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理學院是什麼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理學院是什麼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OObaga (在世界中心呼喊宅)看板SENIORHIGH標題[心得] 讀理學院的感想時間Sat...
理學院是什麼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20:58:46
📚《牛奶可樂經濟學》很簡單,聞其名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與經濟學有關的書籍,但大多數的人聽到經濟學這個詞時,往往會感到頭疼。而當你讀了《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時,你就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理解經濟學,也會改變經濟學在你心裡的那個枯燥乏味的印象。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是美國康奈爾大學...
一般長輩聽到晚輩讀數學系
第一個問題都是 以後出來要做什麼
"知識之所以沒用,是因為我們知道的太少"
我讀過數學系也修過大一普物才真正體會這句話
我大一普物教授在上課的內容講了一些物理學的發展史
例如波動跟磁學如何由現象歸納出理論
如何用理論驗證現象
其中的過程我覺得很重要
高中課程只有公式,因為過程牽涉太多數學而略過,實在覺得很可惜
例如波動方程式為什麼可以用三角函數來表示?
因為科學家從波動的現象歸納出一種函數
這種函數微分之後再微分會變負的
所以科學家大膽的"猜"該函數是三角函數
sin微分變cos cos微分變-sin
這個過程高中教材有提到嗎??
背好波動的公式考試就滿分了,誰管過程呢
可是將來我們得到資料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歸納,我們會不會大膽的"猜"
也許不讀有關物理的人就用不到波動
但是歸納和大膽的"猜"是大部分科系要用到的
歸納所需的工具都是數學
所以當我們還不用自己歸納資料,我們用不到數學(考試不算)
高中學數學感覺只為了考試
但是當了解物理發展史才曉得數學對物理發展的重要
-----------------------------------------------------------------
讀純數學就更要知道數學的發展史
大部分人只知道牛頓跟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但是有多少人注意到柯西和之前的數學家對於極限的研究
高中教材只有冷冰冰的推導公式和練習題目
導致很多人討厭數學
我認為應該多開一門課,專門上數學發展史(但是上的有內容的老師大概不多)
大家上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學高階的數學
也許你討厭的數學只是一小部份,數學的範圍很廣
應用當然也很廣
但是高中學的數學還沒辦法很有效地應用
例如
行列式跟矩陣可以用在力學方面也可以運用在電腦資訊方面(還有很多方面)
高中雖然有教矩陣但是還不到可以運用
虛數可以幹麻,聽說太空梭上太空的軌道需要用虛數座標來修正
----------------------------------------------------------------
從現實面來講 讀理工科系注定要比別人累
看看大家的課表 電機系學分滿滿滿 數學系學分雖然沒那麼多但是難度卻不下其他系
將來畢業以後所考的研究所 你可以靠著物理或是數學很高分電掉工學院的學生
但是那僅限讀得很好的人(不多),相反的,沒有讀的好的話...
但是你的選擇絕對比別人多,只要有微積分,線代,統計...的你都可以去拼
但是你還要再辛苦一次,要去修其他課 (但是其他系來修數學系的課呢?更辛苦)
理學院錄取分數比熱門科系低
但是理學院的錄取分數都有一定的水準,雖不熱門,但也不冷
總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適合讀哪方面
你可以試試讀理學院(找家教也方便XD)
至於出路,我都只是聽說,我也不敢斷言,有人賣雞排
有人當大老闆
如果有興趣的話,改天再po一篇來討論
今天p幣賺很爽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