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生死合險終身壽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生死合險終身壽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死合險終身壽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死合險終身壽險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39的網紅保險比較下單平台-Polida保立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手機摔碎心也碎的小編今天要來說壽險,這邊說的壽險與"保險入門"第一篇提到的壽險不一樣啦😛 _ 之前提到的壽險是將保險的標的分為產物保險(產險)及人身保險(壽險),有種縮寫的感覺。這裡說的壽險純粹是指一種險種。(🤯這樣有懂嗎....) _ 壽險主要針對人的”生死”,有專門保死亡的死亡險(保障親屬),有...

  • 生死合險終身壽險 在 保險比較下單平台-Polida保立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9 17:41:20
    有 3 人按讚

    手機摔碎心也碎的小編今天要來說壽險,這邊說的壽險與"保險入門"第一篇提到的壽險不一樣啦😛
    _
    之前提到的壽險是將保險的標的分為產物保險(產險)及人身保險(壽險),有種縮寫的感覺。這裡說的壽險純粹是指一種險種。(🤯這樣有懂嗎....)
    _
    壽險主要針對人的”生死”,有專門保死亡的死亡險(保障親屬),有專門以生存為給付條件的生存險(儲蓄功能),還有兩者兼具的生死合險(保費較高)
    _
    壽險的理賠方式是針對”身故”或”完全失能”,給付一次性的保險金。相較於意外險適合沒有經濟壓力的年輕人,壽險通常是身負經濟重擔的社會人士必買的保險。面對父母子女的各類開銷及貸款,希望當身為經濟支柱的自己垮下時,還有壽險的理賠金幫忙支撐。
    _
    所以在規畫壽險時,首先考慮自己目前身故後的責任輕重(為家人帶來多少經濟壓力),來計算自己的壽險額度。
    _
    w小編:沒有預算可以先購買定期型壽險,再考慮補足終身壽險。
    好憂鬱.....
    _
    #保立答
    #保險種類
    #保險 #保險很重要 #壽險 #社會人士

  • 生死合險終身壽險 在 黃大偉理財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30 23:54:28
    有 94 人按讚


    💢壽險型保單,如有給付滿期保險金,可能會有綜所稅的稅負問題

    自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即最低稅負制)」,已將「特定保險給付」列為五大稅基之一。

    如果95年後買的壽險保單,受益人和要保人不同人時,滿期保險金,會被視為特定保險給付,要列入最低稅負制,不過國內所得+海外基金配息+滿期保險金..合計大於670萬, 才需要擔心。

    終身壽險保單沒有滿期保險金的給付,雖有生存還本金,但金額不大。要小心的是養老險,這種保單是生死合險,保險期間非終身,滿期會給付滿期保險金。

  • 生死合險終身壽險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30 20:15:15
    有 64 人按讚


    「還是會有很多人或業務員,聽到有兩年繳費的保險,就像定存一樣,就誤以為會像定存一樣,繳費期滿可以拿回保費+利息。 等到忽然想買房的時候,理專一查解約金表告知客戶: 這張保單至少要放四年才會不虧損。 頓時忿忿不平,覺得理專真是辜負了自己的信任。 是的! 台灣的消費者多半都很容易信任人,可惜台灣的金融從業人員到現在不論是品格或是專業都還非常參差不齊,無奈消費者必須要自立自強建立財商,也要慎選業務員,太強調說明商品利益,卻不關心你的財務能力、理財目標、或是流動性需求,也不講商品缺點的,都先淘汰吧!」

    【財商小測驗】
    如果我的保單繳費期六年,保單預定利率 1.25%,宣告利率 2.7% 代表這張保單
    1. 一年後報酬率將可享有 1.25%
    2. 六年後年平均報酬率至少 1.25%
    3. 一年後年報酬率將可享有 2.7%
    4. 六年後年平均報酬率將可享有 2.7%
    5. 其他

    今天在中廣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節目中,提出以上這個保險財商小測驗,大多數人都回答“2”,而且是已經說明保險結構當中蘊含死亡成本和保險公司的營運費用之後,可見大家對於保險的誤解實在很深。 難怪,還是會有很多人或業務員,聽到有兩年繳費的保險,就像定存一樣,就誤以為會像定存一樣,繳費期滿可以拿回保費+利息。 等到忽然想買房的時候,理專一查解約金表告知客戶: 這張保單至少要放四年才會不虧損。 頓時忿忿不平,覺得理專真是辜負了自己的信任。 是的! 台灣的消費者多半都很容易信任人,可惜台灣的金融從業人員到現在不論是品格或是專業都還非常參差不齊,無奈消費者必須要自立自強建立財商,也要慎選業務員,太強調說明商品利益,卻不關心你的財務能力、理財目標、或是流動性需求,也不講商品缺點的,都先淘汰吧!

    先分享幾個今日節目精華觀念 :

    1. Q為什麼理專說是兩年定存保險,但是我兩年期滿,還虧很大? 要等四年?
    繳費兩年,不等於保障期間兩年,也不等於繳滿兩年後就可以保本。 「兩年定存保險」、利率比定存高一點點,是嚴重誤導。
    只要是”壽險”,就比定存還要多承擔保戶的死亡成本、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而且經營成本並非平均攤提,而是第一年攤提最多,所以首年解約一定會被扣除高額費用,現金價值必定大幅折損(白話文: 首年解約必定虧很大)

    2. Q: 為什麼繳兩年,理專說要第四年才能解約?
    其實不是第四年才能解約,這種”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是死亡險,並不是典型的生死合險(真正的儲蓄險),沒有約定好哪一年生存時可以領錢,其實隨時要用錢,都可以解約,只是兩年就解約還會虧錢,所以理專才不建議解約的! 但也因此戳破了銷售時說是如同“兩年定存”的謊言。

    3. Q:這樣的工具沒有什麼理財功能,為什麼還可以賣?
    其實,不能因為這種保單前幾年保單價值折損很大,就認定它沒有理財功能。 只是他的理財功能不在於原本理專所說的"有如兩年期定存"。 增額壽險或是儲蓄保險可以"長期保本 強迫儲蓄"以外,可以用來做資產傳承和繳稅現金的安排。 所以,重點還是在於是否清楚自己的理財需要,如果要做為短期資金運用的資產部位就不合適。

    以下就提供一張六年繳費的保單,依據商品DM上的數據來試算,如果持有分別一年、兩年、到六年,以及持有十年、十五年,解約時,分別可以拿回多少錢?(請看現金價值欄) 又代表持有期間的平均報酬率分別是多少? (請看IRR欄)

    大家就可以看出來,
    1. 如果依據預定利率2.5%來計算(保險公司提供的保證效益),這張保單繳費六年,但是持有滿六年都還未能拿回保費(差距51元),平均年報酬率是-0.41%
    2. 如果考慮宣告利率,而且假設每年都維持在3.55%
    持有這一張保單六年的內部報酬率也只有提高到年平均0.43%,持有十年內部報酬率也只有 1.65%
    3. 保單持有期間不同(持有到某一年解約領回所有權益時),你的實質報酬率(IRR)都不一樣。
    4. 壽險的現金價值會在第一年大幅折損之後,再用預定利率或是宣告利率(如果有)努力追趕,所以要花很多年時間,保單報酬率才能慢慢貼近預定利率呀。

    今天這一集內容,可以整理成很多篇文章,未來再慢慢跟各位分解說明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