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珠江三角洲城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珠江三角洲城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珠江三角洲城市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你「心臟跟德州一樣大顆」時,你的心臟有多大顆呢?】#精選書摘 英國有一個老哏是拿威爾斯的大小來形容大片面積的土地。所以,威爾斯實際上有多大呢?它略小於21000平方公里。 給個例子做比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地帶將近是威爾斯的兩倍、以色列差不多也是這個大小。不只威爾斯,其他地帶也會被用來當標...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Lew Mon-hung劉夢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灣區的三大難題】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綱要快要出台,不過大灣區的發展卻面臨一定的隱憂。世界上有三大灣區: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它們的共同點是實行一國一制。因為以上三大灣區內的價值觀、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文明都在同一個平面之上。因此它們的社會、經濟、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規劃,都比較暢通無...
「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yuyatyiu@pmps 于逸堯@人山人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31:22
《#迷走廣州》身陷泥沼也要活得勇敢 (7.4/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迷走廣州》是一部台灣公路電影,講述米淇夢想成為八家將,而開朗直率的晶晶則熱愛跳舞,對未來充滿憧憬。某天為了尋找多年前到廣州經商就杳無音訊的父親與前往廣州尋找工作機會的男友小傑,米...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yuyatyiu@pmps 于逸堯@人山人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2 07:29:16
回到未來的音樂 Rehearsal ———— 兩個星期的新視野地水南音舞台實驗開始。 . . . 聲景實驗《瞽師杜煥》 南音,或稱地水南音,是用廣府方言說唱的曲藝,曾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是中國傳統音樂和口傳文學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地水南音多由盲眼藝人演唱,男稱瞽師,女稱瞽姬或師娘。二十世紀初,地水...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9:39:20
28年前的今天 1987年11月18日 行動電話網「大哥大」開通使用 --------------------------------- 1987年11月18日,具有八十年代國際水準的珠江三角洲行動電話網一期工程竣工,在廣州開通使用。 ~~~ 珠江三角洲行動電話網的建設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是廣州工程...
-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18 14:17:35【大灣區的三大難題】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綱要快要出台,不過大灣區的發展卻面臨一定的隱憂。世界上有三大灣區: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它們的共同點是實行一國一制。因為以上三大灣區內的價值觀、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文明都在同一個平面之上。因此它們的社會、經濟、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規劃,都比較暢通無阻。
但是粵港澳大灣區就不同了,香港和澳門實行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而深圳、廣州、珠海、佛山等九個內地城市,是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國兩制對於香港而言,固然有獨特的地位和優勢。但是,如果我們不正視和解決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與珠江三角洲九個城市之間的矛盾的話,恐怕粵港澳大灣區怎樣規劃、怎樣制定綱要,都會跟曾經喧囂一時的「九加二」、「泛珠江三角洲」一樣,面對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命運……
#粵港澳 #大灣區 #規劃綱要 -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15 08:00:00廣州Canton/Guǎngzhōu簡稱廣或穗,別稱羊城,為廣東省省會。廣州於1921年正式設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華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樞紐,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廣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廣州水網密佈,水城歷史悠久於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後由於城建變遷而逐漸泯沒。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南方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廣州港是中國大陸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據聯合國《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廣州人類發展指數蟬聯中國大陸35個主要城市第一。廣州地處華南,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南海,東連東莞市和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三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中山市,毗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地理位置優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其中一個起點,獲譽為中國的「南大門」。羊城、穗城此等廣州的別名來自於五羊傳說。相傳有五位仙人穿著五色衣裳騎著五色羊,手執「一莖六出」的穀穗來到廣州城,將穀穗交給城中人後,飛升而去,而五羊則化為石。故廣州也簡稱為「穗」。由於廣州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適宜花卉種植,加之廣州人熱愛種花、買花、贈花,年年花市興旺,廣州也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自唐代起就是廣州府的府城,清代後是廣東省的省城(省會),因此省城亦成為廣東人對廣州城的通稱。古時廣州還有南武城、楚庭、番禺、南海等稱謂。
-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7-03 10:17:16新城市 新地標 新時尚糅合開發“上海新天地”之理念與經驗,里安房地產銳意打造另一最具代表性的地標項目—佛山嶺南天地。薈萃了佛山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22處文物保護單位,128棟歷史建築,8條歷史街巷,為佛山帶來簇新魅力與渙然氣象。整個綜合社區占地65公頃,大型商場、商業街區、高尚住宅、星級酒店、優質公寓及甲級寫字樓等星羅棋佈,儼如城中之城。優異的城市規劃更讓專案屢獲多項國際殊榮。祖廟大街是市中心通往祖廟的主要通道之一,故在清初至清中葉,已經形成了集工商行業會館、地方手工業產品、土特產、傢俱、古玩、衣帽、鼓樂等商鋪和茶樓小食店於一體的商業街,極為繁華興旺。祖廟大街中的民居宅第不少,它們或夾雜在商鋪、會館之中,或別開小巷營建之,從而形成古鎮清代商業街的特殊風貌。目前基本面貌尚存,清代時主街、橫巷、店鋪、民居等的原有佈局、走向均無太大變化,街道中的轉彎、曲折、闊窄轉變等仍保存著原有的佈局形態。沿街兩側的建築物,無論是店鋪、會館、民居、小巷等的佈局設置,均以當地故老所稱的“竹筒屋”式緊貼佈局為主,大多都以共用的眾牆作分隔。該商業街是佛山多年來刻意保護的古代街道,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商業街,是研究佛山城鎮的形成和發展,古鎮歷代街道的設置、形成及其發展演變,古鎮明清時期商業貿易的規模和佈局,古代名勝古跡與商業街的配套設置特點,清代古鎮商鋪的形制佈局及其發展演變等問題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簡氏別墅建於清末民初,是佛山著名華僑鉅賈、中國近代大型民族企業“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創始人簡照南興建的大型別墅,亦是佛山現存規模最大的民初西洋式大型建築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氏別墅原規模頗大,占地面積約3400 平方米,今其內尚存門樓、主樓、後樓、西樓、儲物樓、客舍等建築及別墅花園的一部分。其建築物高大宏偉,以仿西洋式而又中西合璧為特徵。尤其以主樓及後樓最具特色,其中主樓為兩層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府邸式建築,以鋼筋混凝土構築,顯得高大峻偉、豪華考究。首層平面佈局為中央大廳、兩側廂房,裝修別致。室內外有義大利式水泥批蕩,地面以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磚砌成圖案,樓梯以柚木仿造成西洋式欄杆,雅致協調;而外牆面窗楣則為本地精細的紅磚雕,配砌整齊的水磨青磚裝飾外牆,極富當地豪宅建築的韻味。西樓為三層鋼筋混凝土及青磚混合構築的西洋式建築,格調清新。儲物樓則為四層當地當樓式建築,巧妙地將當地當樓石框視窗,小窗眼等防盜設置融於一體。整座別墅的主體建築既以西式風格為基調,亦有機地融合了當地豪宅的裝飾工藝和防盜措施。建築主次分明、形式大小多樣、高矮協調且錯落有致,空間環境寬闊幽雅,別具一格。簡氏別墅建於清末民初,是佛山著名華僑鉅賈、中國近代大型民族企業“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創始人簡照南興建的大型別墅,亦是佛山現存規模最大的民初西洋式大型建築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氏別墅原規模頗大,占地面積約3400 平方米,今其內尚存門樓、主樓、後樓、西樓、儲物樓、客舍等建築及別墅花園的一部分。其建築物高大宏偉,以仿西洋式而又中西合璧為特徵。尤其以主樓及後樓最具特色,其中主樓為兩層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府邸式建築,以鋼筋混凝土構築,顯得高大峻偉、豪華考究。首層平面佈局為中央大廳、兩側廂房,裝修別致。室內外有義大利式水泥批蕩,地面以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磚砌成圖案,樓梯以柚木仿造成西洋式欄杆,雅致協調;而外牆面窗楣則為本地精細的紅磚雕,配砌整齊的水磨青磚裝飾外牆,極富當地豪宅建築的韻味。西樓為三層鋼筋混凝土及青磚混合構築的西洋式建築,格調清新。儲物樓則為四層當地當樓式建築,巧妙地將當地當樓石框視窗,小窗眼等防盜設置融於一體。整座別墅的主體建築既以西式風格為基調,亦有機地融合了當地豪宅的裝飾工藝和防盜措施。建築主次分明、形式大小多樣、高矮協調且錯落有致,空間環境寬闊幽雅,別具一格。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心臟跟德州一樣大顆」時,你的心臟有多大顆呢?】#精選書摘
英國有一個老哏是拿威爾斯的大小來形容大片面積的土地。所以,威爾斯實際上有多大呢?它略小於21000平方公里。
給個例子做比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地帶將近是威爾斯的兩倍、以色列差不多也是這個大小。不只威爾斯,其他地帶也會被用來當標準度量衡:
#數字公民 #英國 #威爾斯 #標準度量衡 #好文重讀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北京「文化央企」:香港「再教育營」的打造?!(文長慎入)
👉🏿 香港的「二次回歸」?
中國要撤底控制收回香港,一直認為必須要有一個所謂「二次回歸」。這個二次回歸的提法,是2019年8月,中共利用時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的鄭永年教授所放出。鄭永年是北京出身,長期作為中共喉舌,後來好像因為在新加坡大學的性騷擾案落跑轉進到香港教書。鄭永年也是習近平的智囊之一。
鄭永年喉舌放出一個「二次回歸」的說法之後,人民日報便根據鄭永年的「二次回歸論」開始把香港問題的根源定性為:香港一次回歸沒有成功,必須要「第二次回歸」。因為,據說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中國只享主權,沒有治權,「港人治港」,治權在行政長官和香港政府手裡;如此,中國只在大多數領域享有「名譽主權」。鄭永年雖然提出很多學術分析式的包裝,但必須要說這種「香港二次回歸論」,其實就是過去中國一直覺得香港雖然回歸了,但是人心沒有回歸的老調重彈。
👉🏾 香港「人心回歸」?
自從香港主權歸交北京之後,首任特首董建華無能治港,在董建華第二任期才啟動沒多久,便發生了2003年的各種騷亂抗議,尤其是香港基本法23條的國安立法爭議,超過五十萬人在2003年七一當天走上街頭抗議。之後,北京一直覺得問題出在香港回歸,但香港的人心卻沒有跟著回歸。
中國有一點是非常令人討厭的,當中有很多人很喜歡拿「歪果護照」,繼續在「歪果」尤其在美歐澳紐當「護照上是歪果仁,但思維還是中國人」;可是,他們自己其實都不要當護照上的中國人,可偏偏死都要別人當中國人。因此,為了推動香港人心回歸,於是香港特區政府於在2011年5月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在香港中學及小學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用愛國教育來洗腦港人。
這一次愛(中)國洗腦教育引發了反國教運動,也催生了黃之鋒這些反國教的青年學生領袖。緊接著,香港開始進入一系列的大小抗爭循環中,2014年的雨傘運動、2016年旺角魚蛋抗爭事件,踵接其後則是一連串香港青年為主體的香港本土政黨紛紛成立,並投入立法會的選舉之中。之後,港特區與本土港青的政治攻防表現在一系列的”DQ”事件之中,然後2019年便由可歌可泣的「反送中」運動接棒,直至2020年的「港版國安法」。
「人心回歸」工程的基礎鋪墊?!
在過去這幾年一連串的本土港青的「抗議」事件之後,更強化北京得實行「人心回歸」的工程,但為了讓此一有著「二次回歸」意義的「人心回歸」得以有效落實,必須在物質基礎上先進行鋪墊:打造一個北京完全可防可控的「香港」。
從2019的「送中條例」,到2020的「港版國安法」,雖然中共摧毀香港的作為受到國際輿論抨擊,甚至在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推出一系列制裁的手段,依舊無法減緩中共一點一滴吞噬香港的進程。香港情勢發展至此,已經可以確定,中共對於香港的政治總目標:讓香港變成中國香港;亦即,讓香港如同中國內部的城市一樣,完全被控制在中共的手中。
也因為中共早已確立這樣的總目標,所以香港人的未來狀態就只剩下四種:
1️⃣ 不願意接受中共魔手而選擇政治流亡;
2️⃣ 不願意接受中共統治,選擇移民海外;
3️⃣ 不服從中共統治旨意,所以寧願在香港被逮捕關押;
4️⃣ 乖乖成為中共統治下的香港順民,甚至成為中共藍絲幫兇。
不願意被中共逮捕而選擇政治流亡的香港人,可說是越來越多。例如,流亡台灣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流亡英國的香港眾志羅冠聰、流亡德國的本土民主前線領導人黃台仰。此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許多國家給予寬鬆的「港人移民計劃」,加快港人舉家移民步伐。這股移民潮,其實從最近香港出名的傳統名校,過往是大家擠破頭要念,現在是學生退學潮。例如,香港名校「拔萃女書院」,日前罕見公開招收下學期插班生,另一間名校「英華書院」,上學年期末流失約50名學生,這學年逾10名退學。
英華書院校長鄭鈞傑指出,早有心理準備面對大批學生退學,「幾乎全香港學校都面對同樣問題,更有學校一個年級走了40多位學生」;他認為,近年社會不穩定因素,無疑是影響家長決定讓子女是否留在香港升學。
事實上,從2019年反送中運動到2020年中,已逾2萬港人移居海外,這數字與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時的「恐共移民潮」人數相當,甚至有許多觀察家認為要非疫情之故,此波逃離中共統治的香港移民潮,勢必比起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候更劇烈。
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民調顯示,有43.9%受訪港人想移民,其中1/3近期已在為移民做準備,原因包括不滿政府,以及人權狀況變壞等。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移居目的地是英國(23.8%)、澳大利亞(11.6%)和台灣(10.7%)。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去年全年港人獲居留許可的人數較2018年增加近四成,達到5858人,是移民署將港澳居留定居人數分列後,最多人數的一年。
中共正在打造一個可以完全掌控的香港。1997年至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單程證)」去到香港居住的新移民,已經超過100萬人,加上透由投資與就學留下來工作的「港漂」,人數共有150萬,佔了總人數750萬的五分之一。
另外,2019年2月18日,中共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剛要」,把香港融入珠江三角洲體系,對香港人來說,這是一種降級,一種把香港政經體制國內化的過程。香港跟澳門慢慢融合進「大灣區」裡面,未來只有大灣區人,就不再有香港人。換句話說,中共正在把「全球的香港」打造成「一個完全在中共統治控制下的中國香港」。所以,不論是政治流亡或者不願意成為中國香港人的移民,這些人數只要從中國內部把一些人轉移過來換血即可。然後,再把香港人各別打散到整個珠江灣這個大灣區,用空間來稀釋掉香港人這個身分的臍帶。
👉 文化央企:讓「香港」就地變身為大型的「再教育營」
終於,中國北京當局正式透過中聯辦在香港組建「文化央企」(中共中央管理的文化類企業)來強化文化產業,吹起港人「人心回歸」工程的號角。未來香港影劇、藝文、圖書出版事業,將聽黨話說好中國故事。此一「文化央企」將由香港中聯辦進行籌建,資產逾千億港元(約合3600億台幣),據聞將於2021年上半年正式開張。
劇情發展至此,不服從北京統治旨意的港人,只能選擇流亡或移民的海外離散,若想繼續在香港土地上生活,就只能選擇當「經濟動物」般的「無聲順民」,抑或被關押黑牢。然而,中共不喜歡「表面順民」,畢竟「高級黑」、「低級紅」此種「陽奉陰違」或「心口不一」的人,並非真正的「順民」。於是,正當香港在空間上成為北京徹底可防可控之時,啟動「文化央企」作為社會文化再教育的洗腦工程,也就是讓香港就地成為新疆「再教育營」相同意思的空間囉。
📣 文化央企工程的啟動,也就是香港開始成為新疆那種「再教育營」的大型復刻版「香港再教育集中營」啊?!😭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好過日podcast特別節目:守護高雄領土東沙】
高雄是我國幅員最大的直轄市,北起台灣最高峰玉山,南至南沙太平島,藍海雪峰,盡是我高雄所轄。
其中,台灣最遙遠的兩個離島,東沙與太平島,掛的都是「#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的門牌(東沙郵遞區號817001)。然而,近來東沙周邊並不平靜,有一覬覦周邊已久的變態土匪惡霸,不斷挑釁騷擾,入侵我國航空識別區,嚴重破壞國際和平。
這個土匪國,近半世紀來不斷蠶食鯨吞,不僅是針對台灣,更曾挑起對南越、越南(被北越統一後)的奪島海戰,並到處破壞生態大肆亂挖,佔領礁岩填海造陸,從本來並無實際佔領南海島嶼,演變到在南海上建立一個又一個的要塞。其中故事,都在本集內容中。
為何南海這些面積極小的島礁,會成為土匪國的目標?
除了大家聽過的「南海挖石油」經濟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在地緣關係上,南海是東南亞至東北亞航運必經之地,也是台、日、韓三國生命線,二戰中當美軍取得了南海與菲律賓海制海權,便扼殺了日本的能源供給,讓聯合艦隊在戰爭後期落到幾乎無法出動的地步。而東沙更如同中國下腹的一個釘子,距離中國珠江三角洲商業航線,甚至中國南海艦隊侵入太平洋的航線都不遠,戰略位置更加關鍵。
過去,中國在南海使用的戰術,包含「#偽裝平民滲透偷襲」、「#挑釁對方開第一槍」、「#軟土深掘製造逐漸蠶食」,這些卑鄙骯髒的手段,都可以在近期中國的挑釁做法中看到,例如漁船與挖砂船的滲透,侵入我國航空識別區與經濟海域,入侵常態化與南海軍事化等等,均是「灰色戰爭」之手法。
更有甚者,中國還利用各類「虛實第五縱隊」,對台發動輿論戰、資訊戰等複合攻擊,包含藉著海峽論壇散播「台灣求和」的內宣,透過台灣媒體散播「美國不會來救,台灣無法防守」的失敗主義,均是希望不費一槍一彈,就讓台灣屈服。最好如納粹德國不戰而佔領捷克蘇德台區,合併奧地利一樣,透過操弄內賊達成吞併台灣目的。
本集錄音已超過一周,在這一週來,中國仍極盡挑釁之能事,幾乎每天派遣機艦耀武揚威。然而,我國仍堅持捍衛和平,守護國土決心,持續針對共軍威脅謹慎應對,也已經加強東沙防禦,並開始強化自衛防空飛彈與雷達陣地。請國人同胞多給捍衛家園的國軍鼓勵,也請大家團結一致,打擊國內舔共勢力,守護高雄與台灣的神聖領土!
這邊聽,記得訂閱起來!
#ApplePodcast|https://reurl.cc/kdxD2L
#Spotify|https://reurl.cc/L3yRgL
#GooglePodcast|https://reurl.cc/qd7Q2y
#SoundOn|https://reurl.cc/z83xk6
#Firstory|https://reurl.cc/62or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