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生啤酒機出租台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生啤酒機出租台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啤酒機出租台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啤酒機出租台北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銀色快手(Silverquic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曾經收到這樣一封讀者的來信,好奇問我究竟是怎樣的契機促使我產生「大叔出租」的想法,我很願意分享我的故事,該從哪裡說起好呢?先讓我想一下。 在書房的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想著如何回覆這位讀者的來信,腦海浮現「淳一書店」四個字,那是一間神秘學書店,位於桃園市新民街某舊公寓的四樓,只開業不到一年就默...

  • 生啤酒機出租台北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7 10:39:47
    有 193 人按讚

    曾經收到這樣一封讀者的來信,好奇問我究竟是怎樣的契機促使我產生「大叔出租」的想法,我很願意分享我的故事,該從哪裡說起好呢?先讓我想一下。
     
     
    在書房的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想著如何回覆這位讀者的來信,腦海浮現「淳一書店」四個字,那是一間神秘學書店,位於桃園市新民街某舊公寓的四樓,只開業不到一年就默默的收起來,是我的一個行動實驗計畫,我很少跟別人分享它的故事,其實有許多秘密藏在裡面。
     
     
    我曾經收藏許多奇特的書籍,夢想著有一天有人會來參觀我的私人書房,加上自己對於神秘學的特殊喜好,如果在一間書店擺滿了我的收藏品,可以和同好交流,甚至進行產生某種意識上的連結,對我來說,那就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空間,也許有一天,我會把淳一書店的故事寫成小說也說不定。
     
     
    它對我別具意義,特別是「大叔出租」服務的想法,就是在這間書店誕生的,現在我要來公開這個秘密。
     
     
    我本來就是個很愛聊天的人,從學生時代開始便是如此,常會有人向我傾吐他的心事,我也很樂意聽對方說些什麼,有時候一聊就是一個下午,或一個晚上。如果沒有遇到緊急的事得馬上去做,我幾乎是來者不拒,與其說是聊天,我更喜歡陪伴對方的這種感覺,或許是我容易感到寂寞,藉由聊天的時光不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這樣很好。
     
     
    沒有人是真正的孤島。
     
     
    經營淳一書店的那段期間,我確實感受到有許多寂寞的讀者,他們單純只是需要一個安靜的角落,靜靜的看書、探索知識的黑暗邊土,或是閉上眼睛坐在沙發上聽音樂,或是看看牆上的展覽,插畫或攝影,或者走到戶外的天台,喝一杯啤酒,或抽一根菸,沒有什麼人打擾的慢時光,書店成為一個沉默的陪伴者,讓紛亂煩躁的心安定下來。
     
     
    有時候,讀者會跟我預約時間來逛書店,我們會聊書、聊電影、聊音樂,同頻率的人,話就特別多,通常會問我一些關於閱讀的想法,以及架上某本絕版書的來歷;不同頻率的人,聊起來會卡卡的,總是在一段對話後,忽然就句點了,好像打不開的蚌殼一樣,但我不會放棄,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試著敲開彼此之間那道隱形而堅固的牆,想知道躲在牆的背後會有什麼,基於這樣的好奇心,我開始意識到也許有一天,這些傾聽和陪伴會成為我未來的職業,那時候只是我腦中突然冒出來還未成熟的想法。
     
     
    後來,我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讀者,跟我預約時段,單純想要聊聊天,聊天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跟我抱怨工作上的同事,有人跟我分享他的旅行計畫,有人打算出國打工度假,想問我的看法,有人找不到自己能投入熱情的事物,想瞭解我為什麼會開這樣的書店,有人面臨分手的猶豫不決,有人陷入情緒的漩渦想要掙脫出來,有人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因為生活太苦悶了,想要找個出口。
     
     
    書店既是知識的窗口,也是人生的出口吧,我想。
     
     
    我記得有個女孩,選擇在周末的夜晚來到書店,那晚的氣溫很舒服,她跟我說了關於工作的轉換以及感情上的變化,她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想做的事情很多,到底該從哪一樣開始呢?感到有點舉棋不定。
     
     
    我們索性把室內的沙發搬到戶外的天台,手邊有超商買來的一手啤酒,天台看得見掛在天邊的月亮,我們一直聊到了深夜,結束前,我認真的看著她說,妳未來會從事心靈方面的工作,妳會成為許多人的定心石,妳會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它是書店也是工作室,會是用來靜心的地方,妳會在那裡找到自己的使命,妳要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她用力地點點頭,認真的眼神,彷彿夢想就在眼前,我一直相信有夢有追求的人,他的眼神必然澄澈而堅定,當時她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不知不覺間,我好像說出了連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的預言,而現在的她已經在實踐我曾預言的內容,踏實而美好的活著,分享更多自己的故事。
     
     
    我聽說,日本有人把自己出租給別人,按時間收費,在出租的這段期間,可以陪伴對方做任何事,只要不涉及違法,也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在出租的這段期間,就是委託人的專屬陪伴者,這樣主意不錯,當時我並不知道出處,只覺得有趣,怎麼會有人想到可以把自己出租呢?而且還是一位大叔,只是沒想到往後的日子,我也走上了大叔出租這條路,開始透過談話的服務替人解答各種疑難雜症。
     
     
    開書店以前,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魯蛇。
     
     
    在家接文字稿,沒有固定收入,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銀行帳戶經常見底,在人際關係上遭受嚴重挫折,開始畏懼與人接觸,開啟自閉模式,長期的憂鬱困擾著我的生活,循環的卡債,母親要求我搬回家和家人同住,生活習慣和思維的差異,我過了很廢的兩年,精神上的自我折磨,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的絕望感,好像等不到黎明的黑夜,沒有人來告訴我該怎麼做,我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如今想來,當時的我很需要有智慧的前輩指引一些方向,或是很能理解我的狀態的人,跟我稍微聊一下也好,我真的走到一個滿是泥淖,無路可出的窘境,如果不是因緣巧遇認識現在的另一伴,我可能還是那個糟糕的魯蛇,混吃等死的尼特族,可能不會開書店,可能不會出國冒險,可能不會開出版社,可能不會嘗試許多有趣的事物,可能不會繼續寫作,可能提前放棄了自己,甚至結束生命。
     
     
    何其幸運,我遇到了另一半,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在台北第一次開書店的時候,因為經驗不足,因為年輕氣盛,因為租約的條件不滿意,也是只營運了一年就結束,我以為夢想的機會只有一次,後來去開了出版社,也是新手上路,趕鴨子上架似的快速學習了跟出版所有相關的知識,但追求業績的數字又逼得我喘不過氣,好幾次讓我萌生打退鼓的念頭。
     
     
    那時候有兩件事我印象很深。其一是有個旅居法國的漫畫家回來台灣想要出版關於自我成長與台灣民主歷史的故事,有三組朋友不約而同跟我提及了這位漫畫家。我心想好吧,既然如此,就跟對方約見面聊天,妻子也陪我一起去赴約,雖然是初次見面,聊得十分愉快,那晚結束後,我回到家跟妻子說,說不定有機會我們會去一趟法國巴黎,只是沒想到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
     
     
    另一件事是,我收到電影公司的邀約去看試片,那是一部紀實作品改編的電影,名字是《我們買了動物園》根據Benjamin Mee所著的回憶錄改編而成,故事描述他和他的家人如何用積蓄買下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鄉村的一座野生動物園,聽起來有點衝動,卻充滿著活力,好像人生試著賭一把,意外的迎來全新的生活,我在觀影時激動的落淚,當下有個感覺對了「就是這個!」
     
     
    我想要的新生活,就在跨越恐懼的那一刻開始。
     
     
    我跟妻子說,我有個提議,妳覺得如何?我打算把大學畢業買的小套房賣掉,雖然還有六年的貸款就還完了,可是我完全不想要再繳任何貸款,我不想過著負債的生活,那間套房在捷運新店線和未來的環狀線的交叉點,地段非常好,應該可以賣到不錯的價格,我們把房子賣掉去歐洲旅行如何?
     
     
    妻子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會吧,這點子太瘋狂了,她有點不敢置信,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言下之意是我想結束出版社的營運,想換個生活方式,想要冒險的人生,不去想結果會如何,好像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遺憾終生似的,我覺得這是一次機會,說不定會迸出新的想法,在跨越四十歲之前,我想要為自己賭一把。
     
     
    當時,我真的是豁出去了,對於未來,我壓根兒沒想那麼多,我只是從工作中停下來喘口氣,給自己一點勇氣,試著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也許能見到不一樣的風景,體驗言語無法形容的感受,也許有什麼在遠方等待著我們,只剩下決定什麼時候出發。
     
     
    討論了一個晚上,妻子和我熱切的研究各種可行性,最後我們一致決定,把房子賣掉愈快愈好,我們為此還去景美的廟宇拜拜,祈求神明賜給我們好運。果不其然,那間小套房不到一個月就委託房仲售出,說走就走的勇氣,有了第一桶金,我們在 2012 的 4月如願出發,這趟歐洲壯遊的旅程將近五個月,恰好遇上倫敦奧運,一路上有許多不可思議的體驗,整個人生觀也為之轉變。
     
     
    經過了這次長旅回到台灣以後,卻陷入了重度憂鬱,原來我並沒有放下在出版社工作的精神壓力,只是暫時轉換了頻道走上壯遊的冒險之旅,回來後又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和不再刺激的平凡日常也有點適應不良,那段日子我為了避免自己的身心不至於崩潰,我減緩了日常作息的速度,每天只做最低限度的事,我練習書法,與貓咪為伴,閱讀和聽音樂,我無法做任何有效率的事,我也沒有出去工作,剩下的存款我知道還能撐半年多,未來我不敢想,下個階段該做什麼,我沒有半點頭緒。
     
     
    到了十一月,妻子問我想不想再去一趟日本,我們都有些旅行上癮症,她的精神狀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想要再出去走走解悶,我們規畫了一個短的行程,只停留大阪和京都,行至中途的人生,該往哪個方向走才好?

    想來應該就是那個時間點,心裡正在醞釀下個階段的計畫。我們來到大阪的心齋橋閒晃,那裡有一間Athens書店,裡面賣的是新書,我看了平台的書區和架上的陳列,吸引我的是主題書櫃是關於「自我啟發」的書籍,我很快地翻遍所有感到有趣的書名,看看目錄和內容,我很快地挑了九本書去結帳,那些都是教人如何實現夢想和幫助他人的工具書,以前的我只沉浸在文學作品裡,極少會接觸這類的書,但當下我只想為自己的未來人生選書,沒有多餘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未來幾年,我會因此而走上助人之路。
     

    從那之後,我接觸了好多關於心理學、腦科學、行為科學、思考工具、自我提升與習慣改變的書,當然類似成功學和實現夢想的工具書也不會放過,如果可以為別人選書,或是助人實現夢想,我浮現了搞不好這樣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這樣的想法讓我不由得興奮了起來。
     
     
    2013年的夏天,我在桃園開了荒野夢二書店,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原來我是個擁有書店魂的人,總是閒不下來,開書店這件事讓我再次充滿活力。接著 2015年的冬天,我又在老街開了淳一書店,進行我的夢想實驗計畫,有個貴人聽見我的行動計畫,非常阿莎力贊助我一年的房租,促成去進行夢想中的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我在舊公寓的四樓,聽許多讀者說他們的煩惱,每次我都會很專注的聆聽,並且觀察他們臉上的表情和眼神,每個人都有想要訴說的欲望,每個人都想要擁有聽眾,我會扮演好我的角色,傾聽他們心底的聲音,適時的給予回應,或明確而具體的建議,每當看見他們出現釋懷的表情,或是眼中閃爍光芒,我的心也為此感到欣慰。
     
     
    那一刻,我看見了故事的瞬間。
     
     
    時至今日,我已經接觸過幾百位委託人,跟我申請大叔出租談話服務,他們在跟我交流之後,有些人找到了方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或為猶豫不決的事下了決定,或結束一段感情,或開啟一段感情,或與家人和好,或原諒了某人,也原諒了自己,他們會捎來問候,或致上感謝,我都心領神會,並支持他們,祝福他們。
     
     
    有些話希望別人聽得懂,有些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我想這就是做這一行最迷人的地方,我像是蒐集故事的人,默默的在心底記錄他們的人生片段,扮演短暫的陪伴者、解惑者、聆聽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曾經我也是渴望有人陪伴,渴望被愛,渴望被關心,渴望受到支持,渴望有人指引方向,如果能夠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其實不光是寫給需要的人,也是寫給那些無法好好說話的自己。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愛上說故事的人
    20200217 AM 10:38 桃園寫作的房間
    圖 / 高雄衛武迷迷村

  • 生啤酒機出租台北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7 10:39:47
    有 193 人按讚


    曾經收到這樣一封讀者的來信,好奇問我究竟是怎樣的契機促使我產生「大叔出租」的想法,我很願意分享我的故事,該從哪裡說起好呢?先讓我想一下。
     
     
    在書房的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想著如何回覆這位讀者的來信,腦海浮現「淳一書店」四個字,那是一間神秘學書店,位於桃園市新民街某舊公寓的四樓,只開業不到一年就默默的收起來,是我的一個行動實驗計畫,我很少跟別人分享它的故事,其實有許多秘密藏在裡面。
     
     
    我曾經收藏許多奇特的書籍,夢想著有一天有人會來參觀我的私人書房,加上自己對於神秘學的特殊喜好,如果在一間書店擺滿了我的收藏品,可以和同好交流,甚至進行產生某種意識上的連結,對我來說,那就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空間,也許有一天,我會把淳一書店的故事寫成小說也說不定。
     
     
    它對我別具意義,特別是「大叔出租」服務的想法,就是在這間書店誕生的,現在我要來公開這個秘密。
     
     
    我本來就是個很愛聊天的人,從學生時代開始便是如此,常會有人向我傾吐他的心事,我也很樂意聽對方說些什麼,有時候一聊就是一個下午,或一個晚上。如果沒有遇到緊急的事得馬上去做,我幾乎是來者不拒,與其說是聊天,我更喜歡陪伴對方的這種感覺,或許是我容易感到寂寞,藉由聊天的時光不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這樣很好。
     
     
    沒有人是真正的孤島。
     
     
    經營淳一書店的那段期間,我確實感受到有許多寂寞的讀者,他們單純只是需要一個安靜的角落,靜靜的看書、探索知識的黑暗邊土,或是閉上眼睛坐在沙發上聽音樂,或是看看牆上的展覽,插畫或攝影,或者走到戶外的天台,喝一杯啤酒,或抽一根菸,沒有什麼人打擾的慢時光,書店成為一個沉默的陪伴者,讓紛亂煩躁的心安定下來。
     
     
    有時候,讀者會跟我預約時間來逛書店,我們會聊書、聊電影、聊音樂,同頻率的人,話就特別多,通常會問我一些關於閱讀的想法,以及架上某本絕版書的來歷;不同頻率的人,聊起來會卡卡的,總是在一段對話後,忽然就句點了,好像打不開的蚌殼一樣,但我不會放棄,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試著敲開彼此之間那道隱形而堅固的牆,想知道躲在牆的背後會有什麼,基於這樣的好奇心,我開始意識到也許有一天,這些傾聽和陪伴會成為我未來的職業,那時候只是我腦中突然冒出來還未成熟的想法。
     
     
    後來,我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讀者,跟我預約時段,單純想要聊聊天,聊天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跟我抱怨工作上的同事,有人跟我分享他的旅行計畫,有人打算出國打工度假,想問我的看法,有人找不到自己能投入熱情的事物,想瞭解我為什麼會開這樣的書店,有人面臨分手的猶豫不決,有人陷入情緒的漩渦想要掙脫出來,有人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因為生活太苦悶了,想要找個出口。
     
     
    書店既是知識的窗口,也是人生的出口吧,我想。
     
     
    我記得有個女孩,選擇在周末的夜晚來到書店,那晚的氣溫很舒服,她跟我說了關於工作的轉換以及感情上的變化,她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想做的事情很多,到底該從哪一樣開始呢?感到有點舉棋不定。
     
     
    我們索性把室內的沙發搬到戶外的天台,手邊有超商買來的一手啤酒,天台看得見掛在天邊的月亮,我們一直聊到了深夜,結束前,我認真的看著她說,妳未來會從事心靈方面的工作,妳會成為許多人的定心石,妳會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它是書店也是工作室,會是用來靜心的地方,妳會在那裡找到自己的使命,妳要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她用力地點點頭,認真的眼神,彷彿夢想就在眼前,我一直相信有夢有追求的人,他的眼神必然澄澈而堅定,當時她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不知不覺間,我好像說出了連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的預言,而現在的她已經在實踐我曾預言的內容,踏實而美好的活著,分享更多自己的故事。
     
     
    我聽說,日本有人把自己出租給別人,按時間收費,在出租的這段期間,可以陪伴對方做任何事,只要不涉及違法,也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在出租的這段期間,就是委託人的專屬陪伴者,這樣主意不錯,當時我並不知道出處,只覺得有趣,怎麼會有人想到可以把自己出租呢?而且還是一位大叔,只是沒想到往後的日子,我也走上了大叔出租這條路,開始透過談話的服務替人解答各種疑難雜症。
     
     
    開書店以前,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魯蛇。
     
     
    在家接文字稿,沒有固定收入,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銀行帳戶經常見底,在人際關係上遭受嚴重挫折,開始畏懼與人接觸,開啟自閉模式,長期的憂鬱困擾著我的生活,循環的卡債,母親要求我搬回家和家人同住,生活習慣和思維的差異,我過了很廢的兩年,精神上的自我折磨,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的絕望感,好像等不到黎明的黑夜,沒有人來告訴我該怎麼做,我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如今想來,當時的我很需要有智慧的前輩指引一些方向,或是很能理解我的狀態的人,跟我稍微聊一下也好,我真的走到一個滿是泥淖,無路可出的窘境,如果不是因緣巧遇認識現在的另一伴,我可能還是那個糟糕的魯蛇,混吃等死的尼特族,可能不會開書店,可能不會出國冒險,可能不會開出版社,可能不會嘗試許多有趣的事物,可能不會繼續寫作,可能提前放棄了自己,甚至結束生命。
     
     
    何其幸運,我遇到了另一半,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在台北第一次開書店的時候,因為經驗不足,因為年輕氣盛,因為租約的條件不滿意,也是只營運了一年就結束,我以為夢想的機會只有一次,後來去開了出版社,也是新手上路,趕鴨子上架似的快速學習了跟出版所有相關的知識,但追求業績的數字又逼得我喘不過氣,好幾次讓我萌生打退鼓的念頭。
     
     
    那時候有兩件事我印象很深。其一是有個旅居法國的漫畫家回來台灣想要出版關於自我成長與台灣民主歷史的故事,有三組朋友不約而同跟我提及了這位漫畫家。我心想好吧,既然如此,就跟對方約見面聊天,妻子也陪我一起去赴約,雖然是初次見面,聊得十分愉快,那晚結束後,我回到家跟妻子說,說不定有機會我們會去一趟法國巴黎,只是沒想到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
     
     
    另一件事是,我收到電影公司的邀約去看試片,那是一部紀實作品改編的電影,名字是《我們買了動物園》根據Benjamin Mee所著的回憶錄改編而成,故事描述他和他的家人如何用積蓄買下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鄉村的一座野生動物園,聽起來有點衝動,卻充滿著活力,好像人生試著賭一把,意外的迎來全新的生活,我在觀影時激動的落淚,當下有個感覺對了「就是這個!」
     
     
    我想要的新生活,就在跨越恐懼的那一刻開始。
     
     
    我跟妻子說,我有個提議,妳覺得如何?我打算把大學畢業買的小套房賣掉,雖然還有六年的貸款就還完了,可是我完全不想要再繳任何貸款,我不想過著負債的生活,那間套房在捷運新店線和未來的環狀線的交叉點,地段非常好,應該可以賣到不錯的價格,我們把房子賣掉去歐洲旅行如何?
     
     
    妻子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會吧,這點子太瘋狂了,她有點不敢置信,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言下之意是我想結束出版社的營運,想換個生活方式,想要冒險的人生,不去想結果會如何,好像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遺憾終生似的,我覺得這是一次機會,說不定會迸出新的想法,在跨越四十歲之前,我想要為自己賭一把。
     
     
    當時,我真的是豁出去了,對於未來,我壓根兒沒想那麼多,我只是從工作中停下來喘口氣,給自己一點勇氣,試著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也許能見到不一樣的風景,體驗言語無法形容的感受,也許有什麼在遠方等待著我們,只剩下決定什麼時候出發。
     
     
    討論了一個晚上,妻子和我熱切的研究各種可行性,最後我們一致決定,把房子賣掉愈快愈好,我們為此還去景美的廟宇拜拜,祈求神明賜給我們好運。果不其然,那間小套房不到一個月就委託房仲售出,說走就走的勇氣,有了第一桶金,我們在 2012 的 4月如願出發,這趟歐洲壯遊的旅程將近五個月,恰好遇上倫敦奧運,一路上有許多不可思議的體驗,整個人生觀也為之轉變。
     
     
    經過了這次長旅回到台灣以後,卻陷入了重度憂鬱,原來我並沒有放下在出版社工作的精神壓力,只是暫時轉換了頻道走上壯遊的冒險之旅,回來後又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和不再刺激的平凡日常也有點適應不良,那段日子我為了避免自己的身心不至於崩潰,我減緩了日常作息的速度,每天只做最低限度的事,我練習書法,與貓咪為伴,閱讀和聽音樂,我無法做任何有效率的事,我也沒有出去工作,剩下的存款我知道還能撐半年多,未來我不敢想,下個階段該做什麼,我沒有半點頭緒。
     
     
    到了十一月,妻子問我想不想再去一趟日本,我們都有些旅行上癮症,她的精神狀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想要再出去走走解悶,我們規畫了一個短的行程,只停留大阪和京都,行至中途的人生,該往哪個方向走才好?

    想來應該就是那個時間點,心裡正在醞釀下個階段的計畫。我們來到大阪的心齋橋閒晃,那裡有一間Athens書店,裡面賣的是新書,我看了平台的書區和架上的陳列,吸引我的是主題書櫃是關於「自我啟發」的書籍,我很快地翻遍所有感到有趣的書名,看看目錄和內容,我很快地挑了九本書去結帳,那些都是教人如何實現夢想和幫助他人的工具書,以前的我只沉浸在文學作品裡,極少會接觸這類的書,但當下我只想為自己的未來人生選書,沒有多餘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未來幾年,我會因此而走上助人之路。
     

    從那之後,我接觸了好多關於心理學、腦科學、行為科學、思考工具、自我提升與習慣改變的書,當然類似成功學和實現夢想的工具書也不會放過,如果可以為別人選書,或是助人實現夢想,我浮現了搞不好這樣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這樣的想法讓我不由得興奮了起來。
     
     
    2013年的夏天,我在桃園開了荒野夢二書店,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原來我是個擁有書店魂的人,總是閒不下來,開書店這件事讓我再次充滿活力。接著 2015年的冬天,我又在老街開了淳一書店,進行我的夢想實驗計畫,有個貴人聽見我的行動計畫,非常阿莎力贊助我一年的房租,促成去進行夢想中的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我在舊公寓的四樓,聽許多讀者說他們的煩惱,每次我都會很專注的聆聽,並且觀察他們臉上的表情和眼神,每個人都有想要訴說的欲望,每個人都想要擁有聽眾,我會扮演好我的角色,傾聽他們心底的聲音,適時的給予回應,或明確而具體的建議,每當看見他們出現釋懷的表情,或是眼中閃爍光芒,我的心也為此感到欣慰。
     
     
    那一刻,我看見了故事的瞬間。
     
     
    時至今日,我已經接觸過幾百位委託人,跟我申請大叔出租談話服務,他們在跟我交流之後,有些人找到了方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或為猶豫不決的事下了決定,或結束一段感情,或開啟一段感情,或與家人和好,或原諒了某人,也原諒了自己,他們會捎來問候,或致上感謝,我都心領神會,並支持他們,祝福他們。
     
     
    有些話希望別人聽得懂,有些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我想這就是做這一行最迷人的地方,我像是蒐集故事的人,默默的在心底記錄他們的人生片段,扮演短暫的陪伴者、解惑者、聆聽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曾經我也是渴望有人陪伴,渴望被愛,渴望被關心,渴望受到支持,渴望有人指引方向,如果能夠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其實不光是寫給需要的人,也是寫給那些無法好好說話的自己。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愛上說故事的人
    20200217 AM 10:38 桃園寫作的房間
    圖 / 高雄衛武迷迷村

  • 生啤酒機出租台北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02 22:00:55
    有 440 人按讚

    | 巴黎一千零一夜 - G (跋)|

    我和G的故事,某次我在台北和好友們酒過三巡後,為了安慰一位剛失婚的朋友,曾經講了出來。後來我和當時在場的一位導演朋友相約用彼此的名字,寫下自己最瞎的人生經歷。只是我的人生進度很快,他一部電影還沒拍完,我在法國已經做了好幾檔的展覽、寫了好多文章、女兒上了國中、成為家長代表⋯⋯等,最後也快手地把G的故事寫了,然後他的電影還是沒有拍完......

    好多朋友問我:「妳先生看得懂中文嗎?他不會怎麼樣?」我們都是向前看的人,誰的過去沒有那點破事兒?我們每天的生活比糾結這些已經過去的故事更重要,寫這些陳年往事的時候,我反而更珍惜眼前的一切。在這裡像日記般的書寫紀錄,不是緬懷過去或舊情難忘,較像是對過去某件事情透過文字的方式自我療癒,寫完了就坦然了。

    和G在柏林相遇的時候,我才二十多歲,現在我以41歲的年紀,從各方面跟大家一起看看當年的事,人生中很多事情大概也就能理清頭緒。

    *工作

    柏林的實習工作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實習,因為歐洲學生的實習工作是要從企業中學到什麼,像我們公司的法國實習生在面試時都會問清楚他們的實習工作內容、能學到什麼、什麼他們有興趣、什麼他們不會⋯⋯很多很多,各個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然而我當時剛到歐洲,完全不懂得「學生也可以幫自己爭取權利」的道理,只知道學校說要實習,就為了實習證書而去實習。所以我畫了三個月的設計圖,吐了三個月的腦汁。

    這點面試我的伍夫應該早就知道,因此願意提出專案設計臨時合約一個月三千多歐的offer,只是我當時的人生目標是在法國完成學業而不是到德國賺錢,為了學校的那張實習證書就拒絕了高薪合約。

    後來離職時,為了向學校老師做實習期末報告,我向公司要我參與案子的設計圖檔,公司一口回絕而且很快地將我的內部電腦連線帳號關閉。伍夫私底下告訴我,公司高層怕我是中國間諜。

    ㄟ?中國間諜有沒有好耳熟?嗯,這是我在歐洲第一次被當成中國間諜,當時聽了還真不爽!後來我只好在辦公桌上和抽屜裡撿一些伍夫挑剩的、我畫在草圖紙上的設計圖,集結成冊也厚厚的一大疊當作實習報告。法國老師們翻完我那一大疊用0.4mm鋼珠筆和日本麥克筆Copic畫的設計草圖只問了一句:「他們一個月付妳多少錢?」我說250歐月薪,老師們搖搖頭嘆口氣就讓我高分過關,因為德國公司真是賺到!

    這個DHL在波昂的展示中心後來得了德國設計大獎,當然,我這個中國間諜的名字是不會出現在團隊成員裡的。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對德國人很感冒,他們總是擔心亞洲人剽竊他們,殊不知他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時間再拉長一點到現在,我卻覺得當初看似吃了點虧,卻對我後來的專業發展影響甚巨。因為當時我參與的案子是一個高科技的互動展場,十幾年前就全場互動感應式LED、互動桌、RFID掃描系統⋯等,無論在技術或設計上都領先全球,啟發我往當時還很新的互動科技設計方面發展。回到法國後,我在法東的藝術學院裡成為第一批做科技藝術的學生,還順利考入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成為第一屆ENSADLab的研究員。很多人生軌跡中累積的一點一點,殊不知對後來都有很多的影響,現在想起曾經有過這個工作經驗,我覺得自己運氣很好。

    *寂寞

    我在第一篇和第二篇文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描述自己初到柏林時的寂寞。到異鄉求學、工作或生活都是會有點寂寞的,但是在法國有許多的台灣人或亞洲餐館。而那個年代的柏林,不要說台灣人,連中國人都沒幾個。和現在滿街的亞洲餐館的柏林相比,當時從Prenzlauerberg到Mitte一大片地區,只有一家日本料理店Sasaya和一家越南餐廳monsieur Wong和我常去吃的那家泰國餐廳。當時走在柏林的街頭,極少有亞洲面孔。

    我身邊有不少想把孩子送去「純白人」環境求學的朋友,因為我自己的切身體驗,其實我都很為他們的孩子感到擔心。外來人口越少的地方越封閉,亞洲小孩子很容易被當成異類,根本是送孩子去被欺負、霸凌的環境。我當時是一個成年人最後都變成酗酒度日,更何況是年輕的孩子?

    在我開始酗酒之前,我曾經走出家門,試著去酒吧喝一杯,看看能不能有正常的面對面談話。很不幸的,我去的酒吧都不像巴黎的小酒館。巴黎小酒館很容易就和旁邊不認識的人聊起來,我18歲第一次到英法旅遊時,剛好遇到李登輝總統發表兩岸重要言論。在巴黎的小酒館裡遇到一對男女,他們一聽到我從台灣來,就問我對李六條的看法,法國人的世界觀和好奇心當時就讓我感到相當驚訝。

    而柏林的酒吧沒人和我說話,自己一人抱著一大杯啤酒、自己乾杯呆坐到喝完走人,更顯得傻呆無趣。每天去吃的泰國餐廳,老闆店員雖然常常見面,卻也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聊上二句。那室友呢?我那位德國室友和他女友的冷漠,可以說是導致我開始酗酒的間接原因。

    我後來已經習慣室友的女友每週末都要上演激情卡門,他們總是關在自己房裡,也很少下廚,然而廚房裡卻有著全套的廚具和各種的烤盤、器具等,看起來女主人應該以前也是常下廚的。某個週末我為了釋出善意,上網查了食譜做了溶岩巧克力蛋糕,蛋糕烤好我問室友的女友要不要一起吃蛋糕?她拿了二個蛋糕說謝謝之後,就轉頭回房關門和她男友一起享用。

    她這種已經不合人之常情的態度,在我幾年後回柏林度假時,和室友相約喝一杯才知道,這一切背後大有故事。原來室友的這位女友在我之前還是之後,去我的公司應徵卻沒上,最後得去萊比錫工作。原本就不得已要離開柏林,和男友精心佈置的愛巢也得將房間出租,沒想到來住的房客,就是那個得到她理想工作的人,所以她每週末挑時間上演激情卡門,用這種方式羞辱我這個獨居單身女子。室友曾經阻止過她,無奈愛情使人盲目,他只能配合對方,最後卻被女友背叛,她在萊比錫認識了另一個男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教我女兒不用在意被人家討厭、孤立或是說壞話什麼的,也不用試著去討好或修補和那些討厭自己的人的關係,因為問題不在於我們,而是對方。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在當下不知道原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被討厭?但我們不需要浪費時間和消耗精神去想它,因為我們什麼都無法改變。

    *G

    好多人對於G的毛事感到好奇,私訊問我到底是怎樣的程度?是哪裡沒毛?其實毛可能不是我們錯過的主要原因,而是敲響我的警鐘。

    G的父母都是希臘人,他生長在德國卻得不到社會認同,這樣的感受像原罪一樣壓在十分敏感的G身上三十多年,因此他抑鬱、他寫詩抒發。而他對自己的性向問題,也像對國家認同問題一樣的迷惘。過於俊美的外表讓他輕易遊走於兩性之間,他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能和他過日子的是男人還是女人,所以總是在男女朋友之間轉換交往。

    年輕的時候我很容易被這種憂鬱的性格吸引,想發掘對方的秘密、想帶著對方走出傷心的世界。但是柏林這一次,我自己當時都快要溺斃了,深感自己實在無力帶著G一起往上游。他性格中的陰暗面的確很吸引我,但我當時自己一個人在語言不通的異鄉,另一半過於沈重的壓力讓我覺得會一起淪陷。飛機起飛前的安全影片總是告訴我們,遇到危急時要先幫自己帶上氧氣罩然後再幫別人。獨自在柏林過了一段非常封閉、自閉的時間,我當時的心裡狀況就像在水中掙扎著求生,精神狀況隨時可能斷線,而我知道自己一定要撐著,幫自己帶上氧氣罩。

    所以當我摸到G那光滑細緻的私處時,這一切像警鐘一樣的敲醒我,直覺告訴我有什麼不對勁,G的浴室有二人生活的軌跡卻沒有女性用品,私處除毛是歐洲某些男同志的象徵⋯⋯等。

    隔天晚上G在我家附近的酒吧坦承以告,證實了我的直覺無誤。他的敘述讓我有感G的俊美讓他在和男人的關係遇到問題時,就轉向女性,和女人的關係遇到問題時,就轉向男性。後來好像也是這樣,他和他女兒的媽媽出現了問題之後,就又回到同志圈。

    所以G在我之前交往的是男人,我覺得他和我的交往不是因為我是天上的仙女或古早的西施,我可能對他來說很特別,但主要原因是我是個女人,在這種不確定對方的想法時,我對這段感情持保留態度。

    只是我一直感到懊悔的,是卡蜜演唱會這件事。那是天色漸暗的柏林,G在一樓昏暗的玄關等了很久,而我被A綁在電腦前不準我離開。

    G很有耐心的每隔十多分鐘按一次電鈴,我從對講機裡拒絕他,這樣來來回回好多次,直到演唱會已經開始,他才離開。那天,他大概等了二個多小時。

    這件事情讓我一直感到很愧疚,就算是一般朋友我也不會如此,所以至今聽到關鍵字柏林、希臘、卡蜜,都會讓我想起這段往事。

    最後,讓我們再聽一首卡蜜的歌吧!這麼多年來,我偶爾會在這裡分享卡蜜的歌,現在大家都知道為何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