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
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抓出來計算
每項比率有不同的含意
這過程就叫”財報比率分析”
對沒有會計基礎的人而言
要去了解每項會計科目是很困難
但是以投資人的角度而言不需要懂那麼深
只要了解財報分析的重要比率是如何運算出來還有意義就夠了
所以我寫關於基本面財報分析較重要的數據的文
每個人分類有些微不同
但我分成4大類
常用主要指標、獲利能力分析、經營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
選股時我比較注重前三類
但是! 並不代表償債能力不重要
一、常用主要指標
1. 每股盈餘EPS(Earnings Per Share)
稅後淨利/加權流通在外股數
*加權流通在外股數可能有人比較不了解,公司有可能透過財務手段買回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我們稱作庫藏股票,而加權的意思是公司在一年當中的不同時間點買回庫藏股,因此要考慮到股票流通在市面的時間
這個數據算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
意旨公司為每一股賺多少稅後淨利
如果當公司需要增資而發行新股
此時流通在外股數(分母)增加
萬一沒有因此賺更多利潤(分子)
就會導致EPS的降低
所以當然EPS鐵定是越高越好
2. 本益比(PE Ratio)
股價/EPS
身為潛在投資人
我們肯定希望股價越低才能讓我們用較低的資本進場
一般投資人會思考 那到底要多少比較好
其實這沒有確切的標準
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例如公司成長性、產業特性等
舉例來說
通常科技業本益比普遍較傳產或食品業高
因為成長性較高也比較有爆發性
*我要強調 不是一定!!!!!
如果要比較本益比主要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式就是跟相同產業比
如果相同產業的其他公司的本益比都高很多
那當然公司股價成長的空間較大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每一間公司的業務占比不同
產業只是分個大概 所以比較只是參考
第二個方式可以跟歷史比
這時候就要找過去的本益比變化
如果此時的本益比相較過去在低點
那以長期投資來看或許是不錯的進場點
但還要考慮到很多因素
例如潛力及未來營收成長及相關競爭對手等等
舉例 如果某科技公司
在今年研發出了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突破性技術
而以前並沒有這樣的優勢
那當然現在的投資人看好未來獲利或營收的成長性較高
而先買入股票讓股價上漲
此時的本益比也會相較歷史數據高
股價指數本身是一項領先指標
(*不太懂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可以先查詢
這是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所以當比較同一間公司不同時期的本益比時
要注意到當時的時空背景的差異
在沒有太大變化下或只是因為股價回檔修正
到本益比相對低點
是不錯的買點
3.每股淨值
公司淨值/流通在外股數
*淨值等於資產-負債,等於股東權益
每股淨值越越高越好
還有一個數據是股價淨值比(P/B Ratio)
有的人會認為股價淨值比小於1就一定要買進該檔股票
但其實股價淨值比如果已經到低於1的程度
其實這間公司可能處於一直賠錢的狀態
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到清算的地步
一直賠錢的關係所以未來淨值有很高的可能會越來越低
所以這個觀念我個人覺得是有風險的
4. 殖利率
現金股利/股價
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
最關心的莫過於公司殖利率
以前的投資人比較喜歡股票股利
但現在的企業還有發放股票股利的少很多
簡單來講它就像是公司每年配給你的股息
配發現金股利就是除息
🔥🔥此時的股價會下跌
假設一間公司股價除息日前股價150,配發5%的殖利率
現金股利等於150*5%=7.5
所以公司在除息後的參考股價會變成
150-7.5=142.5
如果投資人持續看好這間公司
而買進股票讓股價上漲回到除息前的股價
稱作”填息”
而除息導致股價下跌
這種情況下會讓技術分析失去參考價值
所以才有還原股價的存在
讓使用技術分析的投資人能有效參考技術線圖
5. 股利發放率
每股股利/EPS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每一股賺多少錢,其中分給多少股利
有看我分析好樂迪那篇的粉絲應該都還記得
好樂迪的股利發放率很高
股利發放率高表示公司很大方
賺錢公司就敢發給股東
但是!!!!這並不代表越低就不好
尤其是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更多的資金創新、研發、擴廠
因此如果賺的錢分太多給股東
可能會不夠資本投入
所以這點要特別注意
有在關注存股 @shareholder_or_shitholder
應該有注意到
最近他想做的就是提案富邦多發一點現金股利
就是探討股利發放率的問題
6.YoY、MoM
YoY代表某月份營收跟去年同月份相比的成長率
MoM代表該月份營收跟上個月相比的成長率
容易搞混差別
在整個商業循環有淡旺季差異
而YoY就是考慮到淡旺季所以是比去年同期 🔥很多數值或比率都會因為產業淡旺季、未來趨勢、經濟環境及很多因素影響
但要知道不管怎樣影響 長期而言
股價最終都要回歸基本面
剩下三類我會再分成兩篇
總共花7小時整理基本面
如果有學到東西
幫我分享給朋友☺️🙏 謝謝你/妳看完我的文🤗
.
.
#股票 #基本面 #投資 #理財
營收成長率意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巨頭解碼最新一期,為大家分析臉書的Q2財報,本期為七月份免費文章,歡迎大家享用。
---
雖然市場上對於臉書低於競爭對手的營收成長率,出現了相當程度的焦慮,但整體來看,我沒有看到需要擔心的跡象。無論是較高的基期、品牌廣告較低的佔比,又或者是可能原本就較高的填充率,這些事實上都不是負面訊號,而是營運上面的正面訊號。唯一比較算是負面的因素,大概是北美市場的使用量無法成長,但這也並不是新東西,事實上在疫情前,臉書在北美市場的每日活躍用戶本來就已經到達高原期,無法創造有意義的成長。即使疫情創造了短暫的額外需求,但隨著疫情降溫,這個影響本來就會逐被消退。所以,臉書營運上其實並沒有出現什麼新的負面因子。
另一方面,雖然我對於臉書的長期願景 Metaverse 還是必須暫時給個問號,但一些中短期的策略,如臉書影片與 Instagram Reels 的廣告、IG 引入更多的演算法推薦內容、加強對創作者生態系的投入、以及透過圍牆花園策略導入更多第一方資料等,我認為都是很正確的方向。在整個數位轉型大順風之下,臉書這條巨艦也航向正確的方向,即使考慮到今年會墊出一個相當高的基期,但我認為未來幾年臉書應該還是可以交出相當不錯的成長成績,即使是與其他同業相比之下。
營收成長率意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三條
1.上週末上映的黑寡婦賣破2億美元
2.美國FTC將深入調查MGM併購案
3.電影市場要2024年才有機會完全復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ox Office: Marvel’s ‘Black Widow’ Debuts With Dazzling $80 Million in Theaters, $60 Million on Disney Plus(https://flip.it/XnAfrU)
│
一延再延的《Black Widow 黑寡婦》終於在上週末在各國上映。根據初步的統計資料,該片週末在北美賣得了驚人的8000萬美元,並在其他46個國際市場也獲得了7800萬美元的票房。Disney 並難得地公佈以30美元定價同步在串流平台Disney+ 上供用戶付費觀賞的《黑寡婦》達到6000萬美元的銷售金額。也就是說加總起來整個週末 Natasha Romanoff 女士一共在全世界觀眾的口袋中收了2.15億美元的業績。考量目前多數國家電影院都還沒有恢復到百分之百的營運容量(台灣的電影院在該週末還處於停業狀態),加上中國市場還沒有上映,《黑寡婦》能有這個成績對電影院產業意義重大。不過 Marvel 電影在疫情前原本就有較高的吸客能力,也就是說《黑寡婦》的賣座並不代表其他原創題材電影肯定會有疫情前的正常票房表現。
│
│
▼ 2.FTC extends probe of Amazon, MGM deal - source | Reuters(https://flip.it/qsCh4h)
│
週末期間媒體消息指出美國 FTC 聯邦貿易委員會確定將深入調查 Amazon 以85億美元併購發行龐德電影的片廠 MGM。FTC 新任主席 Lina Khan 以長期對 Amazon 持批判態度著稱,使 Amazon 日前還特地發文去 FTC 希望 Khan 能迴避參與相關 Amazon 的案件。顯然 FTC 主席 Lina Khan 並沒有被 Amazon 的下馬威給嚇著,並於上周五啟動對 MGM 併購案的深入調查。MGM 在好萊塢不算大型片廠,而 Amazon 原本的片庫在串流競爭對手之中也不是特別突出,兩者合併成為一個影視壟斷勢力的威脅並不算太高。不過顯然 FTC 認為併購案仍有可能擴大 Amazon 在其他業務上的市場影響力。媒體預估 FTC 估計對併購案的深入調查將至少耗費半年到一年時間。
│
│
▼ 3.Global Streaming Video Revenue to Hit $94B In 2025, PwC Forecasts(https://flip.it/Ju5lK4)
│
會計師事務所 PwC 發表最新一期的「Global Entertainment & Media Outlook 2021-2025 全球娛樂暨媒體產業展望」調查報告,幾個重點如下:
~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娛樂媒體產業營收從前一年2.1兆下滑至2兆,下滑比例高達3.8%,是該調查報告22年來觀察到最嚴重的一次下滑。
~PwC 樂觀認為娛樂媒體產業營收將從今年開始回升,預計在2025年達到2.6兆的規模,5年成長率達到5%。
~傳統電視和家庭娛樂雖然將持續萎縮,但仍然會是整體娛樂媒體產業營收佔比最高的部門。
~VR雖然規模很小,但將是整體娛樂媒體產業成長最快速的部門,預計2025年的規模將從2020年的18億成長到69億。
~串流/OTT產業未來5年預計將以60%的成長率一路挺進,到2025年達到940億的規模。在此同時雖然2021年起電影院產業會因為疫情緩解而逐漸復原,但該報告預估電影票房仍然會受限於疫苗接種率,而必須到2024年才有機會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2019年票房水準。
營收成長率意義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家隨買跨店取的營收看似成長、成長率卻一路下滑。本月初推出的隨買預約取,會帶來什麼改變嗎?這個服務對全家及消費者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