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瑞士英文縮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瑞士英文縮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瑞士英文縮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瑞士英文縮寫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Duzfreund可以用“你”稱呼的好朋友👭談談德文人稱代名詞🇩🇪 學德文的人一定對人稱代名詞不陌生,德文課本裡的第一課,我們就會學習du和Sie的使用方式,du對應中文是你的意思👶🏻,Sie則是您👨🏻‍🦳,是尊稱所以需要大寫(小寫的sie是她👩🏻或他們👥),德文裡面,甚至有個單字叫Duzfreu...

瑞士英文縮寫 在 賀約翰 John Peter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20:59:16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一天 8月1日就是我的母國瑞士的國慶日 對於好奇瑞士的人, 約翰跟你整理出一些瑞士的小知識: •「瑞士聯邦」在西元1291年8月1日建國,這就是說,瑞士已經729歲啦! •瑞士有「四個」官方語言(沒有英文喔!): 1. 德語 2. 法語 3. 義大利語 4. 羅曼什語 那我...

  • 瑞士英文縮寫 在 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9 21:00:56
    有 221 人按讚

    Duzfreund可以用“你”稱呼的好朋友👭談談德文人稱代名詞🇩🇪

    學德文的人一定對人稱代名詞不陌生,德文課本裡的第一課,我們就會學習du和Sie的使用方式,du對應中文是你的意思👶🏻,Sie則是您👨🏻‍🦳,是尊稱所以需要大寫(小寫的sie是她👩🏻或他們👥),德文裡面,甚至有個單字叫Duzfreund🤙🏻,就是用du彼此稱呼的朋友,用以表示友誼的親近🥰。

    我一直以du稱呼同學朋友或小孩子👶🏻,Sie稱呼長輩👨🏻‍🦳,服務生或是陌生人(反正就是du以外的其他人👥)為原則,直到我到了德國,驚訝發現,老師👩🏼‍🏫怎麼都以Sie稱呼我?! 我誰啊🙀???(真心疑惑🤔)最近我看了“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這本書📖,解決了我多年來內心的疑惑,書中提到,中學生到了一定年紀,老師會改稱呼同學為Sie,表示大家長大了🦷,是成人了,二十幾歲的我,的確不是個“誰”,但也理所當然是個可以被用Sie的“大人👩🏻”了,Sie是德國人必經的成年禮🦷,德文代名詞是學語言的人必經之路👣,搞懂各種代名詞的同時,也能學到潛在的德國文化。

    關於德文人稱代名詞,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歌詞懸案🎵”,歌德所寫,舒伯特譜曲(其實很多人也譜曲過,不過我想大家比較記得他的版本🤣)的野玫瑰🌹這首曲子,描寫男孩👦看見美麗的玫瑰花🌹,摘花的故事,先說說歌詞中兩個主角的詞性,das Röslein小玫瑰🌹為中性,der Knabe男孩👦為陽性,不過有段歌詞是這麼說的,half ihm doch kein Weh und Ach,這裡的人稱代名詞間接受格(Dativ)為陽性或是中性,因此翻譯會是痛與嘆對他(它)沒有幫助,究竟是玫瑰要被摘了感到痛與嘆😭?還是男孩被刺了感到痛與嘆🤕️?是精心安排的曖昧文句嗎?翻翻歌德最早的版本,也許能給我們答案,最早歌德其實寫的是half ihr doch kein Weh und Ach,ihr是陰性的間接受格,也就是說受害者明明白白的是玫瑰🌹,歌德使用了ihr,一方面是擬人👧🏻,令一方面是消除歧異,後來為什麼被改成ihm,我想,大概是後人想“糾正🔧”這個文法“錯誤”吧!哎~這就是德文啊!!!

    「法語🇫🇷是一個高貴的公園,義大利語🇮🇹是一處巨大的、明亮的、五彩繽紛的森林。但是德語🇩🇪幾乎就像是一處原始森林🌲,如此地茂密與神秘,沒有寬敝的通道,卻有千百條小叉路……會有上百條小徑忽左忽右繞出,也會很快地再回到路上。」——瑞士詩人費德勒(Heinrich Federer)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這本書📖,陪伴了我糾結於上述“歌詞懸案”(同時也是論文的一小部分)的幾個夜晚😫,學過德文的人讀可能會更有共鳴,透過德文單字或句子,去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

    在德語這座原始森林裡,你也迷路了嗎?別擔心,迷路(搞不懂歌詞懸案的時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總有上百條森林小徑可以闖(改用思考採取其他代名詞),繞了一點遠路,你還是可以回到路上的💪🏻。

    (寫完發現我是個du你的愛用者😉,寫粉絲專頁的文章,其實我都會想像是在對朋友講故事,把每個閱讀我文章的人,都當作是我的Duzfreund🤙🏻)

    茲茲堡小日子IG➡️windyinwuerzburg

    和童話故事一起學德文的貼圖~在這裡⬇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2]
    https://line.me/S/sticker/8761805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416551

    我的德國旅遊圖文書---心德筆記在這裡⬇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qPRLhy
    誠品連結👉https://goo.gl/xY7hbc
    各大網路及部分實體通路皆有上架喔😀

    我的德文筆記不私藏同場加映
    -berg und -burg德國好多堡🇩🇪 https://reurl.cc/EzW4Ra
    德文有多難搞,看這篇🤷‍♀ https://reurl.cc/1xp1kW
    德文的變母音怎麼來的😴 https://reurl.cc/nz4WKe
    傻傻也要分得清楚的德文名詞詞性小整理🇩🇪 http://bit.ly/2TePzKF
    (不負責任的)十句話破解德文聊天窘境🇩🇪 https://reurl.cc/D9Yj2d
    在德文和英文長得一樣,意思卻完全不一樣的單字🇩🇪🇬🇧 https://reurl.cc/qDN0RE
    英文裡那些來自德文的單字🇩🇪 http://bit.ly/2Nq8rVD
    德文檢定Goethe-Zertifikat B2、C1✍應考及準備心得🇩🇪https://goo.gl/R3s5Ct
    學德文一定要知道的四十個常用縮寫🇩🇪https://reurl.cc/Kkn2n9

    #茲茲堡小日子windyinwürzburg #茲茲堡小日子德文教書日誌 #手繪 #德國留學 #歐洲 #交換學生 #德國 #德文 #學德文 #deutsch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

  • 瑞士英文縮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8 07:00:12
    有 1,266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ITER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的項目已經啟動了將近15年,其雄心壯志是掌握氫的融合,反應爐的組裝工作於7月28日星期二在法國南部正式開始。馬克洪總統在組裝啟動典禮上透過視頻發表演說:「有了氫融合,核能將為我們提供無污染,無碳,安全和幾乎無廢料的能源,這將是未來的希望。」

    ITER 是在2006年由歐盟(含英國),瑞士,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美國等35個國家,共同合作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這個計畫的基地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旨在通過氫的融合,以「人造太陽」產生無限能量。希望取代化石燃料。近幾個月來,托卡馬克(Tokamak)實驗反應爐的幾個關鍵組件,已從印度,中國,日本,韓國運抵現場。 ITER首席執行官Bernard Bigot表示,組裝過程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年底。

    這個巨大的托卡馬克反應爐的第一個版本是在1950年代在蘇聯開發的,它會重現自然發生在太陽中心的氫融合反應:具體而言,這是通過將轉化為等離子體的氫的兩種氫同位素的混合物加熱到1.5億度的溫度。從這種融合中產生的中子會釋放出熱量。ITER可以在2025年底至2026年開始生產其第一批等離子體,目前規劃在2025年年底之前進行首次電漿測試

    如果加以利用,氫融合將是安全,清潔的能源,使我們擺脫化石燃料的束縛。它是從水和鋰中大量發現的燃料中獲得的,與核裂變反應爐不同,它具有不產生放射性廢物的優勢。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是歐洲最大的科研項目之一,自2010年啟動以來已動員了2300名工人,估計費用近200億歐元。】

    {內文}
    從亙古以來,人類應歸功於全能的太陽,它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共享其光輝,但是現在一個由35個國家的團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解開這顆恆星能量來源的秘密「氫融合」,可以在未來幾千年,為人類提供清潔安全且幾乎無限的能源。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恐怕將要被推翻。

    (ITER 發言人/Robert Arnoux)
    在這個空間裡會有一個大型機器,我們將在它的核心點燃一個小型的太陽,簡單來說就是如此,這個小太陽將會產生能源,我們將利用這些能源來發電

    這個「人造太陽」就是被稱為「ITER」計畫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在7月29日有了指標性的突破,正式進入為期五年的組裝新階段,ITER基地位於法國南部,是由包含英國的歐盟、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南韓、和美國等 35 國,聯合開發熱核融合的新能源計畫。是在2006年11月21日在法國的愛麗榭宮,七個ITER的合作夥伴啟動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科學計畫,其後很快的挖土機和推土機就進入了準備180公頃土地的階段。歐盟做為ITER設施的主辦方,投入資金約占45%,該研究主要在研究托卡馬克型(Tokamak)核融合的技術與工程。

    (ITER 傳播總監Laban Coblentz)
    融合的獨特之處在於使它成為絕對完美的能量與裂變不同,不可能發生爐心熔毀
    如果反應停止一切都會停止,僅此而已

    目前核電廠所採用的是核裂變技術,採用鈾做為燃料,然而運作時會產生有害的放射性廢棄物,核廢料及安全性都是核能電廠不受歡迎的主因。

    (英國 First Light Fusion CEO/Nicholas Hawker)
    熱核融合基本上和傳統的核能完全相反,核能是把一個重元素分裂來釋放能量,但是最後會因為連續反應的結果而難以控制,熱核融合不是一個連鎖反應,所以它不可能竄離,造成爐心熔毀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將通過融合來釋放能量,就像太陽的心臟是基於氫的融合一樣,既不會發生因融化而失控的事故,也沒有長期的核廢料處置,氫的融合將通過攝氏1.5億度的終極高溫來獲得。

    (ITER 首席執行官/Bernard Bigot)
    我們現在可以啟動這個新階段,和設計與製造階段平行並進,因為我們最近接收了來自ITER成員國,所有建構托卡馬克反應爐需要的組件,14年之後的2020年七月底,托卡馬克反應爐終於開始正式進行組裝,儘管由於新冠疫情所帶來將近三個月的推遲,但是還是完成了接收特殊組件的關鍵進程

    三月份歐盟內部的能源融合機構(Fusion for Energy )畫龍點睛地完成了進行ITER組裝的劇場建設,一個龐大的準備和安裝機器組件的大廳,四月份先是兩個分別重達360噸的環形磁場線圈超導磁體從義大利和日本抵達,五月份是1250噸重由印度提供的低溫恆溫器底座,被成功的放置在托卡馬克反應爐(Tokamak)的豎井之中,六月底由歐洲採購的第一台環形膠體勵磁線圈,也從生產基地中國合肥到達,俄羅斯和美國在ITER關鍵零件的採購上也取得進展,最後由韓國運輸的ITER真空容器的第一部份也運抵法國。

    所有組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這個1250噸直徑長達30公尺湯碗型的低溫恆溫器底座,從裝配大樓的入口到最終位置一共有150公尺的距離,安裝時必須再舉升30公尺,然後緩慢降低嵌入托卡馬克反應爐的豎井中,才算大功告成。在疫情期間的安全守則下,要趕上緊迫的組裝進程,失敗在今天,不是ITER團隊的選項。首次使用等離子所需的建築物和基礎設施已完成75%,隨著機器和工廠組件從7個ITER成員國陸續抵達,ITER這個星球上的步伐正在加快,現在開始進行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維拼圖,很最複雜的樂高組裝,這個龐然大物可以支撐5400噸的標稱重量,將ITER最大和最重的組件的精確度維持在3毫米以內,對於機器成功運作至關重要。將會使用複雜的光學計量技術進行組裝,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低溫恆溫器的封閉,將會是托卡馬克反應爐完成第一階段組裝的標誌,ITER將進行為期一年的綜合調試和測試,目前則規劃在2025年年底之前進行首次電漿測試,數十年來的計劃終於逐步實現。

    超過35個國家的合作,三萬人的參與,與上百萬個獨一無二的組件,我們有一個簡單的目標:照亮一條通往新能源的道路。

    ITER是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的英文縮寫,同時也是拉丁文裡「道路」的意思,但是尋找「核融合」的過程是一條漫漫長路,這項計畫已經推遲了五年,相較於最初預算增加了三倍,現已達到近200億歐元。

    (ITER 傳播總監/Laban Coblentz)
    我們藉由創造一個金屬籠罩,然後裡面有一個看不見的磁性籠罩,來局限我們所稱的「核融合」,這個「磁場局限」的概念我們已經進行了差不多60年,越蓋越大的托卡馬克反應爐,最後我們有了這個ITER計畫

    但是這個「人造太陽」卻成為環保主義者不斷批評的對象,甚至包括GreenPeace 綠色和平組織,他們認為這一切不過是海市蜃樓,無法實現的科學神話,更是一個無底洞似的財務陷阱,應該把龐大的預算投資在再生能源上。

    (ITER 執行總裁/Bernard Bigot)
    再生能源還是有其極限,間斷性和收集上的分散性,無論再生能源的在儲藏上有多大的進步,或者我們如何節省能源,隨著即將超過一百億的地球人口,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能源補強

    氫融合除了可以替代所有化石燃料,和傳統裂變核能之外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從水和鋰中提取氫融合所需的燃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一公克燃料釋放的能量等同於八噸石油。

    (ITER 執行總裁/Bernard Bigot)
    剛開始是一張政治海報,有很大的願景,因為35個國家一起做出了長達四十年的承諾實在很難得,但是當工程開始啟動了以後,我們才真正意識到計畫的複雜性,以及需要更多的資源

    ITER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開始生產其第一批等離子體,作為實驗性反應爐的ITER實際上不會發電,因此希望可以在五年內進行電漿測試,雖然只能維持幾毫秒而且還需要進一步裝設其他零組件,但可證明托卡馬克反應爐能正常運作。

    (ITER 執行總裁/Bernard Bigot)
    必須要等到2060年左右才能有第一個發電機,把熱核融合反應爐連接到供電網

    在風險方面,根據輻射防護與安全研究所IRSN的研究評估,ITER 氫的兩種同位素之一在環境中擴散的潛在後果,遠遠低於使用傳統裂變核能反應爐的情況,輻射防護安全的專家表示:「即使是最嚴重的事故也無需疏散人員」

    (法國總統/馬克洪)
    想像一下國際ITER項目的經驗如果成功了,我們將能夠開發無污染 無碳 安全和幾乎無廢料的能源,這些能源將有可能滿足全球所有地區的需求,以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和保護自然資源

    馬克洪表示,「世界上最偉大的進步,往往源自於大膽的賭注與坎坷之路」,在全球疫情各說各話分裂與對立的氛圍中,在越演越烈的中美爭霸戰之下,ITER是一個35個國家多邊合作的和平計劃,感謝科學,明天也許比昨天更美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ITA740cNc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02《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QnlCl5xC8

  • 瑞士英文縮寫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12 07:11:17
    有 404 人按讚

    【早報: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強調不涉及地理、人群】http://bit.ly/2Sh9GbU

    一覺醒來,世界發生了什麼:

    1. 世界衞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意為「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英文縮寫。

    2. 譚德塞當天在記者會上還表示,最近幾天出現了一些沒有前往中國旅行的人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的病例,比如法國和英國近日報導的病例,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3. 隨着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1日表示,允許留在香港的美國政府非緊急僱員及其家人自行選擇撤離香港。南韓政府也宣布,自12日凌晨起將香港和澳門列為新冠病毒疫區,所有途經港澳入境的旅客,都需要接受特別檢疫。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也宣布,提高港澳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三級,建議非必要不要前往。

    4. 中國國家衞健委專家鍾南山接受路透社專訪,他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本月中旬或下旬達到高峰,之後進入平穩期,然後開始下降,「我希望這次疫情或這次事件可能在4月左右結束」。鐘南山認為,「地方政府、地方醫療部門對此負有一定責任」。

    5. 武漢市民政部網站2月10日轉載《中國社會報》(民政部黨組機關報)報導指,自1月27日起,武漢市慈善總會分4批、將累計27億元人民幣抗疫善款上繳給武漢市財政。專業人士指,此舉違背捐款人的意願及法律程序。

    6. 當地11日,成千上萬伊朗民眾在首都德黑蘭等城市上街遊行,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41週年。總統魯哈尼發表講話,強調伊朗不會向美國制裁屈服。

    ============================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
    加入會員 ➤ http://bit.ly/2wVfM6g
    #端傳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