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門造車 / 新成語故事
這篇要來跟大家說個我嘗試 『 #數位遊牧 』的小故事。
這幾年 #數位遊牧 的工作大增, 只要有網路, 帶著電腦走天下, 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辦公室。
而我近幾年也依賴大量電腦工作, 前幾天心血來潮配合著家人的行動, 乾脆也帶著筆電出門。家人要去 SUP,我就坐在湖邊...
/ 閉門造車 / 新成語故事
這篇要來跟大家說個我嘗試 『 #數位遊牧 』的小故事。
這幾年 #數位遊牧 的工作大增, 只要有網路, 帶著電腦走天下, 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辦公室。
而我近幾年也依賴大量電腦工作, 前幾天心血來潮配合著家人的行動, 乾脆也帶著筆電出門。家人要去 SUP,我就坐在湖邊顧東西(主要的工作)和準備家教教材。
東西擺好了, 也從附近的快餐店買了湖邊特色餐點 – 炸魚塊和馬鈴薯沙拉, 我認真開始打上課資料。看著一片湖景, 吃著特色美食, 就算當下我不是跟全世界連線, 這工作環境也不錯哪!
但事實畢竟不是想像的那樣。後面來了一群小朋友,興奮尖叫 『她有電腦耶!』接著在我身後跑來跑去, 一聲 『你在玩 Minecraft 嘛? 』 『你在玩電腦遊戲嘛?』
沒, 我在工作。
過沒多久再來個女的從我旁邊經過, 走到我身旁哈囉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 說她看我一旁有著這麼大的背包是不是打算要露天露營? 沒有, 我微笑告訴她這是SUP的背包, 要露營這裡不能隨便亂來, 得去特定的露營區。然後這個女人開始告訴我她姪子之前來德國跟著朋友一起露天露營的事情 …
好不容易回到我的Word檔, 還得用力回想複習習題是編到第幾個了。
之後, 這個女人散步回來又來故意玩笑問我找到露營區了沒。除了給她黑人問號我實在不曉得該說什麼, 但是她其實只是想跟我搭起之前的聊天橋梁。最後告訴我她是哪國人, 在這裡住多久, 詢問我是哪國人, 再跟我說她們國界旁有很多維吾爾人的事情。(政治敏感, 在德國都必須先確定到底是跟哪國人說話才能繼續聊這個話題)
聊到一半來了個男人, 他也要哈囉, 換成英文想要聊天, 說他來自非洲甘比亞但是曾經在義大利住很久, 在那裏遇到不少台灣人, 所以他會說 『吃飯了』 『幹嘛』。
十分鐘過後找到空檔我將簡報存檔, 剛好家人結束水上活動, 我們得收拾走人。
是日,
✔數位遊牧體驗 (充其量也只是帶著筆電出門打字而已)
✔和陌生人用德文聊天
✔熱門旅遊區吃特色食物
❌ 完成工作 🤦
我想下次我還是會將自己關在家裡工作吧 (苦笑)
猶如閉門造車那般。
這句成語原本是在說一個人在家照著法則造車, 因為不參照外頭的實況而造出不切實際的東西來。這結果論其實是後來才延伸出來的, 不然一開始閉關循規則倒也沒有什麼不好。
用到現今社會上更是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有網路嘛! 但我更喜歡閉門造車是因為 … 工作的時候不會有閒雜人等來一旁給意見和聊天, 這說不定才是閉門造車典故最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吧 (再度苦笑)
今日照片:
1. 閉門造車示意圖: 這個 #格子屋 的門都好美, 最大的這個是車庫的門唷!
2. 我的兩小時工作場所
3. 眼前的風景真的舒服, 無庸置疑
#fachwerkhaus #digitalnomad #ihavethisthingwithdoors
#steinamrhein #bodensee #nature
#lakeview
#博登湖 #康士坦茲湖 #數位遊牧 #大自然 #全世界都是你的辦公室 #格子屋 #萊茵小石 #門 #湖
甘比亞特色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禮拜的「芭樂人類學」悼念上週逝世的非洲民權領袖曼德拉,也帶我們認識訴說非洲殖民與解放歷史的樂器:科拉琴
(音樂世界裡的人類學家,實在令人好生佩服!)
--------------------------------------------
"曼德拉一生的道德行動或許可以擺置回到非洲的歷史講述脈絡:一種透過歷史回憶而可以與自己和敵人和解的藝術溝通。當曼德拉靠的是道德字詞的銘刻鍛鍊;而在西非部落間則是靠一種當地高度發展的儀式樂器:科拉琴(Kora),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曼丁果(Mandeigo)語族內,史官音樂家紀錄歷史的傳統媒介。此一民族音樂學中的重要案例展現了:傳說口碑借由道德史詩不斷地傳唱,感召著非洲人民對於過去黑人集體意識的記憶連結,甚至對殖民過程中艱辛的事件做出道德呼喊,影響的地理範疇包括今日臺灣所熟悉的甘比亞、塞內加爾、幾內亞、馬利、以及象牙海岸等國家。"
"在非洲,歷史溝通本身就充滿象徵意涵,不只是再現過去,也重新定義當下,道德啟示甚至旨在萌發未來想像。和許多民族樂器一樣,科拉琴的樂器材質也連結著許多神話銘刻。科拉琴(Kora)是剖開非洲野葫蘆(Cucurbita pepo),以重要牲畜—牛皮—覆蓋成共鳴箱的豎琴類樂器。琴身葫蘆代表部落土地,木柄代表地上植物,覆蓋的皮膜代表動物生態,金屬的共鳴片象徵人的「溝通」魔力,也就是當地的字詞吟唱「魔法」。當特定的音樂響起時,當地人們可以清晰地告訴你,他們(祖先)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事、分享著怎樣的共同風景。"
"曼德拉是道德行動者,他知道「如果不擺脫痛苦仇恨,人將永遠身陷籠牢」。他先行的一輩子很像非洲音樂中典型的應啟形式(call-and-response),讓人性中的道德力拉起領唱者與合唱者間的跨種族呼應,就像是科拉樂曲中的連鎖交錯旋律。科拉音樂的概念是基礎的頑固低音,包含曲式KBDS中特定的和聲、節奏、旋律特色,加上字詞的唱誦展演。那些重疊的織體,有時二拍子、有時三拍子,看來像是在對抗,互相卻由多元厚實的音色組織成一個嗡鳴聲響整體。好比人性的節奏看來雖然複雜,但在曼德拉而言,卻是成就了「要與敵人謀和:必須先跟敵人合作,然後敵人變成伙伴」。引自曼德拉語錄《與自己對話》(Mandela, 2010)。安息吧,這位世界級的道德溝通家,神已經成就了他的美好差事。
「當我發現,攀過一座高山後,還有更多山脈等著我」…「而我們許多人必須一再地行經死蔭幽谷,才能抵達心中自由的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