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溫控手沖壺比較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溫控手沖壺比較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g29186280 (神之軌跡)看板Coffee標題Re: [器材] 泰摩溫控手沖時間Tue J...
溫控手沖壺比較 在 黃 銘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52:36
疫情期間,不少手上的待辦事項都延宕了。那種感覺,像打羽球時陣陣大風襲來,所有事情如球一般,懸置在空中飄忽,無法預測落點。難以預期的生活,心煩難免。 在家這段期間,開始練習沖煮/調製咖啡飲品。這才知道,在過程當中,無論是粉的粗細、水溫、水量、比例、時間,都需要精準掌握。只要在其中某個細節差了一些些...
※ 引述《zhan00607 (捲毛)》之銘言:
: 目前使用的是driver細嘴手沖壺,家裡的熱水器即使剛加熱完也是只有90度,前幾天看
到
: 某YT獨賣泰摩溫控手沖的台灣特別版(110v)而且此款有細嘴及鶴嘴兩個款式,功率記
得
: 是1000W,因為已經有一個細嘴壺,所以對鶴嘴壺很感興趣而且價格也比F牌、B牌親民
一
: 些,不知道版友有沒有人對此款有興趣或是已經預購的,歡迎留言討論!
110.6.4 更新fellow壺做工
以下為我手上的fellow壺,購自今年文博會fellow台灣總代理大特價促銷期間
https://i.imgur.com/wHKNUab.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wHKNUabl.jpg?e=1739603582&s=v8HU_fR5frjK4RGr6xf6Pw)
不代表所有fellow壺的做工和品質都可能和我相同,可能僅為個案
而且僅分享品項並未針對特定廠商的產品做工好壞做出評論,在於與同好分享交換使用經
驗與心得
https://i.imgur.com/DGaVJ66.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DGaVJ66l.jpg?e=1739645936&s=yoUNNWxcpFH_tIiJXjK0vA)
https://i.imgur.com/8eJFI9D.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8eJFI9Dl.jpg?e=1739629903&s=NOiihYc17G4j11iYWhsCoA)
仔細看可發現左上角處有缺口
但完全不影響使用和出水穩定度,單純美觀問題
https://i.imgur.com/TQU0A8A.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TQU0A8Al.jpg?e=1739642834&s=syy-GFR1rEOK3DCPLV3AxA)
我的壺頸在到手時,此處的漆面比較淡,以至於有黑色的部分並未吃到白漆
推測有可能是噴塗不均勻的問題
https://i.imgur.com/rPs9kUm.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rPs9kUml.jpg?e=1739599013&s=N7Ctmec1Qwd16HZE0iY01Q)
F家獨特的壺嘴設計,真的很優質的小水體驗
https://i.imgur.com/y83VMF2.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y83VMF2l.jpg?e=1739649843&s=TngoNV0VW2rjWCzrmf3SNg)
https://i.imgur.com/fdvuiBB.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fdvuiBBl.jpg?e=1739636634&s=gpYrSXgoG4RQLtowKDTw6w)
先前所提到的斑塊,從文博會購入至今即產生
曾懷疑是否為水質問題,但若為水質問題,應當整個壺底都會有不均勻散布的斑塊
這個只出現在特定圓弧區域、呈現特定形狀
但同樣是美觀問題,完全不影響使用
https://i.imgur.com/sR2WYTa.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sR2WYTal.jpg?e=1739634478&s=3_Mpzm41Q6X58CHPz9cfcw)
https://i.imgur.com/xFwiDMn.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xFwiDMnl.jpg?e=1739644953&s=BYBcJoeJRDO9vYWgf--sSw)
https://i.imgur.com/V6AcUtZ.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V6AcUtZl.jpg?e=1739652621&s=g0w5uzYyD89EoaKdtvCYBw)
fellow壺出水量小的設計原理
在於底部的一圈凹槽,讓水流先進入凹槽後
再由開在壺底的檔水片孔洞進入壺嘴
擋水片做工可以比較泰摩產品,孰優孰劣個人不下定義,畢竟我對於流體力學也沒有研究
但孔較大 孔數少 孔距高
像一般水壺的擋水片
https://i.imgur.com/KZFWjcg.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KZFWjcgl.jpg?e=1739647994&s=V4tabb3N4CP13wOgtkGEIA)
壺把於壺身內側的焊道
似為4處點焊
https://i.imgur.com/I7Vn17J.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I7Vn17Jl.jpg?e=1739606918&s=l_3Ci8IKw8LlZ3bh7xOsQw)
壺蓋出氣孔,最奇葩的設計
使用者用手去把蓋子拿起來時
100度C水蒸汽的出氣孔,直接正對使用者的手指
因此拿取時,請注意此處不要被燙到
https://i.imgur.com/iLtGBXG.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iLtGBXGl.jpg?e=1739651899&s=Fz6paReyB7Ze65JFDKypQg)
https://i.imgur.com/7vZwfUb.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7vZwfUbl.jpg?e=1739596875&s=i_JVIahbY0veuxG5TgRb9g)
https://i.imgur.com/rW2u4fp.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rW2u4fpl.jpg?e=1739605960&s=ueZRWuGokEVdlATXNOySjw)
壺蓋固定方式,將鐵片中央割一道後再焊起,形成凸緣,共有四處
但啟閉的手感,個人認為真的差強人意
https://i.imgur.com/a2DPVkJ.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a2DPVkJl.jpg?e=1739646418&s=8skRD10C3RqjsBeoy1_i_Q)
壺底加熱導電線鐵片圈
僅最外圈為黃銅,中央3圈以顏色觀看,似乎為鐵或不鏽鋼等非銅質製品
且較薄
以下對比泰摩的產品:
https://i.imgur.com/XLdyjsw.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XLdyjswl.jpg?e=1739594997&s=xvBngZ0meFGAOacHoizjVw)
https://i.imgur.com/PaYHFdy.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PaYHFdyl.jpg?e=1739598247&s=laCIIS1MjbgLEKA3ihnBwA)
泰摩導電線圈外觀上較厚實,以顏色判斷可能為黃銅以及紅銅製品
銅的導電係數較低,電能傳導的效率可能會較好
同樣是小地方看廠商用不用心,尤其是非外觀的部分
最後結語心得:
個人認為,如果以4、5千元的價位來說
Fellow壺會讓我覺得價格實在偏高
加上使用的手感、外觀質感、品質等
都讓我對這個曾經眾人稱讚的神壺,感到有一些失望
摒除泰摩為中國製品、中國廠商,我事實上也存有一些產地情節
但在設計上,各位也可以看到這兩隻壺基本上是兩種產品
不論是出水結構、壺嘴設計、外觀等
都非常的不一樣,因此並沒有誰抄誰的問題
我想,如果能把fellow的壺頸砍下來
焊在泰摩的身體上
或許就變成完美產品了呢
================================
110.06.03更新圖片
前篇文章有人想要看壺嘴做工
我先拍手上泰摩的細嘴壺給各位看
有人提到毛邊沒磨除等,或許是我的標準比較寬,但我覺得以人民幣399元的品質來說,
真的是沒什麼好挑剔的了(我在雙11的購入價格)
但目前如果以台灣的售價來說
就不知道各位是如何評論這樣的標準了
https://i.imgur.com/82ruFRE.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82ruFREl.jpg?e=1739596586&s=cZKox7QSU0PnOf-XWGAzFg)
https://i.imgur.com/Vwj0Nzx.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Vwj0Nzxl.jpg?e=1739623119&s=JOqqIg-RYcfWnOs6v9h-kQ)
https://i.imgur.com/MVT1Mqv.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MVT1Mqvl.jpg?e=1739623800&s=jlxb8WzJdVVnFi8NpPIDLg)
https://i.imgur.com/z8vdaWN.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z8vdaWNl.jpg?e=1739644230&s=u2_wlR8x8RyP4EnK50NwtQ)
然後內部的鏡面底座,幾乎每天用了半年多,仍然可以清晰看到有人在打招呼
https://i.imgur.com/oN1172Q.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oN1172Ql.jpg?e=1739593921&s=Fr4tS89K-6dbzBk_aSIOvQ)
內部的擋水片,是由一片不鏽鋼金屬
沖壓孔洞後點焊上
網孔非常的密,間距做的很小,很細緻
從小地方就可以知道廠商用不用心,因為檔水片做在壺內側,對於外觀吸引消費者購買完
全沒幫助,廠商大可隨便亂作一通
https://i.imgur.com/2OYWUpI.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2OYWUpIl.jpg?e=1739624849&s=eN9epHxUHdnGIbKiv5Bxeg)
排氣孔很有意思設計
將排氣孔做在壺身側邊
使用者在拿起壺蓋的同時,就不會被蒸氣給燙傷
這和Fellow把排氣孔做在壺蓋上完全不同
https://i.imgur.com/GxsAf89.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GxsAf89l.jpg?e=1739622320&s=Se6Jb1_BiyakG6zEkiC6VA)
==============================
人在公司手邊沒壺,回家後有需要再補圖給各位,僅就粗淺使用經驗描述
個人泰摩細嘴600ml 白/ fellow 600ml 白兩隻溫控壺都有
泰摩是從中國淘來的220v悲慘版本(用110v的電壓只能燒到95度)
以下就壺嘴設計和出水特性等非加熱性能比較
泰摩的細嘴可說是可圈可點,在小水方面控制得很好
壺內同樣有檔水片抑制水流,在繞圈時候的穩定性難以想像是這個價位的
但fellow的小水穩定性,在使用者不需要留意控制的情況下,仍然是優於泰摩
沖煮出水部分
而出大水則是兩者差異,fellow的壺嘴設計在加大傾斜角度時,出水量有被限制住的感受
因此無法靈敏的出大水,這點版上也有先進有類似感想
泰磨細嘴加大傾斜角度,水流量很跟手,我認為比fellow的好控制
可以給到瞬間的穿透力,尤其在需要穿透粉層的時候
但如果是用普麗珠等類似減低沖煮難度的顆粒凸起產品,則fellow的反而比較適合
重心部分,fellow是阿拉丁神燈設計,平拿時整體重心在底下,出水斜拿時重心不會跑動
而泰摩產品則需要比較留神,須雙手用另一隻手扶住上蓋控水才能達到穩定,這點除了重
心
杯蓋部分,泰摩杯蓋開啟關閉壺蓋設計優質,緊度適中,採用矽膠環設計,不會容易燙到
而fellow的反人類壺蓋,採用鐵片凸點卡住壺身設計,會讓你在想嘗試打開那很緊的壺蓋
時
最後,壺底內側鏡面,我的fellow製品在今年文博會購買,已經出現一圈不明半月型點狀
斑
而泰摩產品去年雙11購入後,每個禮拜都使用至上個月,往內望壺底內側鏡片依然可以照
到我的菌容
壺底鏡面為鍍層、材質和拋光用不用心的表現,因為直接和底部加熱管接觸,冷冷熱熱最
考驗材質
雖然不影響功能,但內心多少會有一些疙瘩,畢竟兩者價格有一段差距,且也不排除為個
案
結論:
這兩隻壺各有優點和缺點,都會讓人想把它出掉主用另外一隻的同時
卻又想到它的優點,認為難割難捨
所以,兩隻都買,就沒有煩惱了
用了溫控,你就回不去了,差那3-5度,真的是差一個世界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24.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22538940.A.0E8.html
※ 編輯: g29186280 (223.136.158.220 臺灣), 06/01/2021 17:20:50
1. 最高溫度只能燒到95度,實際可到達溫度會比設定的面板溫度低5度,例如設定100度
,溫度達到95度時,溫控壺的保險就會自動跳開,溫度無法再度上升
2. 從室溫燒到額定溫度,時間會非常久,例如從25度燒到95度,費時約10分鐘,電壓正
常的話只要3分鐘
因此我使用時,都把它當作「保溫壺」
先從熱水壺中壓熱水進去,將溫度設定在97度,就會到達我的需求溫度92度
※ 編輯: g29186280 (114.136.213.58 臺灣), 06/03/2021 14:30:35
晚點返家分享fellow的做工
※ 編輯: g29186280 (114.136.213.58 臺灣), 06/03/2021 15:50:43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pxRnwVRl.jpg?e=1739647821&s=mMz7QjOmGHc0SedhYGB4fw)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LFomErrl.jpg?e=1739638133&s=ljOjik2S7_e5bwQZiEJ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