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產業結構理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產業結構理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產業結構理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產業結構理論產品中有3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粉條愛彭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好久不見了 近期航海王系列長榮、陽明、萬海快速下跌超過3成 讓投資 人苦不堪言 到底要止跌了還是要繼續跌 是大家最佳最關心的事情 財經節目總是用新聞營收題材告訴你好的一面 你知道它的危機在哪裡嗎 今天用胖子瘦子拔河理論告訴你 真正的漲跌關鍵 看完認同請記得給個讚喔 #航海王 #大跌三成 #航...

產業結構理論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1:56:57

上天只給每個人公平的 24 小時,用力地走完一輩子,也只累積到一個人份量的生命經驗,如果能夠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就像是我們在世上多活了好幾回一樣,這樣的人生一定會變得更有趣,也有更多獲得成就的可能性。 - 我很喜歡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 他在講的是全球網路產業的發展趨勢 會因為國家的發...

產業結構理論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25:46

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 ◎夏宇 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滲透旅人的心靈 即使在天涯海角也急著要賓至如歸 努力把現場消滅又努力再現 就像必須殺死一個人用來陪伴另一個被他殺死的人 雪中睡著的姊姊苔蘚覆蓋的雙唇語言篩過的表面 近讀弦理論還不知是物理是哲學還是李商隱 那混沌日暖虛無生煙欲彈未彈無端...

產業結構理論 在 謝晨彥股怪教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59:01

投資A股必知關鍵趨勢!! ▶人行降準A股仍不漲? 中國人行在7月中旬宣布降準, 意思就是中國企業可用更低的利率跟銀行貸款, 讓企業有更充足的營運資金, 理論上應是一項刺激股市上漲的政策。 為了避免資金被濫用, 人行要求銀行放款審查從嚴, 免得錢借出去卻被拿去炒股炒房, 不但無助實體經濟成長, 企業...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07:30:27
    有 17 人按讚

    【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0日武漢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透過網路社群通知同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患,應小心防護。不幸的是,李文亮醫師因這種新型肺炎於今年2月7日病逝於武漢金銀潭醫院。
     
    英國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特別於2月18日發文悼念李文亮,引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衛學院主任英格勒斯比(Tom Inglesby)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重要的預警系統是,醫護人員意識到某種新疾病正在出現,然後發出警報。」
     
    醫學界現在清楚知道這種新疾病是由人傳人的新冠病毒(SARS-CoV-2)所引起,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人們太晚意識到「吹哨人」發出的警報,低估新冠病毒的傳染力,疫情迅速從中國傳到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區域,蔓延到歐洲地區(特別是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再擴散至美洲地區(美國紐約成為重災區),死亡和感染病例以指數型曲線與日俱增,人類正面臨21世紀的瘟疫[1]。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寄生在於細胞內的微小生物體,感染的對象涵蓋細菌、古菌和所有的真核生物。病毒的構造極為簡單,主要包括四層結構,由內而外依序為:位於核心的遺傳物質、蛋白質構成的衣殼、源自於宿主細胞膜的脂質外套膜、以及具有宿主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
     
    某些病毒的構造甚至更為精簡,不具有外套膜。由於缺乏複製遺傳物質與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材料和環境元素,病毒的生存繁殖需要完全仰賴宿主細胞;而脫離細胞體的病毒,其活性可以維持數分到數小時不等。
     
    目前已知的病毒種類共有489種病毒,因病毒具有高突變率,衍生出的亞種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和致病性。除此之外,病毒毒性的差異亦見於不同的宿主物種間。隨著自然環境變遷的壓力與日俱增,似乎也加速了病毒演化的時程:擴大感染的物種範圍以及產生新種病毒。
     
    以近數十年來侵襲人類的新變異株或新種病毒為例,有些已經成功地潛伏在人類的群落裡(如:愛滋病毒);而毒性強的新變異株(如:伊波拉病毒、 SARS病毒),則以低致病性的形態潛藏於原始的宿主物種當中。這些現象投映出病毒演變的縮影,也展現了病毒病絕佳的可變性和適應力。
     
    病毒的起源現今仍未有定論,若從部份病毒基因的相似性橫跨了原藻以至於脊椎動物的角度來看,病毒可能是演化上最原始的生命形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細胞的基因組意外地分割出可以獨立複製的基因片段,形成病毒顆粒的前身。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精巧詭變的生存策略足以讓病毒成為演化長河中最淵遠流長的物種[2]。
     
    ■病毒與人
    傳染病的流行,常常會影響人類的所有活動。歷史上的社會榮枯、文化起落、宗教興滅、政體變革、產業轉型、科技發展,都和傳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關係。戰爭的勝敗也可決定於傳染病的蔓延。在中世紀的圍城戰爭中,曾經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當作武器,以強力彈弓拋擲到城堡裡,讓守城敵軍得病死亡,進而不戰而勝。
     
    ■影響人類至巨的流行病毒
    當新種病毒出現時,所有人類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一旦傳染開來,流行就大為爆發,使得民眾陷入一無所知的高度恐慌當中。像二十世紀的多次流行性感冒、愛滋病和狂牛症等,在擴散蔓延的初期,帶給人們極度懸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
     
    一直等到醫學界闡明了感染途徑及擴散風險、重症與致死比例、易感受宿主特徵、病原體真面目、有效防治措施之後,人們才逐漸消滅心中的不安[3]。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包括:引起輕微症狀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以及引起嚴重症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新冠病毒。
     
    從基因組分析可發現,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基因相同度約有80%,複製酶的胺基酸序列相同度達到94%,表明這兩種病毒屬於同一類;而新冠病毒與中國雲南當地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整體基因相同度更達到96%,代表演化關係更接近。
     
    但如果比較與感染細胞直接相關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基因組,新冠病毒與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的相同度高達93%,與SARS病毒的相同度卻只有75%左右,因此科學家已排除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同源關係[1]。
     
    ■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
    科學家們尊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研院院士、病毒學家賴明詔在 30 年前開始投入冠狀病毒研究,那時冠狀病毒被認為只是「感冒病毒」,研究的人少,非常冷門,連申請研究經費時,他都要再三強調「冠狀病毒未來會很重要」,才能順利過關。
     
    直到 2003 年,亞洲地區爆發 SARS 疫情,才讓冠狀病毒成為病毒學研究的大熱門,更發現這或許是對人類最有威脅性的一種病毒。賴明詔院士直言「人類不可能比得過病毒,冠狀病毒比冠狀病毒學家還要聰明,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賴明詔院士:「永遠會有新興病毒出現」
    病毒可以分成 DNA 病毒、RNA 病毒 2 種,DNA 病毒在複製的時候,需要複製雙股的基因,還要經過轉譯的作用;所以速度比較慢、也比較不容易突變、進化,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控制的病毒。
     
    但 RNA 病毒只有單股,複製速度快、又容易突變,相對來說比較難控制,像是愛滋病病毒就是 RNA 病毒,它也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賴明詔院士說,而冠狀病毒又是 RNA 病毒中,最特別的病毒。「它有世界最長的 RNA 基因,有 3 萬個鹼基(承載基因的單位),理論上這樣的基因不應該存在,因為 RNA 複製時常常會出錯,所以超過 1 萬個鹼基之後,很多基因就會失去功能。但冠狀病毒可以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必然有個改變,可以去彌補出錯的問題。」賴明詔院士說。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又比以往的 SARS 傳播力更強,賴明詔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跟 SARS 的病毒是很相近,但病毒受體的附著力將近高了 20 倍,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傳播力很高,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我們以為新的病毒突變以後不會附著在受體,但附著力反而增加這麼多。」
     
    在這樣的狀況下,賴明詔院士說,不管是動物跟動物接觸、還是動物跟人接觸,都可能產生出新的病毒,「只要接觸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新的病毒會不斷的、繼續產生,而且會持續演化。」
     
    ■蝙蝠是冠狀病毒最重要的動物關鍵
    跟冠狀病毒最緊密連結的動物,其實是「蝙蝠」。雖然很多動物身上都會帶有冠狀病毒,但目前觀察到的動物,只有蝙蝠可以跟冠狀病毒完全和平相處。
     
    台灣病毒學權威、研究病毒數十年的徐明達教授說:「因為蝙蝠本身有很多可以抑制病毒發展的因素,一個是牠會製造很多干擾素,抑制病毒的發展,但是製造太多干擾素會影響細胞的活性,讓感染更厲害;但冠狀病毒在人身上,不會引起干擾素的製造,而蝙蝠有另外一些因素,很多干擾素也不會影響細胞。」徐明達教授說。
     
    再加上蝙蝠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可以存活四十年,種類又多、因此會帶有變種的病毒,同時數量也很多,病毒產生也多,所以影響的範圍也特別的大。
     
    徐明達教授說「所以蝙蝠可以帶著病毒到處飛,到處去接觸(感染別人)」,但人類直接接觸到蝙蝠的機會很少,即使接觸也不容易直接引起突變,雖然(新冠病毒)跟蝙蝠定序有 96% 相似度,其中最重要的細胞受體的蛋白質不一樣,所以一定是有經過別的動物,經過變化,才變成新冠病毒。」
     
    「這就是中間宿主。」林口長庚副院長、也是感染科醫師的邱政洵說,「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子狸跟蝙蝠,病毒接觸到中間宿主可能會停留一下,再傳染給人,但因為人不是自然宿主,病毒不會跟我們共存傳很久,所以之前像是 SARS、MERS 才會被控制住。」
     
    所以邱政洵醫師很樂觀的認為,只要人類控制好跟動物的界線、不要輕易接觸野生動物、不要侵犯動物的領域,保持防疫觀念,新冠病毒還是有機會可以完全消失[4]。
     
    2003年,SARS來襲。相隔17年後,新冠病毒帶著超強的感染力襲捲而來,現代文明社會遭受前所未見的打擊,幾乎全面停擺。面對不斷演變的新冠病毒,科學家在基因組定序、結構生物學、公衛及流行病防治等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短短數個月內,我們已能一窺新冠病毒的面貌及作用機制,同時擬定治療策略。
     
    即使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這些無價的科學研究讓我們面對疫情時不會一籌莫展。在黎明來臨之際,世界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對付這個危險的敵人,相信不久之後,我們能戰勝這場嚴峻的瘟疫[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科學人》粉絲團「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https://bit.ly/3BM5a9e、(Yahoo新聞)https://bit.ly/2YkoITx
    [2](臺灣醫學會)「什麼是病毒」:http://www.fma.org.tw/2009/bio-1.html
    [3](國研院國網中心 )「病毒與人-從SARS的流行談起 (▸演講人/陳建仁) (科學發展 2003年6月,366期)」:http://science.nchc.org.tw/science/science2005/Papers/c4academician/9206-08.pdf
    [4](Heho健康)「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台灣 4 大病毒學家:新病毒會不斷產生,只求和平共存」:https://heho.com.tw/archives/93282

    ➤➤照片
    [1]科學家揭露新冠病毒基因組和棘蛋白胺基酸序列,探索其感染機制。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病毒 #SARS-CoV-2 #賴明詔 #徐明達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沈智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23:46:06
    有 4,273 人按讚

    #國民黨未來路線 #中華民國
    #中華文化承繼 #理想自由民主國家

    許多人會因為擔憂台灣的主權獨立,因此,便提出:
    1.台獨
    2.去中
    3.選邊站:親中、親美日
    的想法。
    而「國民黨」也在:
    「不台獨」等於「統一」
    「不反中」等於「親共」
    的想法矛盾分歧中,無法定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然而,國民黨有必要說清楚國民黨的理想、目標與兩岸政策。
    首先,不台獨不等於統一,因為「中華民國」原本就存在。台獨是假議題,「外交突破」才是真議題。
    再者,「不反中」不等於「親共」,更不等於「統一」。「不反中」只是等於爭取「和平外交」的機會,去創造「中華民國」的全球經濟最大利益化。
    「國民黨」作為「中華民國」創國者,從創黨以來就秉持著作為「中華民國」的創建與守護者的初衷。在「中華民國」國歌裡「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也早已陳述了國民黨的黨魂與目標:創建一個以三民主義的理想為目標的理想國家。而「國民黨」主席正是可以「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帶領黨員完成黨目標的領頭羊。
    因此,黨主席有必要說明清楚,黨的理念、黨的政治目標。
    「九二共識」的原則在「一中各表」。如果沒有「各表」就代表沒有「一中」。不承認「各表」的一方,等於毀約的一方。
    因此,一中各表,我們的中就是「中華民國」。
    一中同表的中,恐怕全世界認同的同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
    所以哪一個黨主席候選人,背棄「一中各表」等於「中華民國」,也等於背棄「九二共識」。

    因此:
    不統≠去中
    不獨≠親共
    接下來,從三點論述兩岸政策:
    第一:不台獨
    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獨立於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而現在「中華民國」政府,就在台灣。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但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不僅是台灣人,還有台澎金馬,以及全世界的海外華人。
    「中華民國」建國於1912年,早於1949年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許多海外華人認同的祖國是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有建立完整的政治實體,總統制、選舉制度、行之多年的政府政治制度,不容許被抹滅、忽視。
    政治哲學上,我們讀的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不是西方的東西,是根源於東方「世界大同」的想法。
    中華民國不同於其他政治實體,政治論述不是根基在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為基礎,非來自中國的西方外國理論。
    所以「中華民國」的獨立性、存在感很明確、很確定。「中華民國」沒有獨立性、合法性、存在正確性的問題。
    有心人士越去向國人挑撥台獨的議題,就是越否定了現在的「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性。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否定者。
    台獨是假議題,如何爭取「外交突破」才是真議題。

    第二:無需「去中」
    「中華文化」不代表「共產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繼」不代表「共產文化的承接」。
    來自中國不代表就是共產黨。
    許多人有這樣的想法:
    1.為了不統,所以去中。
    2.為了去中,所以,抹殺歷史。
    3.為了抹煞歷史,因此竄改教科書。
    然而,「去中」是假議題。竄改教科書才是真問題。
    論述如下:
    1.語言:
    如果有人說:你們說中文、擁有中國文化、祖籍在大陸、擁有中國人的血統,那麼就屬於中國。
    那麼就是在說,美國說英語,美國就屬於英國嘍!
    或者,許多說英語的地方,就一定非得屬於英國,加拿大也是一例。
    2.文化同源:
    如果有人說:我們不要被強迫統一。因此,我們不要中華文化。
    那應該借鏡民進黨政府最為親善的國家日本,日本保留最多的匠人文化,根源就是中華文化。然後,在中華文化上,不斷精進。變成了日本文化。
    日本保留了許多特別完整的唐宋文化傳統,甚至連中國自己都跟不上。
    日本國寶裡面的曜變天目盞,就是宋朝時期日本僧人從中國帶去日本,而成為日本國寶的。但整個中國居然沒有完整的一個可以相提並論宋盞。
    中國文化,許多國家都繼承了中國文化。而韓國更是有趣,讓許多來自中國的節慶,變成了韓國人首創。
    所以,「中華民國」不僅不該揚棄我們原本就有的三千年的文化資產。反而,我們沒有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因而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應該以三千年文化精髓傳繼者自居,以此文化,與台灣自由民主、在地多元文化,交流、發展。
    而「中華民國」在台灣,不僅繼承文化傳統,也開啟了科技之邦的格局。這是台灣人從1949年來,經濟自由獨立以來,創造的成果。
    因此,結合多元文化與科技技術,創造文創與技術結合,激盪出具文化、人文素養的人性化人工智慧的未來產業。
    3.同文:
    有些人因為要去中,因此要羅馬拼音,每一個文化中都有獨特的語言結構,用了羅馬拼音等同了同意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將漢字轉寫為拉丁字母,再用拉丁字母拼出中文。這是嫁接了其他文化!
    更不用說「中華民國」用的是繁體中文,不是被竄改了的簡體中文。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華民國」是世界上唯一個在21世紀自由民主的理念上,承載了三千年以上文化繼承的國家。我們傳承的文化沒有被竄改、被人為毀壞,也無需抹滅、或盜取、豪奪別人的文化。
    4.同種:
    許多台灣人祖籍來自大陸,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不可能因為主權的爭議性而去背祖忘宗。
    祖先來自中國,就是來自中國,每年清明節我們還是有掃墓祭祖的傳統,過年還是要回家團圓祈福。
    也有其他國家,例如:新加坡的大多數華人,祖先或血統來自中國,但新加坡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新加坡的歷史地理因素造成的。那麼,中華民國也一樣與大陸有著不一樣的歷史地理因素,當然也造就了不一樣的國家背景。
    因此,任何國家不能用相關聯的任何原因,強佔了其他人已經建立的國家。

    第三:保有獨立性,親善友邦、靈活外交
    正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獨立性不容忽視。
    所以,我們不需要在政治立場上矮化自己。也因為政治上不用矮化自己。因此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國際間國與國利益最大化。突破現有的經濟困境,思考如何與各國在最有利的經貿協議下合作。
    當然,目前國際局勢會遇到中美貿易競爭的問題,各個公司會遇到需要選邊站的狀況。但是國家可以借鏡新加坡等小國,在馬來西亞、美國、中國、日本之間找到平衡點的方式,獨立存在。
    我們需要的是作為獨立的國家,我們要獨立思考如何獲得最好的國家與國民利益,並因此來考量國家在各方面的定位。對美中關係依照議題深入分析,了解自身優缺、採取各項策略的靈活外交,爭取利益最大化。

    國民黨主席需要帶領黨員,重建「國民黨」黨魂,那已寫在國歌「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中。
    那就是創建一個「承繼中華文化的理想自由民主國家」。這正是全球華人的希望,這希望正實現在台、澎、金、馬。
    當然,黨主席是帶領黨員維持黨的初衷、黨的核心價值、維持理想性、堅持並實現黨目標的人。

    #期待敞開心胸大格局的未來黨主席
    #國民黨加油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15:13:46
    有 43 人按讚

    #我們這次認真地聊我當初想聊的那些

    《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那在我眼裡它暗合了什麼哲理呢?

    我想先說說這部片的基本架構。(雖然這部片已經十幾年了,但我還是設個防雷線好了)

    ---------防------------雷------------線----------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基本架構不複雜。主要圍繞著三個人進行,男主角萊恩(喬治·克隆尼 飾)、艾莉克斯(薇拉·法蜜嘉 飾)、娜塔莉(安娜·坎卓克 飾)。

    男主角萊恩是一個不婚的單身漢,它對熱愛工作,熱愛工作中的自由,還有這份自由帶給他不受拘束的感覺、四海為家的旅遊樂趣,還有處處留情的方便性。

    是的。他在各地移動進行專業度很高的工作之餘,可以跟他看得上眼的美女進行人與人的連結(心靈與肉體都有),但他就如周星馳在《家有喜事》裡所說的一樣 : 「感情就像戰場,贏他是贏定了,但絕不能收容戰俘!」

    所以他處處飛行卻也處處留情,大家都能接受這種關係的展開,自然符合台灣鄉民的最高道德標準--不偷不搶了。

    這份工作他進行了很多年,一直樂此不疲,且相當專業,直到公司來了一個新進人員--娜塔莉。

    娜塔莉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她如同一般大學高材生一般對自己相當有自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普天之下的知識與專業,但實際上卻是"燈下暗",全然不知道自己沒掌握的區塊與盲點何在。

    娜塔莉認為自己看出了眼前這個行業別在運作上的缺點-沒有效率。

    沒有效率來自於 : 這個公司養太多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龐大的旅行費運造成巨大成本,移動距離則成為浪費時間跟經費的硬傷;在她眼裡,要開除一間公司的冗員,根本不需要花時間飛到那裏去,跟他面對面講話,只要透過網路視訊,把該講的講完,就能省力省事的達到一樣的效果,從此幫公司省下成本,將"成本"轉換成損益表上的"股東權益"。

    這是他的專業所及,但他眼界所不及的盲點則在於.......她忽略了她說話的對象是一個人,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回憶、有家累有開銷的員工。制式的問答只能在制度上解決一個人的職缺,但心理面的想法卻是視訊無法顧及的。

    (想想線上祭拜神明、線上祭祖、線上探病......是否能取代你心目中親臨現場的感受?)

    而萊恩在工作旅途上遇到了聰明成熟的艾莉克斯,她是一個自主的女性,在工作自主、情感自主,身體上也自主;所以她雖然已經有了婚姻與家庭,還是想在工作上放飛自己,在旅途中跟一個自己看得上眼的男人發生關係,保持聯絡......然後繼續發生關係,或與她出遊(聯袂參加婚禮之類的活動)

    這是三個人的架構,接下來是這個架構下擦出的火花

    ----------------------------

    人的個性是會改變的,人跟人是會互相影響的,但一般都是價值觀相互影響下的小改(大改通常要遇到重大事故、疾病或災難);這些小改,足以引發蝴蝶效應,造成巨大的改變。

    體現在戲中的兩個角色,也是如此。

    萊恩在工作上遇到了娜塔莉,其實就是老派工作觀念遇到了摩登工作觀念的革命火花(revolution)。

    萊恩堅持自己的工作方向才適合這個職務的運作,他也不斷解釋與親自示範;但挾帶著公司高層授意與無比自信心的娜塔莉,則認為自己的新倡議才能顛覆這個產業,帶來效率與利潤。

    於是她大膽的嘗試了,也觸及到她的盲點並迎來了挫折,這改變了她原本看待這個產業的方式與看待萊恩這個老古板的眼光。

    但影響是互相的。娜塔莉也回頭影響了萊恩的單身主義。

    在娜塔莉的幾次衝撞下,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那種自由方式是否真的是自己要的;而此時劇本的合理性便在此處彰顯.............這個年紀的男人,如果只是因為一個小孩子的三言兩語就動搖了心態,反而顯得不合理了。

    所以在主觀上,先前遇到的那個睿智、聰明、甜美可人、身材姣好(真的很好,那個全裸背影跟測乳.......實在經典)的艾莉克斯更讓他興起了想要"定下來"的念頭。

    在客觀上,則是萊恩的妹妹結婚,他受邀參加婚禮竟動了想要帶艾莉克斯參加的念頭,而自由的艾莉克斯也真的去了,且相當稱職地當了一回完美旅伴。在良人美伴的相陪與婚禮現場的浸淫下,"定下來"的念頭更是在萊恩的心中下了實錘。

    於是,萊恩的中心思想動搖了,他不只放棄了自己揚名於一時的"空背包理論",更在思切交集下直飛愛莉克斯的所在地,想給她來個驚喜與告白。

    只是在他看見艾莉克斯的家庭、家人,聽見她對老公說自己只是個"迷路的問路人"後,忽然懂了,也心碎了。

    原來自己只是在感情路上的一個"迷路人",而且問道於盲的找到了艾莉克斯............這個過去風流不羈,可能對不起並傷過許多女人心的花花公子,終究也嘗到了"只是玩玩而已"的苦頭。

    過去他遵循著"逢場作戲"、"玩玩而已"的規則遊走在各州、各女人之間是多麼的快樂快意,但沒想到自己真心想定下來時,再回頭聽著女方對他說 : 我們只是逢場作戲,如果你還想繼續這樣下去,再來找我...........時,心中想必悵然若失、百感交集了。

    該說是報應嗎?

    說"報應"太沉重,我想到中國諺說 "獵犬終須山上喪,將軍難免陣前亡",台灣俚語說"菜蟲吃菜,菜腳死";又或是,我們通俗說一句 "夜路走多終遇鬼"吧~

    在這個圈子混,本來就會碰到這種事;只是之前自己身在規則中玩的不亦樂乎,但今日想跳出圈子外,卻發現這個規則竟才殘忍至斯。

    不是規則變了,而是萊恩的心態變了,變得不能接受這個規則是這個玩法。

    -----------------

    最後,原本的娜塔莉以為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改變這個產業與眼前這個自負自滿的男人,甚至在感情上也好好給這個風流不羈的男人一個震撼教育,好起到撥亂反正之功。

    但萊恩在工作上沒被影響,被影響的是反而是娜塔莉。一個個案當事人輕生,讓初出茅廬的娜塔莉徹底被擊垮,因而辭職。

    而感情上,自己的男朋友也跟自己提了分手,自己以為的從一而終、自此白頭的想法,還在幾次衝撞中頂撞了萊恩的美好理想,卻在一夕之間變成了一個笑話。

    萊恩似乎還是不被動搖的那個?

    其實,他還是受到了娜塔莉這個小姑娘的影響,卻在心上人的門前狠狠地滑了一跤,帶著百味雜陳的情緒回到高層旅館看著窗外的風景回顧著自己的所有價值觀。

    他也像娜塔莉一樣,曾經以為自己是對的。
    但事實一樣不如他所想,甚至無法控制的遭受了挫折。

    無可掌握、身不由己、事事沒有絕對的對錯,其實就是人生的寫照;這樣的主線交纏,所要揭示便是如此。

    #那到底暗合了什麼道理?

    佛教中有「四聖諦」(苦集滅道)之說,其中的「苦諦」中又有"八大苦",裡面有三項是 : 相愛別離、怨憎相會、求之不得。
    (能看到這邊,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將佛理全部講完,你大概也瘋掉了)

    《型男飛行日誌》裡面其實也暗合箇中道理。

    萊恩與艾莉克斯、娜塔莉與男朋友,有愛但最後別離;很多員工對公司有愛、對職位有眷戀,最終也要別離;萊恩跟炮友鄰居曾經有愛,但對方成了家,也需別離------這體現了「相愛別離之苦」。

    艾莉克斯對家庭有束縛感,卻必然要回家相聚;萊恩對家人有生疏感,且大妹妹對他有不滿,小妹妹對他有所求,最後還需相聚相憎;娜塔莉對萊恩有諸多不滿,見到對方在工作與感情上與自己格格不入,卻因為工作不得不在一起行動...........這體現了「怨憎相聚之苦」。

    娜塔莉想要的是穩定的感情、工作的創新、成就與認同,最後皆盡鎩羽而歸;萊恩想要追求那份自己想定下來的女人與愛,最終也在一個巨大打擊下成為泡影;許許多多的公司革員,希望能夠在眼下的工作中養家活口、退休終老,最後仍然被公司革除,甚至還是請外人來開除自己..............這體現了「求之不得之苦」。

    一個109分鐘的電影,揭穿了佛理、講遍了人生、演繹了眾生之迷惘、蒼生之苦,實在是結構精實、微言大義的作品。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每個人所經歷不同,所見自然也不同,各花入各眼,你可以看到喬治·克隆尼的帥氣性感、安娜坎卓克的朝氣自信可憐可愛,也能薇拉法蜜嘉的性感、冶豔、知性與美麗的桐體;也可以看看裡面的微言大義、眾生之苦。

    是一個細思極恐,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
    .
    .
    #上次9月6號那篇歪樓歪的利害
    #這次認認真真的把內容補正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粉條愛彭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23 12:07:21

    大家好好久不見了
    近期航海王系列長榮、陽明、萬海快速下跌超過3成
    讓投資 人苦不堪言
    到底要止跌了還是要繼續跌
    是大家最佳最關心的事情
    財經節目總是用新聞營收題材告訴你好的一面
    你知道它的危機在哪裡嗎
    今天用胖子瘦子拔河理論告訴你
    真正的漲跌關鍵
    看完認同請記得給個讚喔

    #航海王 #大跌三成 #航運股
    #長榮 #陽明 #萬海
    #股市公道伯
    #產業趨勢盲點 #資金籌碼重要
    #分析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戰鬥K線課程諮詢 👉 https://bit.ly/2V79ihX
    ◆關鍵詞◆:
    彭哥富裕路|彭貝爾|戰鬥K線|大賺小賠|彭哥的贏家之路
    股價結構|方向線|能量線|趨勢線|小高點確立|小低點確立
    0050|0056 |存股|股市觀測

    ◇本頻道特色◇
    指標操作是一個方便又營養的模式
    如何善用指標及發覺交易的優缺點
    就是需要明確的SOP
    戰鬥K線就是有這樣的特色
    請關注視頻了解它的特色吧

    ◆最新消息◆
    彭哥新增加Telegram頻道
    訊息速度更為即時
    歡迎各位投資人進來見習

    Line@請點我👉https://bit.ly/2Td5Amm​​​​​​​​​​​​​​​​​
    Telegram 請點我👉 https://t.me/fightingKline
    Facebook 請點我👉https://bit.ly/2Y72e4G​​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28 22:36:26

    本日外交國防質詢簡單幫大家摘要,有三大點:
    第一是 高教機進度
    第二是 釋商的人力需求跟考核項目
    第三是 魚雷買進來之後的國防軍購規劃

    我們自 2016 起「國機國造、自研自製」,「勇鷹」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由空軍、漢翔公司和中科院航空所研發、製造,從整機外型設計分析、風洞吹試、藍圖繪製、結構測試、地面整合測試、飛試驗證、部分系統件開發、生產製造組裝、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到整體後勤支援系統,皆由國人自主完成。

    日前已知國防部於 6 月進行高教機首飛,因為高教機首飛不僅是成果展示,還要透過試飛做精進和調整的建議基礎。我期望事前準備方面能夠完善、順利,如果有障礙儘速排除。畢竟新式高教機從研發、製造、出廠到現在要首飛,乘載國人很大期待,此外首次試飛,將往量產邁進,未來66架新式高教機是否需要精進、構改,也需要透過測試做調整,盼相關單位不僅將這次的試飛看做是「成果展示」,同時也是改進、修正、除錯的機會。

    國防資源因為釋商的關係,我也提出幾項重點,首先我十分關心《國防產業發展條例》配套法規進度,也期望國防部能廣納各界的意見,盡量完善。
    我們的釋商金額年年都在增加,事實上包含軍備、科技,都不太可能是一套標準從開始到最後都沒有變動。那制定一個新的東西,我們需要用現況去規劃未來的東西。此外,釋商的金額逐年增加,就表示我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管理的責任越來越重,配合的廠家理論上也會增加,即便廠家未增加,科目也一定變多或金額變大。那安調的人力,就非常重要了,包含保防、管理,有時可能還得去廠家場勘或調查,特別是機敏專案,目前編制 16 個人,16 個人看一千多億的案子,我們的保防編制是否足夠,很值得留意。
    最後,近期可以看到一些採購新聞,如 MK-48 AT 重型魚雷的軍購案,媒體也報導了一些可能的採購計畫。針對軍購的問題,我想強調,不論是軍購或是國造,我們都要根據戰略目標、戰術運用,去決定我們需要的武器。

    以傳出美國有意汰除的「伯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神盾驅逐艦」為例,若台灣接手,雖然具備戰力成熟、相對優惠、能一對一汰換基隆級驅逐艦等好處,但也要思考它堪用的服役時間究竟能多久?是否會影響國艦國造政策和艦隊戰力更新時程,以及過去提出的「新一代主戰艦」和研發艦載戰鬥系統的「迅聯專案」?打個比方,我手上有一隻 iPhone 4,現在出到11,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蘋果禁賣 11 給我。我應該用現在的科技,找人生產一隻 iPhone 11 同級品呢?還是直接買人家不用的二手 iPhone 7 ?雖然 iPhone 7 穩定、相容、確定能用、而且比我的 4 好多了,問題是買了可能要換電池,而且其他零組件老化不知道能用多久。而且我拿著 iPhone 7 出去,感覺還是弱一截啊。我找人生產一隻新手機,處理器、相機...都能用最新科技,但後續整合不知道順不順利?而且我真的做得出來嗎?

    國防整備的規劃,需要大智慧,期許國防部能運用智慧,好好規劃。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 產業結構理論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6-15 18:25:21

    文化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2016_3(類別應用與運算子與重覆控制)

    今天課程內容:
    01_複習中文API設定與增加Scanner類別
    02_版本控制與細節說明
    03_改寫為JOptionPane的輸入方式
    04_改寫為showMessageDialog與輸出可執行的JAR檔
    05_如何解出JAR檔與反組譯CLASS
    06_修改程式庫設定與跳脫字元練習
    07_運算子與Switch範例
    08_Switch車票範例與改寫為IF
    09_Switch性別範例與改寫為IF
    10_重覆控制for迴圈與奇數加總
    11_For範例與巢狀結構

    完整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L1sBZ2_STmLOmuI7w2_j8BQXcama4a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java_object2016

    懶人包:http://terry55wu.blogspot.com/p/android.html

    主要以實例說明為主,比較具體。至於抽象理論書上都有詳細說明,
    請大家配合範例研讀,應該會更好了解的。

    課程理念:Android智慧型手機平台,已成為手機上最完整的開放開發平台
    人手必備的趨勢下行動上網已達1000萬人次以上,手機相關應用,將會超越PC,比PC更智慧,更貼近個人使用習慣,未來APP將漸取代Web,成為各產
    業或政府對外窗口。
    如何開發APP,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講授Android應用程式架構、圖形介面開發、測試與除錯等,進而取得證照。
    吳老師教學特色:
    1.影音複習分享(全程錄影)。
    2.能不硬code程式,有程式也會提供畫面。
    3.提供業界實務開發經驗。
    4.書上沒講到的操作,圖形化工具使用。
    5.隨時更新第一手資訊。
    6.可延伸證照考試解題(TQC+)。
    7.提供雲端影音連結
    8.提供部落格教學日誌
    9.提供論壇登入問題討論

    上課用書:
    Java SE 7與Android 4.x程式設計範例教本
    作者:陳會安

    本學期課程目標:
    1.把JAVA融入到Android
    2.Android入門
    3.Android範例詳解

    1.把JAVA融入到Android
    於是將拿自己最熟悉的JAVA證照題目,
    用最好的開發環境 ECLIPSE開發JAVA變得很重要,
    可惜目前要找到如何用 ECLIPSE開發 JAVA的書籍似乎闕如,
    但要開發JAVA與Androdi就一定要學好ECLIPSE,
    於是劇本流程:
    1.ECLIPSE的環境建置。
    2.新建JAVA專案,開始寫101題樂透彩模擬程式。
    3.轉成視窗介面。
    4.輸出程執行檔,可以在WINDOWS、MAC、LINUS等環境執行。
    5.將專案改成APP。

    上下來還蠻緊湊,因為也要繳交作業,學生開始變得更積極。
    回家之後我就變成後製,又搖身一半為部落客,
    寫文分享JAVA開發經驗。

    Android 教學研習心得分享懶人包: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p/android.html

    吳老師

    java下載 jdk eclipse java教學網站 java教學影片 "java eclipse教學" "eclipse 教學" java證照解答 AWT類別 電腦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