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為孩子禱告30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為孩子禱告30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為孩子禱告30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為孩子禱告30天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Mary Cheung 張瑪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申命記6:6-7) 猶太人有句名言: *「人在世之年,唯一不被奪取的是知識。」* 從猶太人的歷史中,我們知道主後70年猶太人亡國後,經過近二千年遭受悲慘,迫害長久歲月。雖然亡...

  • 為孩子禱告30天 在 Mary Cheung 張瑪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6 07:15:02
    有 909 人按讚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申命記6:6-7)

    猶太人有句名言:
    *「人在世之年,唯一不被奪取的是知識。」*

    從猶太人的歷史中,我們知道主後70年猶太人亡國後,經過近二千年遭受悲慘,迫害長久歲月。雖然亡國但是他們民族文化都能存留下來,最主要的關鍵是學習。

    猶太人說: *「因為學習聖經所以才能成為猶太人,教導孩童學習聖經,所以才有猶太人的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一位沒有受教育的猶太人,除非是由外邦人養育長大的猶太人。」* 猶太人一定有教育,有學習、保存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方式乃是不斷的學習。

    我們發現猶太人以聖經為主要學習的內容,學習的精神與態度一直不斷,因此才能影響全世界。

    *「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 即生活範疇中每一時刻。要在每天生活中活出來,談論神的話。今日的猶太人仍然這樣做。當他們有兩三人聚在一起,或是吃飯時、一定會談論神的作為。

    他們是如何 *「隨處教導談論」* ?
    他們是 *「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6:8-9)。* 就是在他們的頭額會綁著一條特別的羊皮盒子,將神的誡命寫在上面。這個誡命寫在小的羊皮紙上,放在盒內(通常盒內裝四段經文: *申6:4-9、11:13-21* 祝福與咒詛、 *出13:1-10* 無酵節紀念出埃及、 *出13:11-16* 獻頭生紀念出埃及。或在手上繫著帶子,或在門框右邊掛長形木盒,進門手按盒再按口)隨時拿出來閱讀,就像現在的金句卡片。

    求神幫助我們像猶太人優良的傳統,將信仰成為生活化,兒女才能領受信仰。作父母的要用神的話語來教導子女,將孩子帶到神面前,將生命傳給兒女。我們的孩子對屬靈的事原是無知,如一張白紙。但他們是會大有興趣的,父母要殷勤教訓。不是讓電視/手機/電腦/iPad來教我們的孩子。

    神要我們長久活在祂的恩典祝福中,因此,遵行神的吩咐和命令,不是只有這一代的人要遵行,而是子子孫孫都一直的要遵行。

    一位記者問美國被稱為股神 *Warren Buffett:「該留給孩子多少財產比較恰當,既保障到孩子未來的生活,又不會讓他們失去賺錢的動力?」* 他回答說 *「我打算留給子女剛好夠用的財產就好,讓他們覺得可以做任何事,但又不至於多到什麼都不必做。」* 財產分配確實是個難題,處理不好,輕則孩子「恃財而驕」,變成敗家子;重則手足互告,形同陌路。

    有屬靈前輩說: *「我要留給子孫甚麼樣的遺產呢?將整座的金山銀山留給子孫,只會讓他們不肖敗壞,但信仰的遺產,卻是永遠的祝福。」*

    我們無法保護所愛的兒女一輩子,但神可以。神的心意是要我們產生敬虔的後裔,好世世代代領受祂豐盛的祝福。因此,神教導以色列民要好好的教導兒女,使他們能一代接一代的活在敬畏神的見證中。

    讓我們充滿神的話語,並活出神的話,信仰生活化。讓我們作父母的能成為兒女屬靈的導師,沒有任何人能取代。讓我們看重家庭教育,讓信仰傳承下去。也求主幫助我們,能有智慧的心將信仰教導我的兒女,讓我們每天為孩子禱告,使他們能夠認識這位恩典的主、大能的神,且學習敬畏神,凡事都向主忠信,生活行事盡本分,人人喜爱蒙主恩。

    你願意在主前從今日起立志培育孩子成為信仰傳承屬靈的導師嗎?聽聽以下孩子們的心聲:誰可導我學習敬畏神?爸、媽!是你們嗎?

    *孩童學習敬畏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qlQNUH92I

    孩童學習敬畏神
    凡事都向主忠信
    生活行事盡本分
    人人喜愛蒙主恩

    * *「為孩子禱告30天 」* 連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nMSRJjeYC-utJtVRjtrP980zO1Myizo

  • 為孩子禱告30天 在 勇家,勇敢愛臺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1 20:34:16
    有 34 人按讚

    分享一下近況,
    我創了社團專門用來分享家庭禮拜的題材或是收穫,
    會希望用社團形式就是因為希望是有真實更多關於家庭建造的分享,
    因為孩子漸漸大了育嬰之路育兒之路已經來到尾聲準備進入家庭孩子離家前倒數幾年,
    期許在這幾年我們家在孩子們都開始思考後把真實的價值觀和信仰和生活的經驗藉由一週一次的家庭禮拜(祭壇)帶給他們,
    歡迎也有家庭禮拜的或對此好奇的讀者加入我們有許多家庭和婚姻討論的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3841730685809
     
    也很期待大家不只是看,
    能夠真實的討論和分享家裡的修復和建造給其他人一些鼓勵和觀點,
    不過比較抱歉的是這個社團受眾因為我們教導孩子是以基督教信仰價值觀為主有許多"術語",
    如果你是慕道友看不懂這些術語不要有距離感,
    可以留言提問在這個社團裡除了勇家會為大家的需要代禱,
    也會邀請牧者和屬靈長輩一起為大家的代禱事項禱告~

     
    那摘錄今天分享的一則好了! 
    上週一些小事。
       

    最近勇嘉(大女兒)和建安都因為讀聖經開始初認識"真理",
    可能是太希望家人都受到真理建造怕自己讀的聖經那句什麼話想要管教的人沒看到或忽略了(?)或想要把比自己權柄更大的人搬出來壓制對方,
    這陣子常常都聽見建安和勇嘉對小逑說:「這是撒旦攻擊」或「你要小心上帝不喜悅這樣的事!!」或「不要說謊說謊犯罪」
    之類之類的~在旁聽見的我甚是憂心。
       
     
    某天趁小孩不在家跟建安說請不要再拿聖經的話語或牧者的教導互相指控,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這個自由在於"自己"對真理發自內心的追求,並不在於互相控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人都虧缺了神的榮耀,雖然我們是家人,仍然不能彼此看著彼此走向神,因為上帝對我們的愛和管教是非常個人化的。
        
    不論夫婦或親子間,如果看著誰想從他身上走,自以為是通往上帝的捷徑,這都會是一條崎嶇的路,我們不要成為彼此通往上帝崎嶇的道路因為我們永遠都在追求聖潔或成聖和得救的路上,即使我們已經受洗仍然還沒真正得救,也還沒成為聖潔,我們時時需要耶穌寶血的遮蓋也需要常常來到祂的面前認罪悔改,所以不要對孩子高舉律法,而是要更認真更真實在孩子面前來到上帝面前,和祂建立真實的關係,神如何用慈繩愛索牽緊我們父母和夫妻,我們就如何牢牢用慈繩愛索牽緊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不是渴慕我們嘴裡的神,而是把自己一生的難處懂得帶往上帝的面前。
       
     
    就像不要用警察恐嚇孩子或用醫生恐嚇孩子,也真的別用上帝恐嚇孩子或彼此威嚇,我們自己都不是因為懼怕上帝的律法被祂吸引,又為什麼要讓孩子認識這樣的神呢?我們要真實知道自己的不足若是因為我們的智慧不足以引導,我們就一起為孩子禱告,把他們交在神手中,願神親自幫助他們在一生中有智慧的眼光和選擇;若我們的耐心不足讓他們走正道,我們就一起為孩子禱告,把他們交在神手中求神親自成為他們的光;我們要非常認清家人之間彼此有屬靈的權柄,但父母也必須時刻緊緊抓住神,不能讓我們的管教離了神對家庭的心意,使我們的言語成為孩子離開神正道的理由。
       
     
    同樣求神憐憫我們成為彎曲悖逆世代的父親母親,我們確實智慧不夠耐心不足,也常常擺盪在許多法則或主義之間失了腳,願基督真實的成為我家之主,領我們走父母之路,有祂的樣式,有祂捨己的樣式、有祂憐憫的樣式、有祂各種能成為光和鹽的樣式,在我們開口用神的話語威嚇彼此之前,是否優先能考慮讓孩子親自來到神話語前?親自被神建造和恢復以至於這個家的每個人都有一個望向神的眼光、彼此相愛的眼光?

  • 為孩子禱告30天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22 23:46:14
    有 31 人按讚


    父母不知孩子承受的壓力
    這兩星期已分享了4個中學佈道會,在這段時間的佈道會更見額外意義與價值。就是與學生分享生命的價值及為他們祈禱。在每一場佈道會完結後,除了會呼召外,更會問有哪些同學感到不開心及很大壓力需要禱告?出乎意料,很多學生包括一些傳統名校都有不少學生舉手,期望有人為他們祈禱。從學生的眼神與回應的比例,我看到他們內心的呼求。但同時聽到局長一堆無良的回應與短視的回應措施,心裡不能不為孩子憂心。

    作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有很大壓力,也有我們對孩子期望的目標,但不可以假設學生有很大空間承受無限量的壓力。有時我們會輕視學生在不同層面已承受不少的壓力,而為了讓他們達標而為他們帶來不能承受的壓力。家庭是否和睦與穩定是一個最大壓力來源,如果學生生活在充滿張力的家庭,他們肯定已承受不少壓力。他們是否有能力及幫助來應付各樣功課?我們不要輕看功課帶來的壓力,他們面對來自自己(不懂已是很大的壓力),面對同學的比較,面對有時老師善意的責備,壓力實不簡單。他們面對學習與生活脫節的壓力。他們面對社群,當中包括社交媒體的壓力。他們面對成長帶來的疑惑製造的壓力。不能否認,近年政府的無理與社會張力亦為學生增加不少壓力。

    如何面對?事實上社會不會一天改變,壓力亦不會短期離開。父母與老師可以作的,有時可能很簡單,在指導或責備孩子時留一步。有時語氣講輕一點不一定會令說話力量降低,有時更會讓孩子更能聽得進。不要相信,某一指標不達標學生便必定失敗,要讓他們看見,生命是充滿可能的。盡可能減少標籤,或不要相信社會對學生的標籤。若是可能,創造機制,讓孩子找到他們我獨特處與價值。一些能跳出生活規律框框的活動,也可舒緩學生的壓力及增進與學生的關係。

    面對這樣涼薄及無能的局長,我們作父母及老師必須更承擔更大我責任,多行一步,讓學生在這價值扭曲的香港,能真的活的快樂。讓我們一同思考如何作父母,一同為孩子禱告。4月4日,讓我們一同為孩子祈禱。7:30-9:15 崇真會救恩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