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生活在他方米蘭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生活在他方米蘭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qunni (鴨子)看板book標題[心得] 米蘭.昆德拉《生活在他方》時間Thu Jul 23...
生活在他方米蘭 在 黃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1:28:19
- 生活在他方 我在徒步環島的時候帶著一本蔣勳的書,走累了就會坐在路邊閱讀,其中這一段非常適合當說的心境,也想給面對生活感到混沌的你。 「我在旅途中,想到十九世纪末象徵派詩人韓波(Rimbaud)年輕時寫的詩句:La vie est d‘ailleurs! 有人把這個詩句翻譯成「生活在他方」...
《生活在他方》米蘭.昆德拉 著/皇冠
https://qunniblog.wordpress.com/2015/07/23/
「有一種美好的寧靜在她身上綻放開來」
有關於「幕間休息」這一刻的深刻體認,我想書中的紅髮女孩是頗有所感的,尤其在她與
詩人看似電影般絢麗多彩、高潮跌起的相遇種種後,她是非常適合喘口氣的。
初識米蘭昆德拉,就以這稍具冷感的語調,不像那轟然起伏、戲劇味甚濃的書籍,處理本
書內這位讀者看了可笑、但他卻著迷在自身浪漫非凡、遺世獨立,彷彿自身為上帝所應許
、揀選的才華洋溢之詩人—「傳奇」的生平。
喔不!這會兒要提一提「傳奇」、或是所謂的「才華」,可是相當令人玩味的部分。
在閱讀本書後,我想大部分的詩人、或是文字創作者,心理的思路變化應該為:先是極度
的嘲諷書中主角一雅羅米爾他那愚蠢的自我感覺良好,隨著書頁的翻動,漸次轉為戒慎恐
懼,靜靜地看著與普世「才子」相差不多的雅羅米爾,到底是以怎樣的思考模式,一步步
地走向他「傳奇」般的人生謝幕。
有些書,你會著迷於極微細小的文字鋪排,像是如何藉由日常的生活瑣事、意識流動紀錄
,慢慢推衍開主角間的荒誕人類本性、愛慾嗔癡;而我在閱讀時,思緒也不時地、彷彿伸
縮鏡頭般,由與書頁毫米的距離,拉出到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看看這樣的故事,是又以
何種的姿態,嘲諷、呼應那段平行時空的眾多道貌岸然、或是鄉愿不已的主流意識。
「如果昆德拉的小說就這一點而言是當代政治歷史的史實畫像,那是因為這些小說只以這
段歷史(甚至整個歷史)原本的樣貌來看待它;那是一個無意識的虛構,一齣宏偉卻又無
關宏旨的悲喜劇,一顆或許只有文學能讓它漏氣的氣球。」(p.370)
由閱讀時的觀點視角選擇,你可以選擇站遠遠地旁觀米蘭昆德拉為你展現的諷刺大劇,或
是跳入劇情,擔任荒謬小說中的一角。《生活在他方》這類寫入人性的經典小說,夾敘夾
議,語感親切如鄰家的生活筆記,但也最是讓人啞笑苦澀,敬佩這多彩書扉的搭建者,竟
將如此慧詰的哲學思辯,藏在這點點文字之內。
無賴、可鄙還是富有才情,好像也就只差在全知的敘事觀點是否開啟,而我們的人生,其
實也就像瞎子摸象,你看到的這點,好深信好深信的這點,會在另一個視角,成為眾所詬
病、甚至百思不解的茶餘話題。
但這又有何妨,也就只有自己才能主宰的獨特人生,要像罐頭般平穩製程來產出,或是奇
異非凡但又可笑、不被眾人所理解,選擇與詮釋的差異使然罷了。
開心很重要,自己能認同的解讀更重要!如果一直盲茫然或是不願冒險,其實也是另一項
很不錯的選擇,因為你掌握了穩定,但也失去了犯錯嘗試的機會。
一本《生活在他方》就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意識延伸,頗有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52.1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37588722.A.D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