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琉璃蝦飼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琉璃蝦飼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琉璃蝦飼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琉璃蝦飼養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那晚,日本東京的春天,緩緩降臨在新灣區。 因緣際會跟幾位日本來的朋友,有幸造訪在南高雄豪宅內的米其林一星主廚武田健志的餐廳「Liberté」,據說一位難求,而且有諸多禮節的規範。 一進門後吧台板前的座位深具特色,我們今日坐在裡面8人的包廂,可以放鬆享用跟聊天。主廚的相關介紹跟環境網路上的食記都查...

  • 琉璃蝦飼養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8 19:36:50
    有 520 人按讚

    那晚,日本東京的春天,緩緩降臨在新灣區。

    因緣際會跟幾位日本來的朋友,有幸造訪在南高雄豪宅內的米其林一星主廚武田健志的餐廳「Liberté」,據說一位難求,而且有諸多禮節的規範。

    一進門後吧台板前的座位深具特色,我們今日坐在裡面8人的包廂,可以放鬆享用跟聊天。主廚的相關介紹跟環境網路上的食記都查得到,我的重點在餐點內容—-一言蔽之,這是自疫情以來,我在 #國內吃到最喜歡的星級餐廳。

    📍前菜三品- #鴨肝慕斯 #鮑魚/山葵葉/杏桃 #鮟鱇魚肝
    老實說,剛看完菜單我打從心底害怕😅,有看過我食記的人就知道,我法菜中的天敵就是「內臟類」食材,但今天卻讓我對這些內臟類食材心悅誠服。首先是這款鴨肝慕斯,表面琥珀色的醬汁點綴著鳳眼果、碎堅果跟些許松露,漾著琉璃的光彩,一匙舀下是蒸蛋般的柔嫩綿密,入口是濃郁的風味搭上脆口的堅果顆粒,煞是享受;再來是盛放在九孔貝殼上的荷包外型小點,上面點綴著山葵葉,建議一口完食,原來外層是如泡芙般的口感佐以鮑魚醬跟畫龍點睛的杏桃,高鉀跟豐富的維生素的杏桃果乾沈穩的微酸中和了鮑魚高鈉的海鮮味,頭一次見著的組合,沒想到風味如此互補;最後有「海底鵝肝」之稱的鮟鱇魚肝,似土壤般由酥脆的吐司脆片包夾,上方鴨兒芹翠綠如茵,放上盛開的星狀紫色琉璃苣彷如精巧的小花圃,充滿春天的映象,讓我讚嘆的地方,在於以富含omega-3(次亞油酸,GLA )的琉璃苣來搭配飽和脂肪跟膽固醇稍多的魚肝,讓人享用起來不覺負擔。

    我莞爾,猜這一系列的內臟類食材似乎是通過我挑嘴的腸道菌的檢驗,主廚以各種食材調和的方式讓膩人的飽和脂肪變得和藹可親😆

    接下來一道開胃菜 #白蘆筍/蝦母/魚子醬,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料理白蘆筍,最底下用奶油煨煮,加點昆布粉提味,上方將白蘆筍刨成薄片整齊堆砌,口感清脆帶有蘋果的香甜,再淋上用 #豆漿為基底跟白蘆筍打在一起的冷湯,下方是飽滿彈牙的牡丹蝦蝦母,間以魚子醬跟酸甜的燈籠果,必需胺基酸跟植酸融合,讓從來不覺得魚子醬好吃的我,難得讚不絕口,實在精彩。
    第一次用清新脫俗來形容一道菜,「此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嚐」。

    下一道 #瑩烏賊 讓人眼睛一亮,以日本的瑩烏賊搭配台灣的鳳螺,底層是巴西里跟多種蔬菜打成的泥,還有各式對身體有益的香菜類食材,例如山茼蒿跟山當歸葉,尾韻還有帶點辛辣口感的水田芥、山葵跟洋蔥,其中有一種日本春天才會生長的天下第一山珍— #楤木芽,用天婦羅的方式料理,採集方式辛苦,要避開銳利的尖刺,才能取得嬌嫩的楤芽,帶點特有的苦跟回甘,整碗抗氧化物質吃好吃滿,加上低脂海鮮,仿佛把大地贈與的所有微巨量營養素都集中在這。
    「啊, #這才是人類應該吃的食物」我不由得喟嘆,多希望每天都能來上這樣一碗,慰勞自己每天對抗環境污染跟壓力荷爾蒙的腸道菌們。

    再來是湯品 #花膠/鴨肝/鮑魚,這道酥皮清湯上的酥皮壓印葉子的圖案,每天早上現桿現做,塗上蛋液後焗至酥脆,以小母雞熬製三天的高湯加入金華火腿跟貝柱,滿滿的膠原蛋白,是主廚在嚐過台灣的佛跳牆之後的創意。

    至此每道菜順序都是風味一濃一淡,進入雙主菜。海鮮類主菜—- #來自長崎五島市的紅條魚,肉質紮實鮮甜,配上主廚精心製作的三道層次的綠白醬汁—-基底是波菜跟芥菜打成的泥、第二味是濃烈的蛤蠣高湯拌入發酵後的芥菜跟蔥,第三味是柚子泥灑上焦化的檸檬粉,清爽跟鮮甜並具,連配菜都煞費苦心,是檸檬蜜漬過的蜜棗跟蕪菁,點綴惹人憐愛的紅莧菜跟白色芫荽花,這傘狀的花序像蕾絲般纖柔而細緻,又像雪花般優雅,看來主廚是個外剛內柔的少女心男兒啊(笑)。

    肉類主菜—- #珠雞,老實說吃膩了紅肉類主菜,看到白肉類實在很歡喜,台灣唯一有飼養珠雞的地方在桃園,選用雞瘦肉的部分做成雞肉捲,以松露慕斯提香,再以竹炭粉當麵衣包裹製成,看起來像個黑色皮包,切開來搭配旁邊香氣濃烈的羊肝菌菇醬,外脆內軟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配菜是油封雞腿肉佐紅蔥酥跟白薏仁,多種風味依個人喜好搭配品嚐,很少有主菜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覺得滋味不同。

    在我看來,這場盛宴從前菜、湯品到主菜,都有一種幸運籤餅(fortune cookie)的概念,而這種包有類似箴言或詩籤的字條餅乾,是源於19世紀,日本東京的寺廟有一種叫做「御神籤」的傳統,讓今天的法菜有深厚的日本古老意涵,切開來都是驚喜。

    最後是甜品三道— 前甜點是 #杏仁豆腐佐鳳梨,鳳梨用三種方式呈現,包括底下的糖漬鳳梨丁,淋上用鳳梨汁跟香草籽打成的汁液,還有糖霜花朵上盛載著現做鳳梨果醬,酸酸甜甜,非常適合清爽的杏仁味。

    主甜點是 #甘酒/櫻花/白巧克力,我凝視著這個意象,像冬雪初融後的大地,春櫻綻放又散落,略帶鹹味的粉色櫻花粉末細細的鋪在白絨般的冰沙,化在口腔裡的是甘酒跟白巧克力的醉人滋味。

    這讓我想到漫畫《海賊王》裡的Dr.希魯魯克,他窮盡自己一生的時間去創造一場,在他腦海裡粉紅色的雪,直到臨死前讓全世界下了一場
    粉紅色的雪。

    我想主廚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
    我們用自己不滅的熱情持續灌溉著夢想,用生命在創造腦海中的世界,每一處料理的呈現,都是賭上自己的堅持跟信念。

    用心在料理屆耕耘,就跟我鑽研腸道菌的學問一樣,都是希望能將精神寄託在某些不朽的事物上。

    最後的小茶點(petit four),是酒漬萊姆葡萄跟藍乳酪夾心餅乾和肉桂蘋果塔,我過去從不曾碰茶點,就是因為傳統法式料理的配茶點是甜膩的法式軟糖跟費南雪,這次我卻連茶點都完食,配上帶有香茅味的花草茶,像醍醐灌頂滿足至心底。

    Dr.希魯說:「疾病跟癌症不可怕,只有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謝謝武田健志主廚,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夜,在不能出國的嚴峻疫情寒冬期間,你為台灣人帶來了道地東京米其林的手藝,這春櫻綻放的希望氛圍,彷若置身日本,似預告著即將遠離新冠陰霾,讓人真正感受春天將至。

    望明年後,我們東京見。

    #這間立刻被我列為心目中第一名
    #主廚簽約聽說只有三年
    #正港東京米其林在高雄

  • 琉璃蝦飼養 在 熱血阿傑 黃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27 11:10:52
    有 240 人按讚

    緊急通知!!
    抱歉!昨天太忙來不及,活動繼續進行,我下週回國後抽獎(禮物再加碼)

    熱血阿傑頻道的影片整理抽獎文
    按粉絲頁讚,公開分享本貼文,在本文下方留言『一起訂閱熱血阿傑頻道』並標注兩位朋友
    即日起到10/18晚間九點在我臉書直播抽獎
    獎項:甲蟲日記簿一本、讓你猜不透的偽裝生物一本、神秘小禮物三份

    我的手只有三根手指頭!?
    必看: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甲蟲影片
    阿特拉斯大兜蟲: https://youtu.be/Y5fqHlumqUc
    長牙鬼艷鍬形蟲: https://youtu.be/HynpV1wqb60
    提琴步行蟲: https://youtu.be/Hs-fl3JW3jQ
    豆芫青: https://youtu.be/-bl_oLfBiqk
    獨角仙台語介紹: https://youtu.be/WLxxDrQWDxo
    祕魯長臂天牛: https://youtu.be/ScnWoqEj91U
    蘇拉威西大扁鍬形蟲: https://youtu.be/LdhCkAfuX-g
    紅胸埋葬蟲: https://youtu.be/IqethTRuS6w
    美它利佛細身鍬形蟲: https://youtu.be/YoecTovVWos
    長戟大兜蟲: https://youtu.be/-Uug-2ax_AY
    觀察獨角仙直播: https://youtu.be/4c6_IHWz3uM
    長牙鬼豔鍬形蟲 : https://youtu.be/JExx1MYu9Ao
    鹿角鍬形蟲:https://youtu.be/FcEumgn6eaw
    白雞油獨角先: https://youtu.be/CRDmSKm4knk
    紅鹿細身鍬形蟲: https://youtu.be/8yWQFfRGN8s
    紅圓翅鍬形蟲: https://youtu.be/oh7G61vNKTs
    推糞金龜: https://youtu.be/Kx3Jx8e18Io
    雞冠細身鍬形蟲: https://youtu.be/4lpnm2kC1hM
    長臂金龜: https://youtu.be/O_oLlrED0uE
    平頭大鍬形蟲: https://youtu.be/Wpm3-cf3Nc8
    高砂深山鍬形蟲: https://youtu.be/VwZBq5XaFrU
    黑腳深山鍬形蟲: https://youtu.be/J8ln4hHMtCo
    寮國大扁鍬形蟲: https://youtu.be/d4zoHERFPIE
    DGG巨大鍬行蟲: https://youtu.be/G5b_XDLBUYI
    莫瑟里黃金鬼鍬形蟲: https://youtu.be/yWTiDK4-wJI
    寮國黃金鹿角鍬形蟲: https://youtu.be/PbbELfHYN-c
    孔夫子鋸鍬形蟲: https://youtu.be/oPK57WlkLII
    台灣深山鍬形蟲: https://youtu.be/opiU8DATLn4
    蓬萊擬鍬形蟲:https://youtu.be/kGQaIOzMok4
    夢幻吉丁蟲: https://youtu.be/FbyrRLNXMQQ
    澳洲大角鍬形蟲: https://youtu.be/tXJxhLFddAM
    大圓翅鍬形蟲: https://youtu.be/5DZd68H_gFM
    漆黑鹿角鍬形蟲: https://youtu.be/YkpyhedJgv4
    雨林叩頭蟲: https://youtu.be/rU7W5cFGKb8

    雨林遊記影片
    清邁青叨國家公園: https://youtu.be/L0sTX3FNBBo
    清邁維安帕寶保護區: https://youtu.be/QtCEgOwHVzI
    毛里求斯與海豚同遊: https://youtu.be/ClM2D3SsRjA
    雨林拍攝現場: https://youtu.be/Cwo40sWmHvg
    蘇拉威西採蝶人: https://youtu.be/7Y0Rk3d-VCo
    維安帕寶路邊攤: https://youtu.be/tIG7nWfKWSk
    祕魯短影片:https://youtu.be/sKl0SvXsu7A

    各種昆蟲製作標本教學
    標本拆針: https://youtu.be/L4PdeOAktW4
    巨顎叉角鍬形蟲標本: https://youtu.be/djR7DVWSkMw
    枯葉螳螂標本: https://youtu.be/BSthfRZB1Uo
    龍頭螽斯標本: https://youtu.be/aPKHUdx9nHA

    螳螂影片
    蕉紅箭螳: https://youtu.be/GpeeUy322UI
    飼養教學直播: https://youtu.be/LHRqrMgsyaU
    眼鏡蛇枯葉螳螂: https://youtu.be/vQ6uWOKgMcY
    樹皮螳螂產卵: https://youtu.be/qJrRogGGTnw

    其他生物飼養
    龍頭螽斯飼養: https://youtu.be/JYTlOdsiHFU
    龍頭螽斯孵化: https://youtu.be/lJTLWH0wDqc
    網球蝦飼養: https://youtu.be/Z_pHp2EeHoc

    台灣步道自然觀察
    羊稠坑: https://youtu.be/2ylsqpnhGXE
    暗夜自然觀察1: https://youtu.be/RsZqCmn5ntw
    暗夜自然觀察2: https://youtu.be/W7gCZz_b9eY

    其他生物介紹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https://youtu.be/emh5HdQpp-w
    三突花蛛: https://youtu.be/_yPQU4Nyono
    竹笙: https://youtu.be/Hk8UjZmlX8E
    水晶蘭: https://youtu.be/IKJTNekYU3U
    翡翠樹蛙: https://youtu.be/8KVGysotKvo
    紅脈熊蟬: https://youtu.be/40Vu9o05TGw
    青黑蠟蟬: https://youtu.be/SXnGyi_VW30
    大琉璃食蟲虻: https://youtu.be/BN7MyAHoBsw
    雨林擬葉螽斯: https://youtu.be/p979JZrVl40
    地衣棘螽斯: https://youtu.be/NbvsIrq_kH4
    螽斯紡織娘: https://youtu.be/RV0RlHrw8Lo
    瘤竹節蟲: https://youtu.be/Y-BgQs04PGM
    棘竹節蟲: https://youtu.be/TKrFsXQDjm4
    棉桿竹節蟲: https://youtu.be/2_ny1z1oQAw

    枯葉蛾幼蟲: https://youtu.be/khf6XgNmsqc
    黃豹天蠶蛾:https://youtu.be/ZXmrbwAJ5PM
    盾天蛾: https://youtu.be/ypcTZEoACSQ
    大綠目天蠶蛾: https://youtu.be/33RHIv2fX0c
    大尾天蠶蛾: https://youtu.be/Q4GgJAWzYtA

    背包是⬇️
    #supplysectiontaiwan

  • 琉璃蝦飼養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10-30 10:30:00
    有 76 人按讚

    門外漢變身復育原生魚種達人

    因為愛上苦花魚,林緯杉甘心放棄台北月薪六萬元的工作,回到花蓮光復鄉,搶救這個原本即將消失在台灣溪流的魚種。(原文出處:商業周刊 第1098期)

    這裡是花蓮縣光復鄉的一角,重重山巒青翠蓊鬱,泛著琉璃光的藍天下,一條僅僅四百公尺長的小溪蜿蜒著。透過清澈的溪水,你可以看到溪裡孕育著蝦、蟹貝類等多種生物,悠游在各式水生植物間嬉戲;其實,這條小溪,是一個從深山引水、完全由人工打造的漁場。

    在向耕魚場廣達一公頃的基地上,一般而言,至少可以築起二十個池魚塭,年產一百萬尾魚;但負責人林緯杉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掘地、種樹,從零打造出一條模擬自然環境的生態溪。上游故意讓爛泥淤積,下游卻以石頭鋪底,溪中植物如車輪草有水土保持的功能、蝦藻則可以淨化水質;溪流各段的寬度、深淺、甚至各道瀑布,全是林緯杉的精心設計,為的就是水中不時閃過的一抹抹銀白色亮光——苦花魚(又名高山魚固魚)。

    苦花魚乍看並不起眼,有著像吳郭魚一般的黑灰色身形,長約十公分到三十公分,但牠可是台灣原生魚種。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所長林鴻桂更指出,苦花魚的生存史最遠可追溯到冰河時期,足以和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稱兄道弟。

    不同於一般魚類硬邦邦的魚鱗,苦花魚的鱗片由軟性膠質所組成,因此當牠們在水中覓食翻滾時,細緻的鱗片會隨著陽光折射出閃閃光芒,因此被稱為「水中的螢火蟲」;烹調時,只要加熱超過八十度,鱗片就化為豐富的膠原蛋白,因此市價一斤甚至高達一千二百八十元。

    雖然價高,但因苦花魚對水質非常挑剔,像螢火蟲般被當成生態指標,漁人即使投藥、餵抗生素,都無法提高苦花魚的存活率;且養殖期長達一年半,相較香魚四個月就能販售,更增加飼養成本和風險,因此魚貨多是從溪裡捕撈,在林緯杉之前,沒人單以養苦花魚為業。林鴻桂肯定的表示:「林緯杉是第一個養苦花這麼成功的人。」

    逆境突圍 自砍售價降低被盜捕誘因

    曾經,因環境汙染和濫捕威脅,溪流中已難尋苦花魚的身影,如今林緯杉不但成功復育、繁殖苦花魚,一年能供應六十萬尾魚貨,市占率約達三成;除了以量制價,他更自砍五成魚價,降低苦花魚被盜捕的經濟誘因,每年更背著重達三十斤的魚苗和成魚到各溪流放生。

    為何如此心繫苦花魚?林緯杉的回答令人莞爾:「我很愛釣魚,最愛的就是苦花,牠的戰鬥力很強,拉力是其他魚不能比的,苦花又特別好吃,而且只要有苦花在的環境,都像仙境一樣……,」只要談到苦花魚,林緯杉彷彿回到十六歲時的初心,眼神中散發著對苦花魚的熱情光彩。

    從小在溪邊長大的林緯杉,就算離家求學,還是會回家釣苦花魚,「當兵前魚還很多,釣起來都有二十公分長,一天出去大概能釣十斤。」然而退伍後,雖然順利在台北營建公司找到工作,是月薪六萬元的小主管,但是回到家鄉卻發現景致已不再熟悉:「一天釣不到一斤,魚還越來越小,我就知道事情不對了。」

    「心情很low(低落),一直忍不住去想為什麼,」林緯杉回憶著當初的震驚。利用假日探尋苦花魚的蹤跡,他發現,除了政府興建攔砂壩破壞棲息地、阻斷會逆流洄游的苦花魚,更有許多不肖漁夫用電魚、炸魚、甚至是毒魚的方式濫捕,魚群數量因此銳減。

    本以為只有他家附近的溪流如此,林緯杉不信邪的跑遍花蓮縣境內的大小溪流,結果同樣令人失望,因此,復育、繁殖苦花魚的念頭油然而生。林緯杉找來弟弟一起留在故鄉,著手興建能讓苦花魚重生的漁場:「最大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能夠野放,而且苦花的價位很高啊,雖然不知道需求量,但是覺得做這個應該也不會餓死。」

    吃足苦頭 摸索過程慘賠三千萬元

    然而,機械學科畢業的門外漢,投入苦花魚的養殖,一開始吃足了苦頭。

    市場上沒有販售苦花魚苗,為了找魚苗,林緯杉自嘲「比原住民還原住民」,除了依照地圖指引,勘查每條溪流,還自行藉由觀察山的走勢,找出隱藏在深山中的溝澗,「花蓮縣每條溪裡有多少苦花、颱風前後數量大概會怎麼變化,我都知道,」林緯杉說。

    接著,要把山泉水接到設計好的魚池,兩兄弟花費百萬元購入水管,沿山壁鋪設,費時半年才完工。然而在試水成功的當天下午,桃芝颱風登陸,幾乎把整個光復鄉淹沒;接踵而來的納莉颱風、利其馬颱風,一再掃去他們的工作成果,總共損失三百多萬元。

    「懊惱啊!什麼抽掉一包菸,根本就是抽掉一條菸啦,」林緯杉半開玩笑的訴說每次打擊的沮喪。

    養魚的前兩年,林緯杉也不懂要從水質根本解決魚群生病的問題,傳統做法就是不斷投入抗生素,但最後只換得大批魚苗屍體,慘賠三千多萬,幾乎破產。

    苦盡甘來 複製原生環境養殖成功

    「睡不著覺,每天跑到海邊、要不然就上山到溪邊解悶,」林緯杉形容。然而,他卻沒有因此放棄:「牙一咬就再去貸款啦,老天爺要跟我作對,我就跟衪對抗回去。」在母親的絕對支持下,他們重新開始。

    他在民國九十二年接觸到無毒農業的概念後,決定退到原點,回到苦花魚的生長環境,徹底研究溪流生態,為魚群複製純淨天然的原生環境。

    林緯杉每天到溪邊看著逆流而上的苦花魚,經常一蹲就是一天,了解溪水的流速、深淺、溫度,以及石頭上附著哪些藻類,再比對苦花魚群的數量,回家後上網查資料,驗證實地的觀察,如今,他光是從石頭顏色,就能判斷溪裡是否會有苦花魚。

    因為全心研究苦花魚的環境,林緯杉甚至還研究起各式各樣的植物,不但選種有益環境的種類,連隨著風、鳥而來的植物,他也都瞭若指掌,隨手拔起刻意設計的急流旁的竹葉草,林緯杉介紹著:「這可是目前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植物耶,煮湯來吃很棒。」如今的他,除了是苦花魚達人還是植物專家了。

    在這個初秋的黃昏,林緯杉徜徉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小天地,還帶著來客體驗他在童年時所感受到的自然風光、以及與苦花魚相融的感動,正如當初林媽媽建議漁場命名為「向耕」,希望林緯杉可以「有方向的耕耘」,他確實找到心所嚮往的方向,並且耕耘出甜美的果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