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寫實文-文長不喜勿入🌟
Part1
最近沉寂了一陣子,
雖說低調但還是收到眾多朋友私下關心我怎麼沒再發保險相關文章及近況,所以我想說準備好後再發這篇文章一起分享。
很感謝原東家的處經理、體系經理和團隊夥伴,這五年帶給我很多回憶和照顧,20歲到現在打開了很多視野,學習到很多技能等,體驗到共...
-
🌟保險寫實文-文長不喜勿入🌟
Part1
最近沉寂了一陣子,
雖說低調但還是收到眾多朋友私下關心我怎麼沒再發保險相關文章及近況,所以我想說準備好後再發這篇文章一起分享。
很感謝原東家的處經理、體系經理和團隊夥伴,這五年帶給我很多回憶和照顧,20歲到現在打開了很多視野,學習到很多技能等,體驗到共好共榮的精神。
其實就像很多人發現我臉書IG更改簡介一樣,沒錯,我在4月初離開南山了,現在轉型到保經繼續服務客戶朋友😎
👇
也許很多朋友納悶為什麼做5年好好的,為什麼這麼突然?
其實做這個選擇,我思考和觀望了2年的時間,2年前的我曾經和主管提過一次離職,當時有其他經理建議我再做兩年。
好好拼,連續上競賽、上高資會、去進階培訓看看上面一點的風景再評估!
而我把這位前輩的話聽了進去,這兩年的高峰新高峰、人超盃、精銳主任和襄理訓結業、高資會、全國排名、年收兩年破百都拿了之後,在今年過年靜下心收斂這兩年的收穫後而做的決定!
當然會轉型的人大家能想到的不外乎就是在原公司做不下去的,但更多是做得不錯的人在為未來打算~
我以前其實是蠻激進派的😂
也就是說臉書不允許有一個保經朋友加我,所以大多同業朋友都原公司的人,後來發現這樣是真的蠻偏激的,而面對同業的態度也會有失公允....
「不過如果你現在跟我以前一樣,那可以把我刪掉也沒有關係🤔」
而少了交流機會就會陷入一種封閉狀態,就是大多只聽得到公司前輩們的聲音,但我們在做組織發展時常會跟夥伴說:「做業務要聽做得成功的人,還是失敗的人?當然是成功的人啊!」
但這卻是業內人很少做到的事,「因為對於自己事業的未來發展,應該要聽有轉型過的而非沒有轉型過的人。」
因為才會比較客觀提供資訊,而非人云亦云紙上談兵。
所以我漸漸發現越來越多轉型保經的同業人士,卻很少保經轉進單一公司的業務,轉型的很多是在原公司做的不錯的,甚至做到處經理和資深副總等,才會讓我在兩年前開始研究轉型這個選擇。
👇
已經收到很多朋友私訊問保經真的好嗎?
我只能說很多事,好不好在於人,這是個選擇,但不能沒有經過正確了解就說這個選擇不好。
對於轉型後的第一個月,有明顯感受到市場變廣,畢竟從1間的商品線拓寬到30間以上的產壽險公司都可以規劃,包括大樹、邦邦、藍山產物等...
所以業績和件數以及自來客容易變高也是正常的,同時對客戶也較為客觀,不用再說自家商品比較好。
👇
去保經你原本的客戶會對你沒信任感吧?
其實我以前受到的教育訓練也是這樣🤔
但先和客戶朋友說明後,其實很多的回覆跌破我原本的預期...
有客戶說:終於到保經,早就在想你怎麼不轉,還可以做五年很猛。
有客戶說:你太晚講了,前陣子才跟保經買XX險。
有客戶說:我Ok啊,因為是跟你這個人,又不是公司。
所以到現在我覺得接受度很高。
👇
保經的教育訓練會不會比較不好?
對於我自身體悟來說,以前公司帶給夥伴的新人教育訓練,也有夥伴反饋其實在團隊內自辦的銜接職前訓其實都教完了,所以個人認為團隊內教的比較紮實😎
且教育是否專業:
論商品面,
以前教育是有聽到失能不賠失智、長照範圍比失能廣、雙實支實付違反損害填補原則這類比較離譜的教育....
因為論數據跟理賠實證的結果都不是這樣😭
且保經現在各間保險公司會定期派人員來上課。
而商品面保經就廣泛很多,能夠在每間公司產品的優缺點中挑選適合客戶規劃的,
比方說實支實付門診手術,若客戶在未來醫療自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花費5-10萬以上,還是能夠挑選商品規劃到客戶的保障,「不然保額不夠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這點很重要‼️」
或是客戶未來需要理賠牙科,或是新型微創、無創手術,挑選不用受條款2-2-7的限制的規劃,這點對於保戶就相對有保障了許多👍
論銷售面,
不用處理面對各間反對問題(像是因為公司沒有賣失能而被教育說長照比較好),也不用強調公司融通和價值,畢竟融通很模糊,重點還是在於條款,業務員價值而言,保經跟單一公司的業務員是一樣的!
對於能夠培育較強的業務員,我覺得也在於業務員個人,畢竟全國醫療險最強的業務在保X信。
因為文字太長分兩篇發,下文再下篇。
牙科手術理賠 在 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植牙資訊整理第七集
#要植牙了保險給付嗎?
#保險與含稅未稅
經過前面6集的整理,梳理了植牙從價格、治療、材質、廠牌、手術、保固的細節及觀念,讓大家更清楚如何選擇植牙的醫師及診所,今天是最後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
#保險能理賠你的植牙手術嗎?
我依照執業17年來的經驗,把門診中遇到的保險理賠實務分成以下幾點說明:
(1)植牙除了特定的『牙齒保險』外,不在給付範圍
-->醫療險及意外險對於植牙本身是沒有理賠的,也同時無法理賠植牙的牙套,而特定的『植牙及牙齒保險』會有相關的植牙理賠規定,如果有需要使用保險來支援植牙的經濟負擔,建議可以多比較不同的保險公司。
(2)意外實支實付保險,能給付嗎?
-->如果牙齒因事故或意外斷折,在醫師開立相關的診斷證明後,保險公司就會以保單中的保額上限左右來理賠,除非有約定『牙齒理賠限制』。對於植牙來說,若是牙齒符合意外實支實付保險的合約內容而拔除,這個拔除手術及後續骨頭牙齦重建是能有保險給付,讓後續植牙手術能多一層經濟保障。
(3)醫療實支實付保險,能給付嗎?
-->一般的醫療險,對於門診外顆手術有些有特別的規範,例如不理賠『牙科門診手術』或『非因當次住院事故治療之目的所進行的牙科手術』等等。這方面的變化很多,大抵上如果是因為疾病而植牙,例如牙周病等,要確認保單上是否有『門診手術條款』來理賠手術,若是條約內排除了牙科手術,理賠就會不太容易了。
(4)植牙要理賠,要不要收據?
-->保險給付會需要醫師的『診斷證明』+『費用收據』,而費用收據還有一個『費用明細』,所以民眾植牙後要申請保險的時候,記得跟診所索取相關的費用收據、明細及診斷證明。
建議民眾善用自己的『醫療險』及『意外險』,不但能減輕植牙的負擔,也能用收據來扣抵所得稅額。
我們在門診中,也會詢問病人是否有相關保險,其實民眾常常保了一堆險卻不知道該如何理賠,尤其是遇到植牙的時候,更是建議與你的植牙醫師討論溝通關於保險相關的理賠,讓你的權益獲得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