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甘比亞特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甘比亞特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甘比亞特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甘比亞特色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禮拜的「芭樂人類學」悼念上週逝世的非洲民權領袖曼德拉,也帶我們認識訴說非洲殖民與解放歷史的樂器:科拉琴 (音樂世界裡的人類學家,實在令人好生佩服!) -------------------------------------------- "曼德拉一生的道德行動或許可以擺置回到非洲的歷...

甘比亞特色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9:14:50

/ 閉門造車 / 新成語故事 這篇要來跟大家說個我嘗試 『 #數位遊牧 』的小故事。 這幾年 #數位遊牧 的工作大增, 只要有網路, 帶著電腦走天下, 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辦公室。 而我近幾年也依賴大量電腦工作, 前幾天心血來潮配合著家人的行動, 乾脆也帶著筆電出門。家人要去 SUP,我就坐在湖邊...

  • 甘比亞特色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3-12-10 20:05:00
    有 8 人按讚


    這禮拜的「芭樂人類學」悼念上週逝世的非洲民權領袖曼德拉,也帶我們認識訴說非洲殖民與解放歷史的樂器:科拉琴

    (音樂世界裡的人類學家,實在令人好生佩服!)

    --------------------------------------------
    "曼德拉一生的道德行動或許可以擺置回到非洲的歷史講述脈絡:一種透過歷史回憶而可以與自己和敵人和解的藝術溝通。當曼德拉靠的是道德字詞的銘刻鍛鍊;而在西非部落間則是靠一種當地高度發展的儀式樂器:科拉琴(Kora),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曼丁果(Mandeigo)語族內,史官音樂家紀錄歷史的傳統媒介。此一民族音樂學中的重要案例展現了:傳說口碑借由道德史詩不斷地傳唱,感召著非洲人民對於過去黑人集體意識的記憶連結,甚至對殖民過程中艱辛的事件做出道德呼喊,影響的地理範疇包括今日臺灣所熟悉的甘比亞、塞內加爾、幾內亞、馬利、以及象牙海岸等國家。"

    "在非洲,歷史溝通本身就充滿象徵意涵,不只是再現過去,也重新定義當下,道德啟示甚至旨在萌發未來想像。和許多民族樂器一樣,科拉琴的樂器材質也連結著許多神話銘刻。科拉琴(Kora)是剖開非洲野葫蘆(Cucurbita pepo),以重要牲畜—牛皮—覆蓋成共鳴箱的豎琴類樂器。琴身葫蘆代表部落土地,木柄代表地上植物,覆蓋的皮膜代表動物生態,金屬的共鳴片象徵人的「溝通」魔力,也就是當地的字詞吟唱「魔法」。當特定的音樂響起時,當地人們可以清晰地告訴你,他們(祖先)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事、分享著怎樣的共同風景。"

    "曼德拉是道德行動者,他知道「如果不擺脫痛苦仇恨,人將永遠身陷籠牢」。他先行的一輩子很像非洲音樂中典型的應啟形式(call-and-response),讓人性中的道德力拉起領唱者與合唱者間的跨種族呼應,就像是科拉樂曲中的連鎖交錯旋律。科拉音樂的概念是基礎的頑固低音,包含曲式KBDS中特定的和聲、節奏、旋律特色,加上字詞的唱誦展演。那些重疊的織體,有時二拍子、有時三拍子,看來像是在對抗,互相卻由多元厚實的音色組織成一個嗡鳴聲響整體。好比人性的節奏看來雖然複雜,但在曼德拉而言,卻是成就了「要與敵人謀和:必須先跟敵人合作,然後敵人變成伙伴」。引自曼德拉語錄《與自己對話》(Mandela, 2010)。安息吧,這位世界級的道德溝通家,神已經成就了他的美好差事。
    「當我發現,攀過一座高山後,還有更多山脈等著我」…「而我們許多人必須一再地行經死蔭幽谷,才能抵達心中自由的山巔」。"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