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牛罵頭導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牛罵頭導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牛罵頭導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牛罵頭導覽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台灣旅行小幫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中 牛罵頭遺址】 #台中 清水區過去被稱作「#牛罵頭」 最具代表性的遺址就位在 #鰲峰山 上 擁有歷史的遺跡更有絕佳的景觀✨✨ #牛罵頭遺址 是台中最早發現 #新石器文化 的地方 距今大約是3500~4500年前 有日治時期留下的神社和軍事用屋 現在雖轉為展館空間但仍然保留許多時代痕跡 在這...

  • 牛罵頭導覽 在 台灣旅行小幫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6 12:00:00
    有 19 人按讚

    【台中 牛罵頭遺址】

    #台中 清水區過去被稱作「#牛罵頭」
    最具代表性的遺址就位在 #鰲峰山 上
    擁有歷史的遺跡更有絕佳的景觀✨✨

    #牛罵頭遺址 是台中最早發現 #新石器文化 的地方
    距今大約是3500~4500年前
    有日治時期留下的神社和軍事用屋
    現在雖轉為展館空間但仍然保留許多時代痕跡
    在這裡可以看見石器、陶器等出土文物👍
    甚至包括 #南勢坑文化 的土地斷層面🤩🤩
    讓遊客可以更加瞭解中部 #平埔族 過去的生活✔️
    在特定時間也有導覽服務讓你聽更多文化故事喔!

    另外這裡還設有個超大觀景台❤
    遠遠望去可俯瞰 #清水 的市景,視野超療癒!
    下次來台中千萬別錯過喔😍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開放時間:09:00 – 17:30 (週一公休)

    照片來源:
    https://reurl.cc/W36Mvy
    https://reurl.cc/YOgRVl
    https://reurl.cc/dGNlnV

    Instagram @ b.b.bandb
    Instagram @ luling6128
    Instagram @ geronstagram
    -
    非常感謝大方的網友們提供照片😊

  • 牛罵頭導覽 在 楊典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0 15:35:01
    有 118 人按讚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導覽活動》
    《#拍瀑拉文化基地 暨 #本一艸堂 餐廳 體驗活動》

    典忠參加導覽活動,與餐廳本一艸堂的體驗活動,透過園區設施與導覽,我們可以看到千年的文化遺址,了解海線的歷史痕跡!

    除了展覽,還可以到園區內新的餐廳本一艸堂用餐,支持地方青年回鄉,品嘗新石器時代的拍瀑拉族遊獵文化、現代的飲食文化、在地食材等元素,打造出符合現代人輕食、健康、安全、無負擔為主推的餐點!

    清水鰲峰山上有這麼棒的文化園區,歡迎大家多來認識!👍

    https://reurl.cc/2bkRln

  • 牛罵頭導覽 在 阿尼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7 07:25:27
    有 295 人按讚

    大學時,在一堂歷史課上,老師突然講起了彰化有個40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遺址——牛埔遺址,位置就離學校不遠。下課後,我約了同學一起去,我們像尋寶一樣,在一條熟悉的大路右轉,在經過與鳳梨有關的地方左轉,穿過零星廠房,上坡後是一片黃土覆蓋的荒原,就跟老師口傳的路徑大致相同。
    我與同學低著頭專心尋找,各自找了些可能是史前文物的碎片,再相互分享,我們判斷有繩紋陶罐片與零碎的陶手鐲,其中有一個石器是我們無法判斷的,那也許不過是石頭的碎片。

    回來後沒多久,我就後悔了。我沒有考古的熱情,也無意研究台灣歷史,像是撿到卻捨不得放的沙子、石頭、貝殼、漂流木,帶回家就算好好安置它們,也終究不在沙灘上看到的自然美麗。每個事物的存在,都需要環境相稱,才是最完整的樣子。無論好壞,我們也是從環境與遭遇裡造就出來的。

    多年以來,這些東西就一直保留在我身邊,放也不是,丟更不是,更遺忘了哪個鳳梨、哪幾間廠房、何處接有上坡、哪片黃土荒原,因此也無法放回原地。一直想要交給考古單位,也不知從何進入,而這些細小的碎片,又有何研究價值?

    直到前陣子,認識了一位在文化單位工作的朋友,我突然想起這些文物,於是聊起了我有多麼耿耿於懷,他也以專業建議,不該亂丟,那會招來研究上的誤解,應該交給考古專業人士,於是給了我一位研究這個遺址深耕多年的學者——劉克竑老師,並提供給我他的聯絡方式。

    我與劉老師聯絡了,說明了挖掘的過程與地點,沒想到很快地得到回覆。劉老師就在科博館工作,距離我不遠,所以當天下午就帶者這些文物去拜訪老師了。

    科博館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地方,喜歡到展間位置與空間配置都瞭若指掌,特別是太空劇場,每隔一陣子都會去看一下生態影片。至於研究室區域,當然如我一般的民眾是不可能到訪的,沒想到裡面彎彎曲曲錯綜複雜。打開電梯,劉老師就在樓上的電梯口領我,前往他的研究室之前,會穿越無數的研究室,有些門是開著的,每一間我都刻意慢下腳步,多看了兩秒,每間研究室都有專門類別的標本與成堆的書籍,這時又泛起據為己有的心態了,特別是甲蟲類與植物類。

    劉老師招呼了他的同事,在堆滿龐雜文物的辦公室裡,硬是清空了一張桌子,我把背包裡的東西放在他們準備的紙盒裡,劉老師請了一位與他一樣資深的同事靠近,兩人各自拿起一片,把眼鏡推到眉頭,翻來倒去,仔細地查看。他們持續討論我聽不懂的事情,大概是「牛罵頭」、「番仔園」、「圈足」之類的。我看了看其他人的動態,大多是把在台中清水地區考古而來的文物分類與拼接,可以看到有些陶罐幾乎快要拼湊完整了,也有人正在清理獸骨,他們工作的樣子與遺址的產生一樣緩慢樸實且優雅。我想著,我的來訪是否太過打擾。

    經過一陣細究,結果終於出爐,劉老師說我帶來的東西大致是3500-4500年前「牛罵頭文化」的繩紋陶片,以及1500年前「番仔園文化」的深灰色陶片,但不知為何,3500-1500年前卻在此消失。其中有個完整的陶罐底部,就叫「圈足」,而那個被我懷疑是石頭碎片的東西,確定是石器,也許是台灣史前人類用來割肉的。但這些陶片的砂質較粗,不會是來自牛埔遺址,有可能是來自距離五分鐘路程的大竹。有可能?是的,因為大竹一代的遺址只出現在史料中,並無實物佐證,也不知確切位置,畢竟全台灣的遺址有3000座之多,不是每座都能保存良好,也有考古無法伸探的地方。也就是說,我、我的同學以及新朋友,合力補充了一部份重要的台灣史前文化歷史。

    聽到這個訊息,我突然一陣腦熱,驚訝地張著嘴巴,我們好像不小心做了很厲害的事情,而這些差點埋藏的文物,深具研究價值,也終有依歸,這讓我實在太開心了,我是開運鑑定團裡最快樂的人。

    會後,劉老師像是回禮一般,為我導覽科博館的史前文化展場,鉅細彌遺地講解了繩紋如何產生,玉器如何攢孔,經濟如何運作,人類的遷徙。我就在一連串蠢笨的提問,與劉老師的尬笑中,瞬間獲得讀很多書才能匯集的知識。

    他請我努力回想挖掘這些文物的地點,如果可以,請我帶他去那裡看看。

    後來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找出當年歷史課的筆記,也找到大學老師詢問,都劍指著「牛埔遺址」。劉老師與他同事的專業判斷,自然是錯不了,會不會我們想去牛埔卻跑到了大竹呢?這種google地圖發明前才會有的誤會,成為一種幫助。

    等退燒一些,我會試著找到那裡(握拳),但願能把一小片拼圖填上。

    #不要據為己有
    #不要亂撿東西
    #也不要亂丟垃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