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癌症不治療會 怎樣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癌症不治療會 怎樣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癌症不治療會 怎樣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癌症不治療會產品中有14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昨天的情緒很複雜,我一向習慣把事情看得很正面。 本來奶爸開刀時冷凍切片是良性所以只切一半, 那時候我們很開心還開玩笑說白開了!沒想到經過兩三個禮拜 ,詳細的檢驗報告發現有癌細胞,判定是惡性腫瘤。 - - 一開始,我們也是樂觀的面對,想說還好提早發現 只是甲狀腺癌一期...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80的網紅健康聲友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 健康聲友會今天要在疫情之中為大家帶來這個比較少人聽過的消化系統癌症! 這次線上邀請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王照元醫師 來幫大家上課!居家上班的你,不妨趁著休息空擋一起來學習醫療新知吧!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聲傳媒:https://health-vo...

癌症不治療會 在 Weiisly薇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1:47:37

【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昨天的情緒很複雜,我一向習慣把事情看得很正面。 本來奶爸開刀時冷凍切片是良性所以只切一半, 那時候我們很開心還開玩笑說白開了!沒想到經過兩三個禮拜 ,詳細的檢驗報告發現有癌細胞,判定是惡性腫瘤。 - - 一開始,我們也是樂觀的面對,想說還好提早發現 只是甲狀腺癌一期...

癌症不治療會 在 秒懂營養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8:49:31

覺得實用請按右上角收藏↗️不只造成胃痛!這隻菌還是致癌物~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不治療也沒有關係嗎? ⚠️當心!變成威脅生命的癌症! 幽門螺旋桿菌不僅會導致胃潰瘍或腸潰瘍,且與高死亡率的胰臟癌及胃癌有關 —————————————— 💡欲商業使用本站圖文,請事先取得授權 ——————————————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雪橇犬麥可噗優和緬因喬鈮喵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09:32:48

這陣子因為麥可,常常陪在他身邊時,就順便網路翻翻相關的腫瘤資訊! 但看完後……真心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若自己的毛孩是好發腫瘤的品種,建議可以提早給予保健營養品。 雖然沒有人能夠證明有吃就不會發生腫瘤這檔事…… 但是至少在麥可身上,我有感受到跟其他也是因為肝腫瘤而努力活著的寶貝們 麥可的病程發...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3 09:23:03
    有 7,783 人按讚

    【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昨天的情緒很複雜,我一向習慣把事情看得很正面。
    本來奶爸開刀時冷凍切片是良性所以只切一半,
    那時候我們很開心還開玩笑說白開了!沒想到經過兩三個禮拜
    ,詳細的檢驗報告發現有癌細胞,判定是惡性腫瘤。
    -
    -
    一開始,我們也是樂觀的面對,想說還好提早發現
    只是甲狀腺癌一期,直到奶爸回來和我說,在醫院時,
    癌症個管師還問他心情如何?安慰他說一些話。
    然後和我提到有聽了一些衛教和申請重大傷病。
    我這才發覺好像蠻嚴重的。
    -
    -
    結婚的時候,以為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人的磨合和相處,
    從來沒有考慮過生老病死這個問題, 奶爸身體大概
    從2015年底就出問題,一開始為了纖維肌肉疼痛症
    我陪他到處看醫生,因為這個病是不治之症,外表
    看似正常,實際上無時無刻疼痛,痛的時候只能
    吃止痛藥,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醫治。那個時期
    我每天上網查資料一兩個小時,希望可以查到
    一線希望能夠改善他的疼痛。

    這種病痛起來脾氣很差,旁人無法理解,因為他看起來
    很正常,待在旁邊的我必須要忍受他的所有情緒,
    再正向的人都會被影響,偶爾我有情緒的時候
    我就會一個人去走走,離開個半天也好,試圖理解奶爸的情緒。

    除此之外還要提醒他注意身體健康,那段時間他一直
    咳嗽因為抽菸的關係早上常常咳了好長一段時間,
    他的個性不是說就會聽的,畢竟從交往時再到
    生小孩我都有提到要戒菸,他每次都答應但都沒有做到。
    直到2017年,他感冒又要跑台北應酬,我勸他不要去,
    他說吃個感冒藥就好。我那時候腦中閃過覺得這樣
    一定會出問題,一直和他說吃感冒藥不要喝酒,
    然後吃感冒藥要用水配。

    -

    果然,去完台北他可能有點不舒服卻不看醫生,
    我千交代萬交代他看醫生都沒理我,直到最後不能
    走路了,他還是沒看醫生,當天我參加朋友婚宴馬上
    衝回家發現他在家裡睡覺,我覺得不對勁硬拉他掛急診
    ,醫生診斷時他已經無法走直線,手也沒辦法看準
    醫生的手指頭來回比對。這麼嚴重急診只安排
    病床躺著,我詢問狀況醫生說要確實做檢驗才能知道,
    我說要做什麼檢驗?醫生說抽脊髓液,然後又是一直等,
    後來我受不了跑去一直問,護士才說
    要住院才能抽,我問說是沒有病房嗎?護士說有,
    我就說那就馬上安排病房我們願意住病房,馬上安排檢查。
    後來確認了腦膜炎,病毒侵入
    -

    住病房時奶爸已經沒有清楚的意識,中間更是胡言亂語(幻聽)、然後一直說看到什麼火車經過(幻覺),然後因為不舒服加上那時候還有胃食道逆流,他足足超過五天沒有進食,無論買什麼都不吃。
    醫生堅持腦膜炎需要採用自然療法,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去對抗,
    我看著奶爸沒進食到第五天吐到膽汁都出來了,
    我和醫生說他沒有吃東西根本沒有抵抗力
    一定需要幫他打針或是做一些事情讓他身體有辦法對抗才行!

    -
    -
    醫生禁不住我一直強調和拜託,後來終於換了另一種方式
    ,我老媽那時候也打給我和我說試看看吃粥,
    第六天奶爸吃的第一樣食物就是我煮的粥,後來逐漸轉好。
    我老爸那時候看到我說非常心疼我,覺得女兒嫁出去
    一直這麼辛苦(我什麼都沒有和老爸說,但他單單聽到
    奶爸住院就這樣和我說)

    到現在我想到這句話就會掉淚。

    -

    奶爸清醒以後自己說要戒菸,不想要再一次躺病床。
    (無法走路無法正常排尿和上廁所)
    那時候我就像看護一樣,推坐輪椅的他去外面晃晃
    幫他擦澡和換尿壺,對有強烈自尊心的他來說
    應該也是一大折磨。

    -
    戒菸也是有好處的 #目前戒菸四年多
    兩個兒子以前三不五時感冒就會變成肺炎
    每次去看醫生,醫生都說要小心兒子氣喘。我那時候就
    有和奶爸說要戒菸因為即使他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在陽台抽,小孩還是會被影響。
    每次感冒都會有很重的呼吸聲,然後都要掛到急診,
    因為那種呼吸聲
    真的聽了蠻可怕的。奶爸戒菸以後,
    兩個小孩感冒都沒有像以前那麼嚴重了 !
    也沒有很重的呼吸聲了。

    幾次這樣的經歷以後,奶爸偶爾才會聽從我的建議
    (是偶爾不是每次)
    在打貼文的同時其實我哭了,因為真正的辛苦
    只有自己明白。

    -

    曾經我還打電話給醫院的護士詢問說:有沒有病人家屬的
    組織或協會?
    因為只有陪伴在病人身邊的家屬能夠知道家屬的心情?
    那時候我差點要撐不過
    纖維肌肉疼痛症的陰影。所以前幾年我才會打文章,
    想要告訴大家
    你們並不孤單,這種漫長的過程我都經歷過。

    -
    -
    婚姻本身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我仍在其中學習
    雖然中間很多次(差點被病痛)打倒,多想點奶爸的優點
    人生就會好過一點XDD

    還好我有兩個可愛樂觀的小孩
    偶爾看看他們的笑容,我就會活過來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事情
    可以打倒我。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0:05:57
    有 103 人按讚

    由於肺癌的症狀不易早期發現,容易被癌友輕忽.不少患者是因為骨骼疼痛至骨科檢查後,才發現原來 #骨骼疼痛 是肺癌發生轉移引起。

    😮若輕忽癌症骨轉移而不治療,就有可能會發生骨骼併發症,例如出現病理性骨折,癌友可能需要透過打石膏或開刀固定。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4298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bit.ly/3dxSDMS

    愛長照整合式行銷-讓大家更認識你的銀髮、長照好物與服務
    👉https://bit.ly/2T1FmoR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17:33:25
    有 15 人按讚

    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健康聲友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2 10:31:42

    大家有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
    健康聲友會今天要在疫情之中為大家帶來這個比較少人聽過的消化系統癌症!

    這次線上邀請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王照元醫師
    來幫大家上課!居家上班的你,不妨趁著休息空擋一起來學習醫療新知吧!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
    Facebook:https://reurl.cc/Q36Ge9
    Instagram:https://reurl.cc/0OxlvY
    Youtube :https://reurl.cc/7o3LdQ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JKの身心靈遊園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05 21:23:00

    學懂如何安放好自己的悲傷

    🔹🔸 本集精彩內容 🔸🔹
    💬 從自身的寵物溝通經驗說起
    💬 動物靈魂和人類靈魂狀態有何不同?
    💬 選擇安樂死必經的掙扎與內疚
    💬 如何面對和安放寵物離世後的悲傷與想念?

    關於【好好說再見動物離世分享會】

    https://www.noelle-noelle.com/goodbye-my-dear

    Noelle FB專頁和個人諮商服務查詢
    https://www.noelle-noelle.com/
    https://www.fb.com/NoelleNoelleAllIsWell

    ----------
    ⫸ Jerome FB & IG:搜尋「人類圖看世界 Jerome’s human design」
    ⫸ 預約Jerome解讀服務:https://www.fb.com/humandesign.Jerome

    ⫸ Kevin FB & IG :搜尋「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 Kevin 職場引導服務: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 人類圖初階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癌症不治療會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26 22:00:02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專屬的,例如牡蠣會得皰疹,兔子會得梅毒,海豚會得生殖器疣,就是像「菜花」那類的東西。但是今天的主角「披衣菌」(Chlamydia)是一種「很成功的菌」,從青蛙到魚再到鸚鵡等的所有動物,都可能被它感染而生病,披衣菌可以說是聯繫所有物種的細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性病,每年有大約1.31億人患病,而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性生活豐富的青少年,都感染了披衣菌。但是呢,披衣菌在人類身上的症狀很輕微,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感染,但是放著不管最後可能導致不孕、骨盆腔發炎,病人往往是等到想生小孩卻一直不孕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感染了披衣菌。

    雖然這些症狀是「人熊共通」的,但和人類不一樣的是,無尾熊一旦感染披衣菌,症狀就會非常嚴重,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長巨大的囊腫,還會損傷生殖器官,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如果看到無尾熊眼睛周圍怎麼紅紅的,好像發炎的樣子,通常都是感染了披衣菌,而且細菌會快速跑到泌尿道,從生殖器跳到膀胱上,在最壞的情況下,無尾熊小便的時候會痛到慘叫,而且會產生明顯的氣味,嚴重的話可能會失明,最後死亡。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無尾熊一天差不多會睡20小時,清醒的時候也不太會消耗牠們珍貴的體力,唯二會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和進行「樹上運動」,而且不管母熊有沒有排卵,公熊都會「硬上」,但公熊處處留情又不戴套,小寶寶生下來也會被媽媽感染,所以性病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超過半數都得病了。

    加上無尾熊跟人類一樣也會感染「反轉錄病毒」,這種病毒類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削弱無尾熊的免疫系統,讓牠們更容易遭受病魔攻擊,像是感染披衣菌或罹患癌症。還有我們人類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會下降,容易生病嗎?無尾熊也很容易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感染披衣菌,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睡覺壓力是能夠多大。

    其實無尾熊很脆弱,熊生很辛苦,主要死因有10%是被狗咬死,30%被汽車撞死,近年森林大火也是嚴重衝擊,但這些都不及披衣菌的殺傷力,40%的無尾熊都死於性病,導致最近20年來無尾熊數量暴跌了80%。

    目前雖然有抗生素可以對付披衣菌,但有點治標不治本,加上用抗生素會干擾無尾熊的腸道微生物群系,影響牠們分解尤加利葉的能力,專家就希望從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下手。我們剛剛提到披衣菌是人熊共通嘛,但其實無尾熊感染的披衣菌版本,和人類感染的並非一模一樣,不過因為披衣菌本身的特性,加上菌的基因組比較單純,所以人熊身上兩種菌的相似度還是非常高,這些相似之處就使得專家認為,無尾熊很可能就是研發人類疫苗「缺少的那塊拼圖」!

    目前生物學家正打算在無尾熊身上,進行披衣菌疫苗的相關試驗,但其實也是頗有難度,因為專家們還在努力瞭解牠們的免疫系統,另外光是要從樹上摘下一隻無尾熊並且進行健康檢查,就要花掉2000美元,差不多6萬台幣,後續要讓無尾熊測試30種不同的標靶疫苗,費用也將會相當可觀。一般實驗室都會用「白老鼠」來做醫療研究,但可惜的是老鼠對披衣菌的免應反應與人類的有很大不同,所以直接拿無尾熊做實驗會是較為理想的。目前還無法得知,對無尾熊披衣菌的研究,會對開發人類疫苗方面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目前COVID-19衝擊,連動物學家們的實驗室都被迫關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就算沒有幫到人,也絕對會幫助到無尾熊們。

    看起來披衣菌的疫苗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法被抗生素治療的無尾熊,現在已經嚴重威脅整個物種的生存,目前有個充滿爭議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感染披衣菌的無尾熊安樂死,留下健康的個體繁衍後代,你同意這個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