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ドアトゥドア Door to door
.
因緣際會看到這部電影,印象中嵐團體中任何一位成員有參與演出的戲劇或者電影,不僅故事往往已極具說服力,更甚至演員的努力都能在影片中看見。
看完全劇後得知二宮和也在此部電影中飾演的倉澤英雄,是由美國希爾伯特的真人真事所改編,更加深了整部電影的厚度。因為常...
🎞️ドアトゥドア Door to door
.
因緣際會看到這部電影,印象中嵐團體中任何一位成員有參與演出的戲劇或者電影,不僅故事往往已極具說服力,更甚至演員的努力都能在影片中看見。
看完全劇後得知二宮和也在此部電影中飾演的倉澤英雄,是由美國希爾伯特的真人真事所改編,更加深了整部電影的厚度。因為常常覺得日本這類型電影一定會是完美結局而存有遲疑,在觀影同時,一旁媽媽也開口說「大家只是同情他吧。」,但如同劇中淨水器公司的老闆所說「靠博得同情是無法做長久生意的。」一樣,倉澤英雄,又或者希爾伯特本人,登門推銷的業績能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仍令人遙不可及,想必絕對不是只靠博得大家的同情吧!
.
很喜歡影片在最後的一句話.
「どんな仕事でも、生き残る人間は1種類しかいない、それを最後まで続けた人間です。残る人は 続けたい人だ。」.
(不論做什麼工作,能留下來的人只有一種,那就是能堅持到最後的人。能留下來的,是想堅持到最後的人。)
.
任何產業都一樣,要離開很容易,能取代無法堅持的人的後繼多的是。
在低潮的時候看到這樣的電影,便會意識到自己的煩惱是多麼渺小,既然是自己決定要走的路,除了自己之外,還能有誰會替自己堅持?
.
繼《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由山下智久所飾演的智能不足的角色後,看到這部由二宮和也飾演的小兒腦麻患者,深深覺得日本的演員真的好厲害啊!
一開始接觸到日本偶像時,依照在台灣的觀念,總認為偶像並不等於演員,但日本的偶像往往不僅把偶像的身份顧好了,甚至其他各領域都也絕對不馬虎、不讓人看到任何破綻。不論是角色心靈上有所轉換時的眼神、舉止、習慣行為也立刻有所改變,或是揣摩身障人士的表情或肢體,感覺都很精準,若未來有機會演出類似的角色,他們所做的努力也都將成為我學習的目標。
後記:
當我在網路上完全查不到這位希爾伯特時,想起本季日劇《新的王者》中藤原龍也提起的「人們寧願相信不實的假消息,也不願花心力去查證。」
.
網路上查到的希爾伯特、腦麻、推銷員,所有的搜尋結果都只有本片的觀後心得...也有可能是我的搜尋功力不夠,但即使用英文去查也只能查到一位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 請把我的眼淚還來啊啊啊啊啊~~~~
.
#ドアトゥドア
#doortodoor
#永不放棄
#日本映画
#二宮和也
#zonimovie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心得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先不要一直追究山下智久的演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其實還有另外一樁公案待審。
就是「把一個智商六歲的大人,演成具有功能性的自閉症患者」這件事情,到底錯在演員的表演方法、還是編劇的寫作鋪陳?
我在看了兩集之後,覺得這個錯誤應該是兩方都有份,但編劇的問題大了點。不過扣除這個設定上的重大缺失外,單論劇情來說,我覺得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了點,主角的魅力和特性有比較明確地被拉出來,揹著同事在巷弄間奔跑尋路,搭配著白老鼠阿爾吉儂闖迷宮的畫面,莫名地有點催淚。
但我真的覺得山下智久的哭戲不太行(糟了我話題又要繞回來了!),邏輯上應該是要表現出一種「六歲智商的小孩哇哇大哭」的樣子,但他每次都會演成「你們快看我很會模仿六歲智商的小孩娃娃大哭」的樣子,施力點多繞了一層,在情感上也就少觸碰了一層,希望他演完這一季可以突飛猛進。
(我發現關於這部戲的每篇心得,每次Ending都會落在為山下智久鼓勵打氣這件事,我幹嘛啊我是孫越還是小燕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