傳統補習班不像一對一家教,其實很難顧到全部的人,除非全班素質一致(很難),只要是人,人都有差異,腦袋更是,生活型態也是,家庭環境背景更是,所以只要兩個以上我認為就存在差異。⠀
⠀
因此在我心中所謂的真正精緻小班,大概12人以下吧XD,這12位素質還要盡量切齊,落差大真的也不用學了。⠀
⠀
所以講句心裡話,對我來說20、50甚至100個人,以講師角度來說,主要差異在於課程設計,上課氛圍,互動性,板書字體大小調整。⠀
⠀
當然能駕馭百人以上講師的氣場跟20人是不同的,又是另一個分享了。⠀
⠀
所謂真的「顧得到每一個人」,看的是一個補習班的「輔導機制」,就是「後勤部隊狀態與實力」,行政人員的心理素質、溝通技巧以及專業知識的層級。⠀
⠀
在經濟/商業上,就是「價量關係」,這就是為何「好的」一對一值得更高的價格,客製化,量身定做。⠀
⠀
但我會稱為「價格與關注」的關係,任何專業服務(關注)都是需要付費的。⠀
⠀
所以很多家長付著相對便宜的補習費,卻要求一對一的關注,甚至褓母般的照料,嗯,消費觀念是需要調整的,或許這又是該開闢的新教育市場。⠀
⠀
(不用談那些低價競爭的人所給予的服務,羊毛出在羊身上,當然這是商業策略,後續怎麼收費跟品質就得先事先了解了。)⠀
⠀
反之,請的是一對一的服務,那就當然有權利去談高價格對應到的細節服務設計了。⠀
/⠀
回到約談部分,其實一對一約談是很耗能量的,因為情緒非常直接,還得試著去理解不同同學的背景與需求,甚至對於不擅表達的學生以引導式的方式溝通,跟在台上授課一對多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很累。⠀
⠀
為何我會選擇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今年開始還從二上親自約談(班級人數沒太多的話)?⠀
⠀
主要是台灣高中生多半兩個層面問題:⠀
⠀
一、基本面:應對態度、自我探索、mindset心態建立(讀書心態、生活心態)、目標管理、習慣養成、環境等。⠀
⠀
二、技術面:學習工具的應用,筆記技術,計畫建立/策略規劃,科目題型的準備技巧等。⠀
⠀
基本面與技術面是相輔相成的。⠀
⠀
其實在國小、國中多半能透過教育來培養,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XD??),台灣多數小孩在長時間的課程、補習,並無此效果,不得不說環境、心態建立也是扮演重大的角色。⠀
⠀
誠如上述,只要兩個人以上就存在差異,雖還是可以在一定的差距之內安排所謂初、中、高類似的分類,但計劃建立與心態溝通仍是需要一對一的,尤其是搞不清楚自身狀況的學生,得持續追蹤、調整。⠀
⠀
所以目前非另外付費的約談,因時間有限,我都會針對同學程度進行弱點分析、提出計畫、列出推薦書單、講述邏輯與調整方向。⠀
⠀
我花了許多時間去書店翻閱近乎所有出版社的各大題工具書、參考書、題本或考卷,建立excel表單,分類我認為的程度以及適合的學習模式,試閱網址一併整理,方便日後搜尋或給學生參考購買,但出版社多少都會改版、絕版或出版新書,因此每年我都會更新我的資料庫。⠀
⠀
「補充的東西永遠不嫌多,但要選擇、搭配正確。」⠀
⠀
通常都會依照這樣的順序:⠀
1.測驗,理解弱項⠀
2.講述每一個大題考試邏輯,細部題型的調整策略⠀
3.現有日常計畫/專注力分配,不只英文⠀
4.目標,對於英文的承受度,說明心態邏輯⠀
5.開書單,安排練習頻率/週期以及計劃方式,環境塑造⠀
6.前兩週邊做邊調整菜單合適性,維持3個月再重新檢視(高三或與行政搭配)⠀
⠀
更密集地監督其實需要學生的自律,不然就得花錢請人盯著自己。⠀
⠀
菜單有點像運動,基礎姿勢跟運動習慣要建立起來,刻意練習,才有辦法往下一個層級邁進。⠀
⠀
(我也是不喜歡運動,但近期有努力適應流汗與乳酸堆積。)⠀
⠀
每個同學的環境與背景不盡相同,思維與習慣也是,雖然mindset與觀念的建立理應在小時候就開始,但不見得過去學校或家庭教育會協助建立。⠀
⠀
可能會有人說,每個人狀態,程度不同,怎麼能判斷此方式或菜單必然有效,是不是不夠客觀?⠀
⠀
確實,我常常跟同學說,我的方法只是其一,或許還會有更適合你的方式且還得不斷練習與調整,我也會多分享,學生也可以提出想法與我討論。⠀
⠀
這也讓我想到昨晚運動聽的《大人的Small Talk》EP94提到的,「今天我們雇用一個信任的專業人士,不是要他絕對客觀或是不評論,而是買他的判斷力,這個判斷力其實就是他的主觀意見。」⠀
⠀
我深知這不是在商場,故我會保持略開放的方式溝通並請同學思考再決定,trial and error,陪著學生一起成長。⠀
⠀
畢竟教育不是絕對的teacher-centered或student-centered,這都是需要在各時點上分配比例的,同時一位老師也必須持續成長,補充新知,才能不斷賦予價值。⠀
⠀
當然,不能全部指望他人的協助,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
/⠀
參考資訊:⠀
1.《大人的Small Talk》-EP94⠀
2.Which is Best: https://reurl.cc/r8kzbk⠀
⠀
⠀#林軒英文
#英文學習
#joeenglish
#英文補習 #mindset
監督式學習分類 在 iKala Clou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技術部落格】監督式學習:「分類」和「迴歸」的介紹與比較 – 機器學習兩大學習方法 (一)
完整文章👉 https://pse.is/MJCCQ
-
本篇首先介紹傳統機器學習中的「監督式學習」。回顧之前文章提到的監督式與非監督式學習,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資料是否預先被標註;如果有,則可說這個題目屬於監督式學習。
|監督式學習:迴歸 vs 分類| 監督式學習最常處理的兩個問題:迴歸、分類。當你預測的目標為連續的數值,我們稱其為迴歸;若目標為離散的,稱其為分類。
-
完整文章👉 https://pse.is/MJCCQ
延伸閱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是什麼】👉https://blog.gcp.expert/ml-1-ai-ml-deep-learning-intro/
#iKala #GCP專門家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 #監督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