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
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抓出來計算
每項比率有不同的含意
這過程就叫”財報比率分析”
對沒有會計基礎的人而言
要去了解每項會計科目是很困難
但是以投資人的角度而言不需要懂那麼深
只要了解財報分析的重要比率是如何運算出來還有意義就夠了
所以我寫關於基本面財報分析較重要的數據的文
每個人分類有些微不同
但我分成4大類
常用主要指標、獲利能力分析、經營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
選股時我比較注重前三類
但是! 並不代表償債能力不重要
一、常用主要指標
1. 每股盈餘EPS(Earnings Per Share)
稅後淨利/加權流通在外股數
*加權流通在外股數可能有人比較不了解,公司有可能透過財務手段買回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我們稱作庫藏股票,而加權的意思是公司在一年當中的不同時間點買回庫藏股,因此要考慮到股票流通在市面的時間
這個數據算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
意旨公司為每一股賺多少稅後淨利
如果當公司需要增資而發行新股
此時流通在外股數(分母)增加
萬一沒有因此賺更多利潤(分子)
就會導致EPS的降低
所以當然EPS鐵定是越高越好
2. 本益比(PE Ratio)
股價/EPS
身為潛在投資人
我們肯定希望股價越低才能讓我們用較低的資本進場
一般投資人會思考 那到底要多少比較好
其實這沒有確切的標準
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例如公司成長性、產業特性等
舉例來說
通常科技業本益比普遍較傳產或食品業高
因為成長性較高也比較有爆發性
*我要強調 不是一定!!!!!
如果要比較本益比主要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式就是跟相同產業比
如果相同產業的其他公司的本益比都高很多
那當然公司股價成長的空間較大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每一間公司的業務占比不同
產業只是分個大概 所以比較只是參考
第二個方式可以跟歷史比
這時候就要找過去的本益比變化
如果此時的本益比相較過去在低點
那以長期投資來看或許是不錯的進場點
但還要考慮到很多因素
例如潛力及未來營收成長及相關競爭對手等等
舉例 如果某科技公司
在今年研發出了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突破性技術
而以前並沒有這樣的優勢
那當然現在的投資人看好未來獲利或營收的成長性較高
而先買入股票讓股價上漲
此時的本益比也會相較歷史數據高
股價指數本身是一項領先指標
(*不太懂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可以先查詢
這是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所以當比較同一間公司不同時期的本益比時
要注意到當時的時空背景的差異
在沒有太大變化下或只是因為股價回檔修正
到本益比相對低點
是不錯的買點
3.每股淨值
公司淨值/流通在外股數
*淨值等於資產-負債,等於股東權益
每股淨值越越高越好
還有一個數據是股價淨值比(P/B Ratio)
有的人會認為股價淨值比小於1就一定要買進該檔股票
但其實股價淨值比如果已經到低於1的程度
其實這間公司可能處於一直賠錢的狀態
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到清算的地步
一直賠錢的關係所以未來淨值有很高的可能會越來越低
所以這個觀念我個人覺得是有風險的
4. 殖利率
現金股利/股價
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
最關心的莫過於公司殖利率
以前的投資人比較喜歡股票股利
但現在的企業還有發放股票股利的少很多
簡單來講它就像是公司每年配給你的股息
配發現金股利就是除息
🔥🔥此時的股價會下跌
假設一間公司股價除息日前股價150,配發5%的殖利率
現金股利等於150*5%=7.5
所以公司在除息後的參考股價會變成
150-7.5=142.5
如果投資人持續看好這間公司
而買進股票讓股價上漲回到除息前的股價
稱作”填息”
而除息導致股價下跌
這種情況下會讓技術分析失去參考價值
所以才有還原股價的存在
讓使用技術分析的投資人能有效參考技術線圖
5. 股利發放率
每股股利/EPS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每一股賺多少錢,其中分給多少股利
有看我分析好樂迪那篇的粉絲應該都還記得
好樂迪的股利發放率很高
股利發放率高表示公司很大方
賺錢公司就敢發給股東
但是!!!!這並不代表越低就不好
尤其是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更多的資金創新、研發、擴廠
因此如果賺的錢分太多給股東
可能會不夠資本投入
所以這點要特別注意
有在關注存股 @shareholder_or_shitholder
應該有注意到
最近他想做的就是提案富邦多發一點現金股利
就是探討股利發放率的問題
6.YoY、MoM
YoY代表某月份營收跟去年同月份相比的成長率
MoM代表該月份營收跟上個月相比的成長率
容易搞混差別
在整個商業循環有淡旺季差異
而YoY就是考慮到淡旺季所以是比去年同期 🔥很多數值或比率都會因為產業淡旺季、未來趨勢、經濟環境及很多因素影響
但要知道不管怎樣影響 長期而言
股價最終都要回歸基本面
剩下三類我會再分成兩篇
總共花7小時整理基本面
如果有學到東西
幫我分享給朋友☺️🙏 謝謝你/妳看完我的文🤗
.
.
#股票 #基本面 #投資 #理財
現金會計科目 在 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頗析資產負債表常見的科目》
打開資產負債表,科目及數字多到讓人看不懂。今天先分享"資產"的部分。
我常常強調的,只要看金額大的就好,關於資產的部分,常見的有 7 點,讓你快速抓到大方向,我分別依照流動性介紹:
(1) 現金:金額當然越多越好,公司更有繼續經營的能力。像我就很喜歡,現金可以 cover 總負債的公司。很安心~
(2) 應收帳款:金額太大,有帳收不回來的風險,就需要提列呆帳。但是有些產業應收帳款本來就比較高,例如:電子通路、汽車業。
(3) 存貨:存貨太多有 2 種可能,第一就是有大訂單,當然就得需要購買原料。第二是貨賣不出去,只好堆在倉庫裡QQ。該如何判斷呢?最快的就是打電話問發言人,技巧性地詢問未來企業發展;同時也可以關注產業概況來了解。
(4) 金融資產:列為金融資產的會計科目都落落長,例如「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總之,講白話一點就是,買股票買債券。要注意的是,公司有太多資金在金融資產的話,虧損可是會影響企業盈餘的喔。而且我們投資股票,當然是希望企業好好專注本業阿。
(5)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白話文就是轉投資。轉投資如果是跟本業有關,就很好,但如果是很跳 TONE 的產業,且子公司超級多,那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為轉投資太複雜,有心人想要藏匿虧損,我們太難判斷出來了
(6)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製造業的廠房就很多,而且可能年年都要擴廠或是新增機器設備。但是軟體業根本不需要工廠阿,所以這部份金額就會很少。
(7) 使用權資產:這是 IFRS16 號公報之後才出現的科目,算是比較新。只要公司有租店面、租廠房等,帳上就會出現該科目。同時在負債,也會有一個相對應的科目叫做「租賃負債」。
夏綠蒂高cp值課程👉https://pse.is/39ejcj
現金會計科目 在 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懂財報的 3 大架構》
.
1.會計師查核報告,指的是:會計師對整體財報數據的看法
.
2.四大表,指的是 資產負債表 、綜合損益表 、股東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
.
3.附註,最常使用「重要會計科目說明,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會計科目,詳細說明會在『附註』呈現
.
投資自己不能等>>https://pse.is/39bkmu
現金會計科目 在 99啪的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抽獎活動: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
.
作者曾任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資誠所長,是執業數十年的大會計師,審閱過無數上市櫃公司財報,繼上一本大作後,再次分享如何從財報數字看懂不同產業本質,掌握評估重點及獲利關鍵。
.
我認為投資個股,風險其實比多數人想像的高,所以假如要投資,最基本的功課還是要看財報,因為透過財報分析,除了可以避開地雷股,還能評估公司的真實價值,找到真正值得投資的優質股。
.
而本書就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讀者看懂財報的關鍵資訊,透過不同產業的分析討論,帶領讀者瞭解其中評估眉角,進一步從中選出績優股,讓投資獲利更穩健。
.
有幫大家爭取福利,只要按「讚」、隨意留言、「公開」分享本文
.
8/12(三)晚上12點截止,之後會抽出3名得獎者並公布,不會個別通知,期限內未告知寄件資訊即視同放棄。
-----------------------
購書資訊:
誠品「大會計師書展」單書79折/雙書75折
另有「全館單筆滿$888現折$100」優惠進行中
去逛逛:https://eslite.me/U6T9S
新書演講限定一場,即刻報名:
https://bwstorebook.pse.is/UAEMN
本書特色:
1.最權威大會計師30年經驗精華
作者曾任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三十多年來諮詢與服務眾多產業,審核無數公司的財務報表,並熟知各產業的商業模式及獲利關鍵,因此能通透各種公司財務報表的檢視重點,並從投資的角度,帶領讀者一窺各產業財報數字的評估眉角。
2.市面第一本產業別的投資財報書
市面上的財報書,通常分為2大類「教科書類」以及「投資類」。前者以名詞及公式解釋為主,後者以粗淺的會計概念為主,應用在不同產業反而容易誤導讀者。本書有別於其他書籍,針對投資類股細分出商業模式或財報特殊性較高的「7大產業」,讓投資人可以更清楚不同產業財報數字的優劣標準,掌握最正確的投資觀念。
3.從台灣產業商業模式來解讀財報
教讀者先理解各行業的商業模式,進而看懂不同產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的特色,更教投資人如何從財報角度選股,不論是長抱或存股,都能安心致富。
4.8大財報核心QA深入財報眉角
跳脫照「表」操課的寫作模式,以投資人真實的QA,大會計師直接坦白又搔著癢處的回答,讓人體會財報科目背後的奧妙之處,投資知識與應用,一步到位。
5.最接地氣的會計師白話破解,菜籃姐也看得懂
作者內化財報知識,化繁為簡,好讀、易懂、可操作。不管你是深耕多年的專業人士(可溫故知新)或投資菜鳥(固基礎兼提高投資層次),全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