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生活型態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生活型態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活型態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活型態舉例產品中有2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93的網紅Irene 與資料職涯大小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閒聊 #資料職涯新人 找工作可以注意的 3 個面向] 最近蠻多人來諮詢選擇工作的建議,趁機會一次來彙整給大家🙌 - ㄧ、找 #有數據 的公司 既然已經是資料職涯新人(不論是剛出社會還是轉職過來),就更需要有適合磨練數據分析技術的環境,所以會建議先弄清楚目標公司有沒 #數據資產 和 #數據題目。...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生活型態舉例 在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7:06:40

< daily plog/ 大學新鮮人解憂室> ⁡ 大學, 一個誰再也不用為你負責任的年紀 一個你想做什麼也沒有人可以阻攔你的年紀 他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充滿煩惱的 ⁡ 身為大學新鮮人的你,想要怎麼度過青春年華呢 ⁡ - 最近身邊正要上大學的朋友也好,讀書帳的小粉絲們也好,總是來問我說—啊啊啊萬一跟室友...

生活型態舉例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15:16

#溝通分析心理學 #創始人經典作品 #心理遊戲 #艾瑞克伯恩 . 生活中的每一個溝通,都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心理遊戲 解開溝通、對話中隱藏的心理學密碼,擺脫他人遊戲的控制與操縱 . 💬「要不是因為你……」 💬「看你害我做了什麼事……」 💬「都是你逼我的……」 . 從親子關係、兩性關係到職場生活,我們的每...

生活型態舉例 在 溫答 Wond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27:45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心裡那個最自由的狀態是什麼模樣? ⁡ 𓂅 說到「自由」,我最直覺的詮釋是「不受限」; 重視自由的我,一直以來都很努力在工作、生活、關係等面向活得不受限,這份對於自由的詮釋,方向或許是對的;但錯的是,我一直認為那個限制,是來自外在。 ⁡ 舉例來說,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前,我認為不自由...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Irene 與資料職涯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09:00:47
    有 20 人按讚

    [閒聊 #資料職涯新人 找工作可以注意的 3 個面向]

    最近蠻多人來諮詢選擇工作的建議,趁機會一次來彙整給大家🙌
    -
    ㄧ、找 #有數據 的公司
    既然已經是資料職涯新人(不論是剛出社會還是轉職過來),就更需要有適合磨練數據分析技術的環境,所以會建議先弄清楚目標公司有沒 #數據資產 和 #數據題目。這需要靠面試多問一下,了解目標公司都做什麼數據專案、公司存放的數據多寡與大致的類型,多問多評估才能愈接近正確的環境。
    -
    二、確認產業有興趣
    選到沒興趣的產業真的會失去洞察數據的動能,所以一定要三思,有興趣加持才能幫助自己看到更多數據創造的商業價值。舉例來說,我喜歡旅遊和買東西,那我看旅遊電商平台數據就會很有感覺😏,我也會更能內化平台需求與自己內心的需求。
    -
    三、確認公司類型是現階段想要的
    雖然說到爛了,但還是要再說一次:甲方、乙方、甲方新創、乙方新創公司型態不同都會大大影響工作的內容。多運用公司類型的特色來勾勒職涯的發展方向是很重要的,還不知道怎麼區分的人可以參考我過去的貼文「你可以選擇的公司型態:甲方、乙方還是新創公司?」
    -
    -
    又來分享我的 #辦公室穿搭 (因為沒生活照了,我都沒空出門遊玩啦😭)
    這是 #低調復古風,杏色絲質襯衫+黑色異質拼接窄裙+無印良品小白鞋+在 #hsusdaughter 做的藍白相間手工肩背包。
    -
    #職涯規劃 #職涯發展 #資料科學家 #資料職涯 #職涯諮詢 #職涯探索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21:04:42
    有 1,171 人按讚

    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7:06:14
    有 2,759 人按讚

    #網崩閒聊
    賊粒進入了愛探索身體🐤的年紀後,我常常耳提面命的告訴孩子們,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只有自己可以碰,除了洗澡以外爸爸媽媽也不能碰、如果受傷的話醫生可以碰。

    不知道是不是我嘮叨了太多次,或是講的時候態度太慎重,最近出現了一些讓我有點傻眼的反應。

    譬如說泡澡時,賊粒一下說「bigger! 它bigger了!」、一下說「taller~~」、一下說「floating~(浮起來了)」
    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後,
    會轉頭跟米米說:「這我的privacy(隱私) ,你不能摸喔!」

    米米平時也會平白無故的,把上衣掀起來,然後用手遮住胸口,對我說:「Don’t touch my privacy .」(這是我在模擬各情境時教她的)

    他們要遮住、不讓人觸碰的概念是對的,
    可是他們會先露出來,告訴你這是他的隱私部位,然後再遮住和告訴別人不能碰。🤦‍♀️

    不知道是不是我不經意流露的緊張強化了他們的行為,或是哪個地方漏了什麼?
    也有可能等他們再長大就更理解了,
    好煩喔,當媽媽真的很多擔心的事。
    如果大家有很有效的教導小孩身體界線的方式,歡迎分享噢!

    /
    我問朋友:「你知道大A嗎?」
    友:「知道阿,那個變性人。」
    我:「那是小A辣。」
    辣不是啦的音譯,人家不是小A,是小A辣。

    我跟大A說,【大A】跟【小A辣】,1A0B,她聽得滿頭問號,
    我以為學生時代大家都會玩 #幾A幾B猜數字 !難道這個可以打發上課時間的小遊戲也有城鄉或世代差距嗎!

    幾A幾B猜數字,就是一人出題、一人解答,有四位數,A表示數字對,位置也對,B表示數字對,但位置不對。
    很適合老師在上面講課時傳紙條偷玩,還可以訓練邏輯。
    譬如說:
    題目為【4321】
    猜【1234】的話就0A4B,猜【5678】就是0A0B,猜【4356】就是2A0B,猜【2341】就是2A2B,要猜到4A為止。

    文字上也同理:
    【左岸咖啡】講成【左營咖啡】就是3A0B,
    【哈姆太郎】講成【哈姆立克】就是2A0B,
    【三媽臭臭鍋】講成【三鍋臭臭媽】就是3A2B
    (以上舉例來自國插)

    /
    #BunnyTickles沙發&樂高LEGO收納盒團中通知
    我最近由於工作越來越多,時不時會反思自己媽媽的身份,
    我仍然是24小時陪著小孩,但「有效陪伴」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的,很多時候是邊陪邊做家事、邊陪邊工作這樣。
    心裡有點愧疚,但認真想一下,又覺得我對於陪伴他們、和保持自我的平衡上,已經盡力了。
    我很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對我來說只有努力減少自我剝奪感,才有辦法成為快樂的母親。

    這幾個月來 #BunnyTickles沙發 真的有改變我的生活型態,
    我陪小孩的時間,是以前的兩倍以上,
    為什麼呢? #因為沙發坐起來很舒服

    我放了三張在遊戲室,
    因為比我平常坐的椅子還舒服,所以我這個少年得痔的有痔婦女,
    自然會去那邊坐著,平常待在那邊的時間就變多了,
    我就算是坐在那邊用手機工作,都多了很多跟小孩互動的時光,譬如說一直假吃米米送來的食物、出一張嘴點菜等等。

    能增加很多陪伴小孩的時間,算是BunnyTickles沙發給我的驚喜收穫🤍

    👉BunnyTickles沙發&樂高LEGO收納盒>https://gbf.tw/zukcf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18 22:00:19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12:52:53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 生活型態舉例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23 14:52:08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患者需接受手術、化療、放療等各種治療,著實影響患者身心狀態。不過,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師說:「只要吃對營養,有60%的癌症可預防」。

    防癌:飲食是關鍵
    「病從口入」及”You are what you eat.”是真的!研究發現,60%~70%的癌症是吃出來的,劉博仁醫師舉例,像是加工肉品、食品含有防腐劑、亞硝酸等成分,就非常容易致癌。但他也指出,有大型研究顯示,只要「纖維」吃得夠、「紅肉」的攝取不要過高,對於許多癌症的防治有很大幫助。

    防癌飲食原則
    1、攝取足夠纖維
    2、攝取好油脂
    3、避免過多飽和脂肪
    4、避免含毒素食物

    劉博仁醫師說明,遵守健康的飲食原則,有助腸道保健,包括腸道生理狀態良好、益生菌含量增加等等;肝臟解毒的效能也會提升。能夠盡量避免將致癌毒素吃下肚,對於整體消化道包括胃、食道、肝臟、大腸等都有許多好處。「透過調整飲食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就能降低許多癌症的發生。」

    劉醫師的飲食原則

    不吃加工肉品

    蛋白質盡量以白肉為主
    去皮雞胸肉、中小型海魚等。劉博仁醫師解釋,相較大型海魚而言,食用中小型海魚能降低很多重金屬的攝取;海魚中除了蛋白質外,也能攝取到葉酸、脂肪酸。

    攝取大量蔬菜
    蔬菜中的大量纖維質對於腸道保健非常重要。

    選擇糙米飯
    糙米含有麩質,其中就有維生素B群及較高的纖維質。

    多喝水
    每日喝水量2000c.c.以上。

    劉醫師的下廚原則:少調味料、不高溫爆炒

    劉博仁醫師平日都會自己下廚,也擁有好幾道拿手菜。我們知道相較於外食,自煮是一個對健康更有幫助的選擇,但其實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我們以前有一句話:要害一個人的話,就每天讓他享受美食。」劉博仁醫師指出,外面販售的很多「美食」都歷經許多加工過程,而在他的廚房中,使用的調味料則非常簡單,包括一些醬油、鹽巴、胡椒粉等,也會使用辛香料,包括蔥、薑、蒜等。

    低溫油水炒菜
    劉博仁醫師分享,自己烹飪不用高溫爆炒的方式,而改以低溫油水炒替代,在炒菜過程中加入一點水,能降低油的發煙點,避免酸敗。

    蔬菜先汆燙
    將蔬菜洗淨後會先汆燙在放入鍋中炒。

    肉品來源要把關

    「簡單講,就是盡量清除食物中可能含有的毒素,」劉博仁醫師總結,保持食物的天然原味、自然樣貌;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調味料、添加物就是他一般下廚的原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2月號《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19

    【更多名醫的餐桌】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對荷爾蒙好!瘦身、經期、更年期怎麼吃才對【郭安妮醫師】
    https://youtu.be/ALqxrvV_1x4

    減重卻用錯方法,當心脂肪肝找上門!【張振榕醫師】
    https://youtu.be/UXKYDrWNKdY

    【相關文章】

    劉博仁醫師親身傳授:吃對營養,6成癌症可預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62

    她半年體重減11公斤!劉博仁的荷爾蒙食療瘦身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289

    吃素真能減重降膽固醇!只要避開4大肥胖地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412

    #劉博仁 #抗癌 #料理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