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爬山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爬山的好處與壞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爬山的好處與壞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爬山的好處與壞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73的網紅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登山醫學】登山睡不著怎麼辦? 阿鯨上山也會吃 #安眠藥史汀諾斯 該藥物為管制藥物 ❗️可能會有夢遊失憶的副作用 (大概用藥後入睡前1小時容易發生) 如果有使用記得提醒一下隊友 萬一半夜出去上廁所太久沒回來要注意一下 有可能出去夢遊了😂😂 #用藥一定要先諮詢醫師 在平地就要確認自己的副作用反應 避...

  • 爬山的好處與壞處 在 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6 13:12:01
    有 214 人按讚

    【登山醫學】登山睡不著怎麼辦?

    阿鯨上山也會吃 #安眠藥史汀諾斯
    該藥物為管制藥物
    ❗️可能會有夢遊失憶的副作用
    (大概用藥後入睡前1小時容易發生)
    如果有使用記得提醒一下隊友
    萬一半夜出去上廁所太久沒回來要注意一下
    有可能出去夢遊了😂😂
    #用藥一定要先諮詢醫師
    在平地就要確認自己的副作用反應
    避免高山發生更多狀況
    ❗️如果太晚用藥又沒睡飽(每人狀況不一定)
    起床可能會有昏沉沉記憶模糊的狀態
    也務必要小心要算好時間吃藥
    ⛔️女生也要注意該藥物也曾被作為迷姦藥
    ❗️請注意自己人身安全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般常見的抗焦慮藥物-安邦(粉紅色的)
    是屬於BZD類藥物也有助眠的效果
    但可能降低血氧不建議在高山使用唷

    -----以下為陳崇賢醫師專業好文-----

    安眠藥,主要分為兩種「BZD類」&「非BZD類」。因為BZD類的藥物,會造成呼吸抑制,進而在高山上造成血氧的下降,導致低血氧,甚至高山症。

    各位看到這兒,傻子在高山上,也都會選非BZD類的安眠藥;所以,造就了山上安眠藥界的當紅炸子雞 ~ 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諾斯〗(Zolpidem, Stilnox)。

    BUT,有些山友真的太誇大或過分依賴這個藥物了,再怎麼說,它還是藥呀,一定會有其優缺點;不過我常遇到的都是已經有心理上的依賴了。甚至還當成寶一樣,分享給其他山友(這可是管制類藥品耶!)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顆在山友口中被過度渲染的神藥,優缺點在哪兒:

    〖優點〗:作用快、半衰期短(約2.5小時)、早上起來比較不會有精神變差的副作用、不會有呼吸抑制的情形。

    〖缺點〗:聽起來最可怕的副作用就是「夢遊」了,在平地夢遊也罷,在山上夢遊可不是在開玩笑的,小則從上鋪跌落,大則掉進山溝。另外還有可能會阻斷短期記憶成型,導致無法記得服藥後所做的一些事情。有些個案連白天的記憶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好用的藥,有個共通的缺點就是「容易成癮」;生理上的依賴還好處理,心理上就很麻煩了。本來可能只是在山上吃吃,突然發現下山沒它就睡不著了,這種慘事時有所聞。

    因為容易上癮,它就成為健保署特別管制的藥物之一;請大家不要以身試法,到處想拿這個藥,一定被會盯上的。

    --
    § 山上有多少人在用安眠藥?

    在一篇2016年,於法國白朗峰的研究指出,依據他們留到的尿液檢體,發現12.9%的登山客,有安眠藥的反應;如果單看Zolpidem(史蒂諾斯,Stilnox),則占全體登山客的8.4%。〖果然是山友心中的第一名呀!〗

    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做做台灣的研究呢?

    § 是哪一篇新的文獻支持我不愛開安眠藥給山友的理念?

    這一篇2018年8月的文章,是法國學者在霞慕尼的南針峰(Aiguille du Midi),所做的研究。目的是看在平地和高山上,使用Zolpidem,4小時後,對於「認知功能」&「肢體協調」是否有影響?

    而研究為什麼會訂4小時呢?其實很多登山客為了在好的時間登頂,常會在半夜就出發,而上山又可能捨不得睡,打屁聊天到很晚才就寢,睡眠時間就可能很短。(看來不管哪一國的山友,都有這樣的情況呀⋯⋯XD)

    之前的研究,幾乎都是評估用藥之後8小時的身體狀況,作者覺得這樣和現實情況有所落差,所以做了上述的研究設計。

    (是說可以在山上輕鬆睡滿8小時,應該是佛系登山客吧?不攻山頭、不看日出、不趕時間⋯⋯機緣到了,自然就有大景了)

    結論是:「認知功能變差」、「反應時間拉長」、「錯誤率上升」、「肢體協調性變差」。

    不過也有好處,「睡眠的品質變好」、「不影響睡眠中呼吸的狀態」、「不會降低血氧飽和度」。

    如果要我總結一下,就是要吃安眠藥,就要睡好睡滿!行程排太滿的,睡覺時數沒超過6小時的,都可能會影響到高海拔活動時的表現。(Zolpidem半衰期為1.5~2.4小時,我喜歡抓3個半衰期以上,個人意見)

    § 好的,一定有人說我怎麼一直罵Zolpidem;現在來平衡報導一下。

    2009年有一篇很推崇這種短效的安眠藥物,在軍隊的高山訓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讓士兵維持更好的身體狀態。(睡得好、體力恢復也快)

    有個研究團隊在一系列的研究中,提出了Zolpidem的好處:
    1. 減少急性高山病的症狀,還不會影響認知功能 (使用舊版的路易絲湖高山症評分表 ~ 還保有睡眠障礙評估)
    2. 改善睡眠品質,還不會影響到睡眠時的呼吸參數。

    § 那在山上想睡覺,不吃安眠藥還有哪些藥可以用?

    這個命題錯誤,除了藥物你還有很多選擇,如:做瑜珈、塞耳塞、自己帶頂單人帳去睡外面、用棒子把自己打暈(X)。

    有人提到來喝個酒,應該可以幫助睡眠吧?酒精類和BZD類安眠藥物的作用機轉類似,都會有呼吸抑制的效果,可能會造成睡眠中的血氧下降;在美國CDC出版的旅遊黃皮書也特別提到,在高度適應期 (前48小時),不建議使用酒精,因為會讓高山症的機率上升。

    另外,我自己愛用的是會有嗜睡副作用的抗組織胺,如:Diphenhydramine (俗稱 Vena),帶在登山藥包中,有時蕁麻疹還可以拿來壓一下,覺得很方便。

    § 最後總結一下:

    希望大家能對高海拔使用安眠藥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沒什麼是一顆安眠藥不能解決的失眠,如果有...那就吃兩顆。(這樣保證會藥物濫用)

    說正經的,如果是高山症所造成的失眠,那狂吞安眠藥不能解決任何事情,往往只會解決你自己。在希望醫師協助你改善高海拔的睡眠問題前,你能不能自己評估是否有高山症的情況呢?在使用藥物前,有沒有考慮過其他的解決方案呢?

    最後,祝大家在高海拔活動,都平安順利;旅遊醫學就是為了這個存在的。

    〖高海拔睡眠的特色〗

    在尚未適應高海拔環境時,睡眠的變化有以下幾個:
    1. 陣發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 Cheyne-Stokes breathing)
    2. 睡眠結構上的改變,如:快速動眼期的時間拉長、易驚醒、不易進入深度睡眠(第1, 2期的睡眠拉長)

    註:陣發性呼吸模式:漸強→漸弱→沒有呼吸→漸強→漸弱……(反覆循環);常見於腦傷或心衰竭的病人。多發生在清醒時以及非動眼期淺睡期 (第 1, 2期的睡眠),在動眼期及非動眼期深睡期(第3, 4期的睡眠)則不易見到。

    主要因為缺氧,而造成過度換氣,使得血中二氧化碳分壓下降至於呼吸停止的閥值 (apnic threshold) 以下,呼吸就停止,通氣量減少,血中二氧化碳逐漸累積,一直到高於apnic threshold以上,又再度引起呼吸動作。當二氧化碳分壓上升到正常換氣的閥值 (eupnic threshold)以上,就會引起換氣量明顯增加,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直到二氧化碳分壓低於呼吸停止的閥值 (apnic threshold),又再度引起呼吸停止。

    〖高海拔睡眠的呼吸形態〗

    就是上述的陣發性呼吸,成因為
    「高海拔造成缺氧」 → 「過度換氣」 → 「二氧化碳過低」 → 「睡眠中呼吸停止」 → 「更缺氧」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呼吸狀況,造成睡眠的品質更差。在之前有關使用藥物預防高山症的研究中指出,使用安慰劑的族群中,約有71%-93%出現睡眠的問題。

    〖Acetazolamide (丹木斯,Diamox) 在高海拔睡眠的角色〗

    研究指出,Acetazolamide可以顯著減少週期性呼吸的比例,有篇論文的結果還減少大約50%!也使得睡眠的品質變好,深度睡眠的時間增加,在主、客觀的睡眠評量中,都有所幫助。

    但是,Acetazolamide不也會造成過度換氣嗎?為什麼沒有走進陣發性呼吸的死胡同中?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常被提出來的論點有兩個:
    1. 藥物產生的過度換氣,不是在身體缺氧時才出現,而是一直過度換氣,所以不會出現睡眠時的週期性呼吸。
    2. 在實驗動物中使用acetazolamide,可以讓呼吸停止的閥值 (apnic threshold) 下降,所以即便二氧化碳被清掉很多,還不至於會出現呼吸中止的狀況。

    也因為如此,有些文章中,把acetazolamide當成是高山上的安眠藥來解說;其實藥物本身沒有安眠的效果,只是減少在高度適應過程中出現睡眠中週期性呼吸。

    〖BZD類安眠藥的研究〗

    有關這類藥物的研究很少,主要也是因為在藥理機轉上,可能會造成呼吸抑制,血氧下降的風險;這樣的實驗設計,在現在要送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可能就會被打槍了⋯⋯

    目前找到的有3篇是使用temazepam這顆藥,但一般的治療劑量是30mg,研究中都使用10mg。而結論分別如下:
    1. Dubowitz (1998) :睡眠品質變好,無顯著血氧下降,早上起來沒有昏昏沈沈
    2. Roggla et al. (2000) :降低動脈氧分壓,升高動脈二氧化碳分壓。
    3. Nickol et al. (2006):主客觀的睡眠狀況都改善。

    另外有一篇 (Roggla et al., 1994),是使用diazepam,也是降低動脈氧分壓,升高動脈二氧化碳分壓。(怎麼這個人做的研究都會降低氧氣分壓?)

    也基於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我對於這類藥物在高山上使用是很保守的。(好啦,我是所有安眠藥都很保守⋯⋯)

    〖結語〗

    在用藥上,每個醫師都有自己的考量,也因為訓練背景的關係,會造成藥物熟悉度上的差異;以我來說,真的很不愛開安眠藥,總是覺得,如果吃吃丹木斯就可以改善,就不要多吃一種藥。(當然有人會說,吃個藥,睡飽飽、精神好,有什麼不好?就像我之前文章說的,只要你充分了解藥物的資訊,醫師也願意開立,那也很好;畢竟選擇沒有對錯,就是取捨罷了)

    而一些以登山為業或爬山狂熱者,如果每次上山都需要使用安眠藥物,我都會和他們聊聊,那麼常上去,卻還是不能習慣山上的狀況,是不是應該想想有沒有除了藥物之外的解決方案。(當然也有人會說,就像做粗工的,幾乎都要吃止痛藥或是下班後到診所打個針;我只是上山吃吃安眠藥也沒什麼問題吧?)

    最後,因為安眠藥這塊不像一些高山症預防藥物有明確的指引,所以大家在使用上的差異一定很大,在用藥前可以多和你信任的醫師談談,了解藥物的好處/壞處。

    --
    2018新版路易絲湖急性高山病評分,主要移除了之前的『失眠』項目;新增了『臨床功能評分』

    【移除睡眠障礙評分的原因】:

    Hall等人 (2014年)使用來自292名接觸3650至5200米海拔高度的研究志願者的數據的網絡分析,來證明睡眠障礙與AMS的其他症狀相關性較差。
    重要的是,40%的嚴重頭痛病例沒有睡眠障礙。

    麥克尼斯等人 (2013年)應用因子分析法對路易斯湖AMS 491名尼泊爾健行者,在4390米處的分數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睡眠與分數中的其他四種症狀的關係不大。

    Milledge在自己的研究中(2014年),表示懷疑睡眠障礙是否是AMS的症狀,或者說是缺氧本身的影響。

    許多關於AMS的研究僅使用白天暴露,使得睡眠組分不相關。在這些研究中沒有睡眠評分,可能是因為這個評估比較不易執行。基於這些擔憂,共識委員會建議將失眠分數從路易斯湖AMS評分中刪除。

    【新增臨床功能評估】

    這應該是為之後的高山症研究鋪路,再來整合症狀及功能的相關性,所以在新版的使用上,仍是以症狀的總分來評估;而臨床功能則是獨立在外面的一項。


    資料來源: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

    因原文分為三篇粉絲頁貼文不易搜尋
    故摘錄重點為一篇方便大家閱讀
    關於藥物大家還是要諮詢一下醫師唷
    這邊只是分享我個人經驗及網路搜集資訊

  • 爬山的好處與壞處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4 19:53:21
    有 447 人按讚

    [ 在家遠距工作兩年,生活的真實面貌 ]

    我的正職是媒體編輯,目前已經在家工作兩年了。以前也做過要去辦公室上班的工作,但發現真的很不適合我,原因有很多,例如我是個看似活潑外向,其實有點內向孤僻的人;例如我在中午十二點前不喜歡化妝,因為覺得早上的皮膚水腫又乾;例如我真的很懶得在茶水間和人閒談、在走廊擦身而過時要露出禮貌微笑、被找去應酬時覺得煩但沒被找又覺得寂寞;例如我真的無法一天八個小時困在一個灰色的小格子裡,受到噁心的日光燈管長時間照射;例如我無法隨時炸出一個屁,或是全然不顧外面人的聽覺在廁所盡情的解放;例如我討厭必須演出一副時刻努力的樣子,說實話,有時候就是要偷懶一下下,放空晃蕩讓思緒自然生長,才能文思泉湧。但看在辦公室主管眼裡,你就只是在單純摸魚。
    還好我很幸運找到了一家能讓我遠端工作的公司,這兩年實在過得很舒服。分享我在家遠端工作的一些真實樣貌: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07/24/home-office-reality/


    1 曾經一整天沒穿衣服:我習慣裸睡,起床後直接開始工作,午餐晚餐由神奇的男友變出,工作結束後就躺在床上看書看電影,然後突然就晚上 11 點了,洗澡,再次回到床上準備睡覺。我曾經就這樣創下 24 小時沒有穿上一件衣服、4 個小時沒有下床的個人紀錄。

    2 一人員工餐:吃飯通常是一人員工餐,但彈性很大,有時候自己在家煮,沒心情時就炒個什錦麵,心血來潮時曾弄出鮮蝦粉絲煲。我媽也常下廚,一下子就變出三菜一水果的豪華午餐,使用當地食材、用心烹調。有時候不想在家吃,就外出,順便物色好附近的咖啡廳,午餐結束後直接繼續工作。

    3 日漸擴張的咖啡地圖:每個寫作者,都有讓他靈感特別泉湧的環境,每家咖啡廳,都有不同氣場,能引出不同的能量和思緒。為了找到最符合當天心情的場所,我的咖啡地圖日漸擴張,最後發現最適合我的,就是那種有大量陽光照入、音樂不吵鬧、客群很順眼的地方,例如靠近民生社區的 All Day Roasting Company,或是東門的永康階、忠孝復興的 Boven(樓下一堆雜誌提供靈感),夜晚的雪可屋(雖然那邊真的有點破,但燈光打得無懈可擊),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到大安森林公園旁邊的 2J Cafe,還有信義安和的 Congrats Cafe 戶外座(但現在那邊好像整棟還給昭和冰室了),東西好不好吃咖啡好不好喝,對我來說倒是其次(以下開放推薦陽光充足或有戶外座位的咖啡廳)。

    4 崩潰時刻:大老遠跑去的咖啡廳竟然滿座、Wi-Fi 連線不穩、忘記帶充電器、忘了帶聽音樂的耳機(真的可以因此毀掉一天)、天外飛來的任務(打斷原本在心裡計畫好的工作節奏)、廣告客戶不斷要求重改、文章被酸民亂罵、錯過後來聽說很好玩的記者會......。

    5 線上會議實況:以前開會都是大家帶著筆電筆記,乖乖到會議室去集合。現在開會都是在線上,交代事情主要用文字溝通,清清楚楚、白紙黑字,誰講了什麼都有紀錄,誤會變少,也少了很多時間上的拖延與浪費。有時候邊開會還能邊吃水果優格之類的點心,反正也沒人看得到,振奮個人士氣外,也頗有《Mad Man》那種 50 年代開會都有「開會點心」的風情。

    6 社交模式 ON/OFF:有朋友問我自己在家工作會不會寂寞,其實我在專心工作時,最想要避免的就是和人交談互動。白天做好工作後,晚上我常常安排各種社交活動,和朋友聚餐、到 Bar 喝一杯、週末偶爾去 Techno Club 跳舞。這樣的模式,能自由開關社交模式,我覺得一點都不寂寞,反而很自在。

    7 腦力激盪發生在任何時刻:做媒體、專職寫作的人,其實嚴格來說沒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我的確有固定的上班下班打卡時間,通常也很少加班,但即使是在「下班時段」,還是習慣在生活各處找尋靈感和啟發,幾乎是一種職業病,也是一種職業需要。我們必須完全浸淫在當代社會的節奏裡,還要多多吸取前人的作品和知識,才不會跟不上時代,寫不出深度與廣度。
    我以前有個主管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炒冷飯。」很簡短但很受用,這「冷飯」包含的類別,可以是事件、題材、觀點、風格等等,要避免老調重彈或庸俗氾濫,唯一路徑就是讓自己無時無刻處於腦力激盪的狀態,多看別人都在做些什麼。
    但這件事的壞處是,腦袋隨時都在使用,其實滿累的。所以必須要每隔一段時間完全放空、去度假,去騎腳踏車,去無所事事地過一天,在緊繃與放鬆之間找到流動的平衡。

    8 不顧他人眼光隨時伸展:有人說,「不要把情緒帶到職場」,我覺得這根本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就像跑去一個很悲傷的人面前說,「欸可以先不要難過了嗎?」一樣不切實際。
    所以我們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職業倦怠、會因為分手、喪事、吵架、生活不順而心情不好並連帶影響工作情緒,有時候甚至是單純一些健康問題,例如失眠、經前症候群、偏頭痛等等,導致一連幾天無法集中精神。「人」的狀況這麼多,並且都是情有可原的狀況,卻要被放在制式化的工作模式與場所裡,一視同仁,其實根本超不實際,甚至不人道。在家工作的好處是,焦慮煩燥時,可以站起來做一下伸展或瑜伽,任何會讓人放鬆的事情,然後再用充飽電的狀態重新投入工作。真心希望無論一家公司是否允許員工在家辦公,都應該多給點這樣的彈性。休息真的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9 Digital Nomad 的流浪辦公室:因為是遠距工作,所以我人在哪其實不重要,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好。所以我的辦公室千變萬化,例如我家的床、巷口的 7-11、羅馬的 Airbnb、馬尼拉的旅館房間、移動中的火車上、米蘭車站、柬埔寨金邊機場、比薩的冰淇淋店、大安森林公園的草地......。只要有電源有網路訊號,哪裡都可以是辦公室。

    10 和同事見面,如網友見面會:平常工作都是自己一個人,但也常常和同事線上聊天,不過到了尾牙、需要當面開會的時候,就必須外出見人。記得第一次和同事見面,根本像網友見面會,大家比對各自的文風和眼前的這個人,有的出乎意料有的期待之內,很有意思。唯一一個很弔詭的事是,我工作兩年了,還沒見過我的老闆一面(他不住在台灣)。

    11 奇怪背景下寫出來的文章: 我平常寫的文章,無非一些生活風格、文化藝文相關內容,文章看起來很「正常」,但有許多我卻是在奇怪的背景下寫出來的。例如狂歡一夜在朋友家酒醒,立馬打開筆電忍著宿醉寫文;例如激情過後,直接在床上打開筆電寫起文章;例如旅途路上,車子等半天沒來,就在越南胡志明擁擠熱鬧的街邊直接蹲下來打字;例如和朋友去爬山,攻頂後,無視周邊美景,先在帳篷裡趕工...... 有時候回想起來,覺得我的定性真的滿強的。

    因為性格習慣關係,遠距工作模式非常適合我,但我也知道這種方式不適用於每個人,我就有個朋友說,只要他在家就一定無法專心,要麼睡著、要麼開始追劇,也有朋友覺得在家辦公很難控制其他同事的行徑,有時候辦起事來反而覺得很卡。
    我想,找到或創造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畢竟一天有至少 8 小時的時間要貢獻在工作上,加總起來,佔據的人生圓餅圖面積其實很可觀,生活品質和個人成長,很多都取決於此。

    ps. 辦了個「少女A」的 IG,未來文章也會在上面同步發表,歡迎大家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homeoffice #workremote #digitalnormad #work #工作 #編輯 #遠端工作

  • 爬山的好處與壞處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18 17:17:32
    有 406 人按讚

    《一個好的嚮導 / 一個好的嚮導服務》
    世界知名作家海明威,曾有過這麼一句話:「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是什麼意思呢?在平靜的海面上,人人都是舵手;套在登山嚮導上也是一模一樣,風和日麗的時候,人人都是嚮導。

    在臺灣登山活動的初期,日本人引進現代登山技術,與熟知當地情況的原住民嚮導相輔相成,鉅細靡遺地踏查山域地帶,然而部落子民的功能除了引路、背負重物(外加打獵進補),更兼具了豐富的生態知識,為欲窮千里目的伯樂們所賞識。

    國民政府時期,山林被加上戒嚴管制的巨閘,唯有特許團體才有機會一探究竟,於是提供嚮導服務的單位自然是登山協會,例如當時最夯的救國團。

    以高山地帶為主軸,寶島山林的第一次全面解禁發生在2001年左右。高山嚮導制度的廢止使得民眾無須透過社團申請也能攀登百岳,戒嚴的山轉為自由的山,長年處於營利與非營利間黑白灰地帶的社團們,地位也逐漸由民間登山嚮導公司所取代。其中最關鍵的區別,則是登山社團的傳承式登山教育漸漸式微,而大眾和業者共構的「登山速食文化」態度益發顯著。有裝備、有錢、有時間,沒有爬不上的百岳。

    曾擔負教育責任的社團,不是將隊員當客戶看待,而是當學生看待,看看國寶學術登山家楊南郡先生第一次跟山會爬山就被叫去背公裝、晨起燒公水就知道了,因為登山是一件與心智成長環環相扣的活動,必須要透過諸多實作才能汲取養分,絕對不單只是跟著走而已。

    如今跟著商業團體去爬山,有多少錢就能有多少便利,好處是降低了登山活動的門檻,壞處則是讓大眾逐漸視服務為理所當然,忽略了山依然是山,是個充滿野性與潛在風險的所在;忽略周遭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家,遺忘了與良好服務共伴的代價是如何的高昂;想像不到一陣迷霧與混亂之後,幽閉森林中只剩下孤單飢餓的自己會是怎麼樣的局面。

    .

    嚮導也不再擔任「看你還算上進,就多教你一點」的亦師亦友角色,畢竟商家與客戶的關係本質上就不同,見到客戶有踰矩行為,心中想著罵幾句以後可能就賺不到錢,只能敷衍地勸告幾句,抑或是當作視而不見。試問這對登山教育、對環境保護能有多積極的幫助?

    如今的商業隊伍願意負起多少的教育功能,乃至大家有多少意願付費上登山教育課程,見仁見智;但若是我們面對山海的速食心態不改變,一切都不會有改變。

    -------------

    然後,我們身為消費者,也該清楚嚮導服務/嚮導的「專業」跟「價值」何在。

    好的嚮導服務不只是幫我們代辦住宿、接駁、雇用協作而已,他熟知路線所穿越的山域、水源、營地、撤退點等,甚至連行進、打包、裝備、輕量化等等都有系統化的研究。除了詳查氣象預報之外,他還會懂得觀察天候變化、定位導航技巧、野外急救(WFA以上)、風險控管,尤其是風險控管──是需要長年經驗累積才能有小成的能力。

    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易於被忽略的一點,則是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知識──例如教導隊員在打包時就減少垃圾,降低自己最後攜出的重量,也例如便溺應該盡量遠離水源地等。如果隊員做的不對,他也應該堅定地提醒並勸告之。

    再來,針對臺灣獨特的環境,加分項目還有生態知識和歷史人文知識,嚮導如果能叫得出什麼是冰河孑遺植物、何謂河川襲奪、日治時期的登山路線有何不同、什麼腳印是什麼動物留下、這條古道從前是哪一族在使用等等,更可以讓登山變得饒富趣味。但此等「特種嚮導」目前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市場似乎也尚未成熟到能養得起許多這類菁英分子,非常可惜。

    .

    以上當然不限於商業嚮導,自組隊的人們除了登山安全相關的知識外,也應該盡可能照著自己的興趣取向來探索登山與不同領域的整合機會。只是我認為商業嚮導接觸到新手的機會比較高,因此有在初期就導正方向的必要,就像剛出生的小雞會跟隨第一眼看到的物體一樣。

    .

    一趟大夥兒笑嘻嘻完成的行程,或許回顧起來風平浪靜,或是有驚無險,似乎自己走也沒問題,其實許多可能的危險都只是被嚮導預防於無形之中而已。有道是上兵伐謀,基於對路線和隊員組成的瞭解來加以籌畫、擬定登山策略、攜帶適當裝備,沿途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預防勝於治療,才是登山安全最精采的篇章。

    但如今,假如要選擇一個商業隊伍,其實大家對於何謂好的嚮導服務或好的嚮導所知甚少,不只網路上資訊非常不足,體育署主導的《山域嚮導》制度也未獲公信力,我們只能自己睜大眼睛來看,或是出了事當作繳學費(但求代價不會是任何人的性命)。

    第二次全面解禁正在發生中,至於解禁後是否會重蹈第一次的覆轍,未實施具遠見的管理措施而導致日後問題叢生,還是未知數。我國未來的登山環境發展,還需要大家多多關懷。

    ---------

    *好啦我知道寫了落落長,有耐性看到這裡沒轉台,不妨猜猜看照片中是哪一座名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