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病理檢驗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病理檢驗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病理檢驗所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尋蹤覓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細菌學檢驗所的出現,源於一場疫症?】 最近武漢肺炎疫情令全城人心惶惶,但在一百多年前,令人聞之色變的卻是一場鼠疫。太平山街鼠疫以及後來的洗太平地,相信大家也略有所聞,亦在因如此,太平山區出現了一系列與醫療服務相關的建築及設施。我們今天所見的香港醫學博物館,當時則肩負重任,起初只是對流行細菌病患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嚤囉」(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一說是由M...
病理檢驗所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13:28:43
【細菌學檢驗所的出現,源於一場疫症?】 最近武漢肺炎疫情令全城人心惶惶,但在一百多年前,令人聞之色變的卻是一場鼠疫。太平山街鼠疫以及後來的洗太平地,相信大家也略有所聞,亦在因如此,太平山區出現了一系列與醫療服務相關的建築及設施。我們今天所見的香港醫學博物館,當時則肩負重任,起初只是對流行細菌病患作專...
-
病理檢驗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3-06 04:15:49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嚤囉」(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一說是由Musselmen簡化成Morra而被稱為「嚤囉」。 此外,摩羅街亦被稱貓街(英文:Cat Street),因為這裡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據說有店舖出售一些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外國人形容那些購買老鼠貨的人,像貓兒一樣,所以稱為「貓街」。
香港醫學博物館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是香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成立於1996年,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用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館址是一所英國愛德華式建築物,有寬闊的走廊,使空氣流通充足的窗戶,屋頂蓋上中式簷瓦,帶有本地文化色彩。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3月15日正式啟用的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以應付當時流行的鼠疫。檢驗所作為首個香港專為醫學化驗而設的機構,初時對流行細菌病患作專門研究,隨後更堅負起疫苗培植的工作。在二次大戰過後,檢驗所易名為香港病理檢驗所,以涵蓋更大的工作範圍。當「病理檢驗所」在1960年遷往西營盤,及疫苗製造的工作在1973年遷離後,這座建築物便一直只作政府倉庫的用途,直至1990年被香港政府宣布列為法定古蹟,在1995年移交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改建成為香港醫學博物館,於翌年3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現時,香港醫學博物館內有十一間各具特色的展覽廳去介紹香港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和昔日疾病被撲滅的情況。主要陳列了多種不同之醫療用具、介紹香港醫學衛生及護理工作、19世紀時香港鼠疫的情況及實驗室展示、及中草藥的介紹和展示。此外,香港醫學博物館內亦開設了展覽廳介紹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東華三院的歷史,同時館內有太平山觀景廊,圖書室及演講室。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Sai Ying Pun Jockey Club Polyclinic,簡稱西營盤分科診所,前身稱為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c Hospital,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醫務建築,在1874年創立,位於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0號,當時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醫院,即是政府公立醫院,由當時香港政府創立,主診用西方醫學方法治病。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經重建而成,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是普通科診療所,由醫院管理局經營。該診所於1960年7月啟用。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方面已經脫勾,惟屬於同源異枝。上環【蓮香居】是【香港蓮香樓】的姐妹店。致力秉承價錢大眾化的傳統茶樓營運模式,為希望給顧客們感受真正的『水滾茶靚』,店內仍保留傳統茶盅及安排待應提着大銅煲給茶客添加熱水品茗;茶樓的出品主打懷舊點心及粵式功夫菜。主要提供工序繁複的菜式,包括招牌霸皇鴨、家鄉釀鯪魚、舊懷金錢雞及鴨腳飽等,全部制作需時是小有食店仍保留的經典菜式。
病理檢驗所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細菌學檢驗所的出現,源於一場疫症?】
最近武漢肺炎疫情令全城人心惶惶,但在一百多年前,令人聞之色變的卻是一場鼠疫。太平山街鼠疫以及後來的洗太平地,相信大家也略有所聞,亦在因如此,太平山區出現了一系列與醫療服務相關的建築及設施。我們今天所見的香港醫學博物館,當時則肩負重任,起初只是對流行細菌病患作專門研究,期後更協助培植疫苗。
香港醫學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昔日太平山區鼠疫災場的附近),現時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原身是建於1906年的細菌學檢驗所,用作研究和控制各類的傳染病和鼠疫,是香港首間專為公共衞生和醫學化驗而設的檢驗所,昔日的由細菌學檢驗所主樓及一幢動物屋組成,內有馬槽和平房職員宿舍組成。
隨住用途上的擴大,「細菌學檢驗所」在二次大戰後改名為「香港病理檢驗所」,涵蓋更大的工作範圍,用作研製疫苗。「病理檢驗所」於1960年被遷往西營盤後,一直只作政府醫療用品倉庫的用途。其後,1990年被列入法定古蹟。1995年移交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經重新修葺後,於1996年3月16日重新開放,成為今天我們所見的「香港醫學博物館」。
館內有多個展覽廳供訪客參觀,舊病理檢驗室也被保留,紀錄著百多年前的一段艱辛抗疫史。大樓內還有不少當時使用的工具,例如用作運送工具的舊式升降機、 中醫常見的百子櫃、用於研磨較大量植物藥材的研船等。
醫學博物館的存在彷彿提醒著我們歷史不斷地重演,我們所擁有的片刻寧靜其實都得來不易。
病理檢驗所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郵票歷史🇻🇳🇹🇼:日本侵華與國際防疫團]
三十年代日本侵華期間,中國難民處處,國際聯盟(聯合國前身)為防疫症漫延,在華專門設立防疫團。防疫團有三個分團,第二團由英國勞勃森醫生 (Dr Robert Cecil Robertson) 帶領,在湖南撲滅瘧疾。勞勃森在 1925 年已經駐上海工作,是病理學專家。
1938 年杪勞勃森到越南河內出席醫學會議,圖中的郵封是他在 1939 年初從河內寄蘇格蘭愛丁堡給太太,左上角印有國聯防疫團在湖南永州零陵的聯絡地址。之後勞勃森到香港大學擔任病理及藥理學教授,香港淪陷後遭日軍拘留,1942 年傳聞在港大病理檢驗所跳樓自殺。
(圖:Ron Bent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