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現代孝順的故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現代孝順的故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現代孝順的故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現代孝順的故事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條件的「假愛」 恩希認為自己毫無理由被差別對待的意識相當強烈,與我諮商期間也不斷哭訴,自己被妹妹與父母孤立的排擠感與自卑感,我問恩希覺得是什麼原因才導致父母的差別待遇。恩希聽到這個提問時露出驚慌,看來她原本預想我會說「身為父母怎麼可以這樣差別待遇?」,我緊跟著向驚慌的恩希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僅剩"1"位名額)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雙城記事 Siang Siânn Kì-S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8:21:24

【辜婦媽廟】 關於辜婦媽廟,其實早有耳聞,但因為每次因為行程總是耽誤。年初因為南山公墓營隊就在辜婦媽廟旁邊,因此有前去參拜兼參觀。 關於這座廟的歷史,有不少前輩特別撰文與考證過,這裡便只稍微介紹。首先先介紹裡面的主神辜婦媽,辜婦媽是府城當地的神明,辜婦媽本姓林,二十歲時嫁給府城東安坊的辜湯純,但...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ღ BeautySearch ღ Blogger Styl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19 01:00:38

愛美女士都愛珠寶首飾 不知道你喜歡奢華的珠寶 還是富現代感的鑽首 BeautySearch獨愛背後擁有小故事的簡約美 猶記得大學畢業後投身社會工作 第一次出糧便想選購一份鑽飾獎勵自己 但是還 Grant Load、與舊同學慶祝聚會、 給母親大人家用、還要預留一些生活費...... 餘下的根本連一件...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18:53

【婆婆殺了我:大膽反擊公婆,才是真正的孝順!】  最近台灣一起社會事件受到民眾熱烈討論,一名媳婦在臉書寫下文章,開頭就是怵目驚心的一句話:「我的婆婆殺了我。」  接著,女子細數嫁入夫家8年來和公婆同住,受到婆婆的冷暴力和無視,在家地位就像一個垃圾,她寫著:「我並不想死,但是我不得不去死。」...

  •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9:00:05
    有 2,643 人按讚

    ▍有條件的「假愛」

    恩希認為自己毫無理由被差別對待的意識相當強烈,與我諮商期間也不斷哭訴,自己被妹妹與父母孤立的排擠感與自卑感,我問恩希覺得是什麼原因才導致父母的差別待遇。恩希聽到這個提問時露出驚慌,看來她原本預想我會說「身為父母怎麼可以這樣差別待遇?」,我緊跟著向驚慌的恩希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雙方付出、累積互動而來的,要不要先想想自己為父母付出了什麼?」

    「妹妹愛撒嬌又會準備相關紀念日的活動,也願意聆聽爸媽說辛苦的事情,這些我都不會。」
    「因為沒做而被父母差別對待,又為什麼不願做呢?」
    「就是不喜歡,覺得很累,也不知怎麼做。」
    「那妹妹覺得很簡單嗎?」
    「這個嘛⋯⋯我沒想過。」
    「恩希,那妳要不要試試看跟妹妹做一樣的事呢?」
    「這我沒辦法。」
    「就算妳能獲得認同也不願意嗎?」
    「我沒有辦法做得好。」

    恩希與妹妹對父母的情感表現方式相當不同。恩希自小就相當有主見,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都會說出口,但妹妹就不同了,她很會迎合父母心情,甚至沒說過「不要、不喜歡」等這類表達自己想法的用語;與恩希的相處也都會忍耐讓步,所以父母自然而然疼惜並稱讚恩英很乖,以及認為只顧自己的恩希很自私。

    然而我覺得恩希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更像一般父母子女的關係,而妹妹恩英與父母的關係卻是常見的與他人的關係。所以認為恩希要求太多、自私的行為,其實只是基於恩英完全不這麼做的反差,並非恩希展現出不適當的樣貌。

    恩希的家境不算好,所以小孩時常會有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情況,更別說有零用錢可以在放學後和朋友們去吃點心。每一次恩希因為沒錢而覺得丟臉不斷吵著母親時,媽媽都會很傷心,但也會掏出一點錢給恩希當點心費或零用錢。

    妹妹卻正好相反,不生氣也不胡鬧,也不曾有過任何負面的言語,所以母親覺得恩英比較乖、不會找麻煩,再加上每一次恩英都較為順從、聽話,這讓母親像是擁有全世界的開心。每每看到母親跟恩英這樣,恩希就覺得自己被排擠而產生自卑與挫折感,也就更加討厭她們了。

    於是趁父母不在時恩希便會修理妹妹,只要妹妹向父母告狀的那天,恩希就會被父親打得很慘,然後又將滿腔怒火再一次燒向父母與妹妹,所以整個童年的印象就在修理妹妹後被爸爸痛打的惡循環中度過。恩希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因為渴望父母的愛而生氣,反而認為自己遭到虐待、自己受到差別待遇而怨恨父母。

    「妳認為自己想要的愛被妹妹拿走,那妹妹看起來幸福嗎?」
    「不知道,我沒有想過也沒有問過,有時妹妹會跟我說,很羨慕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聽不懂,也就右耳進左耳出地當做沒聽到。」

    我要求恩希幫忙確認,妹妹怎麼看待父母對她的態度,恩希雖然有點猶豫但還是答應問問看。

    結果妹妹恩英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只是怕像姊姊那樣地被罵、被打,所以才不敢表現出任何情緒,認為只要乖乖聽話就不會被父母討厭,但成長過程中一直不覺得真的被疼愛。

    這一種「假愛」是個人中心治療創始者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說的價值條件(conditions of worth):「一個人不是以本來樣貌被認同與尊重其存在價值,而是必須完成某些條件後,其價值才會被認同的狀態。」一般來說,這是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採用了錯誤教養方式所造成的結果,諸如「你要乖乖聽話」、「不要無理取鬧」之類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就等於「你要乖乖聽話才是有價值的人」、「妳若無理取鬧就是沒有價值的人」。

    當恩希聽到妹妹這樣說感到相當衝擊。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被差別待遇、不被父母疼愛,同時也深信自己被他人討厭,卻在此時此刻發現過去的那些確信竟然都是不真實的,頓時感到空虛。她發現那段時間的誤會只是造成自己的委屈與嫉妒,覺得很不值得。

    我跟恩希說,她錯過的那些新事實和自己原本的樣貌,才是最珍貴、最有價值的存在。和恩希說的這些話,正是羅傑斯所主張的,為了治癒被困於價值條件中的來談者,諮商者最重要的姿態就是「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在那之後的諮商,恩希對於我完全接受她的話語與態度,依然有點茫茫然,不過她開始接納自己是最珍貴存在的這個事實。更令人開心的是,恩希再也不會覺得為了獲得父母的愛,就必須強迫自己做出和妹妹一樣的事。

    .

    《#我已經忍你很久了!》
    學會剛剛好的生氣!八個真實故事讓你找回自我,不爆雷也不再忍氣吞聲
    .
    作者:姜賢植(Nudasim), 崔恩惠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有條件的愛,這也是我們傳統教養中的重要特色—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彷彿沒有資格存在。然而,別說有條件的愛了,有些父母是連「愛」都不願意表達,說不能肯定鼓勵孩子,不然孩子會驕傲懶惰。

    傳統父母也喜歡拿孩子來比較,偏心也很常見,例如傳統的重男輕女。但大部分的傳統父母,不太能覺察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只會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要孝順,即便父母給每個孩子的資源大大不同。

    我常感恩,幸好現在這些事可以談了,幸好現代的父母相對開放且願意成長,可以盡可能免去代代相傳的悲劇。手足之間彼此多溝通,也能還原我們對幼年經驗的片面認知,非常鼓勵。

    祝願您,能先練習給自己無條件的愛,這樣才給得出真誠的愛!

  •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8 15:53:57
    有 1,890 人按讚

    前一陣子有一則新聞討論度還蠻高的,有一位單親媽媽,向牙醫兒子提告,請求他依在20歲時與媽媽簽立的協議書,給付高達2,000多萬元的扶養費用,這個金額聽起來有些驚人,不過最後媽媽在這個官司中是勝訴的喔!

    整件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這位媽媽在年輕時與先生離婚,隻身扶養2個兒子長大。老媽媽在法庭上表示,年輕時為了養大兒子,她總共舉債了2,000多萬元,包括幫兒子補習、重考及就讀大學牙醫系7年,然而,因為擔心兒子長大之後不孝順,不願意奉養她,所以當年就跟2個兒子簽立了一份協議書,約定以後經濟獨立的扶養方式。

    這份協議書中主要是約定兄弟2人未來在取得牙醫師資格後,要把執業收入純利的60%,按月攤還給媽媽當扶養費,一直到累積至5,012萬元為止,以用來清償母親對2人所支出的教育費用等開支。

    媽媽主張兒子既然取得了牙醫師資格,並且自行開設牙醫診所,收入優渥,自然應該履行協議書的內容。

    既然會鬧上法庭,自然是兒子不願意依約履行。這位牙醫兒子主張,他在簽訂協議書時才20歲,就讀大學2年級,而協議書所約定的高額扶養費用,已經超過一般社會的道德觀念,違反公序良俗,所以無效。

    不知道案情說到這邊,大家覺得要求兒子給付這麼高額的扶養費用有沒有道理呢?

    民法怎麼看扶養費?
    律師娘先帶大家來看看民法對於扶養費用是怎麼規定的呢?

    在民法第1120條規定:「扶養之方式,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但扶養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也就是說法律上的確是容許當事人透過協議書的方式,自由訂立如何給付扶養費。

    當年這位媽媽在與兒子的協議書中,主要是訂立了這樣的內容:

    由於2位兒子的父親對他們的經濟、生活起居、學業完全不負責,所以母親耗盡了精神、金錢,單親獨自栽培兒子長大。有鑒於現代的人多無倫理觀念,母親唯恐老來需要仰人鼻息。所以跟兒子約定好,在2人可以自力更生以後,要把收入純利的60%按月逐次攤還母親所支出的費用。

    協議書中並訂明該筆金額是5,012萬元,而且須從簽立協議書日起,按銀行貸款計算利息。

    日後如2人孝順則可以酌減催討的金額……等等,另外還敘述了遺產分配的原則。(這裡要特別說明,遺囑是有法定的成立方式,不是訂協議書就有效喔!)

    看起來,如果法律規定當事人間可以自由協議扶養費用,協議書又訂得這麼明確,那麼牙醫兒子這筆扶養費用是跑不掉的。

    只是兒子認為,母親既然說協議書裡的費用是2個兒子從出生後到成年期間所有的扶養費,包括家用日常支出、未成年時就學、教養費用及母親所付出的時間勞力等折算金錢,照理這些應該是母親對孩子的扶養義務,所以要求兒子要返還法定的扶養費用,是屬於違反公序良俗的無效約定。

    雙方協議時兒子已成年,應有能力決定簽不簽
    法官對於這則老母親跟牙醫兒子間的糾紛又是怎麼看的呢?

    法官認為,這份協議書中雖然提到這筆高額的扶養費用是,老母親照顧兒子花費的經費以及心力,但是目的是在於約定兒子對老母親老年扶養的安排。協議書中,既然是約定自2位兒子可以自力更生開始,才按收入純利60%計算攤還的費用,也記載了將來減少的催討金額及遺產分配之原則,並不會造成牙醫兒子生活上的困難。

    而且簽立本協議書的時候,兒子已經滿20歲,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為有效的法律行為,自然可以依其智識能力理解協議書的內容,並依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簽訂,既然簽訂了,就應該按約定於自立更生後,扣除開銷費用等支出,按月以收入純利60%奉養母親。

    最後法院判牙醫兒子應該履行協議給父母親2,000多萬元的扶養費用。

    不知道,各位若是這位母親,會採取同樣的方式嗎?

    孩子從娘胎出生到20歲,如果母親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會擔心兒子不感恩在心,不懂得反哺呢?既然簽了協議書,為什麼兒子卻不願意報恩?按照法院判決裡面的描述,兒子的月收入可是在250萬元以上,不過,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故事,希望多數人都可以在關係裡找到彼此適當的距離。

    手足之間,可請求分擔扶養費嗎?
    除了父母向孩子請求扶養費之外,法院裡常見的還有手足之間請求分擔扶養費的案件。

    像是雲林地方法院曾經審理一個案件是,一位母親的晚年扶養由兄弟其中一人一肩扛起,其他手足則是以遠居南部、另有家庭須照料等理由,並未負擔照顧母親之責。後來負責照顧母親的那位兒子因為中風的身體因素,已無力再繼續獨力負擔照顧母親,迫不得已就向調解委員會提出要求其他兄弟共同扶養母親的調解聲請,並也達成輪流扶養之協議。

    不過,本來單獨扶養母親的這位兒子又另外向法院請求其他兄弟依比例分擔他過去十多年代墊扶養母親所支出之一切費用。但因為無法逐一保留所有支出憑證,而且長期保留憑證亦有實際上之困難,所以就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計算,各兄弟應負擔其所代墊之扶養費用。

    然而,法官調查本案母親在配偶死亡時,帳戶存款大概約有150、160萬元,其後也曾自行支付看護費用,其財產除了生活開銷所用之外,尚有支應購買服飾、親友間紅白帖禮金、孫輩結婚之價值不菲金飾、老家之水電、稅賦、修繕等費用,及捐贈佛堂、寺廟之香油錢等,甚至在農會、郵局仍有幾十萬的存款,所以有相當的現金存款可以自行運用,所以本案母親過去並無不能維持自己生活的狀況,就駁回了聲請人的請求。

    可見目前實務上,對於請手足代墊扶養費用門檻並不低,孝順的部分,還是各自的心意評估能做到多少,不假外求吧!

  •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0:32:55
    有 59 人按讚

    #好久沒有舉辦對外的讀書會了(從心中發出吶喊),原本今年安排了每個月都到不同的縣市舉辦讀書會,近距離與讀者互動的同時,也可以四處玩樂,是一個不一定會賺錢,但一定會很快樂的計畫。​

    不過,後來疫情發生之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少了每個月一場外縣市的讀書會,我更專心做我為期一年的讀書會,每週二我都排開所有的事情在做週三的PPT,週三再度排開所有的事情在線上與讀者分享我的愛書。​

    於是,今年除了之前太喜歡《量子天命》這本書,因此有在粉專跟IG歡迎大家來週三的讀書會之外,一直都沒有其他的讀書會。​


    但是,我最近有一本書看了之後,馬上覺得我要辦一場讀書會,而且我想跟作者對談,那就是我的朋友 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的新繪本《#爸爸的小貨車》,之前有寫過,我是如何喜歡這本繪本,很神奇,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有很多時候都覺得想哭。​

    這是一本可愛的繪本,可是我覺得有很多句子,我想到的是 #一整個畫面,或是 #一個故事,一個讓我想哭的故事。​

    我那時候,就覺得,這個跟我和我的讀者一起練習的《#7週遇見對的人》很相似,而且有非常多可以相呼應的概念。​

    因為,家是一個人最柔軟的地方,或是最難碰觸的地方,最深的地方。我們和其他人、伴侶的關係,往往複製家庭而不自知,甚至,有些時候,其實我們受到了過去很多的束縛,而不自知。​

    例如,#人會困在過去的事情,而忘記我們可以重新立下約定。我想到以前唐綺陽有一次跟蔡康永直播,說起了之前母親跟她說「你以後一定會不孝順」,唐綺陽從此決定「她一定是要那個最孝順的」,可是,過程中一直有不愉快產生。​

    這就是《7週遇見對的人》說得,我們其實可以 #重新立下約定。​
    在家庭中,這樣的例子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不管是父母說你是最不乖的,於是你決定成為最聽話的,或是父母說你是最沒有出息的,因此你無論如何都要得到爸媽的認可。​

    我在繪本中,不知怎麼的,時不時都會想起這些。​


    我也會想起,#那些父母沒有滿足你的,不論是親密感、安全感、穩定、經濟、呵護等等,你勢必會在未來的感情中重蹈覆轍,你不懂,為什麼如此熟悉的感覺,#其實一直不會有好的結果,可是你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就是,《7週遇見對的人》當中,提到的「re-parenting」的概念,我們必須 #重新養育我們自己,在現代,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彌補過去照顧者(可能是爸媽、爺爺奶奶、繼父繼母等)未提供給你的。滿足自己,並不可憐,反而是快樂,當一個人不外求的時候,你的快樂、豐盛之路就此展開。​


    這就是我想讀書會仔細跟大家分享的,從Mori到《爸爸的小貨車》,到《7週遇見對的人》到重新立下約定,到重新養育自己,而來到了「練習每一天照顧自己」。​

    我會對這個議題這麼感興趣,是因為我覺得我真的在這過程中,療癒了自己,讓自己更快樂。而每次和Mori聊這些事情,我都十分快樂,因此,難得的讀書會,我想要邀請他。加上除了私下的讀書會之外,我沒有對外公開分享過《7週遇見對的人》,這次,我想要挑選我適合的章節,來跟《爸爸的小貨車》結合,​


    如果你去年有參加過我的線下讀書會,你就會知道我的讀書會宗旨不是賺錢,而是幫作者賣出更多的書,過往,因為線下,我會幫大家一起買好現場領取,但是這次是線上,我邀請大家到線上各自購買,並且回 #附購買證明(例如成立訂單截圖、發票等等),我會提供優惠連結。​


    以下為詳細的訊息:​
    時間:9/18(六)14:00 - 16:00​
    方式:Goole Meet(當天會錄影,提供錄影檔)​
    費用:$499​
    (若有提供購買《爸爸的小貨車》、《7週遇見對的人》購買證明,則享有優惠價 $249,請先回覆信件並且附上證明,小金魚會提供優惠價連結)​
    ps 《7週遇見對的人》目前已經絕版了,​

    付款連結:​https://p.ecpay.com.tw/A10B66D

    ps 報名的話,就有機會抽中《爸爸的小貨車》 喔~​
    (獎項將會在讀書會抽出)

    爸爸的小貨車購買連結:https://buyforfun.biz/2q7ue?uid1=facebook

  • 現代孝順的故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18 19:00:01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僅剩"1"位名額)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年的農曆年過得比較早,我們在1月底就會進入了這個季節。

    那每一次到農曆年的時候,我都還記得小時候是很開心的,因為可以領紅包嘛,但是年歲漸長,過年過節,還真的是過年就會產生「過節」。

    什麼樣的「過節」呢?就是呢,你可能一回到家,除了心裡想也沒領多少年終,但是要發很多紅包之外呢。

    你可能喔就會被一堆長輩、一堆家人逼供,可能是問你為什麼沒結婚啊?或者工作怎麼樣啊?或者是要催生、催你生小孩啊!

    那像這樣的疲勞轟炸,都會讓我們覺得心很累啊!所以呢,很多人哦,我這一代人喔,都會有「過年恐懼症」。

    可是呢,過年恐懼症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裡面,對於「孝順」這個概念;並不是孝順不對哦,而是我們的內在跟外在,對於「孝順」的理解。

    怎麼說呢?我來引用一個我們最近在網路上,經常看到國際大導演李安,他在拍完《喜宴》之後,他所說的一段話。

    他就說喔:「跟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個性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跟接受他。」

    「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在我的觀念裡面,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我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那就夠了。」

    所以呢,這裡面有個標題,就是「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如果你問我,其實我也蠻認同這個觀念。

    但是我完全不是說「現代人不應該孝順」,我想李安大導演,他也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延伸來看,其實是我們需要很有意識的去覺察,那種「僵固的孝順」觀念。

    如果你沒有覺察這一點,那麼你的親子關係,或者是你跟你的上一代的關係,就會很緊張。

    在我的實務工作裡喔,其實我遇到很多學生,不管他們在工作、感情、健康各方面其實都過得很好。

    但唯一困擾他的,就是他長年和自己的父母親,有很多的拉扯。像是到底該做什麼工作啊?該嫁給誰啊?該娶誰呀?要不要生小孩啊?這些問題喔,是爭論不休的。

    然而每次面對這些功課,我進一步的陪伴他去瞭解,我都發現這種無限迴圈的親子議題,都有一個共同的深層因素。

    那就是呢,我們之所以會對於父母親,有這麼多的情緒投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在設定,始終面對父母親的時候,都還停留在小孩的位置。

    你可能聽到這邊,你會覺得很奇怪,啊我爸媽生我,本來我就是他們的孩子;所以我站在孩子的位置上,這很自然啊,這哪裡有什麼不對的?

    其實呢,我們理所當然的想法當然沒有不對!可是我們少考量了一個層面,那就是你除了是他們的孩子之外;事實上,你現在也是一個大人了。

    我們試著從大人的角度來模擬一個情境哦,這個情境就是,你今天在公園遇到一個散步的老人家。

    這老人家要跟你聊天,他隨口問了一句「結婚了嗎?什麼時候生小孩?」,這時候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的反應會跟你對父母親一樣,有這麼多的情緒,這麼多的投射,或者是暴怒嗎?你可能說完就走,或者是你搭個腔就走,你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波動。

    因為你很清楚知道,你是一個獨立的大人,而對方只是一個年紀比你長的「大人」而已;你自然可以有一個清楚的界限,他的哪些詢問是我需要回答的,而哪些我可以混過去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可是當你聽到這邊,你心裡可能有一個糾結,你想說,哇!你要我把自己的爸媽,當成是路邊遇到的老人,這樣子會不會太不孝了呢?

    你看!是不是「孝順」這個概念跳出來了?我們來沙盤推演一下好不好?到底孝順,你要創造出的是什麼樣的結果?

    通常是這樣,你抱持著「僵固的孝順」概念,你進入了你的家庭、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

    然後呢,爸媽他一直用那些問題煩你,而你因為孝順,所以你覺得你想要扭轉他們的觀念;你因為孝順,你想要去忍耐他們對你的疲勞轟炸。

    於是乎呢,不管你想要扭轉他們,還是你想要忍耐他們,你的承受力都有極限,一直到壓力鍋爆炸了!

    到最後你可能扭頭就走、到最後你可能出言不遜,或者是不管是你用任何的方法,總而言之,就是你自己很受傷,而爸媽也很難過。

    我遇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他其實是很孝順的、他希望他的爸媽好;但是呢,到最後搞得每每過年就是不歡而散。

    所以請問一下,不歡而散這樣的結果,是孝順還是不孝順呢?回到父母親的主觀感受,你這麼做是讓他們開心?還是不開心呢?

    然而呢,我們試著再想另外一件事,感覺起來好像把自己的爸媽,當成是路邊的老人,會真的蠻不孝的!

    但是因為這樣的心理設定,請問他們在跟你囉嗦叨念,或者是你每次遇到同一個老人,他都在跟你講同樣一件事,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你可能就是左耳進、右耳出,哎呀!又來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不孝啊!可現在喔,我們回到實務面好不好?

    他每次講的話其實都一樣,你每次都左耳進右耳出;甚至於因為你心中,把他當成是另外一個大人。

    所以在你左耳進、右耳出的時候,你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情緒,你可能也只是虛應故事;你不會有任何的期待,你不會有任何想要他們的觀念扭轉,或者想要為他們好的心情。

    可是呢,妙就妙在這裡了!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的父母親年紀已經多大了?你要他們改變,或者是你要告訴他們怎麼樣做比較好。

    你到底是要去尊重他們的選擇?還是你跟他們對你一樣,都是以「為你好」作為包裝,事實上把彼此搞得很痛苦呢?

    所以呢,當你心中把他當成是另一個大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能表面上都是虛應故事;可是從他的主觀搞不好他會覺得很開心。

    為什麼?因為你從此不再打斷他、不再跟他爭論,他聊著聊著聊完了、聊累了,他也去休息了,而卻得到了一個他很開心的結果。

    所以呢,你聽了什麼呢?我們來復盤一下哦,你只是把他當成是另外一個大人。甚至於,你在內在的選擇上,感覺上好像選擇了一個有一點不孝。

    為什麼?因為左耳進、右耳出,可到最後結果,他把他想講的話講完了,然後呢,他也覺得你有在聽,至於你要怎麼做,那是你的事嘛!

    但是也因為他覺得你有在聽,他的主觀滿足,和他的主觀快樂度是夠的;所以請問,這樣的結果是孝順的,還是不孝順的呢?

    其實這樣的沙盤推演,在我跟很多個案做教練輔導的過程當中,我經常展演給他們看。那也有很多人透過,因為懂了這一點,他跟他的親子關係,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翻轉跟解放。

    其實喔,孝順的背後往往是一種控制。是一種你現在是一個成人的子女,你對於你的父母親的控制。

    你會覺得你的父母親在控制你,但事實上,如果你要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父母親對待你的話,你也不正在進行一個反控制,不是嗎?

    所以,回頭想一下李安講的那段話,其實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而關鍵在於你們彼此有沒有愛?

    然而在這一句話之前,他也提醒一個很重要的點,只是多數人沒有把它畫下來;這個重點就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任何選擇,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

    今天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個「大人」的位置,你很清楚父母親,他們也只是選擇了他們的行為,而你也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

    建立在一個真正尊重狀況的底下,而不是一直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孩子,而要父母當一個好父母,這時候愛跟孝順,才有可能真正的在你們之間流動。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在明年初的1月18號,推出了【人際維基】的桌遊工作坊。

    很多人問我學習溝通跟人際,除了上課以外有沒有別的方法?我會告訴他有的!可以玩遊戲。

    而【人際維基】這一套桌遊,就是透過遊戲的方式,讓你學會人際跟溝通的核心關鍵。

    然而【人際維基】推出到現在,除了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人跟我們反映喔。

    就是他如果沒辦法找齊4個人,或者是他的團隊,他的成員就是有很多人,而他的手上只有一套桌遊,他到底該怎麼樣透過有限的材料,去帶很多很多的活動呢?

    你們的需求我們都聽到了,所以呢,我們設計了【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

    透過這個工作坊,你只需要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你就可以學會以這一套媒材為核心,設計出適合你的玩法、適合你的遊戲。它不僅是讓你在實用上面可以有所前進,它更可以發揮你無比的創造力。

    所以呢,1月18號的【桌遊工作坊】,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所剩不多了,期待能夠在工作坊裡見到你;今天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