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當代爵士代表歌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當代爵士代表歌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BIOS month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也有體會過那種魔幻時刻嗎?明明知道很蠢,卻還是深刻感受到與某個人瞬間強烈地連結。 ⠀ ⠀ 真的假的,我也這樣想,認真嗎,我跟你一樣。面對一般的朋友,會講點幹話隨便帶過,幹,不要學好不好。但遇到對象是牙齒大大顆,笑起來眼睛瞇成一線的那種生理女性時,就是最糟糕的狀況。 ⠀ ⠀ 真的完蛋了,中了,魔幻...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 在 好吃my丹?ㅣ美食景點 & 輕旅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6:00:12
#新店分享 # 木質空間與黑膠盤 老房的新風格 咖椰吐司的南洋餐 清新氛圍小店☀️ # ☕️ #咖啡店的復古民謠 大貫妙子 7-80年代的日本歌手 曲風融合都會感的摩登folk & jazz 反應當時日本繁榮的民謠音樂代表 # 咖啡一派 coffee folks 嘉義市區 西門街上的咖啡新店 兩層樓...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 在 好吃my丹?ㅣ美食景點 & 輕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0 19:10:53
#jazzcafe # 咖啡店的音樂 溫和的燈光與窗景 現代爵士律動 情人節浪漫專輯選☀️ # ☕️ standard vs fusion jazz 1960中期後 隨著搖滾樂流行 融合兩種風格的fusion爵士漸起 取代傳統爵士樂的swing/即興感 # 繼上篇 傳統爵士樂與咖啡 這次分享四張 “...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也有體會過那種魔幻時刻嗎?明明知道很蠢,卻還是深刻感受到與某個人瞬間強烈地連結。
⠀
⠀
真的假的,我也這樣想,認真嗎,我跟你一樣。面對一般的朋友,會講點幹話隨便帶過,幹,不要學好不好。但遇到對象是牙齒大大顆,笑起來眼睛瞇成一線的那種生理女性時,就是最糟糕的狀況。
⠀
⠀
真的完蛋了,中了,魔幻裡還會擠洩出慾望。
⠀
⠀
有時候我會刻意抑制自己用這種交友軟體的慾望,想用的時候就點一根菸來代替。原因是有那麼一陣子的轟炸,讓我覺得這上面的女生照片和人格描述沒有一樣是真的。長髮飄逸加上白皙長腿的雙長組合,出現時卻只讓我想起巷口那攤大腸包小腸的雙腸組合;說喜歡聽獨立音樂平時有多常去聽 live,聊起天來卻連河岸留言這牆海邊的卡夫卡 Legacy 這些基本款都不知道在哪裡。麻木,太多欺騙,我去他媽的爛世界。
⠀
⠀
現在的背景音樂是 Mogwai,蘇格蘭後搖,需要冷靜時我喜歡後搖,但今天好像不太起作用,越是聽,我越是無法克制地盯著她的那幾張照片看,其中一張她笑起來眼睛瞇成一線。我想像我們在沙發上聽著後搖,我坐著,她躺在我的大腿上,一邊喝酒一邊笑鬧。然後,突然有一瞬間,那關鍵的沉默襲來,我將右手輕輕撫上她的髮絲,我們都沒有說話,然後,我將右手輕輕撫上她的肩膀,她的呼吸在音樂節奏較弱的幾個縫隙之間,竄了出來。
⠀
⠀
: I was wondering. 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ve and obsession?
: And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session and desire?
⠀
⠀
音樂切換到 Drive 原聲帶。No, I don’t know. But how I wish this feeling can last forever. I mean, forever and ever.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dN1fiC
⠀
⠀
❝ 給第一次約會的性感歌曲 ❞
⠀ 推薦人:映象唱片企劃 neuva
⠀
⠀
Isaac Hayes 〈Theme from Shaft〉
⠀
黑人歌手 Isaac Hayes 為 1971 年電影《黑街神探》寫的主題曲一直被視為靈魂放客經典,超級浪漫的鋪陳讓超級下流的第一句歌詞完美體現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情境,搭配 2000 年山謬傑克森主演的同名改編電影《殺戮戰警》(Shaft)開場,可以直接被評選為影史上最令人心癢難耐的開場白。
⠀
⠀
cero 〈大停電の夜に〉
⠀
日本 Neo City-Pop 風潮代表 cero 不只代表寬鬆世代的日本年輕人心聲,端看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我們的未來總是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無力到不知怎麼與人交際。既然寂寞,既然停電,那不如……
⠀
⠀
Kamasi Washington 〈Truth〉
⠀
當代爵士樂薩克斯風英雄 Kamasi Washington 為美國的種族衝突寫下〈Harmony of Difference〉,期望喚醒世人平等的愛。爵士樂加上如此嚴肅的主題,他/她必定會讚嘆你/妳的品味;另一方面,這首曲子呈現的美與大愛總是讓人痛苦流涕,當愛超越情慾而交集,必是永恆的激情。
⠀
⠀
⠀
▍ 不過是一場約會| 妳在我大腿上,打著後搖的節拍 ➤➤ https://bit.ly/3dN1fiC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2TFH8vZ
⠀
#舊文沒看過就是新的|#不過是一場約會|#春暖花開好想做愛|#BIOS封面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所不知的客家音樂新味緒|
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教授,一直以來和風潮有著深厚的淵源,除了過去曾一同走訪部落,採集歌謠並出版,更於去年風潮承辦的「2020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中擔任藝術總監一職。
1980年代,隨著還我母語運動出現,引導許多人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唱自己的歌,當然也包含了客家音樂。吳教授提到,當時客家音樂開創性的代表人物,最經典的就是吳盛智,來自陽光合唱團的吉他手,翻玩了傳統客家山歌,用流行化語彙重新演繹客家音樂,推出〈無緣〉這首經典名曲。此後客家音樂多元化展開,不再只是大家認識的傳統音樂,於是現在可以聽到世界、爵士、嘻哈,甚至電音等跨界融合的客音新風格。
「不再有所設限的客家音樂」,也是風潮規劃2020臺灣客家音樂節的期待。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為期兩個月的客家音樂盛事,在全臺五縣市接力展開,包含客家八音拚場、伙房連庄、管弦新味緒、合唱比賽、流行音樂大賽、歌謠交流觀摩賽等總計14場多元展演,其中也包含了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由風潮音樂所承辦的「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主體活動。
本次音樂節除了延續2019年的期望,持續展現客家音樂力之外,更有兩大主軸,一是「深耕客庄民間音樂的活力」,再來則是「探索臺灣客家音樂的新味緒(新風格)」。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於華山北側綠地、Legacy Taipei以及光點電影院所舉辦的「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正是為了展現客家音樂力量,因此策畫了多元跨界展演、文化市集、客藝工作坊及客家音樂影展。
為期三天的音樂節,從下午到晚上,音樂展演、影展與體驗工作坊輪番上陣,徹底展現了客家音樂的生命力,以及與不同樂種共鳴合創的豐富性。26日於戶外愛聲舞臺開場的【山歌不斷電】讓人驚艷連連,多位硬底子樂師不插電的現場演奏,以及來自全臺各地輪番上陣的硬底子山歌手,不但抓住對客家歌謠感到陌生的新耳朵,更完整呈現當代客家山歌手的音樂聲景。
整場音樂節也帶來許多跨時代與跨界的精彩演出,例如Legacy開幕演出中,嗩吶手黃博裕與异境樂團的爵士即興,以及接續演出的官靈芝爵士樂團懾人氣場;謝宇威的【我們的山歌世代】,融合了中青幼三個不同時代的山歌樣貌;【三團匯演】中,根柢深厚的巴拉圭吉他手Roberto Zayas,與國樂跨界樂團三個人及蘇郁涵爵士四重奏令人驚喜的跨界演出。
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及不同元素在音樂節中展現出客家音樂力的最大值,所有來到現場的人都能發現原來客家音樂如此精彩!
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期望「臺灣客家音樂節」能成為「提供客家音樂發展的溫床」。有鑑於此,今年策展以客家音樂為核心,大量融合不同元素,希望從中碰撞出新方向與新火花。期許未來「臺灣客家音樂節」年年舉辦,逐漸架構出一套豐富、有力的客家音樂寶庫,讓更多人聽到愈來愈精彩的客家音樂生命力。
當代爵士代表歌手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音樂流派名字的起源都這麼“狂”嗎?
音樂本身不是科學,音樂流派的命名就更算不上一門精確的科學,甚至可以說是,十分隨意。有的就是來自於某個身體部位震動的律動,有的就直接來源於地名,或者音樂喚起某些感覺,比如Rave。
但有一點是,很多流行音樂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名稱都來自於描述生活中更艱難一面的粗俗詞彙,不管是性、毒品還是你知道的搖滾樂。
-----------------------------------
Rock 'n' roll(搖滾樂)
原意:海上波浪和性暗喻
起源時間:17世紀
起源地:海洋
雖然現在英文表達已經簡化成了Rock,但中文卻實打實地保留了出處的譯文:又搖又滾。
“搖滾”這個詞實際起源於17世紀的水手之口,畢竟,還有什麼比海上的浪潮更“又搖又滾”的呢?這一群在海上漂泊的寂寞男人們當然也不會放過任何可以用來過嘴癮的事情,不出所料地,到了20世紀20年代,這個詞就已經成為跳舞和性的隱喻,但不同於同時代其他的表達方式,“又搖又滾”算是更直接具像地表達,甚至在字裡行間將一向隱晦的內容引向了積極的一面。
Trixie Smith的一首藍調民謠《My Man Rocks Me (With One Steady Roll)》 就很調皮地捕捉到了這個術語,其在歌中的含義包括舞蹈和音樂,也暗地裡擦著“性”的邊球,但那時候還不會有人站出來懷疑Smith在開車。
每每說到Rock 'n' Roll起源歷史時,一定會提及的一個名字就是——DJ Alan Freed,這個被稱為“搖滾之父”的電台DJ雖然最終因為一件性醜聞而絕跡於世。
但1950年代初,他就在廣播節目中播放充滿節奏和藍調的鄉村音樂時將Rock 'n' Roll這個詞推向了大眾,雖然他將這個詞中“性”的成分已經壓的非常低了,但如果他在幾十年前試圖推動一個“搖滾派對”,不僅會被大眾理解成當代青年嘴中的“髒趴”或者“海天盛宴”,也只會讓他的事業更早地被毀滅。
-----------------------------------
Funk(放克)
原意:體味
起源時間:16世紀初
起源地:法國
在舊的法語方言中,Funkier是一個動詞,意思是通過向某人吹煙或過度燻蒸房間來激怒某人。
追溯到17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帶著這個詞一起到旅行到了美國,這也是為什麼Funk和Funky(當時還是氣味的意思)在美國俚語中出現並停留的時間遠遠長於英國英語。
隨著幾個世紀的過去,這個詞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氣味“變得與火無關,演變成了體味。。。20世紀初,Buddy Bolden甚至創作了一首藍調歌曲《Funky Butt(有味道的屁股)》,這首歌講的是紐奧良一個破舊的舞廳,當地音樂家們就順勢將它重新命名為“Funky Butt Ball”,到這個時間點,還不是一個好詞。
然後,在20世紀30年代及以後,這種觀念發生了轉變。一切與流汗有關的都變成一種爵士樂、節奏樂和藍調音樂家來說有點不可抗拒的性成分,到了60年代末,在James Brown 的幫助下,這才從音樂的層面上產生了180度的轉變,意味著最美好的世俗快樂。
-----------------------------------
Jazz(爵士)
原意:勇健的運動員和某種髒字
起源時間:1912
起源地:俄勒岡州波特蘭
在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一次採訪中,音樂家Eubie Blake講述了他對Jazz最早俚語含義的記憶,他說:
“當百老彙使用這個詞的時候,他們會把它說成‘J-A-Z-Z’。可是它原來不是這麼說的,它原來的拼寫是‘J-A-S-S’。這是個髒字,如果你要是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你絕對不會在女士面前說出來的。”
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小號手在上船前的面試現場,他即興發揮那一段Solo之後,主考官問他這是什麼,他說不知道,老頭一臉興奮地說了句,“不知道?那就是爵士啊!”當時即便已經有一位所謂“爵士之父”的存在,但那依然是一種無法被定義的曲風。
後來,這種熱情洋溢的能量第一次被應用到紐奧良的這種新音樂中,即便“jas”和“jass”樂隊的提法在19世紀90年代末的音樂創作中不斷湧現,但還是花了一段時間才能變成現在的樣子。
-----------------------------------
Hip Hop(嘻哈)
原意:屁股起伏的律動
起源時間:1976
起源地:紐約
很多人會認為Hip Hop的名字來源於《Sugarhill Gang's Rappers Delight》中那句"I said a hip hop / Hippie to the hippie / The hip, hip a hop, and you don't stop"的開場白,但到1980年那張唱片問世時,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
1978年,Grandmaster 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的成員Keith 'Cowboy' Wiggins率先將兩個俚語合併使用,通過快速唱“Hip、Hop、Hip、Hop”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行軍士兵的節奏與旋律,用來戲弄他剛剛加入美國陸軍的一個朋友。
“練步伐的時候不就是'屁股一顛一顛的嘛',那不就是'Hip Hop'嘛。”
說到這裡不免產生一個疑問:這也是為什麼Rapper的MV裡那麼多甩動的大屁股的原因嗎?
該樂團當時也經常與認同此新興音樂型態的迪斯科歌手一同表演,並稱呼他們為“嘻哈人”(hip hoppers)。最初這個名詞被認為有些不尊重,但很快地就被視為一種新的音樂和文化。
-----------------------------------
Punk(龐克)
原意:高級妓女的門類之一
起源時間:1604
起源地:倫敦
這個詞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莎士比亞在1604年寫的《All's Well That Ends Well》中把一個高級妓女稱為“taffeta punk”——從那以後,這個詞的內涵就一直不那麼討人喜歡。
在17世紀,它的意思是腐爛的木頭,兩個世紀之後,這層“腐爛”的含義逐漸開始往人的身上映射,直到20世紀初,Punk就直接被用來罵人了,即使在犯罪的黑社會,也會被用來稱呼那些缺乏經驗、軟弱或缺乏道德修養,或暗示同性戀,嚴格來說就是一種對當時所謂“社會下等人”的總稱。
當搖滾樂手們試圖找到一種方法來描述60年代中期興起的garage樂團的時候,這些背景就被挖掘出來了,比如精神大於炫技的The Seeds。
那些剛開始玩的樂手們,只能掌握最基本或最直接的即興發揮。精緻從來不是他們會去考慮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玩的不是搖滾,而是龐克版的搖滾。
當然,樂團一開始對這個標籤是很排斥的,不過,要是一點都不反抗,那也就不是龐克了,所以直到70年代初,第二波龐克浪潮的來襲,樂團們才近乎默認地接受了這個名字。
但即便是這樣,當你走在一個英語國家的街頭的時候,依然能聽到有人用“Punk”來罵人。
-----------------------------------
Reggae(雷鬼)
原意:衣衫襤褸和爭論
起源時間:20世紀60年代
起源地:牙買加,京斯敦
牙買加人對Reggae的命名與京斯敦不太富裕人口的社會地位有關。Rege或者Rege-Rege是一個,描述衣衫襤褸和爭論的短語。
它還與俚語Streggae聯繫在一起,Streggae多數時候指代長得不漂亮的女人、一個穿衣服很醜陋的女人,甚至是一個很“鬆”的女人。為了使事情變得更加混亂也更明朗的雷鬼之父——Bob Marley則喜歡說,這個詞其實是來自西班牙語中“國王的音樂”一詞,源於拉丁語前綴regi(指君主制)。
當他和他的樂團Maytals在1968年創造了熱門歌曲Do Reggay時,這其中有多少是在Toots Hibbert的腦海中有待討論的,雖然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但考慮到雷鬼的政治信息、街頭修辭和感染性節奏,這一切也並無違和感。
-----------------------------------
The Blues(藍調/布魯斯)
原意:酒精幻覺的指代
起源時間:16世紀
起源地:英國酒吧
眾所周知,藍調是一種介於悲傷和“不良行為”的音樂形式,它的名字很可能來源於17世紀英國人創造的一種用來描述過度飲酒後的症狀。
在16世紀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科學規律地戒酒,以當時的情況來說,那幾乎就是所有戒酒人的處境,這些人中很多人會產生伴隨著震顫性譫妄的幻覺(也稱為粉紅大象),很多人也會把它描述為“藍色惡魔”的攻擊。
直到今天,“pink elephants”依然算是酒精幻覺的指代,也可以用來委婉地詢問對方是不是喝多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就多了一些類似沮喪、焦慮或壓力的同義詞。藍色也被用作喝醉了的口語式表達,這兩類意思都持續了足夠長的時間,直到一種流行於美國南部朱克舞廳一種叫做“The Blues”或“The Slow Drag”的舞蹈的誕生,由於這種舞蹈的音樂既讓人放鬆,同時又深沉憂鬱,所以藍調也就逐漸變成了曲風的名稱。
-----------------------------------
從幾百年前莎士比亞筆下的高級妓女到幾十年前軍人踏步時臀部的律動,關於音樂流派名字背後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