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反思—共病時代 上》
❙ 投稿文章
投稿作家|劉諺昀、鄭凱薰
校正|翁歆媃
-
在COVID-19的肆虐下,許多潛藏的議題浮現,從疾病產生的議題:疾病起源、跨物種傳染、科學倫理;後續應疫情而起的議題:資源分配、國際關係、醫療體系;隨著網課而明顯浮現的議題:貧富差距、城鄉差距...
《疫情下的反思—共病時代 上》
❙ 投稿文章
投稿作家|劉諺昀、鄭凱薰
校正|翁歆媃
-
在COVID-19的肆虐下,許多潛藏的議題浮現,從疾病產生的議題:疾病起源、跨物種傳染、科學倫理;後續應疫情而起的議題:資源分配、國際關係、醫療體系;隨著網課而明顯浮現的議題:貧富差距、城鄉差距、資訊落差;由於疫情而突然意識到的事情:由於人類減少出門、工作,而有動物出沒、臭氧層修補。
疫情也對各產業、經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經由這次疫情肆虐,每個人都深受影響,在許多事物被迫中止的當前,是最好反思的時刻,思考有什麼是我們該改進的,而又有什麼是需要改變的。
以下以跨物種傳染中的人類與動物為例。
-
❙ 人畜共患病是什麼?
人畜共患疾病是一種從非人類動物端跨越到人類的傳染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200種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可以是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傳播媒介可經由水源、食物、環境等方式傳染,歷史記載至今已發生多起人畜共患病,是個該重視的全球公衛議題,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
❙ 為什麼選擇它?
疫情爆發初期,有新冠病毒是由蝙蝠傳染給人類一說。暫且不論正確與否,我們必須承認疾病確實是可能在人類與動物間互通的。人獸同源,人類本屬動物的一種,這是多數人也認同的事。
然而,我們卻又硬生生地將自身與動物做區隔,認為只有人類才有語言、社會,只有人類才有情緒、上癮、自戕、擁有某些疾病,但其實這些動物也都曾經出現案例,我們與動物是如此相像。
在動物身上我們能發現共通點,也許疾病的預測、解答亦可以由此找到。
-
❙ 人畜共病時代的產生?
人類與動物的構造、行為、疾病有相像之處,傳染性疾病在人類與動物間互通的可能性當然是有的。
疾病,在環境中自然會存在,過去人畜共患病只造成小區域、小規模的傳染,但現今它所造成的影響規模擴大、影響層面加深。
十九世紀初,西方人平均每年吃下約10公斤的肉類;2013年,這個數字已經攀升到43公斤,而美國每人每年則平均吃下125公斤的肉製品。
由此可窺見人類對於肉的需求大幅提升。為了滿足龐大的肉品需求並從中獲利獲利,人類開始大規模圈養動物。此外,農牧業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其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僅低於能源產業。
為取得大規模土地進行圈養,人類開始進行拓荒,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遭破壞,而動物的排泄物則帶來汙染土地的問題。同時,這些圈養動物也傳染疾病給人類,例如:圈養豬隻易發生第二型豬鏈球菌感染症,這個疾病,雖不易形成大流行,但也會令免疫系統不佳的人喪失性命。
-
研究指出「當物種面臨過度消費與棲地流失威脅時,病毒從動物溢出傳給人類的風險最高。」意味著人類剝削野生動物、破壞自然生態等行為,不僅僅是傷害環境及生物,更為自己帶來威脅。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顯示「這些土地被改變的行為,使動物群體中患有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動物數量,與原生態系統相比,最多增加2.5倍;攜帶病原體的物種比例則增加了70%。」動物被迫與人類密集接觸,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
便利的交通又使得疾病能跟隨著染疫者遊走四方,傳播範圍不再受地理位置所限,可在全球蔓延。而人類高度密集的生活又成為傳染病的溫床—擁有大量可能的宿主。
簡而言之,疾病的大流行不能全推卸給動物傳染疾病給人類,身為人類我們有很大的責任。為了預防下一個流行性傳染病到來,人畜共患病將會是需要嚴正看待的議題。
-
❙ 如何降低人畜共患病發生的風險
目前針對此議題有許多指南,以下為作者統整後的建議:
1.食物的選擇及處理
盡量選擇安全、衛生的食物。將食物妥善保存,並且將生食和熟食分開,進食前將食物徹底煮熟,烹煮時也必須注意環境、料理者的衛生。
2.調節被圈養或運輸的動物的最大密度
高度集約的圈養動物以及高密度置放動物的運輸,動物活動空間狹窄,違背自然界的狀態,容易造成環境髒亂,衛生條件不佳,成為疾病的溫床,進而導致動物生病、死亡,又將疾病跨物種傳播到人體。
3.識別和保護具有高生物多樣性,但面臨土地利用變化風險的區域
杜克大學的Stuart Pimm 教授表示「投資於生態預防措施,是人類健康與全球經濟的最佳保險政策。」透過識別並保護特定區域,再加上投資生態保育,將可使環境盡可能維持原始狀態。
若人類不去侵犯動物棲息地,動物不接觸人類,可以降低彼此生活圈過度交集,避免疾病跨物種的傳染。
-
*下篇預計於7/19公佈
環境倫理案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本土確診加校正共472例、21例死亡;日本贈124萬劑AZ疫苗下午抵台;苗栗電子廠群聚擴大、成立前進指揮所】
台灣今(4)日新增339例本土案例,校正回歸133例,合計472例,另有2例境外移入個案,並新增2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坦言,昨日原本擔憂新高點的出現,以確診與校正回歸後的數字分析,跟前一波高點落差不大;若從發病日來看,整體疫情趨勢算是往下走,至於是否考慮延長全國三級警戒的期限,陳時中則表示:「還沒有想到要降級,也沒想到要升級。」
另外,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感染案今日再新增32名確診案例,累計確診達77人,指揮中心已指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與4位防疫醫師前往苗栗成立前進指揮所,協助快速採檢、集中檢疫、醫療後送等事項,並將強化桃竹苗有接觸之移工的防疫及管理措施,避免病毒蔓延進入社區。
日本贈送124萬劑AZ疫苗於今日下午抵台,指揮中心表示疫苗已進入封緘檢驗階段,會儘速完成相關作業並供國人施打,以第一至第三類人員及高風險地區為最優先,未來會陸續開放必需維生產業及國防人員施打,同時也感謝日本政府在台灣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出手相助。
■新增確診與校正回歸472例,21例死亡個案
今日新增之339例本土個案,為170例男性、16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1日至6月3日。另外,校正回歸的133例個案,為57例男性、7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日。死亡的21例個案中,男性14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
新增確診個案與校正回歸共472例中,以新北市227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苗栗縣51例、桃園市11例、台中市及基隆市各7例、彰化縣6例、新竹市及南投縣各2例,花蓮縣、宜蘭縣、新竹縣、屏東縣、高雄市、嘉義縣及雲林縣各1例。雙北以外縣市共93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76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2例疫調中。(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表示,雖然雙北地區有最多確診個案,但苗栗新增確診數值得注意,主要是電子廠的群聚事件所致。另外採檢和報告塞車的狀況已逐步解決,過去最高峰累積5萬多件,「現在歸零,這是比較好的情況,讓接下來的速度能夠加快,讓隱藏期變短,」不過他也提醒,這兩日新增病例數較多,國人要維持高度警覺,疫情仍處緊急狀態。
■苗栗電子廠群聚:成立前進指揮所,擴大篩檢並加強移工宿舍管理
根據苗栗縣府指出,截至今日上午11點為止,該電子廠確診新增32例,包含移工29例、本國3例,另有19例仍在調查中,預計全廠篩檢7,300人,目前已篩檢2,247人。確診個案已收治隔離中,其中移工都屬於輕症或無症狀,先送往公司宿舍一人一室隔離中。
為避免疫情擴散造成另一波的社區感染,指揮中心今日上午已指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指揮官,率4位疾管署防疫醫師進駐該電子廠成立前進指揮所,以便統籌相關資源,與規劃篩檢地點、動線安排、檢疫隔離和後續送醫給予協助。陳時中也強調,應保留當地醫療機構的量能,也會調度中央的集中檢疫所來使用。
指揮中心已訂出應對措施,電子廠與宿舍須增設篩檢站,並落實檢體分流,確保檢驗結果即時通報上傳,快篩陽性者優先送至集中檢疫所及加強型防疫旅館。此外,仲介公司應儘速盤點移工名單,移工宿舍相關人員從今天起之三日休假禁止外出,內部降載並將移工與本國勞工分流,相關宿舍管理和翻譯作業已請勞動部和內政部協助,未來桃竹苗整體區域和全國的移工防疫也要儘速啟動。
■日本贈124萬劑AZ疫苗下午抵台,目標讓第一至第三類人員完全接種
日本政府提供124萬劑AZ疫苗,於今日上午11點裝貨完畢起飛,下午2點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將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檢驗和封緘作業,指揮中心已責成食藥署儘速辦理,儘早提供國民施打。陳時中表示,相關技術資料已在前兩天送達並完成檢查,但還須經過品質及安全性檢驗,本批疫苗的有效期限可到10月14日,時程規劃上較充裕,但仍會儘速施打。
陳時中也提到這是目前獲得數量最大的一批疫苗,非常感謝日本政府伸出援手,直接提供給台灣,若經過COVAX平台分配,時間和程序上相對耗時,「基於兩國的情誼,長久以來人民打下深厚的友情基礎,日本展現有情有義的一面,我們非常感謝。」
至於這批疫苗的接種順序,陳時中表示,「一、二、三類高風險人員一定要打全,」其次是長照機構中的住民和75歲以上民眾,會儘速往下開放,另外必須維持運作的產業或國防需求,已請國防部和經濟部提出相關計畫,未來也會針對高風險的地區增加疫苗配發的比例。
■重症率達17.5%,建立重症北病南送機制、加強查核輔導專責病房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從4月20日開始統計,確診個案8,894例中,有1,560人屬於WHO分類中的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佔17.5%;而年長者重症率較高,60歲以上的3,330位個案中,有1,087例為重症,佔32.6%。
面對高重症率,且雙北醫療量能緊繃的情況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北病南送」基於安全顧慮,即將變成重症的患者會提早轉送;至於已有使用呼吸器的病患,若北部沒有合適的加護病房可收治,會調配桃園、新竹、台中等地的加護病房資源,並使用加強型的救護車,在安全的前提下運送。
至於專責病房開設,羅一鈞說明,指揮中心要求全國的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都應將急性病床的十分之一清出為專責病床,沒有針對特定醫院,病房也不限制一人一室,在集中照顧原則下,亦可考量實際需求多人一室。因COVID-19以飛沫傳染為主,通風良好可減少傳播機會,目前專責病房希望透過物理性的做法創造「微負壓」環境,以保護醫事人員的健康安全。
羅一鈞表示,從SARS以來醫院都累積了相關經驗,也有SOP,但「專責ICU是重中之重,有請醫策會的工務、工程跟照護專業的專家去了解,確保開設的病房符合條件,」若醫院在設置時遇到困難,也會有相關人員做查核和輔導。
■陳時中:各方採購疫苗重點在「原廠供貨證明」,仍拚10月底群體免疫
針對各民間團體、企業及個人採購疫苗的規定,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進口到台灣還是根據《藥事法》第48條之2,以「因應緊急公共衛生情事之需要」為由,申請專案核准,也就是所謂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所有疫苗都還沒有正式的藥證許可。
指揮中心審核的關鍵在於採購者是否確實能獲得疫苗供貨,陳時中說明,應提出原廠會如期供貨的確認文件,指揮中心也會向原廠確認,「如果大家都非常熱心,卻沒辦法有真正的貨品,反而造成空轉,」根據過去官方簽約採購的經驗,各大疫苗廠都只願意與中央政府往來,市面上幾乎沒有現貨,因此指揮中心必須知道疫苗來源是否正確,並非刻意為難,但如果是中國製造的疫苗,根據法規目前確實是無法進口。
另外,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按照原訂計畫執行,還是需要由專家會議來認可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疫苗供應量增加,會盡量提高施打效率,一樣把目標訂在10月底,期待能達成群體免疫。
■AZ疫苗施打出現不良反應,將由健保先支付醫療費
林口長庚醫院證實,一名30多歲男性在他院施打AZ疫苗後引起血栓反應,於5月22日至該院就醫,經醫療團隊搶救後,27日已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並於6月1日出院,持續追蹤觀察。而該名患者除健保給付項目外,另自費70萬元施打免疫球蛋白。
考量患者家庭經濟狀況,院方亦協助當事人申請預防接種藥害救濟補助,桃園市衛生局在接獲申請後也呈送相關文件給衛福部審查。對此,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回應,疫苗的傷害只要提出申請,政府會來受理,但需要時間,已請健保署先支付費用,未來再向藥害賠償處理單位溝通,算是「代位求償」。他也強調,「希望這段時間大家都能夠安心養病,不要因為經濟造成就醫的障礙。」
不過,陳時中提到的「代位求償」說法不精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解釋,健保代位求償是依《健保法》第95條依據,目前只有汽車交通事故有汽車責任保險之保險人請求代位外,就是公共安全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公害或食品中毒事件中已經有投保責任保險,才由健保署事後向事故單位求償醫療費用,除此之外都沒有代位求償的法定條件。
因為,健保基本上對被保險人的給付是不論「傷病原因」的,無論是因互毆受傷、做醫學美容有醫療事故、因為醫療用藥引發藥害,或因接種疫苗而有副作用就醫,「不管任何原因去看病,只要是健保給付的項目、都是會給付」。至於,使用藥物或接種疫苗(無論公費或自費接種)的不良反應,民眾則可根據救濟法申請「藥害救濟」或「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這也與健保給付或不給付或是代位求償沒有關係、也沒有衝突。
滕西華指出,但如果這名患者治療的免疫球蛋白屬自費項目,政府若體恤民眾自費需要經濟援助,應是由其他愛心管道協助。病人若要獲得救濟,則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企業自行篩檢須醫事人員協助、社區篩檢避免動用醫療院所人力
對於民間企業希望自行快篩,陳時中回應現在並未禁止,也沒有強制報備,但篩檢應由醫事人員協助,因篩檢後仍要完成通報流程,希望可以參考醫療外展服務的作業方式,利用健保或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以加快速度,才不會延遲後續處理。民間企業若有疑問,會請地方政府的衛生局和中央的防疫醫師給予指導。
有關篩檢量能,今日上午指揮中心也與22縣市召開防疫會議,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擴充社區篩檢站的同時也應注意以基層醫事人力為主,避免運用到醫療院所人力,才不會影響到醫療量能。而為加快疫調速度,建議各地政府儘速建立共同調查中心,強化公衛人力運用,迅速掌握確診者相關足跡與接觸對象,匡列出可能遭傳染者以圍堵疫情。
目前全國在6月14日前仍處於三級警戒狀態,指揮中心已請各縣市政府加強管理,近日各大賣場和傳統市場的人流依舊偏高,提醒民眾應減少採購次數。端午連假將至,陳宗彥提醒民眾非必要不要返鄉,以視訊問候家人,指揮中心已請高鐵、台鐵、公路運輸,將每一班次運輸量能降低到2成以下,減少跨區移動帶來傳染風險。
(文/陳德倫、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黃適敏;攝影/鄭宇辰、余志偉、葉臻、管瑞平)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吐口水就可以驗COVID-19,準確性還不輸鼻咽採檢?】https://bit.ly/3vQd8LL
【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https://bit.ly/3czTegL
【【不斷更新】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群聚感染 #疫苗 #AZ疫苗 #緊急授權 #EUA
環境倫理案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卯起來推薦!》
《 楊坤仁醫師新書「老師沒教的醫療常規」》
我是吳肇鑫~非常的急診室醫師。
我和楊坤仁醫師有一些共同點,都是急診專科醫師、都因為興趣到法律研究所進修、都常常獲邀有關醫療法律的演講。
我和楊坤仁醫師也曾在數個演講課程同台,所以了解與他也有很多不同點。楊醫師比我年輕得多、用功得多、行動力強得多!
年輕的部分就BJ4了,楊醫師的用功和行動力最讓我佩服的是醫療糾紛判決書的整理和精要的分析能力,還有簡報課程的靈活運用。
我在醫界已經工作20多年,長期協助院內醫療爭議的處理、衛生局的醫療糾紛調解、還有醫審會的醫療鑑定,看過的判決書和參與的醫療糾紛實務解決,應該數以百計了。但是坦白說,台灣各級法院的判決書不論對民眾或醫師來說,都是有字天書。因為法院判決書有固定的格式和用語,案件的事實論述和法官心證的邏輯,也都需要層層堆疊、四平八穩。可惜唯一的問題就是-「看得懂眉角的人並不多」,我認為這是目前台灣醫療環境的困境重要原因之一,不應該再被忽視了。
楊坤仁醫師的新書-「老師沒教的醫療常規」,用心整理了40個醫療糾紛的真實案例。每一份判決書都有動輒數萬到數十萬字的內容,想要整理談何容易,真的是一門「硬功夫」!但是楊醫師融合了醫療、法律、倫理、人性、溝通、實務⋯等「軟實力」化繁為簡,甚至翻成醫病雙方都看得懂的白話文。我最大的期待就是醫師經由這樣有系統的整理舉一反三,應該明確了解法律的要求應該如何執行,進而保護病人的安全。對於病家來說,如果不幸出現醫療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他們知道什麼是醫療的極限,同時也知道如何理性維護病人應有的權利。
我很樂意推薦身兼「硬功夫和軟實力」的楊坤仁醫師出版新書,衷心希望這樣的「軟硬兼施」,可以實質改善台灣的醫療環境。醫師不再恐慌動輒得咎,民眾也不需要因為求助無門而盲訴濫訴,這就真的是台灣之福了!
預購由此去👉👉https://reurl.cc/Q7VRGp
環境倫理案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在社群媒體的使用部分,臉書以及Line是使用比例最高的幾個平台之一。臉書也逐漸取代過去的新聞網站與新聞推播功能,成為以個人朋友圈出發來整合與傳遞新聞訊息的媒介。一方面來說,當代的訊息來自四面八方,過多的資訊量需要一定程度的篩選才能讓個人理解;另一方面來說,過去以中心性意識形態來決定什麼訊息重要,什麼不重要的方式,也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的個人需求。在這兩個情況下,臉書等於結合了朋友圈、數位新聞媒體的多重功能,類似於進化版本的PTT,成為網路世代人們吸收與傳遞新聞訊息的最佳平台。不過,也因為如此,這類型的平台吸引了許多關注與目光,逐漸取代了傳統新聞媒體(電視與報紙),變成投放廣告的最佳媒介。但是,廣告的收入日增,也為平台方與內容產製方帶來了逐漸增加的隔閡。平台的部分,究竟應該扮演商業模式下以新自由主義精神進行營利的公司,還是擔任網路中立價值且不涉及特殊意識型態的行動者。如果平台因為擔任網路中立價值而獲取許多關注,進而產生收益,是否也需要對此收益重新進行分配與考慮呢?站在捍衛網路中立價值的位子,但又藉此將收益都歸屬到公司內部,似乎是論述與倫理上的一個矛盾之處。
-----------------
如果有天,當你打開臉書,發現塗鴉牆的新聞都消失了,只剩下親友照片、網紅影片與內容農場連結,連政府資訊與非營利組織帳號都一片空白。你會有何反應?
這正是2月18日,澳洲民眾的困惑與憤怒。就像之前提及的,今年會是跨國科技巨頭「出來跑,遲早要還」的一年,澳洲爭議只是序曲。問題是,社群網路的用戶、數位資訊生態、新聞媒體圈,會連帶付出多大代價?
澳洲的臉書爭議背後有幾層意義。你可以說,這是「新型資訊聚合服務與舊有媒體模式的利益衝突」;也可以說,這是「跨國廣告吸金巨獸與主權政府監管體系的對撞」。意義更大的是,這是數位資訊生態自我修正的關鍵一環。
白話來說,過去20年,矽谷科技平台挾著技術創新與規模經濟,提供各種便利且免費的服務,主導全球(包括台灣)的數位生活。好處是,我們可以享受價格低廉甚至免費卻強大的資訊服務(例如Google地圖);缺點是,這些科技公司像是吸星大法,吸走絕大多數線上注意力與廣告。
以澳洲為例,兩大巨頭壟斷超過80%的數位廣告,讓本土網站奄奄一息,尤其人力成本高昂的新聞媒體。身為「二級傳播者」的科技平台吃乾抹淨,生產原創內容的「一級傳播者」只能爭搶餅屑,加劇媒體產業惡質競爭,壓縮公共議題報導空間。因此,此事凸顯出數位資源嚴重失衡的現狀,讓我們思考如何「再平衡」,維持一個永續、健康的資訊消費環境。
相較臉書,Google的營收模式更多元,在澳洲的廣告市佔也更巨大(2020年市占率53%,臉書僅28%);其次,搜尋服務高度依賴新聞連結(臉書早已降低新聞曝光率,官方宣稱新聞只佔總流量6%),核心業務重要性不同;第三,Google有更明顯的競爭者,澳洲政府曾威脅以微軟Bing作為替代性搜尋服務,相形之下,臉書的人脈圖譜則難以快速轉移。
綜合以上因素,Google具備更多資源與新聞媒體協商,也更不願承受失去澳洲市場的風險,因此搶先與澳洲主要媒體集團達成協議,避免進入仲裁程序。
臉書封殺澳洲媒體,絕對是自傷傷人之舉,而且自傷成分更大。2016年以來,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新聞導流能力日益萎縮,甚至不及Google搜尋,也逼迫新聞媒體強化SEO、開發新聞信等不同觸角,盡量降低臉書影響力。
流量分析網站Chartbeat的數據顯示,臉書封鎖澳洲媒體的第一天,該國新聞網站境內流量下跌約13%,來自海外的流量重挫3成。當網友適應「臉書沒有新聞」的新常態,媒體流量是否會拉回原有水準,目前尚難得知;然而,Chartbeat曾在臉書全球大當機之際,分析整體流量趨勢,發現網友一旦看不到臉書,媒體網站的直接流量與Google搜尋都相應暴增。
此外,斯洛伐克、西班牙等過往案例都顯示,這類新聞聚合服務一旦消失,對媒體流量的長期衝擊有其限度。
例如2014年底,西班牙落實歐盟的數位著作權法令,要求科技平台新聞聚合服務須支付授權金,Google News因而退出西班牙市場。藉此機會,史丹佛大學進行一項研究,發現該國Google News用戶在服務終止後,大約減少20%的新聞瀏覽量;媒體網站流量減少約10%,而且集中在小型媒體,但大品牌媒體幾乎沒有影響。
這項研究同時指出,一旦失去頗受歡迎的Google News聚合服務,當地用戶大多能尋找替代資訊管道,不過,三類新聞的閱讀量會減少:即時新聞、政治經濟等硬新聞、慣用媒體較少報導的新聞類型。
總結來看,臉書雖是強大且高效的人際溝通工具,卻是一種無效率、充滿偏誤的新聞接收管道。當塗鴉牆完全看不到新聞,用戶很可能回頭尋找資訊源頭,像是政府機構網站,或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媒體,把臉書單純當成社交媒介。長遠而言,這反而是好事。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