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滅世純原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滅世純原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滅世純原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滅世純原意思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並沒有很知道做自己,這些年,我只是在 #練習做自己。」 ⠀⠀⠀ 昨天接受 鏡好聽 的訪談後,今天早上我寫下這篇。 ⠀⠀⠀ 我知道我自己是個缺點很多、不太守規矩,有些任性的人。 ⠀⠀⠀ 做很多選擇時,許多時候,別人以為我是不在意他人眼光,其實我只是不敢聽。 ⠀⠀⠀ 因為我知道,我非常希望自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listento tikc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蓮托生" 原意是死後在極樂世界裡會在同一朵蓮花上投胎轉世,這是來自日本淨土宗的思想。 引申義就是無論生死都在一起,接受相同的命運。 "一起歡愉,也要一起接受報應。" 在緊縛的伴侶之間有着一種很深的信認感,彼此關心,絶不會因為緊縛而傷害對方,而一同沉浸在緊縛的樂趣中。 一蓮托生 Lotus T...

滅世純原意思 在 艾米希莉的啃書觀影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55:50

✝️ 《神棄之地》心得(下).恐懼是魔鬼的化身,而它無處不在⠀ . . ✞ 被神遺棄的子民 ✞⠀ ⠀ 「只要你願意,聖靈會帶走你的恐懼!」⠀ ⠀ 無論是諾肯史提鎮還是米德鎮,城鎮中的人民似乎受到詛咒般,厄運不斷發生在他們身上,不斷爬入內心的恐懼及黑暗使得他們不得不向神禱告,以寄託惶恐不安的情緒,...

  • 滅世純原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09:57:43
    有 2,905 人按讚

    「我並沒有很知道做自己,這些年,我只是在 #練習做自己。」
    ⠀⠀⠀
    昨天接受 鏡好聽 的訪談後,今天早上我寫下這篇。
    ⠀⠀⠀
    我知道我自己是個缺點很多、不太守規矩,有些任性的人。
    ⠀⠀⠀
    做很多選擇時,許多時候,別人以為我是不在意他人眼光,其實我只是不敢聽。
    ⠀⠀⠀
    因為我知道,我非常希望自己的不同能夠被理解、也能被接納。
    ⠀⠀⠀
    ⠀⠀⠀
    寫下這篇對我是個極大的嘗試,我終於嘗試去理解與擁抱自己這段時間忍耐的誤解與傷痛,不再因為怕東怕西而讓自己變成沒有聲音、打了不會痛、誤解不會傷的人。
    ⠀⠀⠀
    我也願意理解與相信,就算是對我很重要的人,我寫出的東西,對方仍有機會不認同,但這不會影響他對我的了解,以及我們之間的關係與愛。
    ⠀⠀⠀
    ⠀⠀⠀
    我可以不用完美無缺,可以有感覺,可以做出一些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同意與選擇的決定,因為那就是我。
    ⠀⠀⠀
    ⠀⠀⠀
    我不用去爭取每個人的認同,而我還是願意相信,會有人愛這樣的我。
    ⠀⠀⠀
    ⠀⠀⠀
    我願意相信,而我也這樣努力著。
    ⠀⠀⠀
    ⠀⠀⠀
    【關於典型與非典型】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
    ⠀⠀⠀
    ⠀⠀⠀
    所謂的典型不典型、純正不純正,時常是一個自古以來很常出現的衝突與競爭?
    ⠀⠀⠀
    ⠀⠀⠀
    特別是領域越專業,這樣的衝突與攻擊,會更明顯。
    ⠀⠀⠀
    ⠀⠀⠀
    如果從很多小說、電影等故事中,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
    ⠀⠀
    ⠀⠀⠀⠀
    例如張無忌與宋青書、哈利波特與馬份;令狐沖與名門正派(太大串了);《功夫熊貓》裡,一開始的熊貓阿波跟悍嬌虎;Hero的久利生公平與其他檢察官;《派遣女醫》的大門未知子。
    ⠀⠀⠀
    ⠀⠀⠀
    在這些故事中,會有一些原本純正、訓練有素的專業典型人物,一開始會忍不住看不慣、甚至攻擊這些非典型人物。
    ⠀⠀
    ⠀⠀⠀⠀
    當然,也有可以理解、接納非典型的人。
    ⠀⠀⠀
    ⠀⠀⠀
    昨天接受鏡好聽的訪談,談到關於我的「非典型」,是否也會不被理解?甚至被攻擊?
    ⠀⠀⠀
    ⠀⠀⠀
    我不諱言,或許在我轉行成為諮商心理師的生涯中,最痛苦也最困惑的一段時間,就是遭受同行的攻擊。
    ⠀⠀⠀
    ⠀⠀⠀
    而且有許多是我不認識的人。
    ⠀⠀⠀
    ⠀⠀⠀
    這些攻擊包含:
    ⠀⠀
    ⠀⠀⠀⠀
    不務正業、一定沒有花多少時間在諮商(和我相熟的心理師朋友都知道,我的個案工作時間與訓練有多少)
    ⠀⠀⠀
    ⠀⠀⠀
    在公開演講說我專業做得很爛,但實際上我從來沒有跟他有任何專業上的合作,甚至不認識他。
    ⠀⠀⠀
    ⠀⠀⠀
    或是出版業的攻擊,說我《情緒勒索》這本書名是抄襲,卻無視「情緒勒索」這個詞原本就是專有名詞,就像「高敏感」、「EQ」等,多少人使用這些專有名詞出書;
    ⠀⠀⠀
    ⠀⠀⠀
    也在沒讀過我的書時直接說我的書是超譯、抄襲蘇珊佛沃的《情緒勒索》,無視於在我這本書出之前,蘇珊這本書絕版少有人知,更無視於我寫的是屬於台灣文化與我自己實務經驗的部分,與蘇珊佛沃那本書有很大的不同。
    ⠀⠀
    ⠀⠀⠀⠀
    原本出這本書,就是希望很多困於這個互動模式中的人,能夠覺察並且讓自己與關係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我從沒想過會如此暢銷,甚至這個詞轉變成一個罵人的詞,那與我的原意相差極遠
    ⠀⠀⠀
    ⠀⠀⠀
    (我在書中、演講時不停強調。,這是一個互動形式的專有名詞,並非要來指責任何人。)
    ⠀⠀⠀
    ⠀⠀⠀
    當時,我甚至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這個觀念,在另一家出版社決定讓蘇珊佛沃這本書再版時,我親自寫序並且推薦,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受益。
    ⠀⠀⠀
    ⠀⠀⠀
    在我的書籍與文章中,我也不只一次分享、鼓勵大家可以尋求諮商的專業協助,不需要找我,可以找其他更多專業適合的心理師。
    ⠀⠀⠀
    ⠀⠀⠀
    當時,剛開始有機會出書的我,心中有個小小的夢想。如果我有力量讓我寫的東西可以被更多人看到,我希望能夠推廣更多人能願意更早接觸心理諮商,或是因為看了我這本書,而有機會覺察、重新省視自己目前關係的困境,而有勇氣開始為自己做一些努力。
    ⠀⠀⠀
    ⠀⠀⠀
    我認為,台灣的心理諮商非常專業,我很希望我可以為這樣的推廣盡一份力。
    ⠀⠀⠀
    ⠀⠀⠀
    這樣的起心動念與心願,的確是達成了;但讓我最意外的,其實是遭受我難以想像的部分業內攻擊與投射。
    ⠀⠀⠀
    ⠀⠀⠀
    在一開始的退縮、害怕、草木皆兵,到我後來慢慢釋懷,甚至有時候還敢出來回應或戲謔一下。
    ⠀⠀⠀
    ⠀⠀⠀
    (例如最近聽到新的批評是:「周慕姿都故意選會暢銷的主題。」我聽到的時候心裡想:「那一定所有的出版社都超想簽我,我說不定靠取書名就能賺大錢?!😂😂)
    ⠀⠀⠀
    ⠀⠀⠀
    能夠這麼做,除了是我自己有一些清楚的思考,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的傷口,有更多同是業內、從事心理專業工作的人陪伴我、療癒我。
    ⠀⠀⠀
    ⠀⠀⠀
    我有一群非常支持我、理解我的心理師同伴們,以及我的老師、督導曹中瑋老師,在這過程非常的鼓勵我。
    ⠀⠀⠀
    ⠀⠀⠀
    有時候在不同場合遭受莫名攻擊與誤解時,我也會收到不認識的心理師給我的回應,鼓勵我,非常溫暖。
    ⠀⠀⠀
    ⠀⠀⠀
    在這過程中,我也花了兩年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會被這樣攻擊呢?」
    ⠀⠀⠀
    ⠀⠀⠀
    ⠀⠀⠀
    後來看到一些電影、小說故事,我慢慢發現:
    ⠀⠀⠀
    ⠀⠀⠀
    要成為「純正」、「典型」是很辛苦的。
    ⠀⠀⠀
    ⠀⠀⠀
    因為「純正」、「典型」的樣貌只有一個框框,那個框框很容易讓人想像,卻不容易都能夠符合。於是,在要成為純正的養成之路,我們會削掉很多的自己,甚至有些人的自己可能變得很小很小,去符合那個框框。
    ⠀⠀⠀
    ⠀⠀⠀
    沒有比削掉自己的意志更傷的犧牲了。
    ⠀⠀⠀
    ⠀⠀⠀
    我們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們相信,這麼做可以讓我有成就感、成功、得到我想要的未來。
    ⠀⠀⠀
    ⠀⠀⠀
    但如果身邊出現了一個所謂「非典型、不純正」的人,而他的表現或許還受到一些肯定,我的信念會開始受到挑戰,於是我會不安。
    ⠀⠀⠀
    ⠀⠀⠀
    不過,每個人面對不安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是會停下來重新省視內在的感受,然後調整自己的步伐,變得更厲害。
    ⠀⠀⠀⠀
    ⠀⠀⠀⠀
    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
    ⠀⠀⠀
    ⠀⠀⠀
    但是有時候,要真正面對內心的不安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會讓人懷疑,自己過去做的這些犧牲是否都沒有用?
    ⠀⠀⠀
    ⠀⠀⠀
    甚至對方可能就是自己的陰影面,例如,「他就是那種我最討厭、也是我最害怕變成的那種人。」
    ⠀⠀⠀
    ⠀⠀⠀
    而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自己不好,所以我壓抑我自己這方面的力量,所以看到類似的人,我會害怕這部分被勾起。看到他被接納,我會為我犧牲壓抑的、像他的那部分自己感到惋惜。
    ⠀⠀⠀
    ⠀⠀⠀
    當沒有留意到這些糾結、甚至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時,對有些人來說,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攻擊、消滅這個會讓我不安的人,我的信念就不會受到挑戰。
    ⠀⠀⠀
    ⠀⠀⠀
    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讀《笑傲江湖》時完全不能理解,別人交個朋友而已,為什麼其他人就要除之而後快?
    ⠀⠀⠀
    ⠀⠀⠀
    後來我才懂了,原來這樣的討伐,不只可以消滅挑戰自我價值信念的對方,也可以更支持自己原本做的決定:「因為我們是名門正派」。
    ⠀⠀⠀
    ⠀⠀⠀
    這會帶給我們歸屬感與安全感,內心的不安就會消失了。
    ⠀⠀⠀
    ⠀⠀⠀
    我做這個說明,並非指我遭遇到這些,完全是同樣的情景。不過,我發現這種所謂的「典型與非典型」之爭,中間或有著這樣糾結的心情在。
    ⠀⠀⠀
    ⠀⠀⠀
    因為要當一個典型,付出的犧牲,真的太多。
    ⠀⠀⠀
    ⠀⠀⠀
    但要當一個非典型,所付出的探索、思考,走沒人走過的路,又要遵循內心的正道不歪掉,也是非常不容易。
    ⠀⠀⠀
    ⠀⠀⠀
    且選擇不在框框裡,那些不在框框的部分,會成為別人的攻擊,與自我懷疑。
    ⠀⠀⠀
    ⠀⠀⠀
    而不管典型與非典型之路,很多時候,需要聽從是內心的標準,而不是別人的建議。
    ⠀⠀⠀
    ⠀⠀⠀
    不論怎麼走,我們了解我們願意為此犧牲的東西是什麼,且清楚這是我們的選擇,
    ⠀⠀⠀
    ⠀⠀⠀
    例如如果我了解到,「我對這項專業非常喜歡,我只想做好這件事」。
    ⠀⠀⠀
    ⠀⠀⠀
    那麼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其實不會反感,反而會欣賞與想認識。
    ⠀⠀⠀
    ⠀⠀⠀
    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心理師與前輩,是如此的支持我與照顧我,那種無私與胸襟,是我報答不來的。
    ⠀⠀⠀
    ⠀⠀⠀
    就我的想法,我一直認為「典型、非典型」並非如此二分,框框若大一點,大家的想像也可以多一些。
    ⠀⠀⠀
    ⠀⠀⠀
    關於我對自己的思考是,我認為我是周慕姿,心理師是我其中一個身份。
    ⠀⠀⠀
    ⠀⠀⠀
    我很好奇、也很有興趣很多不同領域的事情,我知道我的跨領域背景,使我有一個擅長,就是很容易用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些大家已經習慣的事物。
    ⠀⠀⠀
    ⠀⠀⠀
    對我來說,這些分享,如果有機會讓聽到、看到的人,可以對世界、事物、人有不同的想像與認識,拓展對世界的看法,甚至用這種不同的眼光,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與人生的選擇,這會是我覺得最有意義感的事。
    ⠀⠀⠀
    ⠀⠀⠀
    昨天的訪談,製作人筱薔問了我一個問題,印象很深刻:
    ⠀⠀⠀
    「感覺你走在這樣的路上很堅定,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很知道『做自己』?」
    ⠀⠀⠀
    ⠀⠀⠀
    我回答,我並沒有 #很知道做自己,而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 #練習做自己 」。
    ⠀⠀⠀
    ⠀⠀⠀
    能夠允許自己嘗試、犯錯,允許自己做一些我會覺得很好玩、但別人會覺得你「不務正業」的事情,
    ⠀⠀⠀
    ⠀⠀⠀
    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摸索自我的邊界,
    ⠀⠀⠀
    ⠀⠀⠀
    我想,這是我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與奢侈。
    ⠀⠀
    ⠀⠀⠀
    ⠀⠀⠀
    鋪那麼多梗,終於要告訴大家,與鏡好聽合作的podcast,9/1正式上線!
    ⠀⠀⠀
    ⠀⠀⠀
    🎧️ 全球Podcast平台同步上線!
    ▹Spotify​:https://spoti.fi/3DwXVDy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mFB7f3
    ⠀⠀⠀
    ⠀⠀⠀
    主題是:作家的靈魂腳本——周慕姿陪你讀那些作家沒有說出口的傷
    ⠀⠀⠀
    ⠀⠀⠀
    用心理的角度,討論那些赫赫有名的文學作家,身為人,他們背後的傷口與對他們的作品和人生的影響。
    ⠀⠀⠀
    ⠀⠀⠀
    歡迎大家鎖定我的粉專與鏡好聽,上線後立刻分享給大家~~~
    ⠀⠀⠀
    ⠀⠀⠀
    也是個小小的不同領域結合,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觀點與感受。

  • 滅世純原意思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0 21:00:34
    有 61 人按讚

    #專題故事:【無可救藥的浪漫(二)】

    花園裡的花,長期盛開,不會枯萎。花園的看守者,是一個臉上長了雀斑的男孩。

    男孩日復日在花園醒來,花園無需打理,也依然井然有序;充足的日照,不刮風,總是隔一段時間,會下連綿的雨。這是絕對安全的棲息地,唯獨讓人感到不安的,是日落後,晚上無風,也沒有星,天空的漆黑就是完全的漆黑,但男孩習慣了,因為在漆黑中,他仍然被花香圍繞,覺得並無不妥。

    男孩從沒有看見過花朵盛開之前、花瓣從花蕾掙出來的瞬間;這裡的花,既不會凋謝,也不會結出果實,一直以來,就是維持在盛放的模樣。

    偶然會有人闖進這座花園,被不滅的花迷住,沉浸在不變的美好;他們喜歡走在花園的散步道,觀看各種各樣無法被命名的花朵,有秩序地並置,享受無止盡的靜謐,獲得彷若永恆的幸福感。當感受不到時間流逝,就能忘了外在世界的痛苦與不幸。

    人們會與男孩搭話,男孩也會欣然地讓他們在花園裡游走、停留。從外來者的話語裡,男孩知道了一些關於外面世界的事。

    「他們說,外面的世界很危險。讓我留在花園裡。」男孩說,他們最後,都離開了花園,離男孩而去;回到原來,令他們感到痛苦和折磨的地方。

    「既然因為逃離苦難而來,為什麼又要捨棄難得的平靜安逸?」有人問男孩。男孩也並不太懂,因為他無從比較外在世界和花園的分別,那些來到花園,感覺到「幸福」、嘴裡說著渴望永遠停留的人們,到底為何,沒有真的留下來。

    那些離開的人,有些人讓男孩特別掛念。他們曾經對男孩說,他們會回來的,會把在外的遊歷,回來一一告訴男孩。可是等了好久好久,男孩也只是從別的、新的外來者口中,打聽他們的消息。因為停留或離去都是對方的選擇,無法掌控他人選擇的男孩,在聽過他們訴說何謂「幸福」之後,還從他們身上,學會了「祝福」。人們離開的時候,總會祝福他不被外在世界的痛苦侵擾。因此,每天從花園醒來,他也在「祝福」所有離他而去的人們;但心裡還是期望,人們在經歷苦難時,會惦記起在花園中的幸福感。

    他們也教會男孩,各種各樣關於感受的形容詞,「焦慮」、「不安」、「浮躁」⋯⋯ 當中令男孩變得抑郁的,是一種名為「納悶」的情緒。

    日復日,漆黑之後,陽光照常溫柔地照遍花園,花朵一如既往,凝在最燦爛的姿態。

    他對一眼能看穿所有景致的花園,恆久不變的美麗模樣,產生了「納悶」的情緒。

    於是,他開始在花園裡,將彎曲環繞、舒適的散步道,改建成復迷宮,一個無法輕易通往花園中心,高於男孩身高的高牆迷宮。這讓外來者無法一覽花園的景致,也難以一下子找到男孩的藏身之處。男孩總是躲在復迷宮的角落,觀察著人們,走在迷宮裡的不平靜狀態,想著,這樣,他們大概會覺得這座花園,不再只是一座只有美麗景色的花園。

    外來者最初對迷宮很感興趣,因為在本來非常安全的花園裡,增添了一種未知與神秘。可是當他們在分岔路口選擇錯誤而走向死胡同時,他們覺得迷茫,甚至覺得被愚弄;不由自主地迷失在迷宮裡,焦急地想要找到男孩,帶他們前往出口,或是拼命地回頭走,想找到一開始進入迷宮的路徑;在他們無助地呼喊男孩的時候,時而抱怨,時而哀求,時而失望,時而憤怒,甚至吐出男孩從沒聽過的惡毒詛咒。男孩被嚇倒了,他的原意並不是這樣,他最初不過是想,讓花園有多一個,讓人停留久一點的理由。

    在迷宮內茫然失措的人,問起男孩,為什麼要在花園建起迷宮?男孩坦率地訴說了動機,「原本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麼要改變?」並沒有人理解男孩純粹的意圖,甚至離開的時候,還拋下了這麼一句。

    這讓男孩躲在迷宮的中心,不再靠近任何擅自闖進來的人;人們只會在迷宮的入口前遠觀,讚嘆花園的精緻,但因為沒有走進去的勇氣,就隨便拋下「大概裡面什麼都沒有」的說法;或是在迷宮走了一段,因為太迂迴曲折,就放棄回頭。極偶然地,有些人會願意繼續在分岔路中不斷嘗試,迷失至日落時分,就會碰上男孩。男孩會以在他們身上學會的微笑,送他們離開。

    男孩知道,要是他任由誰留在迷宮裡,迎接完全黑暗的黑夜,可能會留下更不好的回憶。

    「他們還是會離開。因為這座花園,最初能帶來『幸福感』的卑微功能,也不復存在了。」男孩笑著,帶著苦澀。

    「是否感到幸福,是每個人各自的課題,和花園無關,和迷宮無關,也不一定,和你有關。」後來,有人對男孩這麼說。男孩收起了牽強的笑,思考起來。

    「那你的幸福呢?為什麼你不離開?」

    「要是我離開的話,這裡的花就會枯萎。」男孩如是說。

    「可是若沒有死亡和消散,我們無從得知永恆的意義。」也有人這麼說。就好像若沒有苦難和迷惘,人們難以理解安逸的可貴。

    男孩開始意識到,自己無法單純在原地停留,就能獲得、並為他人帶來幸福。

    男孩其實很好奇,外面世界那些被命名了的植物,和各種各樣的花,到底是什麼模樣。
    他想看見花瓣從花蕾掙出來的過程,花凋謝後,會長出什麼樣的果實。
    他知道那樣才是外在世界,最尋常的循環;那一定會帶來更多複雜繁瑣的悲傷,但留在不滅不落的花園內,他也永遠無法感受見證花開的喜悅。

    「那就枯萎吧。」男孩越過自己建構出的高牆迷宮,逃離了花園。

    「逃離」,可能是「面對」的其中一種方式。

    Music:【 #無可救藥的浪漫 】 Manson 張進翹
    #Manson張進翹

    Storyteller: Heiward Mak 麥曦茵

    �#永遠沒有唏噓縱是離不開�
    #永遠亦有祝福縱是留不低�

    ————————————————————————

    #Manson張進翹【 #無可救藥的浪漫 】

    觀看 MV:https://bit.ly/3lln11L
    現已於各大平台上架:https://bit.ly/3Byenm0

    關於浪漫、關於冒險、關於療傷、關於想像、關於生死循環、關於逃離與面對⋯⋯

    這是一個從歌曲出發,延伸至影像與文字創作的企劃。我們進行了一場實驗,一場創作人互相拋擲概念,接收再拋擲的遊戲。以歌曲【無可救藥的浪漫】為題,由攝影團隊、造型師對 Manson張進翹 的想像與可塑性,創作出概念照片;再重新以文字建構,由音樂和歌詞延伸想像,並與影像扣連的奇幻短篇故事。

    —————————————————————————————
    攝影師闡述創作概念:
    化身面紅紅的花美男,配上小男孩般的真摯笑容,他靦覥地偷望;
    純粹地,沒有機心地捻住小花朵製造田野浪漫。

    攝影師簡介:
    以攝影的曖昧性遨遊現實和浪漫之間

    Presented by @hkdumbyouth X @blahblahblah.hk
    Concept Photo Creative Director | @kwokin.raw & @kellycheuk.jpg
    Photographer | @kellycheuk.jpg
    Assisted by @bi0601 @louislam_ @bboychung
    Art Directior | @suetyi.obj @armmyyii
    Producer | @jake.joke.jaken

    Stylist | @jo.meh.ah
    Styling assistant | @apple_bananacoconut @wacko_sam
    Hair | @nickienickhair
    Makeup | @carmencmakeup_cc

    Wardrobe credit:
    @theworld_is_youroyster
    @dr_martenshk

    #關於無可救藥的浪漫故事系列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會員, 接收最新一期 Newsletter :
    https://bit.ly/2VembZA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 滅世純原意思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9 12:27:13
    有 65 人按讚

    【盧斯達:陰謀論魔法反噬 — 特朗普與陰謀敘事結盟的高山與低谷】

    大批民眾響應特朗普號召去國會示威,最後發生群眾闖入,有示威者被射殺;特朗普最後號召民眾要和平散水,但二次彈劾和國會事件調查已經跟尾,特朗普離任後是否能全身而退,成為問號。

    陰謀論的崛起

    特朗普接觸支持者,是靠自媒體、非主流傳媒;主流傳媒對他的不合理封鎖也加分,這是他的基本盤。

    特朗普在華盛頓裡沒有人脈,孤家寡人,選前選後也只是策略性運用政治陰謀論去為自己抬聲勢,也建築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他為自己設定的定性為:對抗美國 deep state 戰線的第一人。他也將自己設定為傳統政客的挑戰者,在與希拉莉的辯論會,他總是用國務卿來稱呼她,就是為了突出自己無官職不受腐化。陰謀論也是很方便,可以將自己的不幸解釋為受巨大力量打壓,就像科幻小說收不到尾就用外星人來解釋。

    這樣孤注一擲於「人民」,各種反建制的陰謀論就越來越細緻。越細緻就越少詮釋空間,還給自己的行動加上了規條。就算特朗普意外勝利之後,班農被解職策略師一職,雙方漸行漸遠,但有關趨勢卻沒有改變。最後特朗普也開始說 Q 的事,也公開向華盛頓沼澤宣戰。也許他們認為,這種 narrative 可以製造鐵粉,而事實上也真有很多陰謀論滲離到政治討論之中。

    然而這種假戲真做並不是沒有副作用。首先是群眾太過入戲,會做出不如預期的事;還有領袖自身,當他自己都慢慢相信了表面那套,理性值就隱滅無聲地下降,他會下降到粉絲的高度,甚至只為取悅最堅貞支持者而做一些戰略上有問題的浪漫行為。

    國會事件

    國會事件是特朗普兩個戰術錯誤的結果。

    首先選民對他的支持,是民主國家下的支持、是選民支持從政者的支持,軍事政變似乎做不到,故為了向其他黨內人士施壓,要他們幫手推翻某些州的選舉結果,他號召了包圍國會,讓全世界的間諜、他的國內敵人充份空間去激化事態,革命由吹水變了假戲真做了半套。舉辦大集會是第一個離奇。

    第二個離奇的歷史根源更加久遠。一個心理歷史的角度 — 特朗普在 4 年前的命運,就是因為活用陰謀論而改寫,這導致他以為自己可以控制陰謀論的發展和政治效應。

    在特朗普無法看到的地方,大批「甩皮甩骨人」受到陰謀論機器滋養,加入為熱躍支持者,其 Fan Base 成為一個超大型的邪教實驗,開始龍蛇混雜,良莠不齊。

    反客為主

    我們知道主流傳媒偏幫拜登,拜登家族也跟中國過從甚密,而西媒多數幫他隱惡揚善,此皆事實,但一般人會繼續接收各方面資訊,而將陰謀論看得太認真的群眾,就會自我隔離,只看「正義傳媒」,導致徹底活於另一個平行時空。

    一些支持特朗普的資訊,都是中國來的;例如郭文貴的宣傳機器也深度介入,而且沒有陰謀論會完全虛假,裡面的確有真實材料,但推論卻是指向一層一層地將美國建制任何機構的公信力摧毀。在特朗普看不到的地方,很多人用這面旗幟和 Deep state 橫行的世界觀,招集了自己的私兵,實踐自己的利益議程。

    一旦私兵建起,特朗普就不再重要。最好衝突中死一點人、特朗普隨後被監禁,那樣就可以將之推為受害者的聖人,陰謀論的 narrative 就可以繼續說下去,美國的陰謀論家如 Alex Jones 等又可以繼續風山水起發大財,他們不是在乎特朗普政策上有甚麼好,而是當他是一個超大型 meme 來傳播,特氏的功用只是加大那個深不見底、無處不在的光明會的身影,卻無關其人其路線的政治前途。陰謀論家的利益在於世甲越鬼影幢幢,他們就越多話題越有得踢爆和被迫害。

    近日不少言論網絡,甚至指公事公辦的彭斯是深藏的戀童者、是 deep state 潛伏多年的臥底。很多人的精神很明顯已經出不了來。陰謀論在現實的運用本來是為了騙人,但最後騙著了自己。

    操盤者得到極廣闊戰略空間,可以捧著特朗普四處清算其他人,包括與特政權合作無間的官員。如此特朗普已經極為被動,因為他無法控制百萬群眾的成份,也不會知道他們平時是聽甚麼 Youtbue podcast,讀甚麼文章。特朗普迷信他用社交網絡就可以跟群眾直接溝通,但他不知道「侵言錄釋經學」早已運作經年,各種勢力都可以將他的片言隻語離奇詮釋,以符合自己的政治慾望,當中可以包括要清算保守派的政治對手。

    最終特朗普的支持者,可以被引導而真心實行了可以毀掉特朗普自己的政治行動。現場衝突時又一定有其他議程的人混入其中,真心支持者熱血上頭也不會輕易退縮,於是便一齊炮製出在政治上可能煮死特朗普自身的衝突。

    Move on 的後路被陰謀論阻塞了

    特朗普接引了民間一直流傳的陰謀論,據說也公開表示相信 Q 陰謀論。他的計算是,對其世界觀相信不疑的人就會忠誠於死鬥 deep state 的他。

    然而陰謀論是一隻快速適應和不斷演化的文化迷因,特朗普時區的陰謀論是溫和的、功利的,但在網絡和民間時區,就迅速發酵的下一批更新迭代的陰謀論,是更加甩皮甩骨和狂亂。

    特朗普不願打仗,他是近年來外交上「最和平」的,完全根據外交實利推進。他想用體制裡面的方法反擊,咬著選情被發現的各種問題,但支持者相信的事越來越誇張神怪。美國確是被中國侵蝕,但關注者永遠沒人理會,就彌漫著某些末日教派的色彩,群眾也越來越悲情,彷彿不願再起,不願 move on。有甚麼比起精神污染敵方更有效的政治謀略?

    集會的原設目標應該不會是宣佈發動軍事政變,因為國會山莊亂成一團,不用腦已經可以預計到時人人都會將矛頭指向特朗普。特朗普應該是期望群眾讀懂他的深意,要搞一個事前氣氛劍拔弩張的集會,但真實集會的時候只是和平進行,顯示他有群眾力量 — 向黨內其他仍在考慮的人極限施壓。

    最後當然是失敗,因為群眾是「自主」的,必定是像自走炮多一點。因為就算排除敵對派系進入假扮搞事的司徒華式陰謀論,真實的支持者也可能把事情搞砸。因為他們要來找真相,深覺自己是一場大規模不公選舉的受害人。

    號稱支持他的很多武裝民團,又是否分享同一個戰略目標?特朗普的支持又是去中心化,特朗普無法叫停所有人。即使他現在表示,時間到就會轉移權力,現在也由不得他了,民兵組織會顧全大局,還是不顧特朗普剩下的政治遺產幹到底,現在還是未知之數。

    多重現實的政治討論

    支持特政府政策而支持他,或者是因為自身對現實不滿而找到有改革氣象的特朗普,結果是相當不同,也成為兩種特朗普支持者。

    支持特政府政策,是在支持一條政策路線,特朗普沒了是挫折但並不是世界末日;但另一種卻是非特朗普不可,有些玩笑他們當了真,例如特朗普是天選之子、Deep State 最後一個不能腐化的人。

    中文圈支持特朗普的,水平有高也有低。例如有講法認為,為甚麼特朗普在位好,因為他敢帶著美國制衡中國,而實際上不是兵多錢多的美國首先犧牲利益去超前部署,官僚系統因為外交利益太深,也不會搞,確實搞脫鉤、再平衡最輕鬆的會是特朗普。美國不帶頭和強迫,其他弱國是不會跟隨,中國獨大的現況基本無法打破。
    這就是一個論述,他支持特朗普是因為通盤的理性考慮。然而也有很多人,是用另一種方式:太平天國式的神人敬拜、中國人式的皇帝崇拜,也有很多是傳統神佛的信仰者,以及郭文貴的中國聽眾和支持者。

    一開始是精密計算、謀求實利的世界觀/論述,或因傳播者自身的腐化,或接收者資質所限,而生出了很多劣種,有些是傳播者自己也真心信到百分百。在香港出現的種類,就像黃色經濟圈原意好,但執行起來,總免不了會有很多惡劣變體。選舉後遺症,鬧盟友、鬧自己人、不願 move on 、情緒發泄不出來、找代罪羔羊、以保護領袖的名義清君側,樣樣都有。美國姍姍來遲,卻是超大型再現。

    這是個訊息時代,訊息有巨大力量,也極難操作。特朗普政策對東亞世界是治本之法,但他被自己栽種的訊息吞噬,在國內吃了苦頭。反共是對的、壓抑極左也是對的,但純粹用陰謀論來動員機器,久而久之會令精兵變成垃圾兵。

    至於之後,美國建制可能就因為次此事件,搞個候選者委員會,由一班類似的人評定候選者不會搞出類似的事,否則就 DQ;特朗普會屈服,他的支持者可能會說,特朗普已被 Deep State 腐化;網絡巨頭也會對從政者實施更嚴厲的言論審查;主流傳媒就更覺得自己為了維護體制,要將封殺力升級。因為網絡訊息的動亂因子已經被發現。

    太入迷陰謀論而消解了真相的概念,極端情況就是意見紛芸不止,溝通不能。疫情是假的、戴口罩無用的疫情陰謀論,全世界都有人信到十足,反正他們信了。

    夢與非夢的混沌交媾

    相信光明會戰無不勝的結果,就是剝奪個體的意志,因為那種 narrative 的盡頭就是凡人沒可能逃出光明會的控制,現實上只會帶來政治反抗的消沉抑鬱。俄羅斯熱衷搞陰謀論,搞訊息工廠日夜向外廣播,因為西方的混亂和衰弱,是其議價力的來源。當然美國建制對特朗普的各種打擊、文化馬克思主義的引入、權貴與中國的特殊關係,亦是事實,自然也為另一邊的過激反應提供合理性。特朗普不是保守派的無條件奉獻者,保守派的大範圍甩皮甩骨化才是最大傷害。一旦這一邊對另一面失去有效制衡,自由派將更加失控和走樣。

    Narrative 一旦生根,就不會輕易改變。由其是網絡打碎了資訊發佈的壟斷,上世紀的社會工程學,應付不到現在的情況。「封禁異常訊息 / 人口」會是下一步,奧威爾式社會改革會慢慢推行,最後言論自由是有的,但不能影響到政治穩定;選舉由神聖事務,變成國家安全隱患,因為一談是否出問題,一邊要查,一邊不肯,可以引致動亂。接下來就會慢慢收緊自由。會有極左又乘機以「曾支持特朗普」清算其他人。美國將越來越像中國。

    這一役之後,苦大仇深的人更加苦大仇深,鐵鏽帶的幸福又明顯不是權貴會改善。以前共和黨和民主黨互不同意但在私下好老友,是同一個上流社會。床頭打架都會床尾和,這被叫作共識政治和君子政治 — 大概我們已見到那朵明日的黃花了。

  • 滅世純原意思 在 listento tikc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1-27 22:51:53

    "一蓮托生" 原意是死後在極樂世界裡會在同一朵蓮花上投胎轉世,這是來自日本淨土宗的思想。
    引申義就是無論生死都在一起,接受相同的命運。
    "一起歡愉,也要一起接受報應。"

    在緊縛的伴侶之間有着一種很深的信認感,彼此關心,絶不會因為緊縛而傷害對方,而一同沉浸在緊縛的樂趣中。

    一蓮托生 Lotus Takumi
    曲:Bert
    詞:陳心遙
    編:Jimmy Fung
    監:Bert
    唱:迪子 featuring Bert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你要無上歡悅無量不絕的繾綣
    我卻要窒息於你髮端
    當思想都交給你手控制
    感官攀上了天梯
    身躺進鐵軌

    我要承受終極塵念侵蝕的苦痛
    你也會被鎖在我太空
    細聽長夜某雙夏蟬狂熱的嘶叫
    焉知剎那壽命難度破曉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終於你亦連累我 在蓮花瓣上惹禍
    終於我亦淪落到引誘你 成為墮進火舌的修羅
    但若貪戀我 是你上世宿命
    祝你冥頑不靈

    你有纏住腕脈維繫親密的手扣
    我暗放地氈下有匕首
    你那純白襯衣泛紅 如唇印也像血跡
    一起創造籠牢 名字叫做
    靈慾合一的戀愛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終於你亦連累我 在蓮花瓣上惹禍
    終於我亦淪落到引誘你 成為墮進火舌的修羅
    活在所多瑪 是最美好的錯

    當報應很遙遠
    而這極樂 卻眼前近
    全因那鏡花水月太動人
    詛咒不會完結
    到天誅地滅 人就算
    輪迴再生 逆轉了性別
    答應仍愛得要轟烈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原是恨與愛的總和)
    終於你亦連累我 在蓮花瓣上惹禍
    終於我亦明白碰見你 原是上世恩怨的總和
    但若依戀你 是我現世宿命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准我悸動不停 (終於覺悟從沒法 斷因果)

    All vocals recorded at Studio Moment by Bert
    Chorus arranged by Bert, performed by Bert
    Strings arranged by 孔奕佳, recorded at Takumi Works by Anthony Cheng
    1st Violin: Leslie Moonsun Ryang
    2nd Violin: Gallant Ho
    Viola: Kaori Wilson
    Cello: Richard Bamping
    Additional Programming by Bert & 蘇道哲
    Mixed by Kelly C.

    訂閱 Listen to Tik Chi: https://goo.gl/aG3Hw2
    OR
    訂閱 迪子: https://goo.gl/aG3Hw2

    →下載及收聽更多 迪子 歌曲:
    YouTube: https://youtu.be/YsX_sr0zCaY
    iTunes: https://itun.es/hk/4HkFhb
    Spotify:
    JOOX:
    KKBOX: http://kkbox.fm/ZSFqDD

    迪子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totikch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ikchi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tikch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