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利世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民媒體】大灣區發展為區內帶來機遇(Raging Bull) 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先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以珠三角洲九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和香港、澳門為主體的粵港澳大灣區及世界級城市群,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四月份特首梁振英率領一...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民媒體】大灣區發展為區內帶來機遇(Raging Bull)
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先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以珠三角洲九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和香港、澳門為主體的粵港澳大灣區及世界級城市群,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四月份特首梁振英率領一眾港府高官,視察大灣區主要城市,突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本來政府官員是用珠江三角洲來描述區內的經濟體,但自李總理採用大灣區名詞後,公眾都轉用大灣區來形容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在中國三大經濟區域中,(大灣區,長三角,及京津冀),大灣區發展最早,規模亦是全國最大。
按國家2016年數據,大灣區的本地生產總值為14萬億元人民幣,高過長三角的10.3億元,及京津冀的7.2萬億元。而每平方公里的本地產值也高於其他兩區,大灣區為1.7億元/平方公里,長三角為1億元/平方公里,京津冀為0.3億元/平方公里。大灣區內各城市都有其獨特貢獻,產生互補協同效應。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澳門是娛樂場地,深圳是先進科技中心,廣州是廣東省行政中心,東莞,中山,珠海,佛山,惠州,江門,肇慶等地則為製造業生產基地及後勤中心。港珠澳大橋今年底通車,深中通道亦會在三年後通車。高鐵把整個大灣區打造成一個一小時生活及經濟發展區。大灣區是中國最大出口生產基地,最重要金融中心,及最主要新經濟增長核心。
大灣區和其他全球兩大經濟區比較,大灣區亦絕對有競爭力。下圖為大灣區,東京灣區及紐約灣區經濟實力的比較。
大灣區
東京灣區
紐約灣區
面積(萬平方公里)
5.6
1.4
2.1
常住人口(萬人)
6659
3570
1983
GDP (萬億元人民幣)
9.3
14.2
10.8
人口密度I(人/平方公里)
1183
2634
923
人均GDP(萬元人民幣)
14
39.7
54.3
資料來自國際貨幣基金
從上圖數據分析,在全球三大經濟區,大灣區絕對比得上日本的東京灣區及美國的紐約灣區,只是人均GDP比較低。但中國經濟增長達到6.5%,而日本經濟增長呆滯,美國經濟增長只有1%。大灣區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追上東京及紐約灣區。
大灣區的發展,對區內的地產公司,帶來世紀一遇的黃金機會。從一個區內中型地產公司可見其重要性。龍光地產(3380)是一家深圳為基地的中型地產公司,但大灣區,尤其是深圳近年的驚人發展,令到集團的銷售,盈利,及規模大幅上升。2016年收市升41%,純利升69%。集團最大的地盤在惠州的龍光城,幾年前筆者去惠州打高爾夫球時,龍光城還像鬼城,大量空置單位。但是最近幾年深圳高速發展,已經發展到東面的平山區,地鐵站去到龍光城側的聚龍山站。本來賣不去的龍光城,變成深圳居民置業熱點,樓價升一倍。現在龍光地產在深圳有七個地鐵上蓋發展物業項目,銷售火熱。在深圳區土地儲備為562萬平方米,其他大灣區有140萬平方米。今年二月龍光和合景泰富聯手,以168億港元投得香港鴨脷州利南道,臨海的優質地皮。地皮面積12.65萬平方呎,可建面積76萬平方呎,創下了香港單一地皮的價值。從龍光地產近年高速發展,可見到大灣區發展為區內地產公司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