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E 中史溫習計劃-DAY SIX 再次出發
第六天:漁陽顰鼓動地來,打破清代朝貢制:列強入侵
~基本認識:
整個設計以事件為單位: 由於近代史的設計是十分詳細,變相同學如果想讀更多近代史,需要記細節了。他不會像宮廷或皇朝歷史般,有一定發展模式,亦即所 謂「皇朝循環論」,相反要顧及前後發生事...
.
DSE 中史溫習計劃-DAY SIX 再次出發
第六天:漁陽顰鼓動地來,打破清代朝貢制:列強入侵
~基本認識:
整個設計以事件為單位: 由於近代史的設計是十分詳細,變相同學如果想讀更多近代史,需要記細節了。他不會像宮廷或皇朝歷史般,有一定發展模式,亦即所 謂「皇朝循環論」,相反要顧及前後發生事情之間關係,並且要串連起來,形成一個特殊之「現象」。 假設;會問「晚清會面對什麼問題?洋務或維新更能解決晚清問 題?」這個情況下,同學要歸納一些普遍情況,但書往往沒有提及。還有很多例子,數之不盡,但可知的是「事件」為先。
一.鴉片戰爭(1840-42):
這是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場戰爭,揭開了中國現代化的新一頁,其實在骨子裡是「朝貢貿易」與「自由貿易」兩個世界的衝擊,前者是由明代開始形成的「朝貢體系」,講的是先禮節、後貿易;而後者則不希望有任何東西阻礙了自由市場貿易,所以對清代「一口通商」、「公行制度」十分不滿。
所以修讀這場戰爭時,同學不妨留意這場戰爭的「性質」,究竟是「文化」還是「商業」,分清楚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留意《南京條約》之先例,因為這條約基本上奠定了其他條約模式,例如割地、賠款、港口、關稅、特權………
---------------------------
二.英法聯軍之役(1854-60)
基本上,都會問關於英法聯軍何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或問如何是鴉片戰爭遺留的問題所造成,有以下要點:
-修約問題
-鴉片合法化
-「五口通商」之不足
-廣州入城問題
-公使駐京
---------------------------
三.甲午戰爭(1894-95)
關於甲午戰爭,留意其導火線-東學黨之亂如何導致戰爭之爆愛。
另外,留意其失敗原因……兩日後,我再講比同學知有咩用。
---------------------------
四.八國聯軍之役(1900-1901)
八國聯軍與義和團發展息息相關,既然如此,不妨留意幾個山東巡撫對義和團的態度,如何使義和團勢力坐大……
~義和團「刀槍不入,槍炮不傷」為關鍵之處,就是如此,慈禧與滿清貴族方傾向相信民間力量,被清專用的排外組織「扶清滅洋」。
李秉衡:暗中支持排外
毓賢:收編為團練
袁世凱:剿滅,不料到直隸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
五.條約系統-關於列強入侵之技巧
這幾場戰爭其技巧,無他,不外乎其戰爭之條約。
同學可以嘗試從其條約內容,推敲出其戰爭原因、影響,現舉幾個例子,其他則要同學自己花少許時間歸納。
例如:
~《南京條約》-原因-影響
賠2100萬兩白銀-虎門銷堂-國庫空虛……
廢除公行制度 -阿美士德之要求-門戶大開……
~《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
第六天差役:
1.比較《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15分)
2.有人認為鴉片戰爭中,英國要負較大責任,而非中國,你同意嗎?(15分)
3.《辛丑條約》如何加速清政府滅亡?(10分)
第七天預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改革運動
甲午戰爭導火線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我想起最近的歷史課綱問題,培養會思考的學生,不是很好?
過去教出來的就是國編館的樣板!
————————
108課綱的國中歷史採「大段落通史」,學習主題不再是與生活經驗距離遙遠、鉅細靡遺的中國朝代更替史;而改為主題式、貼近學生文化經驗及生活脈絡的庶民生活史,以及著重文化制度史及社會演變的關係,例如語言文字、文化思想、科舉等一直到今天仍深深影響社會的歷史文化。
今早出門送茶葉,又遇到了老王,他知道我要上交流道,要我載他到中清交流道的花市,回來他再搭老人免費的小黃回來就好,在車上,他說:「日本真是罪大惡極的侵略者!」
我專心開車,輕鬆回應:「阿北,怎麼說?」
老王氣呼呼的說:「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侵略中國!!」
我說:「阿北,甲午戰爭是中國發動的,日本小國怎麼可能發動對大國的戰爭?」
老王說:「中國幹嘛發動甲午戰爭?沒理由啊!」
我說:「當然有理由,甲午戰爭導火線是《長崎事件》,中國剛跟英國買了兩艘軍艦,就大喇喇開到日本長崎的漁港騷擾漁民,驚動了當地日本警察,因為臨時沒有翻譯,雙方語言無法溝通,所以中國軍人就仗著人多打死了一群維持治安的日本警察,驚動天皇,日本要求滿清道歉、懲罰肇事者,這樣很合理吧?並不是像某個垃圾一樣說:[ 交出戰犯 ]喔!不是要動死刑喔!日本已經明治維新了,所以脫亞入歐的文明外交手段非常斯文。」
老王說:「日本要求中國自行懲罰惹事的軍人,很合理呀!為什麼要拒絕呢?」
我說:「因為中國太自大,認為日本以前都向中國納貢( 其實只是外交送禮,中國人不要臉當成朝貢輸誠 ),礙於顏面,所以拒絕道歉,也不願懲罰肇事官兵,因此徹底惹怒了日本,滿清政府嗆明了:道歉?沒有。戰爭?歡迎!!我們中國四萬萬人口一人一口痰就可以淹死你們小日本了!以致於有甲午戰爭。」
老王驚訝:「居然有這等事?為什麼以前歷史課本都沒教??」
我笑說:「不然你希望國立殯儀館的死人骨頭寫出什麼好文章?訃聞( 後人幫親人杜撰的過往事蹟 )當然都是講自己的好聽話!!」
老王上網查了「長崎事件」,默默的坐在車上,一言不發,到了花市下車,揮揮手,我開車離去,路上想到老王吃驚的表情就一路笑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