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跟焦慮說bye bye
/⠀
前一陣子有讀者私下詢問如何緩解焦慮,我想了想,這應該是很多人想知道的議題,所以就把《時區》的附錄拿出來增修,在這邊也分享給大家。
(我的網站裡有備一份,以下連結可以直接到那邊去點擊,另外,雲端文件版是比較完整的版本,有圖也有另外的延伸閱讀,如果不想...
2021.05.07
跟焦慮說bye bye
/⠀
前一陣子有讀者私下詢問如何緩解焦慮,我想了想,這應該是很多人想知道的議題,所以就把《時區》的附錄拿出來增修,在這邊也分享給大家。
(我的網站裡有備一份,以下連結可以直接到那邊去點擊,另外,雲端文件版是比較完整的版本,有圖也有另外的延伸閱讀,如果不想自己打網址,可以私訊或留言跟我要喔!IG的超連結真的是一個很讓人困擾的部分呢……https://reurl.cc/kV6mrK)
⠀
⠀
▋焦慮是什麼?
1.簡介
簡單來說,「焦慮」是對未知的擔憂,與「憂鬱」、「緊張」不盡相同,生理上可能會出現冒汗、發抖、坐立難安、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頭暈/痛、胸悶、胃不適、腹瀉、肌肉緊繃等情況,心理及認知方面也會受到影響,然而焦慮具備「避免傷害」的功能,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遊戲:和焦慮一起冒險https://reurl.cc/raeprN
⠀
2.成因
心理學各學派對於焦慮的理論詮釋各異,舉凡戰或逃、內/外在衝突、神經傳導物質、遺傳、制約/學習、人際關係失調、非理性信念、自我認知不一致、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存在受到威脅、對未知事物的擔憂等等皆含括其中。
⠀
⠀
⠀
▋認知篇
1.精神分析學派的三種焦慮
現實焦慮、神經質焦慮、道德焦慮。上課時老師曾經提醒我們,儘管焦慮對於生存不可或缺,但是要記得區辨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也就是在某些事件過去後便消退,而非過多不必要的擔憂。
⠀
2.Ellis理情行為治療的非理性信念
駁斥非理性信念
(詳見《時區》心理小學堂2,上圖2)
⠀
3.Beck認知治療法的自動化思考
克服自動化思考的盲點
(詳見《時區》心理小學堂3,上圖3.4)
⠀
4.Meichenbaum認知行為矯治法的自我內言
自我內言是我們的內在自我對話,對我們的行為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影響不亞於他人的話語。面對焦慮,我們需要練習的是傾聽、覺察自我,進而修正不適當的自我內言,以適應性的新自我內言來引領我們。
⠀
⠀
⠀
▋行為篇
1.放鬆練習
這些平常在家裡都可以自己練習,可以舒緩身心的焦慮。「逗點空間」具有三個方法(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法、自我暗示放鬆訓練)的完整指導語、說明,在此就不班門弄斧,大推這個網站!
https://reurl.cc/6y8Wvy
⠀
2.正念
正念這個名字很容易讓它被誤會成「正向思考」,所以有些學者比較偏好「內觀」這個翻譯,因為它比較能夠表達「活在當下」跟「接納」的概念:感受、覺察此時此刻而非過去或未來,不批判、如實地接納所覺知到的一切。(詳見心理小學堂7,上圖5,然而書中所附高科大諮輔組網頁連結因學校內部因素關閉,十分可惜,請參考下列網址代替。)
何謂正念https://reurl.cc/e9rqzM
卡巴金談正念https://reurl.cc/a53QqY
正念練習引導音檔https://reurl.cc/0D3Ldo
⠀
3.系統減敏感篇
「面對困境」、「克服困難」大家都琅琅上口,雖然知易行難,以焦慮疾患為治療、研究專長的醫師為我們上課時,卻也真切說明治療焦慮最好的方式便是面對它,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地向前衝向恐懼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上天賜給我們判斷危機的智慧,所以要一小步、一小步前進,直到能夠與恐懼的全貌共處,這就是系統檢敏感法的精神。具體做法可以先列出「焦慮階層表」,比如害怕上臺報告的人,可以先從「想像對一個人說話」,再到「實際對一個人說話」,然後……,最後才是「實際上臺對一群人報告」。階層表很個人化,每個人的感受不太一樣,所以依據自己的情況訂定就好,慢慢來、不要急。
⠀
⠀
⠀
▋醫療:心理諮商/治療、藥物
如若焦慮已經盤踞生活,令人食不下嚥、輾轉難眠甚至痛不欲生,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是必要的。醫師可能開立抗憂鬱劑、抗焦慮劑幫助穩定生理狀況,也可以與心理師進行心理治療、生理回饋,生理回饋能夠將焦慮相關客觀生理數據視覺化,輔助熟習希望達到的放鬆狀態。
#不在時區的日子裡謝謝你還在 #書 #焦慮 #正念 #放鬆 #再見
#精神疾患 #躁鬱症 #焦慮症 #憂鬱症 #恐慌 #ptsd #解離 #選擇性緘默症 #心理學 #以病為師 #海希
#anxiety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