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產業技術白皮書pdf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產業技術白皮書pdf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產業技術白皮書pdf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918的網紅鄭龜煮碗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鄭龜侃科技 #循環經濟 很難推?Google:拿著我的啤酒 https://panx.asia/archives/61177 就像是「#從搖籃到搖籃」、「#零碳負排放」、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另外好幾個同樣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不知道怎麼做才算的名詞一樣,「循環經濟」給了被氣候危機籠罩...
產業技術白皮書pdf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鄭龜侃科技
#循環經濟 很難推?Google:拿著我的啤酒
https://panx.asia/archives/61177
就像是「#從搖籃到搖籃」、「#零碳負排放」、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另外好幾個同樣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不知道怎麼做才算的名詞一樣,「循環經濟」給了被氣候危機籠罩的末世旅人又一顆北極星,然而即使我們的理智知道要向著這顆明星邁進才有生路,載著我們慣性與直覺的駱駝卻還是走老路。
關於循環經濟那複雜又完整的定義,請各位自己 google。簡單來說,相較於「做了賣,用了丟」的線性「#廢物經濟」,循環經濟強調「做了不見得只能賣,用了不見得只能丟」,「不再有廢棄物」。而加上經濟二字,就代表要有誘因、有商機、能靠人性自我驅動。問題來了,如果概念那麼好,為什麼我們的腳步如此躊躇?
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算法」。我們計算經濟增長與環境代價的陳舊方式卡住了改變的可能性,已經發展 40 年的「綠色GDP (GeGDP)」,其概念將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貨幣化、把氣候變遷造成的成本上升也計入,但始終沒能真的在國際間通行,少數曾經嘗試的國家一算起來嚇到,GDP 增長都變負數,實在沒辦法交代,紛紛放棄。
這就像是我們衡量一個小孩的成長,只看他吃進多少熱量,而不管營養是否均衡、不量身高體重、不在乎他是否作息正常、心智發展健不健全......當然也不在乎小孩在哪大小便。誇張嗎?一點也不,因為這就是以 GDP 衡量國家經濟成長的現況。
要在舊的廢物經濟模式牽著人類走到盡頭之前,加快使全球經濟發展方向改弦易轍到循環經濟,的確不容易。由創新傳佈理論模式來看,破口就在於鼓勵創新者 (innovator)與早期採用者 (early adoptor),藉由明確的政策利多,包括減稅、補助、降低管制、協助獲得資金等,讓循環經濟企業得以達到網絡效應,淘汰部分傳統企業,激勵其他傳統企業為未來投資、轉型。最終,讓新的、更有前瞻性的綠色算法突破臨界點,獲得全球普遍採用。
在廢物經濟模式裡,政府當然有行之有年的拼經濟手段,然而要進入循環經濟模式,不管是對政府或對市場投資者來說,問題在於:怎樣界定循環經濟企業以及其發展性?以及如何藉由國際先行企業引領風潮、創造生態圈?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 Google 怎麼做。Google 在上週二 (6/18) 於循環經濟國際會議--「Circularity 19」 大會上,首度公佈了這家搜尋與廣告巨頭要怎麼讓自己「循環」起來,我認為非常值得參考。
雖然 Google (或 Alphabet) 給人的主要印象還是一家網路公司,提供各種虛擬服務如搜尋、郵件、地圖、Youtube 等,但他生產的實體也同樣巨大,例如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辦公室、以及越來越多樣化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了解決生產出的浪費與廢物,Google 永續長 (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Kate Brandt 表示:
「浪費其實是一個數據造成的困擾。如果我們將物品視作資訊會怎樣呢?這對我們 Google 人來說是一個鼓舞人心的課題,而我們就是喜歡好的數據挑戰。」
在她公布的這份白皮書〈Circular Google〉中,Google 強調除了要讓本身,也要讓整個世界加速轉向循環經濟,而既然 Google 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整理資訊」,透過演算法、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讓我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所要的資訊,那麼只要把物品視為資訊,包括廢棄物在內,不就得了?!
( 白皮書請見:https://services.google.com/fh/files/misc/circular-google.pdf )
循環經濟的重要命題是「#廢棄物只是錯置的資源」,這幾年來也激勵了一些企業構思如何創新商業模式,把本來的廢棄物留在循環裡,但是這些新的商業模式大多只能小規模應用,例如在一個特定的小區域或甚至是一家公司的營運範圍內,一旦要擴大規模,就會卡關,因為當牽涉到更多流程跟單位,就很難把幾十年來穩固的廢物經濟劃分出去。
但數據就沒有這個問題。只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數據化,由原子轉為位元 (from atoms to bits) 就能夠超越物理限制,輕易地被連結跟撮合。Google 基於這樣的思維,在 2010 年成立,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協助下,建立了轉型循環經濟的三個指導原則,分別是:
1) 將廢棄物與污染從一開始設計就排除出去 Design out waste and pollution
2) 讓產品與材料能持續使用 Keep products and materials in use
3) 推廣健康材料與安全化學 Promote healthy materials and safe chemistry
(關於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 )
另外,Google 也定義出循環經濟在推動上的三大系統性阻擾,同時建構出自己該扮演的角色:
第一個阻擾是「技術與知識」,簡單來說就是欠缺數據或資訊品質太低,例如當材料跨越國境就難以追蹤,或當產品的生產地跟消費地不同時就「失聯」了。因此 Google 可以利用其技術,如人工智慧、雲端運算來解決關鍵的資訊挑戰,建立可複製與可規模化的數據系統跟指標。
第二個阻擾是「文化」。正如我開頭所說的,循環經濟步履蹣跚,許多時候是因為這個詞被看作是一種充滿限制與妥協的模式,而不是豐饒、創新、與發展。因此 Google 認為他們可以對其服務每日接觸的數十億使用者施加影響,激發人們對於循環模式的熱情與行動,讓人覺得充滿機會,其中一個作法就是以 Google 自己為例,分享實踐過程中學到的事情。
第三個阻擾是「資本」。要讓循環經濟轉起來,需要許多先行者、許多前導試驗,但正如我所說,大多難以達到足夠的規模,而且從概念孕育到成熟,要花的成本很高。在這方面,Google 發揮他的採購力來幫助符合循環經濟概念的新解決方案取代線性廢物經濟的老選項,讓其他資本也能夠加入支持,創造次級與升級再造 (upcycle) 材料的市場。
最後,落到實行層面,Google 選定 #數據中心、#工作場所、以及 #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其供應鏈 作為場域。首先,他們將各種資源流動的方式畫出來,並列出這些資源在走到廢物模式中的終點線之前,還有哪裡可以去。接著則是在每一條資源流動線上,找到一個最適合介入的時間點,依照設定可行的次級目標,讓資源朝最理想的方向繼續循環。舉例來說,針對數據中心的資源流動,Google 設定的三個次級目標就是
1) 在數據中心的營運、建造以及採購上都維持無廢棄物進掩埋場的要求。
2) 與能夠優先接受二次利用材料的供應鏈建立契約,最後
3) 在 2019 年開發出可規模化的模式,能夠從舊硬碟回收稀土磁鐵,再製新硬碟。
Google 將資源分為生物性的 (Biological) 與技術性的 (Technological) ,生物性類包括食物、纖維、木料等;技術性的則有金屬、塑膠、玻璃、與其他礦物。如下圖所示,生物性的資源可以再利用、回收、或是堆肥,至於技術性的除了再利用,還可以修復、再製造、或是回收。
對 Google 來說,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人工智慧跟循環經濟是天作之合。他們 (Google 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另外針對人工智慧如何加速循環經濟轉型出了一份 39 頁的報告。在循環經濟裡,一開始就把產品設計得適於循環很關鍵,人工智慧可以協助優化設計。創造可行的商業模式也對循環經濟很重要,人工智慧可以推動 Product-as-a-service (產品即服務)。最後,整個循環經濟的基礎建設,例如物流配送、電力、客服的節約與循環也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改善效率。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先讀讀這份報告,不然就等我之後再介紹囉。
(Google 的人工智慧如何推動循環經濟報告: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web-sustainability.appspot.com/pdf/AI-and-CE.pdf )
從 Google 這份白皮書,我們可以看見一家具有願見、資源、跟技術的企業,如何把循環經濟從輪椅推上火箭。而若從政府的角度出發,也非常值得借鏡。
就像日本動漫裡許多穿越或轉生到異世界的廢柴主角(被車撞死、過勞死...),往往記得自己在原本世界裡的知識跟關鍵資訊,因此在異世界派上用場,開了掛,成為超級無敵勇者。想要推動循環經濟,讓每一個被錯置的廢物(這可不是罵人)都能在異世界當上勇者或大賢者,成敗的關鍵也在於要讓這些廢物都能被數據化,帶著資訊轉生。台灣政府跟資訊科技產業不妨藉此機會,學習 Google 推循環經濟的思維,把散亂的產業發展目標統整一下,讓拚經濟與拼永續能夠並行不悖吧。
--------
延伸閱讀:Google 還做了一個網站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循環經濟喔,請見 Your Plan, Your Planet https://yourplanyourplanet.sustainability.google/
反轉暖化的循環經濟論壇(內有講者的簡報可下載):
http://rsprc.ntu.edu.tw/zh-tw/m06-3/fubon-global/1154-1080625.html
產業技術白皮書pdf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建立學習型系統之大數據基礎】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議題召集人-李友專
【臺灣智慧醫療的機會與挑戰】- 建立學習型健康系統樞紐
資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與行為,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指出,科技政策更是攸關未來國家整體發展的關鍵。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投入健康資訊科技(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領域之創新研發,期望能藉此提升醫療品質、降低醫療成本、維護病人安全、增進醫療之可近性、公平性與效率。
臺灣醫療環境擁有先進設備,世界水準之上的醫療技術,以及經年累月儲備的優質醫療人才與實力等優勢,2016年The Richest更將臺灣評比為國際第一名的醫療照護,臺灣的醫療成就具有最佳的國際聲譽及競爭力。面對全球的創新科技浪潮,臺灣需要快速地掌握健康資料應用的關鍵、發揮資通訊技術能量、聚焦資源在優勢潛力,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藉由加強資料開放、環境健全、跨域整合及實驗場域的方式,全力發展創新智慧健康產業,以人為本,提供更完善的健康醫療環境。
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之吳成文院士,於2016年邀請友專擔任「健康醫療資訊科技政策建言」議題召集人,讓此項議題能真正有機會向政府和國人發聲。2017年延伸此議題更加深入探討「建立學習型健康系統之大數據基礎」,特別感謝產、官、學、研專家、團隊所提出之具體策略與建議,進而彙編成我國五到十年內需發展之建立學習型健康系統政策白皮書,也相當感謝工作團隊的後勤支援,才讓此書能順利產出。透過此書的彙編,期許我國在醫療資訊科技能夠蓬勃發展,為民眾打造更健康幸福的智慧醫療環境。
【Reference】
1.資料/圖片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建立學習型健康系統之大數據基礎」: http://bit.ly/2MU3t3x
2.國衛院論壇出版品書架,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book/
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衛院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建立學習型健康系統之大數據基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臺北醫學大學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產業技術白皮書pdf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2018-05-21 14:42 來源:城市金融網
摘要:《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互聯網巨頭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佈局,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多地政府積極從產業高度定位區塊鏈技術,政策體系和監管框架逐步發展完善。
“鏈上無限”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高峰論壇於5月20日北京市召開。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童曉民、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起風財經創始人羅智勇發布了《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深入分析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的應用落地情況,系統闡述中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的六大特點和六大趨勢。
《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互聯網巨頭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佈局,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多地政府積極從產業高度定位區塊鏈技術,政策體系和監管框架逐步發展完善。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構建“誠信產業環境”,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正在成為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支撐。
《白皮書》總結了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總體六大特點:第一,我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方興未艾。第二,地域分佈相對集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第三,區塊鏈應用呈現多元化,從金融延伸到實體領域。第四,實現“協作環節信息化”,助力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第五,技術濫用導致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忽視。第六,產業政策體系逐步構建,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白皮書》對我國區塊鏈產業趨勢進行了展望:一是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闢國際競爭新賽道。二是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三是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區塊鏈打造新型平台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五是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六是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係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區塊鏈全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
《白皮書》指出,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鏈條已經初步形成,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從上游的硬件製造、基礎設施、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的公司已經基本完備,協同有序,共同推動產業不斷前行。
從公司的地域分佈狀況來看,地域分佈相對集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依然是區塊鏈創業的集中地,位於四省的區塊鏈企業佔比超80%。除此以外,中國區塊鏈創業活躍度前十名的省份還包括江蘇、四川、福建、湖北、重慶、貴州。
從區塊鏈產業細分領域分佈狀況來看,截止到2018年3月底,區塊鏈領域的行業應用服務類公司數量最多,其中主要為金融行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到86家,主要為實體產業應用服務公司數量達到109家。此外,區塊鏈解決方案、底層平台、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相關公司數量均在40家以上。
從融資輪次分佈狀況來看,區塊鏈產業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目前有接近90%的投資事件集中在早期階段(A輪及以前),另外有9%的投資事件屬於戰略投資,B輪及以後的投資事件佔比僅為2%。區塊鏈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區塊鏈技術產業應用快速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
《白皮書》指出,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區塊鏈應用呈現多元化,從金融延伸到實體領域都有落地應用,涵蓋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徵信、交易清算、積分共享、保險、證券等金融領域,以及商品溯源、版權保護與交易、電子證據存證、財務管理、精準營銷、大數據交易、工業、能源、醫療、數字身份、物聯網、公益、電子政務等等實體產業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主戰場是實體經濟產業領域,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也將集中體現為落地產業場景後帶來的價值增量。區塊鏈技術已經開始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迎來產業區塊鏈“百花齊放”的大時代。
基於區塊鏈系統,數據可以被有效地確權,且數據要被多方驗證,同時不可篡改,基本上可以較為有效地保障數據的真實性。這種數據上鍊的過程,稱為“可信數字化”,加速實現“產業協作環節信息化”。區塊鏈技術實際上為傳統的實體產業提供了一種“換道超車”一步到位直接實現“可信數字化”的機遇。
區塊鏈產業存在合規和技術風險,不可忽視
然而,技術濫用也導致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忽視。《白皮書》指出,區塊鏈行業仍面臨兩類風險:一方面是合規性風險,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階段出現一批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項目。另一方面是技術層面的風險,諸如51%攻擊、私鑰和終端安全、共識機制安全以及傳統的網絡攻擊造成網絡堵塞、分叉等等。
區塊鏈開闢國際競爭新賽道,技術應用將在三年內廣泛落地《白皮書》指出,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中國區塊鏈行業的技術創新正在加速,並且在一些相關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下一階段,將繼續加快公鍊等價值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塊鏈產業生態。區塊鏈領域也隨之將成為創新創業的聚集地,技術應用將在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此外,區塊鏈將打造新型平台經濟,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同時,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係也將進一步完善,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產業區塊鏈項目深入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有力保障,違法違規的項目則將會受到嚴格監管。
“鏈上無限·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高峰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指導,起風財經、網易科技主辦,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清華產業星聚計劃、盜火者區塊鏈應用聯盟、中國知識產權聯盟區塊鏈專委會聯合主辦。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原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謝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蔡維德,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出席峰會並發表演講。
http://upload.csjrw.cn/2018/0521/1526884880279.pdf
附圖:圖1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童曉民、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起風財經創始人羅智勇共同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白皮書》
圖2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2018年中國區塊鏈白皮書》編委會主任於佳寧博士發布《白皮書》內容
資料來源:http://www.csjrw.cn/2018/0521/87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