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牙買加人種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牙買加人種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alebjael (calebjael)看板Olympics_ISG標題Re: [新聞]牙買加...
※ 引述《agill (Deportivo)》之銘言:
: 其實除了牙買加人之外,其他還有很多鄰近牙買加的國家也出產非常多短距離的短跑高手
: 例如格瑞那達,千里達多巴哥等加勒比海國家,都是各屆奧運短跑決賽前八名的固定班底
: 在仔細看這些出產短跑高手的小國家,不難發現這些國家都是過去英國的殖民地
: 不過這跟英國殖民沒有關係,但是因為英國殖民導致的飲食文化影響了後天的基因演化
: 加勒比海的島國很多,絕大部分都是黑人,跟過去的奴隸文化有很大關連
: 但是英國人也殖民印度,所以其實加勒比海過去的英國殖民地也都輸入很多印度人
: 這些印度人到今天還再這些國家佔有一定的數目,當然也影響了當地飲食
: 牙買加人的飲食使用非常多的印度香料,大多用於豬肉類的烹調
: 主食除米飯外,大量食用番薯和樹薯,這些飲食都是導致肌肉纖維與其他黑人不同的原因
: 加勒比海國家非常多,一大半有西班牙殖民歷史
: 例如古巴,多明尼加,波多黎各等等,主食也是米飯番薯樹薯等,人種也是黑人為主
: 但是短跑位什麼就不強呢?飲食沒有受到印度香料影響,西班牙人不用東方香料
: 同樣是黑人,非洲黑人短跑就完全不行,加勒比海區無英國殖民文化的黑人也不行
: 英國殖民文化意外的改變了加勒比海區殖民地黑人的飲食和幾百年後的基因
: 現今加勒比海各國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國家,跟歐美大量資金資源訓練運動員不同
: 假如美國花100美元練出一個金牌短跑選手,加勒比海等國可能花不到10元就有
: 更映證了先天基因條件是造就牙買加選手這麼多短跑金牌的主因
: 而這個基因條件也是百年飲食調養演變而來的
在我們東亞人眼中﹐黑人都是一種黑人。
但事實上﹐黑人也是分很多種的﹐他們彼此間的差距比蒙古人與印度人的差距還大。
要具體區分為好幾種人種。
在體育競技上﹐一直以來認為是"東非人能長跑不能短跑﹐西非人能短跑不能長跑"。
能夠在長跑進入前幾名的﹐大多數是東非人裔﹐而短跑高手則大多是西非人裔。
所以如果你僅看到東非的長跑王國沒有短跑高手﹐然後就說非洲黑人短跑不行﹐
那是錯很大的。
以本屆奧運目前進入男子百米半決賽的24人為例﹐來自東非國家的固然一個都沒有﹐
但來自西非國家的黑人選手﹐也比亞洲還多了。
而且要注意到﹐在最近幾十年中﹐東非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肯亞都相對和平穩定﹐
西非國家如剛果、賴比瑞亞等都在戰亂﹐而相對和平穩定的奈及利亞、喀麥隆﹐
體育成績也蠻不錯。奈及利亞雅典也拿過男子400接力獎牌。
不能說非洲短跑就完全不行。
在歐洲列強殖民新大陸的時候﹐主要是從西非地區輸入黑奴﹐
東非地區的黑人移民主要是到了現代這幾十年才多起來。
因此加勒比海地區以及美國的黑人﹐大多數都是爆發力強的西非裔﹐
耐力強的東非裔是極少數。
對於你說加勒比海地區的印度人影響﹐事實上同樣以進入本屆奧運男子百米半決賽
的六個加勒比海地區國家來看(算上巴哈馬)﹐
也僅僅有千裡達及托巴哥這一個國家有移民印度人(印裔40%)﹐
其他的國家90%以上都是西非裔黑人的後代。
而且﹐這幾個國家中的多數國家並不貧窮﹐經濟條件也不差。
體育是跟經濟相關聯的﹐加勒比海地區真正貧窮的國家﹐沒能力培養多少選手。
這六個能夠進入男子百米半決賽的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都是有經濟能力培養選手的。
開曼群島﹐人均GDP約 3萬6 美元。(跟義大利相等)
巴哈馬﹐人均GDP約 2萬3 美元。(比韓國略高)
(對比組台灣約 2萬 美元)
千裡達及托巴哥﹐人均GDP約 1萬6 美元。
安地卡及巴布達﹐人均GDP約 1萬3 美元。
聖克裡斯多福與尼維斯﹐人均GDP約 1萬 美元。
最窮的牙買加﹐人均GDP約 5千 美元。(跟中國相等)
所以他們的經濟條件其實也不是很差。
因此﹐你說的"非洲黑人短跑不行"、"加勒比海地區經濟差"、"英國輸入很多印度人"
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而如果說到印度香料對基因的改造﹐那更加不合理。
如果英國殖民文化和印度飲食對基因改造如此有效的話﹐現在短跑的金銀銅牌﹐
應該被本身就是印度裔、吃印度香料﹐也被英國殖民過的人口大國印度全包了才對。
而不是印度體育被中國報紙酸(昨天酸菲魚一人的獎牌數超過印度參加奧運百年的總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