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產業上下游關聯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產業上下游關聯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產業上下游關聯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產業上下游關聯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郝明義Rex How,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韓國的例子看圖書定價制】 上星期這場討論圖書定價制的論壇中,我看到 Ling-Yee Lee 李令儀說她支持圖書定價制,認為這有助於獨立書店的成長,而老貓 陳穎青 則說他反對,並「認為圖書定價制度不一定有助於獨立書店,從現有案例來說,韓國3年前實行圖書定價後,最大受惠者是大型連鎖書店。...

  • 產業上下游關聯圖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01 20:19:00
    有 86 人按讚


    【從韓國的例子看圖書定價制】
     
    上星期這場討論圖書定價制的論壇中,我看到 Ling-Yee Lee 李令儀說她支持圖書定價制,認為這有助於獨立書店的成長,而老貓 陳穎青 則說他反對,並「認為圖書定價制度不一定有助於獨立書店,從現有案例來說,韓國3年前實行圖書定價後,最大受惠者是大型連鎖書店。」
     
    就韓國實行圖書定價制之後到底是否對獨立書店有助益,我可以說明一下最近幾個月所了解的情況。
     
    今年五、六月間,我除了參與接待一個韓國出版產業上下游(包括出版業與經銷、零售業者)來台灣的參訪團之外,也參加了首爾書展。
     
    根據這兩次經驗,我聽到的情況都是,韓國實施圖書定價制之後,雖然到目前對出版業者到底產生了哪些助益還沒有定論,但是對激發許多過去沒有的小書店出現,則是大家公認非常明顯的現象。也因此,今年的首爾書展除了有一個主題館做了韓國書店歷史的回顧之外,專門另設了一大塊獨立書店的展區,讓全國各地的小書店店主來參展。(我今年在首爾書展做了些現場記錄,可以參閱這裡:http://bit.ly/2f4nNjr
     
    也正是因為韓國的圖書定價制確實讓書店消失的問題得到止血,並且有很多新型態的小獨立書店出現,所以儘管仍然有人質疑「雖然書店比較好一些,但是上游出版社的業績並沒有得益,這有什麼意義?」但是像以大韓出版文化協會會長尹哲鎬為代表,支持圖書定價制的人認為:「只要書店端能改善,再多些時間出版端自然也會見到效果。」所以他認為今年十月之後,應該還會繼續再實行三年。
     
    對圖書定價制,我一向持同樣的看法。對於這個制度推不推動,其實業者永遠難有一致的共識。因為不同的業者,面對不同的業務通路、購買者,有不同的立場,所以對於是否要推動圖書定價制,自然有不同的觀點。而圖書定價制也絕不是什麼萬靈丹,頂多接近於一種止血劑——對經不起折扣戰而消失的書店的止血劑。只是不見得所有的業者對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這件事都有同樣的急迫感。
     
    所以,政府要不要推動圖書定價制,如果想借由多辦一些座談、論壇來取得所有同業的共識,那可能再辦一百場也不可能。
     
    也因此,我覺得目前可能大家需要都要問自己一些問題:「從進入2000年之後到現在,這十幾年時間裡,我們的折扣促銷是否在越打越大?越打越大的折扣促銷,到底有沒有使我們的業績越來越好?越打越大的折扣,和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現象有沒有關聯?如果我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書店,對於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現象到底該採取些什麼止血措施?即使我的營業收入不是主要來自書店,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現象是否也是個警訊,應該想想採取些什麼止血措施?」
     
    如果多數人都覺得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現象還可以接受,那就說明我們社會還沒到接受圖書定價制的時候。相反地,如果多數人都覺得越來越多書店消失的現象已經難以接受,那就該認真思考推動圖書定價制了。
     
    政府,不該是等到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有一致共識」的時候才採取行動,而在於如何看清這些大的趨勢,有肩膀、也負責任地推動相關的政策。
     
    最後再補充一點,就是我曾經寫過:從韓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制度雖然說是「定價」,但重點也可以不在「定價」,因為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和遊戲規則是:不論網路還是實體書店,不論是實體的連鎖大書店還是獨立小書店,大家的售價都「平等」的制度。所以,圖書定價銷售制,也可以說是「圖書等價銷售制」。只不過照「定價」來賣,可以讓「等價」最清楚、最易懂。』(請參閱:http://bit.ly/2hjEfgH)
     
    所以,也許我們不要再說「圖書定價制」,而該說「圖書等價制」。

  • 產業上下游關聯圖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2-13 20:00:49
    有 8 人按讚


    (歡迎連署並分享)

    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連署聲明書

      2014年,台灣IC產業產值在全球市占率約22%,儘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IC產業對台灣整體競爭力至關重要,我們了解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樂見兩岸IC設計產業合作結盟,共同參與開發和擴展市場,但是,我們反對開放中資以入股的形式鯨吞台灣 IC 設計產業。經濟部長鄧振中十一月下旬公開表示,將在下任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我們認為,此事攸關台灣未來高科技產業命脈、國家競爭力與國家安全甚巨,未來半年即將卸任的馬政府,匆促做此重大決定極為不妥,我們在此連署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並提出以下說明與訴求,敬請學術界和產業界先進連署支持。

    背景說明:

      中國政府近來透過以清華紫光為代表的數家國家掌控的投資公司,積極在國際上收購半導體產業,以圖跨越技術落後門檻、快速建立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紅色供應鏈。半導體是現代電子工業的核心,從手機、電腦、汽車到各式家用、工業和國防產品,半導體已經和現代社會的日常運行息息相關,其重要性,在互聯網及物聯網時代更是與日俱增。猶有甚者,半導體掌控所有手機、電腦、工業控制系統和先進國防器材的內部資訊設定及間碟功能,一旦其研發製造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將嚴重威脅到我國的資安與國安。除了產業競爭力的顧慮之外,正是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日前美國與韓國政府,才都先後拒絕紫光收購其半導體大廠美光和海力士。同時間,紫光集團與聯發科卻對外公開喊話,希望我國政府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經濟部長鄧振中對此也公開表態「樂觀其成,趕在卸任前開放」。此事關聯如此重大,決策卻如此輕率,我們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與抗議。

      相對中資入股聯發科、可能產生的一連串重大技術移轉掏空效應,台積電才剛以能避免技術機密外洩的「完全獨資」方式,申請赴中國江蘇設立十六奈米、12寸晶圓廠,以因應當地市場需要。且台積電將最先進十奈米製程留在台灣,而江蘇廠建成之後,也只佔台積電整體產能的2.5%,影響極其輕微。對比台積電對中國設廠謹慎小心步步為營,中資要求入股台灣IC設計公司的未來效應,更加值得我輩警醒面對。

    結論與訴求:

    ㄧ、我們正面看待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樂見兩岸IC設計產業合作結盟,共同開發和擴展市場,但反對會喪失台灣產業主導性、開放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公司的方式。

    二、紫光集團已公開承認自己就是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的國營企業,我們不能接受中國政府掌控台灣半導體產業關鍵上游的IC設計公司,也絕不能容許中國國營企業未來可合法移轉台灣IC設計全套運作機制與技術,建立中國自己的紅色供應鏈,甚至移作中國國防軍備所用。

    三、中國政府資金一旦長驅直入、掌握10%或15%關鍵股權,就能對股權相當分散的台灣IC設計公司,掌控其經營權及未來發展方向。沒有台灣的主動積極協助配合,中國IC設計水準很難追上台灣,然而一旦中資入股,在對岸市場與中國政府雙重壓力下,台灣業者將很快喪失主導性與主控權。例如,中方可完全合法調派台灣工程團隊至中國,帶領當地工程師學習、移轉台灣廠商的技術領先優勢,屆時技術、高階製程、最先進研發、上下游客戶長期關係,全都可以合法的透過內部移轉的方式,被中資學走、搬走,並進而在中國建立他們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因此,雖然開放中資入股的消息,必會刺激台灣IC設計公司股價的短期上漲,對台灣IC設計公司的工程師和股民而言,該舉措將是短多長空!

    四、此次中國透過紫光集團放話,要求台灣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產業,也顯示市場過度集中中國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在此,呼籲政府檢討產業政策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負面效應,同時,積極協助廠商解決留才配套措施,深耕台灣高階技術的研發重鎮地位,以利分散拓展國際市場。

    五、懇請政府深思慎行,切勿一步錯、全盤輸,葬送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未來命脈,折損關乎台灣生存的國家安全,資訊安全與競爭力!建議即將卸任的政府部門,尊重民主精神與新民意,確實扮演看守過渡內閣的角色,將開放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公司如此重大之決策,留待2016新政府以更縝密評估和嚴謹討論的方式決定。

    連署網頁:https://goo.gl/BTOJXE

    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服務產業聯盟

  • 產業上下游關聯圖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5-28 12:00:17
    有 132 人按讚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0463/

    上下游貼了這一篇的新聞,我們不只是是送過去的鮮果有問題,連飼料輸出也有問題。
    其實飼料輸出有問題,是本來就會發生的一塊,會不發生才奇怪吧?很多的養殖業者叫了飼料,真的清楚這些飼料的原料哪裡來嗎?飼料本來就需要添加油脂,飼料添加油脂的目的有三個。
    1. 協助造粒,沒有油份都是乾料的情況,製成粒狀飼料對於機械的耗損太大,營運成本會上升,所以一定要添加部分的油脂,幫助造粒。
    2. 減少粉塵汙染,如果用純乾料,造粒時一定會有很多粉塵的問題,這種問題太嚴重,你就會被附近的鄰居圍,但你也不可能加水,加水,水份上升就容易發霉,發霉飼料就不能用了,所以油當然是不二選擇了。
    3. 增加飼料熱量,加了油,食用的熱量當然增加囉。

    但以台灣油脂流向跟管制制度,就可以了解,究竟動物飼料加了什麼樣品質的油,恐怕只有供油商跟飼料廠自己理解吧。

    那台灣的飼料油方面是不是真的比大陸落後呢?
    要從兩個面來看:
    1. 標準
    2. 產業檢查程度

    產業檢查程度我就不想提了,
    我主要講講標準,
    第一張圖是主管台灣飼料油標準的CNS3400 N 2032
    裡面講到幾樣
    1. 水分在2%以內 (油裡面含的水分,不需要解釋)
    2. 總脂肪酸不低於90% (總脂肪酸就是油脂的成分,代表純度要到90%)
    3. 游離脂肪酸FFA 不得超過20% (這個也可以算在總脂肪酸理面,通常1%游離脂肪酸會算成2的酸價,依照油脂的不同會有不同的係數,就像黃豆油跟棕櫚油系數也不同,但又不是在做研究的,誰管的那麼細,所以大家都用2在代,換成白話就是酸價40以下,酸價可以直接視為油酸敗的指標)
    4. 不皂化物 5%以下 (不皂化物就是不能變成肥皂的物質,簡單來說就是非脂肪酸的東西)
    5. 不溶物 1% 以下 (不溶解的物質)
    6. 過氧化價 不超過10 (過氧化價就是指油中的過氧化物,這些過氧化物會引發油品的酸敗,數值越高,油就越容易酸敗)
    就六樣,就沒了。

    那大陸的標準咧?大陸的飼料油標準是NYT 913-2004
    他們分成兩個要求,質量要求與衛生要求

    質量要求下面有
    1. 碘價50~90 (碘價就是脂肪酸雙鍵多少的數值,也就是不飽和程度,不飽和程度越高碘價就越高,要求碘價,很明顯就是要檔牛羊油,所謂的牛脂tallow的碘價約30左右)
    2. 皂化價大於190 (皂化價就是容易變成肥皂的程度,數值越高,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越低,這個指標其實跟總脂肪酸一樣,那為什麼要看這個呢?這就是智慧了,驗總脂肪酸要跑LC,做起來很貴又很久,能做的實驗室比較少,但驗皂化價就不一樣了,這是普通化學分析,叫個高中生來都可以操作,快又準還很便宜,現在還有自動化機器可以用,油直接丟進去,5分鐘就有結果,跟驗酸價的機器一樣,只是要換部位而已,機器還很便宜。)

    3. 水分1%以下 (karl fish 5分鐘有結果,但karl fish 拿來驗這種高水分的,耗材噴很快,所以有其他比較不準一點,但便宜很多的驗法,有問題再用karl fish)
    4. 不溶性雜質 0.5% 以下
    5. 非皂化物 1%以下

    質量項目比台灣嚴格,檢驗又更靈活。

    衛生要求
    1. 酸價 20 (台灣標準是2倍)
    2. 過氧化價 15 (台灣標準10,比台灣鬆)
    3. 羰基值 50 以下 (這個值就是醛,酮,羧酸與衍生物的數值,數值越高,越不好。 台灣無)
    4. 極性成分 27%以下 (油脂是非極性分子,但如果酸敗或是油炸造成分子被破壞,就容易變成變成極性分子。台灣無這個標準,在台灣油炸油超過極性成分超過25%就不能食用,這個指標有試紙可以快速檢測)
    5. 游離棉酚 (跟棉籽油有關,台灣無標準)
    6. 黃麴毒素 (跟霉害有關,台灣無標準)
    7. 苯并比 (油炸後的致癌物,台灣無標準)

    理論是上面那樣,但實際又不可能那樣驗,照那樣驗關口人員就倒了,要以實際的影響去思考,上面7樣指標其實都是正關聯性的,所以只要找一個最便宜最快速的驗就好了,那個指標就是酸價,快又便宜準確度也高,所以關口抽到當然先驗酸價,酸價有問題,就可以擋了,也不用搞那麼麻煩驗其他項。

    至於為什麼會驗出牛羊源,那很簡單阿,因為驗酸價的時候,可以一起驗碘價,一樣的機器,碘價驗出來很低,就差不多知道是牛羊源了,碘價30附近只有牛脂。

    ------------------------

    結論
    1. 大陸那邊只是用很基礎的檢驗,就可以查到這些有問題的飼料,如果繼續不做好台灣內Q的部分,看來遲早輸出也會被擋。

    2. 台灣的飼料油法規的確很鬆,國外飼料油要進來,很好進來,酸價40以上其實很困難,畢竟這是20年前的標準,不適用在現在的環境,也是很合理的。

    3. 從對面的指標與配合的執行面,我感覺到這不單純只有學術還有與實務的應用與結合,幫助關口進行快,耗材便宜,準確的檢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