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照顧專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照顧專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照顧專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照顧專員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萬的網紅侯友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國首創「#新北市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市民朋友可以上網預約訂車了! 過去有民眾反映長照接送不好叫到車,為解決這個問題,市府特別與 逢甲大學 Feng Chia University 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合作,訂出「長照專車」條件和服務量能,提高誘因、擴大特約對象,增加服務車輛數,讓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韓國瑜提問第十題: Q:陳其邁委員,我知道你對長照這個非常的重視。你在美濃的時候甚至講,你希望一通電話護士就到家裡。你說我的政見天馬行空,我覺得你在美濃的講話才是天馬行空。現在,公立醫院跟私立醫院缺多少護士。你怎麼能當了高雄市長之後,一通電話護士就會到家?我覺得這不好意思講這是在吹牛,絕無可能做到...

照顧專員 在 小鸚鵡?護理師X不動產經紀人?百萬人氣小作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06:42:57

🐦❤️🌳🎉🎉🎉 🏡把自己兜售出去了哈哈 感謝偉大的人類媽媽跟爸爸結合把我生下來😘 謝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讓我成長到可以遇見我這輩子最愛的人❤️ 🤪謝謝我的神奇寶貝鉦皓 雖然剛開始我超不爽你的😡覺得你很討厭又古板像是老頭子 整天碎碎念😡🤬🤬 我們整天都在吵架鬥嘴互看對方不順眼 但經過幾年的時間...

照顧專員 在 Lifelong Animal Protectio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8:09:35

佢叫Mochi, 一位6歲嘅小男生,佢細細個嗰陣被主人由寵物店買咗返屋企送俾囡囡作為禮物,由細到大佢都無咩機會去街,只係留係屋企被當作玩具,得閒嘅時候比小主人玩吓。 年紀小小嘅佢腳仔已經經歷過兩次大手術,可惜因為得唔到適當嘅照顧,腳仔從此變型無法正常行路,可能因為咁,主人就唔再要佢,輾轉之下嚟到L...

照顧專員 在 Lifelong Animal Protectio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8:09:35

今日介紹嘅呢位主角係一位被主人棄養到漁農處嘅松鼠狗Pesto,6歲嘅男仔,因為缺乏照顧導致腳仔變型無法正常走路。雖然行路比較辛苦,但佢都係一個開心仔,最鍾意去街街同埋抱抱,相信大家見到佢都被佢嘅笑容融化🥰 Pesto is a 6yo Pomeranian who abandoned to AFC...

  • 照顧專員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5 13:35:39
    有 4,148 人按讚

    全國首創「#新北市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市民朋友可以上網預約訂車了!

    過去有民眾反映長照接送不好叫到車,為解決這個問題,市府特別與 逢甲大學 Feng Chia University 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合作,訂出「長照專車」條件和服務量能,提高誘因、擴大特約對象,增加服務車輛數,讓民眾叫車更容易。

    來自 #新北烏來 的高伯伯、高媽媽及他們的女兒告訴我,以前需要接送服務時,不見得有車能預訂,現在服務平台上線後,還能自己選擇車輛、預估司機抵達時間、掌握爸媽上車、抵達醫院的狀況,讓她感到非常安心。

    新北市約3萬人有長照交通接送就醫及復健的需求,至今年6月,長照交通大平台服務供給成長超過6倍,平均叫車達成率高達99.6%。即日起民眾可以直接上網預約訂車,不需再透過照顧專員預約,還能自己查詢服務時間、補助費用剩餘額度等,所有資訊一目瞭然,更方便、有效率。

    有關申請流程以及預約方式等資訊,可撥打1966,或洽 新北衛什麼 衛生局粉絲專頁。

    #新北好貼心 #以人為本 #安居樂業 #侯友宜

  • 照顧專員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15:00
    有 2,913 人按讚

    「你給的,是他『需要』的,但不是他『想要』的。」我們對於長輩的那些看似善意的行為和舉動,是不是只是一廂情願的,以愛為名的支配?
    ~朱為民

    ‧有許多的長輩,說不出內心真正的想法,可能他想說的是:「我很想念你們,很想孩子能常來看我,也很想另一半能常常陪在我身邊!」但說出口的卻是「我快要死了。」

    ‧當媽媽說「帶你爸去看醫生」,媽媽並非是不能體諒子女的工作繁忙,多半是擔心「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是女性長輩,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常常會希望在做重大醫療決策時,有家族男性在場,甚至希望由兒子(甚至一定要是長子)來下決定。

    ‧「明明他可以,為什麼要丟給我?」其實,這些行為可能連不是心理精神專家的人,也都可以說出它的名字,就叫「撒嬌」。也就是心理的支持與鼓勵。藉由「丟問題」,實為「找關心」。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早安:

    有位朋友跟我提到她媽媽的狀況,我很快想到這本書。傳統的親子互動模式,再加上大腦的退化,讓成年子女不管怎麼做,父母就是不滿意,讓盡心盡力的成年子女感到憤怒與委屈。

    不是年紀大,個性就成熟。有人是年紀越大,鬧起脾氣來越像小娃娃。

    我很少講長照的議題,但「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依舊可行。同理與關心不能少,嚴守界線也要做到,譬如,任由老人家隨意打罵人,那是誰都會想逃,最後對老人家怎麼會好?!

    這本書的文字使用很實在,建議也很有條理。只是,成年子女要降低自己的標準,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老人家,因為不斷衰老的過程,盡是挫折。

    祝願您,藉著這本書,在心態上準備好我們自己要如何度過晚年!

    *********************************

    「為什麼不管我怎麼做,我媽都不滿意?」

    【文/ 蔡佳芬】

    「醫生說我蛋白質不夠……」曾伯伯開始抱怨。
    「蛋白質就是要多吃肉。我多買些牛肉跟魚,平常可以多吃點。」諸森也覺得老爸營養不夠,想多煮些肉來給他補一補。
    「肉跟魚都有一種腥味,我不喜歡。」曾伯伯立刻打槍。
    「不然我買鮮奶給你,鮮奶也有乳蛋白,多少補充一些。」諸森曉得老爸的脾氣,只好再換個方法。
    「我喝牛奶會拉肚子。」曾伯伯再開一槍。
    「那我去買○○牌的高蛋白營養品,一瓶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可以抵好幾餐了。」諸森從營養師那裡拿了幾張衛教單,上面標註得很清楚。
    「我聽說那種東西很難喝,都是插鼻胃管的人才吃那個。我才不要。」曾伯伯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
    諸森嘆了一口氣。
    為什麼不管怎麼做,老爸都不滿意呢?
    「擔心他走不穩會跌倒,衝過去扶著他的手,他卻說我動作粗魯,拽得他胳膊痛。」「他半夜常常需要起來上廁所,我請外籍看護小心地跟著。他卻說我派人監視他,害他活得不自由。」

    你是否也曾聽過上述這些話。明明自己就費盡心思,甚至花費大筆金錢,想要讓長輩獲得更好的照顧,但卻換來批評與抱怨?

    子女聽在心裡,滿腹辛酸、委屈,甚至是憤怒不已。子女不明瞭到底是哪裡有問題,為什麼父母就是不滿意,難道是故意找碴來折磨人?

    讓我們稍微了解一下,「為什麼我怎麼做,他都不滿意?」

    ■ 可能一:你給的,是他「需要」的,但不是他「想要」的

    夏子奶奶八十多歲了,視力不佳外,還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與糖尿病,雖然推著助行器可以勉強移動,但是仍有著跌倒的風險。她平日與兒子一家人同住。

    某日,夏子奶奶在家中昏厥,里長正巧來家中拜訪而發現,緊急送醫後,醫師說可能是進食不規則,低血糖導致的。

    夏子奶奶的兒子和媳婦白天需要外出工作,孫子也在外地就學,考量她一人獨自留在家中,倘若有意外狀況,恐怕再度面臨危險,於是先安排奶奶到住家附近的日照中心。原本期待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夏子奶奶可以有規則的活動與進餐,晚上與假日,再由親人協助照護。

    結果奶奶先是抱怨日照中心的食物,她不喜歡,接著又說自己的個性內向,不習慣跟著團體一起活動,最後她乾脆拒絕前往。中心只好結案。

    兒子接著申請外籍看護來陪伴、照顧夏子奶奶。沒想到,看護才來一個月,奶奶就極力反對繼續聘用,說是看護聽不懂國、台語,或說這樣花費太多金錢,又說不習慣有外人同住,再者,就是家中的空間本來就不大,這樣孫子回家只能睡在沙發上。

    奶奶每天嫌東嫌西,外籍看護也向仲介公司訴苦,兒子無奈,只好停止聘用外籍看護。

    這兩個方法都不行,兒子改為向長照中心申請居家服務員前來協助,心想至少要能確保服藥與進餐的規則性。經由照顧專員評估後,運氣不錯地獲派年輕的本國籍居家照顧服務員到府。

    結果,夏子奶奶還是不滿意。倘若居服員動作快,她就說對方只想草草了事,快快回家。若居服員待得久一些,她又說對方一定是經驗不足,沒效率。甚至連對方太年輕都能抱怨。說溝通不來,聊不上兩句。

    夏子奶奶的兒子也快六十歲了,他不解地問:「醫師,我媽是不是得了一種『愛抱怨』的病?無論我怎麼做,她都不滿意。我該怎麼辦?」

    我一邊安慰他,一邊接著說:「我猜想,奶奶上回昏倒後,恐怕覺得自己不知道何時會再發生這種事,所以有種強烈的不安感。她想要的或許不是這些正確的照護處置。如果是你們不在,她就會害怕的話。她希望的,可能是你常常在身邊。」

    我跟夏子奶奶的兒子,討論了可能的做法:
    方法一:試著每日趁午休時撥電話回家。
    方法二:在家中裝設可看見彼此影像的監視系統,教導夏子奶奶緊急時可按求救鈕,或是通話鈕。
    方法三:再搭配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訪視。
    最後,終於慢慢改善這個情況。

    正如同我們養育下一代,如果過度忙於工作,疏於陪伴,即便是能提供孩子富裕的環境、昂貴的才藝補習,但會不會也是換來對父母的不滿?

    有時,我們會直覺地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來照顧對方,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愛對方,著重這些外表上看似重要且必須的,但卻忽略了內在的需求與感受。

    ■ 可能二:「老」羞成怒,這是面子問題

    翰林伯已經九十歲了,他的獨生女兒遠嫁外國。在太太過世後,原本身體硬朗的他,自己獨居了一段時間。

    但在上個月,翰林伯夜半如廁時,在家中跌倒,大腿骨折,所幸鄰居聽到聲響,呼叫救護車將他送醫。後來翰林伯接受開刀,住院數週。

    出院後,女兒安排他入住堪稱高檔的銀髮安養中心。女兒還買妥各式復健器材,備齊了各家營養品,就是希望能讓翰林伯身體康復,在環境優美的地方頤養天年。

    豈知住了三個禮拜,翰林伯卻因為適應不良,嚴重失眠而被安排前來看診。

    接到安養中心通知的獨生女兒,也由國外趕回,陪同就醫,想了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翰林伯首先抱怨晚上睡覺時,中心不准他把廁所的燈光完全關掉,害他有光害,睡不好,但這其實是因為翰林伯晚上堅持起床如廁,照顧人員擔心若沒有光線引導,視線不良,翰林伯容易跌倒、受傷。

    接著,翰林伯又抱怨廚房將他的飯菜切得碎碎的,「像給豬吃的一樣」。原來是照顧員發現翰林伯的牙口不好,常常會將無法吞食的菜留下不吃,因此體重偏輕,所以才準備細碎飲食。

    仔細聽聽翰林伯說的話,他不斷強調自己「各方面都沒問題」,堅持「凡事都可以自己來」。

    我想,癥結點可能就在他「不想服老」,不肯承認自己「需要協助」,所以對於那些幫助他的舉動,多以抱怨挑剔的方式來抵抗。

    這種情形,其實並不少見。我建議在處理時,需要適當地維護翰林伯的尊嚴,對於他的失能及退化輕描淡寫地帶過,然後巧妙地強調這些作為的好處或是必要之處,甚至編個他比較能接受的理由,來讓長輩逐漸適應新的生活。

    舉例來說,可以對翰林伯說明,燈光是統一控制,規定都要開著,每間房都一樣,但或許可以為他換個光線較柔和的燈泡。

    而飲食是營養師特製的,因為是女兒特別拜託的,為的是給他補身體,好讓他的骨頭早點長好等等。

    這些抱怨,其實有時候是長輩們對自己老化、退化的怨嘆,如果子女能給予傾聽、支持,幫長輩找個適當的下台階,就能協助長輩逐漸地接受自己身心的改變。

    ■ 可能三:妄想作祟,講道理是沒用的

    馮老從軍中退伍後,五十歲才經由相親結婚生了三個女兒。可惜太太年輕時就因車禍過世了,所幸三姊妹順利成長,並且事父至孝。

    馮老伯伯晚年中風,後來又罹患了失智症。由於有吞嚥障礙的情況,需要特別製備食物,三姊妹都是輪班烹煮營養又好吞食的餐點給父親吃,不假手他人。馮老爹個性耿直,就是脾氣差了點,三姊妹都是婉言相勸。

    某次回診時,三姊妹以眼神暗示我有話要說,於是,我請護理師將馮老支開去量血壓。

    「醫師,我爸最近越來越難照顧,我們怎麼做都被罵。我們三姊妹為了照顧他,時常請假,也不敢去找全時的工作。我們自認為已經很盡力了,心理壓力很大,是不是也該要來看妳的門診?」
    「妳們照顧父親真的非常仔細。到底是發生什麼狀況呢?」
    「醫師,您也知道我爸不太能吃硬的東西,所以我們都會把飯菜燉煮得很軟爛。
    「但他最近一直抱怨食物裡有渣渣,使得他吞不下去,說我這樣就是要謀害他。可是我用筷子撥開來檢查,什麼渣都沒有啊。他那一餐就生氣到不肯吃。
    「我想這樣下去不行,昨天我特別熬了魚湯,然後用濾網撈了一遍又一遍,確定都沒有任何渣渣,才端給他喝。沒想到他喝了一口,就破口大罵,說有渣渣,說我想害他噎死。
    「最令我想不通的是,我們煮的,他說有問題。帶他出門,去逛逛便利商店,買些微波食品,他卻吃得津津有味。」
    女兒們邊說邊流淚,實在好委屈。

    馮老恐怕是出現了失智症中的「被害妄想」,認為女兒們想害他,且認為食物可能被下毒,對食物充滿疑心,所以不論女兒們怎麼費心,都沒有用。

    而微波食品是真空密封包裝,通常此類病患會認為這種比較安全,比較能放心食用。

    聽了我的說明,三姊妹恍然大悟,終於了解並非是老爸爸挑剔,也不是自己廚藝有問題,而是失智的症狀所導致。

    後來調整藥物,控制妄想。馮老的症狀減輕,全家又能和樂相處。

    ■ 可能四:做到流汗,嫌到流涎,問題是他需不需要

    大東因為罹患小兒麻痺,所以,從幼年起父母就最為關心他,他也打定主意不婚不生,要和雙親生活在一起。大東另外有三位手足,都已成家並且住在外地。大東的雙親過了七十大壽後,便開始出現明顯的老化現象。

    大東非常擔心,他在心中暗自許願,一定要照顧好父母。

    家中原本是母親掌廚,烹煮三餐,大東主動要求進廚房幫忙,可是洗菜被嫌不乾淨,下麵被嫌煮過頭。

    大東的老爸平日最愛在外趴趴走,找朋友聊天,大東開始跟前跟後,老爸嫌他煩人。

    有回老爸晚了點回家,大東到處打電話找人,差點就要報警協尋,老爸爸氣到說他小題大作。

    大東很氣餒,他撥電話向兄長訴苦,抱怨自己盡心盡力,老爸老媽卻都不滿意。

    大哥聽了,微笑地回應:「這不就跟你一樣嗎?小時候,因為你行動上跟其他人不同,爸媽擔心你上下學不方便,於是每天都去校門口接你放學。結果你吵著說你沒問題,要跟大家一起坐校車回家。爸媽擔心你被別人嘲笑,於是拿了醫院的診斷書,到學校去找老師商量,想讓你免上體育課,結果你抱怨他們太雞婆,最後你的體育課還拿全勤。就連你都找到工作了,他們還像偵探一般,假扮顧客在角落觀察,等被你識破後,你嚷嚷這樣很沒面子。」

    大東被老哥一點,幡然醒悟。自己雖然是一片善念,想回報父母,但卻也像當年的父母一樣,關愛有餘,擔憂過頭,且矯枉過正了。

    我建議大東,應該在父母能力不足之處,進行協助,而不是什麼都不讓他們做,這樣反而會讓父母的身體功能退化加速。

    子女不妨試試讓長輩知道自己能提供怎樣的協助,再請他們有需要時,不吝提出,或許就能讓關係輕鬆些,彼此互助,生活更自在。

    ■ 可能五:不是你不好,是他心情不好

    應該有不少人有這種經驗。你像往常一樣進辦公室上班,也像往常一樣工作,但今天老闆好像吃到炸藥,不停亂開炮。

    你看大家冒汗,襯衫濕,於是拿起遙控器,調降冷氣溫度。老闆卻碎念說才幾度就忍耐不了,這是浪費電。

    你轉頭,改打開電風扇吹。老闆又說這樣噪音太大,風吹得文件到處跑。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你才晚了一秒接起,老闆罵你上班不專心,萬一是重要電話怎麼辦。

    而接聽顧客來電,你多講了兩句寒暄。老闆說事情講好就好,不要故意聊天殺時間。你把開會報告寄給全體與會者,老闆又碎念說電腦螢幕字太小,應該要印出來。你趕忙把紙本列印完成,老闆卻說誰要你印全彩的,這樣很浪費墨水錢。

    連在開會中,你看老闆聲音沙啞,就順手倒杯水給他喝,卻被嫌矯情、拍馬屁。處處動輒得咎,你簡直想拍桌、辭職算了。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有一種可能,無論你做什麼,他都不滿意,那就是他「心情不好」。

    有不少的長輩在老年期罹患了憂鬱症,或是出現憂鬱情緒,但他並不直接地說出自己「心情不好」,反而以「不耐煩、唱反調、雞蛋裡挑骨頭」的方式來呈現。

    這種時候,不管你做了什麼,做得多好,你都可能踩到地雷,被炸得遍體鱗傷。

    臨床上,常見與老年憂鬱症相關的身體疾病不少,常見的有中風(高達百分之五十的中風患者曾出現中風後憂鬱)、帕金森氏症(約百分之四十的患者會合併憂鬱症狀)、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疼痛的疾病(關節炎、腰背痛等)、癌症,使用免疫化學治療藥物或是類固醇類製劑等。

    長輩可能是因為身體上的種種不舒適,情緒上的低落、憂鬱、不開心,從而出現行為上的煩躁不耐。

    我建議可到老年精神科醫師處就診,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調整生活作息的職能治療等,這都可以改善情緒問題。

    當一個人的心情愉悅起來,關係自然輕鬆、好相處,彼此的生活品質,也會大大改進。

    若說,我們無法令世上所有的人都滿意,我想認同此話的人必定不少,只是這個不滿意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親友或是長輩。

    倘若不管怎樣做,都無法獲得父母的滿意時,請記得,最重要的是初心。好話一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照顧專員 在 晴晴 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5 19:59:01
    有 75 人按讚


    長照2.0申請經驗談

    欲知詳情,請至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reurl.cc/yy65ky

    近日深感父親年紀越來越大,行走不便又有許多慢性病,而父親剛好認識一個「照顧服務員」阿姨,她建議我們可以申請長照服務,好讓照顧者有喘息時間。

    最近我們申請過了,也開始享受長照的服務,覺得很棒,所以跟大家分享😊。

    🔹如何申請長照服務
    申請長照管道①:撥打1966長照專線。
    申請長照管道②:親自洽詢住家附近照顧管理中心。
    申請長照管道③:長照出院準備服務。

    🔹申請對象:
    ①65歲以上獨居老人、衰弱老人。
    ②失能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原住民、不分年齡的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的失能者)。
    ③50歲以上失智者。

    🔹服務內容:
    ①照顧及專業服務: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專業服務。
    ②交通接送服務。
    ③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④喘息服務:社區喘息服務、社區喘息服務、機構喘息服務。

    -\-\-以上看完霧煞煞 以下實際分享-\-\-

    Step1
    我們申請長照後,衛福部的「照顧管理專員」主動打電話約時間到府評估,依照個案失能狀況及需求,擬定照顧計畫及核定額度。

    評估的問題像是:如廁狀況、飲食狀況、行走、穿脫衣物等自理能力,或是記憶大考驗,當天照顧管理專員隨意選了三樣物品,過了幾分鐘後,再問父親是否記得。

    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外,也會評估個案的視力、聽力、表達及理解能力及情緒等問題,細節參考👉https://reurl.cc/yyYk0O。

    照顧管理專員會將答案輸入App中,客觀的分析個案的失能等級。

    失能等級有1-8級,失能輕重程度影響申請的額度,而部分負擔比率會依照個案的經濟狀況(低收入戶、中低收或一般戶),及服務項目,而有不同比率的部分自付額。

    像我們為一般戶,照顧及專業服務部分負擔比率為16%,目前我們也只使用到這個項目,假如核定額度為15000元,使用多少服務就付多少,最多不會超過2400元。

    Step2
    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完後,接著會有「個案管員」與你聯絡,約時間討論需要服務的項目,依核定額度調配能使用的次數。

    日後如需要調整服務內容、次數,都是與個管師聯絡唷!

    這次我們約了個案管理員、長期照顧機構的督導,一起談服務的需求,由於擔心父親的飲食問題(因為糖尿病希望餐食能清淡少油),所以我們主要申請餐食、採購服務,一週五天煮一餐,購買兩次菜,一天1-1.5小時。

    由於擔心父親回診無人陪伴的問題,所以還申請陪同就醫及陪同外出的服務,解決了上班子女無法頻繁陪同長輩就醫的問題。
    -\-\-\-\-\-\-\-\-\-\-\-\-\-\-\-\-\-\-\-\-\-\-\-\-\-\-\-\-\-\-\-\-\-\-
    其實長照的服務,還有很多專業人員,像是營養師到府諮詢、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長照醫生等專業人員的服務,未來我們也會考慮營養師介入,一起規劃更好的飲食照護。

    長照服務2.0的服務真的很棒,如果您家中的長者也有失能狀況,可以申請看看唷!善用資源,讓照顧者也有喘息的機會。

    有個鄰居看到照顧專員來評估,還問長照2.0是不是給我們20000塊🤣,這個誤會可大了。

    #晴語版之長照3.0示意圖
    #申請處理進度很快
    #身心障礙者也能申請服務唷

  • 照顧專員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20 11:42:17

    韓國瑜提問第十題:

    Q:陳其邁委員,我知道你對長照這個非常的重視。你在美濃的時候甚至講,你希望一通電話護士就到家裡。你說我的政見天馬行空,我覺得你在美濃的講話才是天馬行空。現在,公立醫院跟私立醫院缺多少護士。你怎麼能當了高雄市長之後,一通電話護士就會到家?我覺得這不好意思講這是在吹牛,絕無可能做到,而且這是很多護士在反彈,我覺得你不了解狀況。雖然你口口聲聲說是醫師出身,你顯然希望老人把票投給你,你怎麼可能一通電話,護士就會到家裡?這個不是天馬行空,甚麼才是天馬行空?所以我希望陳其邁委員,針對美濃這個長照怎麼做到每一家都能有一位護士,或是一通電話護士就能到家。你如何落實這個政見,我強烈懷疑這有騙選票的嫌疑。


    A:韓國瑜主委,你問這個問題,難怪你之前會把重症醫療還有觀光醫療搞混,你常說甚麼乳癌還是什麼其他癌症你要掛牌價,這是非常好笑的事情。你問這個長照的問題,你剛好問對了人。你知道高雄市現在就有1966的專線嗎?我們很多的長輩到醫院看病都有無縫接軌的服務。當然也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就回到我們社區以後,他可以到打1966的服務專線。當然這不是一通電話醫師就來,這是針對失能的老人,他沒有辦法出門,所以我們現在有居家醫療,我們有照顧專員,結合我們整個長照的服務,不管是我們現在的居家醫療,照顧服務,整合型的服務現在在做。但是資源有限,所以我們要怎麼要支持,我們要增加預算來照顧我們的這些長輩的事情。所以我會提高我們醫療服務的交通費,因為我們現在就有醫療的補助費,這個你可能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回去問陳宜民委員,你如果想知道,他一定會告訴你答案。所以我們這些長照的建構,我作為醫師,我最清楚長照需要甚麼。我對未來的長照據點會怎麼想像,我未來會做254個長照據點關懷據點,擴張到500個。這些當然不是只有失能老人到我們社區的長照據點,未來我們還要提供定期的健康檢查,衛生教育,減緩他失能的速度,讓我們的老人可以過得更健康。這就是我們在講的社區醫學也好,社區長照也好,最重要的地方。這些韓主委可能不是那麼清楚。

    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甚麼?我們現在長照人力不足。我們現在衛生局勞工局,一年訓練1000多個投入長照市場太少,增加的速度不夠快。所以我們要增加長照的給付,讓我們這些長照的科系,護理系,長照的年輕學子投入長照市場,他覺得有機會,他有工作機會。讓我們這些社區,一來有資源,二來有人力,三來有能夠整合建構成我們完整溫暖的長照體系。這才是我們全面性的照顧長輩,我們今天不是只有解決老人的問題,還有解決年輕人的負擔。我們這些年輕人在家鄉會很擔心自己的長輩,到底有沒有人能夠照顧好。他一方面要擔心工作,一方面要擔心長照,難道你要我們這些長輩在有困難的時候,讓我們這些年輕的勞工,在外地工作還要擔心長輩嗎?所以照顧長輩的問題交給我,這是我作為醫師市長的一個承擔。我並不會像你那麼在意摩鐵摩天輪,或是太平島挖石油,你回來美濃關心我們的長輩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