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澎湖絲瓜種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澎湖絲瓜種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澎湖絲瓜種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澎湖絲瓜種植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賴峰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後寮國小陳宥璋獲董氏基金會徵文特優 董氏基金會舉辦「幸福好時光·餐桌上的記憶」徵文,後寮國小陳宥璋同學以「絲瓜麵線」一文,從國小組521件作品中脱穎而出,榮獲全國唯一特優的獎項。 「絲瓜麵線」是澎湖古早味,陳宥璋同學觀察絲瓜種植過程、烹煮手法,演繹阿公對孫子叨叨絮絮卻情意綿長的「雜唸(十稜)」...

  • 澎湖絲瓜種植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6 11:00:00
    有 628 人按讚

    #後寮國小陳宥璋獲董氏基金會徵文特優

    董氏基金會舉辦「幸福好時光·餐桌上的記憶」徵文,後寮國小陳宥璋同學以「絲瓜麵線」一文,從國小組521件作品中脱穎而出,榮獲全國唯一特優的獎項。

    「絲瓜麵線」是澎湖古早味,陳宥璋同學觀察絲瓜種植過程、烹煮手法,演繹阿公對孫子叨叨絮絮卻情意綿長的「雜唸(十稜)」,一道菜餚承載濃濃的家庭情感,意義非凡。

    陳宥璋同學送我一本自創的中英文繪本「大野狼進攻月球記」,充分展現他在文學領域的才華,前途不可限量,我們期待文壇新星的誕生。

    陳宥璋同學之外,澎湖多校學生亦在這項徵文得獎,包括石泉國小李宥賢同學「餐桌上的成年禮」獲優勝、徐紀茗同學「阿嬤的手路菜」獲佳作,馬公國中蔡佳晶同學「碗豆粉陣線」獲佳作,都值得嘉許。

    後寮國小日前獲教育部「閲讀磐石學校」最高榮譽,陳宥璋同學創作表現傑出,深耕閲讀教育有成,期許再創佳績。

  • 澎湖絲瓜種植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0-28 12:41:47
    有 2,148 人按讚

    #澎湖青農百萬年收

    近來全球氣候變遷,糧食安全倍受重視,以及食品安全風暴下,民眾提高食安意識,農業成為21世紀最具前景的產業之一。

    澎湖全縣有5,681公頃耕地,廢耕地卻高達4,297公頃,占耕地面積76%。土地長年廢耕,銀合歡大量繁衍,不利土地利用。

    再者,澎湖青壯人口外流,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不僅阻礙農業發展,農村逐年失去活力。

    未來,我將從土地、資金、技術、行銷等面向,鼓勵青年返鄉從農,協助青年農戶年收入突破百萬,創造農業新榮景。

    農業發展6大方針,如下:

    1、 協助取得土地
    澎湖廢耕地雖多,但許多地主擔心出租後,土地拿不回來。為免除地主顧慮,將配合農委會於全國推動的「小地主大佃農」,由政府輔導的農會出面向地主承租農地,再轉租給有意願耕種的農民。政府擔任保證人,可提高地主出租意願,便利農民取得耕地。

    2、 補助防風設施
    澎湖東北季風強勁,容易對作物產生鹽害凍傷,因此必須推廣溫室設施。由於溫室設施是對抗氣候必要的投資,未來將適度提高設施補助,並簡化申請流程。

    3、 提供種苗及耕種技術
    澎湖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絲瓜、洋香瓜、南瓜、嘉寶瓜等作物。未來將密切與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合作,商請農改場提供農民優質種苗,提高生產效益。此外,將鼓勵農會組織農業產銷班,輔導青農種植技術,並提供農業新知。

    4、 推廣四章一Q
    目前農委會推動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四章一Q」食材,即「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吉園圃標章」、「台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

    「四章一Q」是農產品未來的標準規範,澎湖的農業發展要有前瞻性,以無毒、有機農業為目標。未來將補助及輔導農民取得「四章一Q」,並推動澎湖國中小學優先採購在地「四章一Q」農產品。

    5、 農產品加工
    澎湖農產品可透過加工提高價值,澎湖科技大學設有「食品科學系」,已成功開發仙人掌氣泡飲、益生菌、啤酒、益生菌、果醬等,未來可借重該校技術,協助農民開創更多元的產品。

    6、 加強行銷
    澎湖絲瓜、洋香瓜、嘉寶瓜、南瓜、冰花、風茹茶、花生、高麗菜、蘆薈、火龍果等作物,風味獨特,極具地方特色,未來應加強推廣澎湖農產品認證,提高品牌知名度,並拓展通路,除以國內市場為目標,亦應積極開發海外市場,增加農民收益。

    #農業政策
    #青年從農
    #活化廢耕地

  • 澎湖絲瓜種植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9-11 08:30:00
    有 667 人按讚

    #澎湖農業發展策略

    昨天我去拜訪澎湖縣農會總幹事陳一正,向他請教澎湖的農業發展策略,我們談了將近2個小時,彼此見解一致,均對澎湖農業榮景充滿信心。

    陳一正總幹事現年60歲,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碩士畢業,曾任縣府農業科技士、課員、大學講師。民國78年出任第11屆澎湖縣農會總幹事時,才剛滿30歲,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農會總幹事。

    陳一正上任後大力改革,建立「制度領導」,並多角化經營,盈餘連年成長,榮獲特優、績優總幹事等考評,去年順利當選第18屆總幹事,創下8連霸紀錄。

    陳一正表示,農業有相當好的前景,雖然比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工作辛苦,但收入相對優渥,一對年輕夫婦若願意從農,家庭年收入突破百萬不會太困難。況且澎湖耕地取得容易,農會也提供低利貸款,資材、設施可申請補助,政府還協助農產品產銷,所以相當值得投入農業。

    陳一正舉現任農會理事長葉文泉為例,葉文泉40多歲時,為了照顧父母回到澎湖後寮村,之後與太太一起從農,搭建溫室設施種植瓜果,十多年下來,雖然務農辛苦,但經營有成。葉文泉從產銷班副班長、農會理事,一路當到農會理事長,農閒時還投入社區事務,擔任社區理事長,服務鄉里,成為青年返鄉從農典範。

    陳一正認為,澎湖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絲瓜、洋香瓜、嘉寶瓜、冰花、風茹茶、花生、高麗菜、蘆薈、火龍果等作物。他希望未來我若當選,可責成農漁局與農業改良場一起育成澎湖特有農作物,培育出賣相好、口感佳的品種,打響澎湖農產品口碑。

    陳一正說,未來澎湖農產品可以透過加工提高價值,比如製作高麗菜干、蘿蔔干、紅龍果干、果醬等,甚至可引進生化科技,將蘆薈製成保養品、營養食品,創造高價產品。

    另外,針對農產品行銷,陳一正表示,澎湖絲瓜口感扎實、香甜多汁,知名餐飲連鎖餐廳鼎泰豐的「絲瓜蝦仁小籠包」即以澎湖絲瓜為賣點,澎湖可以舉辦絲瓜料理大賽等,邀請各界參與,行銷地方食材特色,建立澎湖農產品的市場獨特性。

    #澎湖農業政策
    #鼓勵青農返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