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殊境遇補助多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殊境遇補助多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殊境遇補助多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殊境遇補助多少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妍慧 Yen Hui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單親」的困難 需要被看見』🥺 #單親媽媽 勒死兩個子女遭判死刑,社會各界譁然,引發熱切的討論。我自己是媽媽,很難想像,一位母親在正常情況下要經歷多大、多久、多無力、多絕望的累積,才有可能痛下這樣的殺手。不管這位媽媽的犯行罪惡多大,法官的判決合不合理,我認為其實更重要的,我們或許應該先改善社...

  • 特殊境遇補助多少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7 21:12:16
    有 437 人按讚

    『「#單親」的困難 需要被看見』🥺

    #單親媽媽 勒死兩個子女遭判死刑,社會各界譁然,引發熱切的討論。我自己是媽媽,很難想像,一位母親在正常情況下要經歷多大、多久、多無力、多絕望的累積,才有可能痛下這樣的殺手。不管這位媽媽的犯行罪惡多大,法官的判決合不合理,我認為其實更重要的,我們或許應該先改善社會上的「#單親歧視」。

    扶養小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年輕的雙薪家庭生養小孩之後普遍感受到子女花費大壓力大,生活品質下降,生活變成重擔。更何況是「單親」,在照顧小孩的時間、精力、能力減半的情況下,若是再加上「年輕」、「尚缺乏良好自我謀生能力」,抗壓力更低,面對未來的徬徨跟挫折感更強烈。許多單親爸媽,常常有「一生精華就這麼奉獻給小孩了」,「因為小孩這個重擔,再也無力也沒有資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跟實現」的喟嘆。

    👉有感「單親」這件事~

    而我們的社會,給單親爸媽多少支持呢?單親不是傳統弱勢、少數、殘障家庭,受到社會福利跟社會體系比較完善的照顧;社會大眾對單親的觀念,許多也還抱持諸多偏見。「單親」有點像介於一個人健康跟生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平時看似沒事,不需要協助也還能撐,但壓力隨時間累積,心理跟身體的負荷隨時間加重,運氣不好的話,某一天,可能說斷就斷,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我相信,單親的人,不管你是當爸爸,還是媽媽,一定都曾或多或少面臨過社會上的歧視言論或異樣眼光,「阿?離婚了一個大男人怎麼帶女兒~」「年紀輕輕就帶著拖油瓶,以後下半輩子都完了!」「小孩可憐阿~你看難怪功課不好,制服都洗不乾淨。」更遑論小孩子從小要承受親友同學學校的眼光,被認為差人一等的對待,實在很令人心疼。在過去的選民服務經驗中,我也發現,單親在目前國家社福體制中,得到的協助其實很有限。通常,若是單親伴隨弱勢(低收、殘障、罕病等),能得到較多照顧,這大多是來自「弱勢照顧」;但若「只是單親」,能夠得到的政府友善支持(不管是經濟上、心理上),非常有限。

    👉選服經驗中對「單親」的歧視

    在實際案例上,我遇過最多的,是必需是「特殊境遇單親家庭(另一半死亡、失蹤、家暴、服刑中)」才能不跟直系血尊親屬同一家庭戶,才可能具備申請中低收入單親補助的資格。所以,很多年輕的(未婚)單親媽媽,即便窮的要死根本養不起孩子,也不符合資格。

    我也接過 #單親爸爸 向我陳情,抱怨社福團體跟政府單位對單親媽媽的同情跟援助多於單親爸爸。只因為性別不同,單親爸爸向外界求援時,更易遭受到價值批判跟歧視的眼光(這男人這麼沒有用~~之類)。

    單親家庭面對生活困境時,政府及相關社福團體能夠如何協助?以新竹市為例,若是心理面向的諮詢,我曾拜訪新竹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跟我說,家庭教育中心有諮詢志工可以服務有需要的朋友;在政府救濟方面,市政府社會處提供特殊境遇家庭扶助,以及相關津貼(子女生活津貼、兒童托育津貼、子女教育補助等),讓有需要家庭能夠暫時救急。

    一位單親媽媽勒死兩名幼子然後自殺,這背後有太多值得討論思考的地方。當社會形態改變,我們對「養育子女」這件事的態度能不能開放多元,少一些批判,多一些同理跟功能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孩子是最無辜、無法自己爭取權益的受害者,我們應該把小孩放在第一位,不管處在何種家庭境遇下,都要讓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長~。

  • 特殊境遇補助多少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6 22:50:17
    有 697 人按讚

    【社宅租金該定多少?高雄的社宅幫到誰?】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出席明倫社會住宅招租記者會,致詞自豪,符合居住正義,有城市美學,「外觀不輸豪宅」。但卻遭現場媒體發現44坪3房型月租竟達4萬500元!打破柯文哲過去自行設定社宅租金不准超過3萬元的規定,引發熱議。並被質疑產生「#定錨效應」,恐讓需要者更難租得起房子。


    #台北社宅比高雄貴多少?

    令人好奇的是,台北的社宅租金可突破4萬,那高雄的社會住宅租金又是多少呢? 我們以在陳菊市長任內規劃,設計監造案完成發包的「前金大同社宅」為例。2房1廳14坪房型,租金含管理費為7500元。並且,這裡的坪數為「室內坪數」,因此比起台北社宅兩房甚至一房的房型帳面上都來得小。若對比台北明倫社宅同級產品,20坪套房就要價18400元,27坪兩房型則要21900~24800元(坪數含公設)。


    也就是台北社宅的出租價格是高雄2.5倍以上。雖說台北房價約為高雄3倍,但以主計總處租屋指數來看,台北約為高雄2倍,則同樣機能的社宅,台北還是偏高。而台北社宅設定的「市價85折」也比高雄的「市價8折」來得高。


    #每月4萬元的社宅是要租給誰呢?

    根據台北市府解釋,家庭所得在50%以下,也就是年收入158萬元以下才能租社宅。而家庭所得位於40至50%分位點,也就是年收入140萬至158萬、平均月薪13萬民眾,才需負擔4萬500元房租,不到的會有補助。


    然而,一來收入接近中產者應該非社宅優先瞄準對象,二來無論如何,四萬的租金至少仍會佔家庭收入3成以上,離星、港組屋或公宅負擔約月薪10%的比率仍高上不少,這樣的定位仍然較難讓人理解。


    #社宅一定要都給弱勢族群住嗎?

    按照住宅法規定,社會住宅應提供至少30%比率出租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另提供一定比率予未設籍於當地且在該地區就學、就業有居住需求者。也就是說這種住宅資源除了能夠幫助在市場上租不到房子的弱勢族群,例如身心障礙者、老人、低收入戶或特殊境遇家庭等等外,也同時可以照顧青年族群就學、就業階段的居住需求。


    實際上,在主要都會區房價高昂的今天,不只是弱勢者,青年也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在弱勢之外,青年居住權是社宅鎖定的另一項目標。例如同樣在陳菊市長任內規劃,設計監造案完成發包的「苓雅凱旋青樹」和「三民中都社宅」,均有相當比率留給青年。而採取「混居」的方式,也可以避免社宅被另眼相看,也是社宅先進國家如荷蘭規劃時的主要原則。


    #高雄社宅問題在哪裡?

    高雄的社宅政策相對北部遲緩,原因之一在於高雄房價相對低,在2010年左右中央進行的幾項研究中,一來南部地區房價或租金相對可負擔,二來甚至連民調都指出南部民眾對社宅的期盼比率不到台北一半,因而社宅政策主要在北部優先推動。甚至2015年9月內政部於行政院簡報,就提到「我國住宅自有率為民主國家第二高」、「高房價是雙北或都市局部地區問題」,相對不重視南部住宅政策。而地方政府也援引類似觀點,認為高雄推動社宅相對不急迫。


    然而,隨著資金寬鬆,高雄房價近年仍持續緩漲,且在地仍有相當之弱勢族群;再者,中央將社宅投資放在台北,無形之間乃肯定青年繼續往北流動之現象。那麼,何不推動國土戰略平衡政策,同時增加南部產業投資與合宜住宅,雙管齊下吸引青年回流?


    在2018年開始,青年居住問題在選戰中成為候選人關心議題,例如韓國瑜前市長就曾宣示「增加社會住宅」、「推動青銀共居」,然而在其任內,新建社宅只有「中都青年社宅」的114戶,改建則只有前金大同社宅的48戶均是陳菊市長任內已選址並完成設計監造發包的案例。至於如勞工租賃住宅、鳳山共和宅等整建315戶、或是Mecanoo設計的指標社宅「凱旋青樹」245戶,也都是陳菊市長任內即動工或完成規劃。


    然而,陳菊在卸任前規劃的約1500戶共合宅戶數仍太少。現任陳其邁上任後兩個月,#便宣布將推動8800戶社宅,其中6000戶和內政部住都中心合作,分別位在岡山、楠梓、仁武、左營、三民、前鎮、鳳山、小港等區。而2800戶直接由市府興建,2年內將動工,預計出租給企業員工及弱勢族群,只租不賣,租金低於市價8成。


    #社宅除了社福以外更是吸引人口回流政策工具!

    高雄由於過往薪資與產業多樣性偏低,不利吸引青年回流,但相對而言較便宜的土地、較大的生活空間、完整的基礎建設,則會是高雄的優勢。


    在陳其邁上任之後,加速推動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產業園區、亞洲新灣區5G+AIOT招商等計畫,這些新工作機會,若能搭配周邊社宅供應與軌道路網,建構從居住到就業的完整支援設施,對於北部青年返鄉更具優勢。


    而陳其邁市長也提出,所有社宅都要結合長照與公托據點之政策,近一步能讓社宅扮演社區中心,在完善的機能前提下,改變市民對社宅的認知。


    目前台北已完工的社會住宅約3287戶,約為高雄(315戶)十倍。而預計興辦戶數則為19802戶,約高雄(約9400戶)兩倍,顯示在高雄市府日益重視社宅政策下,過去為人詬病的數量逐漸有改善趨勢。在高雄從一般住宅到社宅都全面性比台北有價格優勢下,未來如何擴大宣傳,結合新工作機會、租金補貼等其餘政策,針對性地吸引大學青年在地就業、北部青年回流,應是市府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戰術之一!

  • 特殊境遇補助多少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7 18:02:04
    有 14 人按讚

    🔶🔹振興券領取預備備 4種方式報你知🔹🔶
     
    7月就要領取振興券囉!大家對相關資訊瞭解多少了呢?這邊我們也做一下簡單的整理,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唷~
     
    ☑️領取方式(2020.12.31前進行消費) 
    👉🏽電子票證|刷卡購物,靠卡回饋。07.01起,登記常用的電子票證(一卡通、悠遊卡、Happy Cash、icash),消費滿3,000 回饋2,000。
    👉🏽行動支付|手機開啟APP,掃碼消費。07.01起,登記常用的支付軟體,消費滿3,000 回饋2,000。
    👉🏽信用卡|刷卡購物,滿額回饋。07.01起,登記常用的信用卡,消費滿3,000 回饋2,000。
    👉🏽紙本券|立即購買,馬上消費。07.01~07.07超商、網站預購,07.15領取,12.31前使用完畢。
     
    ☑️有領取下列補助之民眾政府會主動匯款1,000到帳戶,以便大家兌換振興券喔~ 
    1. 身心障礙生活補助。
    2. 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
    3.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
    4. 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
    5. 低收入戶兒童生活補助。
    6. 低收入戶就學生活補助。
    7. 特殊境遇家庭子女生活津貼或子女教育及其申請人。
    8.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兒童及少年且未領取前列各項補助。
    9. 列冊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未領弱勢加發生活補助者。
     
    ☑️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1. 家長憑子女健保卡購買紙本。
    2. 15歲以上子女可使用家長信用卡付卡。
    3. 未成年子女可使用電子票證。
     
    ‼️使用紙本券注意事項 
    1. 不得找零。
    2. 不可以換現金。
    3. 不可以購買菸、商品禮券、現金禮券。
    4. 不可以用電子、磁力、光學等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使用。
    5. 如有遺失、毀損、被竊、被盜等,不予補發。
    6. 使用期間經過後(2020.12.31後)失其效力,不可以退費。
     
    ❌振興券不可以使用的範圍 
    1. 不得繳納公共事業水費、電費、及其他代收費用。
    2. 不得購買或投資股票、公司債、認購(售)權證、受益憑證、保單等。
    3. 不得作為扣押、抵銷、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4. 不得繳納金融機構之授信本息、費用或信用卡帳款。
    5. 不得繳納罰金、易科罰金、罰鍰、稅捐、規費、勞保費、健保費、國民年金等。
    6. 不得儲值交易及其他代收費用等。
     
    🌐更多詳細資訊及各項領取方式申請 
    振興三倍券網站|https://3000.gov.tw
     
    聯絡資訊📞1988 
    08:30-18:30(全年無休)唷~
     
    #振興三倍券 #振興券 
    #Ingay資訊分享 #資訊 篇
     
    ℹ️臉書搜尋「資訊」,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