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各種淨零排放路徑研究告訴我們甚麼?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隨著各國和地方政府陸續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和過度目標,相關的轉型路徑在近期也成為顯學;底下我們介紹德國的一份相關報告,讓大家簡單瞭解這樣的轉型會需要哪些政策、而轉型的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獨家贊助播出。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是由一群關心智慧運輸與能源應用各界專業人士組成,致力將友好環境及自然共生的理念導入智慧交通中,推動智能、永續的美好生活願景。 現在就到協會官網和粉專,了解更多豐富的電動車資訊,以及氣候變遷的討論吧! 👉 官方網站:http...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0:54:20

【凱鈞有食力】植物奶飲領健康潮流!與傳統鮮奶有何差異?有什麼注意事項?14大指標植物乳品優選就在這! 隨著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現象頻傳,提倡低碳環保與蔬食生活之風潮席捲全球,而訴求健康取向的「植物奶」,也順勢成了的飲品中的大明星!那植物奶是什麼呢?和動物性的鮮奶有何差異?飲用植物奶需要注意哪些事...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Hana 漢娜??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14:17:44

有人跟我一樣超愛吃水餃的嗎? 因為我爺爺是外省人,從小就是吃麵食餃子長大的🤣 所以超愛餃子類料理,但後來開始健身之後,才知道原來水餃的熱量ㄧ顆平均約50-70卡,如果一餐吃12顆,就約700-800卡,其實蠻驚人的。 因為市售水餃大部分絞肉都是肥瘦參半,才會多汁好吃,那相對也會吃進較多的熱量! 但不...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 政大 | 科系職涯訪談 | 個人成長 | IG經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6:04:35

我們一定要吃肉嗎? 改吃素一天可以省下近2000公升的水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有多嚴重? 文章很長 但圖片一定要看! 我知道這個議題分享在我的帳號蠻跳tone的,不過我認為環境議題為人人之事,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帶給這個環境微小的改變。 其實這個議題可以從很多面向來探討,包含對環境造成的...

  •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8 08:10:12
    有 19 人按讚

    近期各種淨零排放路徑研究告訴我們甚麼?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隨著各國和地方政府陸續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和過度目標,相關的轉型路徑在近期也成為顯學;底下我們介紹德國的一份相關報告,讓大家簡單瞭解這樣的轉型會需要哪些政策、而轉型的路徑大致上又是如何。

    節能、綠能、氫能:淨零排放目標達成的三大支柱

    德國能源轉型智庫Agora Energiewende近日發布的報告《Towards a Climate-Neutral Germany》旨在闡明德國如何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氣候中和。報告中提到底下三個步驟,以讓德國在2050年達成此目標:

    步驟一:2030年時,較199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5%(目前德國法定目標為55%)。

    步驟二:2050年時,較199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95%。

    步驟三:利用負碳排技術,中和掉剩餘5%的溫室氣體排放。

    同時,報告也提及轉型過程最重要的三個支柱:

    支柱一:能源效率的提升,以減少初級和最終能耗。初級能耗的減少將大部分來自於使用綠能和各部門的電力化,最終能耗的減少則主要來自於建築部門和運輸部門的汰舊換新。

    支柱二:綠能和電力化。在2030年,德國的綠能佔電力比例應該達到70%(目前政策目標為65%)、並達成非核無煤;到了2050年,德國所有電力應該都由綠能提供,其中將近9成為綠能直接供電、7%為使用綠色氫氣的燃氣機組、5%為儲存之電能或進口電力。

    支柱三:發展綠色氫氣產業鏈,以做為能源載體和工業原料。大部分的綠色氫氣將用於電力系統的長期儲能用,但綠色氫氣在綠色煉鋼和綠色石化業中也會有不可取代的角色;船運或空運等較難電力化的長程運輸載具,亦會需要以綠色氫氣為基礎合成的燃料。

    負碳排技術在淨零排放路徑中的必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就像許多淨零碳排的研究,Agora Energiewende這篇研究也提出負碳排技術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某些溫室氣體排放來源(肥料、畜牧、水泥等)是幾乎無法減排的,其量級如果無法透過增加自然碳匯或強化既有自然碳匯來中和,工業導向的負碳排技術仍屬必要。這包括生質能搭配碳捕捉、直接空氣碳捕捉、以二氧化碳製成綠色碳氫化合物等等措施。

    一般的碳捕捉會需要一定的儲存空間(開採過的油氣田等地質合適場域),以二氧化碳製成綠色碳氫化合物則須搭配完整的循環經濟、增加塑膠等原料的回收率,以確保這樣的措施具有時效足夠的固碳效果。

    淨零(碳)排放研究有助於擴展政策對話空間

    淨零(碳)排放研究,對於已經做出相關宣示的政府(中國、南韓、日本、歐盟)來說,是落實目標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對於尚未提出淨零(碳)排放轉型目標的國家(如台灣)而言,淨零(碳)排放研究可以擴展政策討論時的對話空間,讓過去被視為不可行、難登大雅之堂的目標,變成政府相關官員不得不面對的主題。

    近期,台灣有環團與學界開始討論淨零碳排目標與轉型路徑,也有相關學術研究顯示以台灣的發展脈絡,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雖有挑戰性、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台灣能不能成為繼中日韓以後東亞地區另一個宣示淨零(碳)排放目標的國家,或許就快接曉。

    注:淨零碳排目標和淨零排放的差異在於,淨零碳排目標只針對二氧化碳排放做中和(故又名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則考慮所有溫室氣體(故又名氣候中和、溫室氣體中和)

  •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18 12:35:12
    有 38 人按讚

    今天很歡喜地跟大家分享一些非常有代表性,意義重大的全球各國能源轉型的最新實際成果以及前景、趨勢預測分析圖表。 <3

    What’s Behind the World’s Biggest Climate Victory? Capitalism (09/16/2019 Bloomberg)

    ★ 部分節譯:

    Solar and Wind Take Off as Coal Fades Away
    當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急起直追,燃煤發電開始黯然退場中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rivate coal company sat before a group of U.S. lawmakers who wanted to know whether the fuel had a future. He didn’t hesitate. “Coal,” he said, “is the future.”

    全世界最大的私有採煤公司的執行長,在美國國會面對一群國會議員質問有關燃煤發電是否還有將來的提問時,煤業執行長毫不猶豫地回答:“燃煤發電才是未來的主流。”

    It was 2010. Coal supplied nearly half of America’s power, the executive testified, and was growing more than 1.5 times faster than oil, natural gas, nuclear and renewables combined. Global demand was on pace to rise 53% within two decades. And renewable energy? Not an option. “Wind and solar comprise just 1% of today’s U.S. energy mix,” Gregory Boyce, then the chief executive of Peabody Energy Corp., told the members of Congress. “It is unrealistic to suggest that renewables could replace conventional baseload fuels.”

    那是2010的事情了。這位煤業執行長繼續指出,當時燃煤發電幾乎佔了全美電力供應量的一半佔比,而且燃煤發電廠在電力市場的市佔率成長之快,超過燃油發電、燃氣發電,核能發電以及再生能源發電加總起來的1.5倍。當時的預測為,在未來的二十年間全球對於煤炭的需求量,將比2010年時期成長53%。

    那麼再生能源發電呢?這位煤業集團的執行長,Peabody 能源集團的 Gregory Boyce 直接了當的告訴這群國會議員,再生能源不是可行的選項。當時 Gregory Boyce 的理由是:“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加總起來的發電量,(當時)只佔全美電力供應量的區區1%佔比。“ Gregory Boyce 對國會議員表示 ”他認為再生能源可以取代傳統基載電力的燃料是不切實際的看法。“

    Not quite. This April,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renewable energy supplied more power to America’s grid than coal—the clearest sign yet that solar and wind can now go head-to-head with fossil fuels. In two-thirds of the world, they’ve become the cheapest forms of power.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到了今年的四月份(2019),美國再生能源併網的發電量已經在史上第一次的超越了燃煤發電的發電量了 -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顯示太陽能光電和風力發電已經能夠在市場上跟化石能源發電一決勝負的最清楚的一個跡象。在全球其他三分之二的地區,再生能源也已經成為最便宜的發電型態。

    Solar and wind will power half the globe by 2050, based on BloombergNEF forecasts. By that time, coal and nuclear will have all but disappeared in the U.S., forced out by cheaper renewables and natural gas.

    根據專門追中研究全球能源產業趨勢的 BNEF (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機構)所做的預測,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在2050年的時候,將可供應全球一半的電力需求量。到時候,因為不敵更加便宜經濟的各種再生能源發電與燃氣發電的強力競爭,使得燃煤發電與核能發電在美國電業市場幾近消失殆盡。

    Solar and Wind Take Off as Coal Fades Away
    當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急起直追,燃煤發電開始黯然退場中

    The market triumph of renewable energy marks the biggest victory yet in the fight against global warming. Solar and wind are proliferating not because of moral do-gooders but because they’re now the most profitable part of the power business in most of the world. An industry that once relied on heavy subsidies and was propped up by government mandates is now increasingly standing on its own.

    再生能源在市場上的勝利標示了全球在對抗全球暖化的努力中一項最大的勝利。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在全球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的擴增,其最主要因素,並不是因為環保、道德人士的善心義舉所致,而是因為再生能源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絕大多數地區的電力產業中最為有利可圖的市場機制所導致的。這個早期一度依賴政府補貼以及政策強制規定支撐的新興產業,目前已經越來越可以憑藉自身的競爭力在市場中展現競爭力。

    As a recent United Nations report put it: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is “looking all grown up.”

    正如一份聯合國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的:“再生能源部門看起來正在全面成長中。”

    In the effort to slow climate change, the energy sector matter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the world’s biggest source of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In the U.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1970s, this is no longer the case. Since 2016, American power plants have given off less carbon dioxide than the nation’s transportation sector, where oil continues to dominate. The turnabout owes a lot to cheap and cleaner-burning natural gas, but wind and solar farm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在我們減緩氣候變遷的努力中,能源部門事關重大。電力生產在傳統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各種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來源。在美國來說,自從1970年代以來,目前是第一次出現電力生產已經不再是全美最大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的狀況。

    自從2016年開始,美國的電力部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比仍然高度仰賴石油為燃料的交通運輸部門來得少了。這樣的轉變,在相當程度上歸因於大量便宜而且燃燒排放更加乾淨的天然瓦斯發電,但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Solar, wind and hydropower resources combined generate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electricity. In China and India that share will surpass 60% by 2050, BNEF estimates show, and Europe will top 90%.

    太陽能、風力以及水力這三項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加總起來佔了全球電力需求的超過25%佔比。在BNEF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在中國和印度,這三項再生能源發電量的佔比到了2050年將超過60%,而在歐洲將達到90%佔比。

    Renewable energy won’t save the world on its own. Power generation accounts for about a quarter of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U.S. The rest comes mainly from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homes and businesses.

    光靠再生能源無法完成拯救全世界的任務。電力生產佔了美國排放溫室效應氣體到大氣環境中的四分之一的排放量,其餘的排放量主要來自交通運輸,工業製程,農業生產,以及住宅與工商業的冷暖氣空調耗能。

    Those sectors will need to match the sweep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more efficient manufacturing that have slashed the costs of solar and wind power. Battery prices have fallen 84% in less than a decade. Cheaper parts are what have made solar and wind more economical to build than coal and gas plants across two-thirds of the world. Five years ago, by BNEF’s count, this was virtually nowhere.

    上述所提的其餘這些部門勢必也將需要做出類似與光電與風電因為大幅技術進步以及更加有效的製程,導致的成本下降的進展,例如儲能電池在過去不到十年當中,價格就已經下滑了84%。

    越來越便宜的組件是促成目前在全世界三分之二地區中,蓋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比起蓋燃煤發電與燃氣發電更加經濟可行的一大主因。光是在五年之前,就連BNEF自己的研究預測,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現今卻都全部發生了)。

    Low costs sparked a clean-power frenzy that has quadrupled global renewable energy capacity to 1,650 gigawatts within the past nine years—more than every power plant in the U.S. combined. From Western Europe to China, solar and wind are beating out fossil-fuel plants without subsidies. Some projects are ditching long-term contracts altogether, relying instead on exotic hedges.

    成本下滑激發了全球再生能源發電的開發熱潮,在過去九年之間,全球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就激增了四倍之多,目前達到1,650GW的規模 - 這個規模比美國境內所有發電廠的裝置容量加總起來還要多。

    從西歐到中國,太陽能光電與風力發電都已經可以無需貼補就能在市場上擊敗化石燃料發電廠。有些新的再生能源電廠開發計畫還根本就捨去簽訂長期購電合約的模式,轉而採用複雜的財務避險操作來營運。

    In the U.S., natural gas remains king of the power mix, accounting for about 40% of the nation’s electricity. But renewable energy’s share is quickly climbing, reaching 25% earlier this year.

    在美國,天然氣發電仍然在電力組合佔比中稱王,佔了大約40%的全國電力佔比,但是再生能源發電正急起直追,佔比大幅提升,今年初的時候已經站上了25%佔比的關卡了。

    In a sign of where things are headed, solar installers and wind technicians are the two fastest-growing professions in the U.S. Solar now employs more people than any other power source. Wind supports almost as many jobs as gas.

    在這種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太陽能光電安裝技師以及風力維運技師是全美成長最快速的兩種專業職位。太陽能光電產業目前的僱用人數已經超越其他所有發電型態產業所雇用的總人數,而風力發電的就職人數大約跟燃氣發電所雇用的人數相當。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見原文。

    原始資料來源:
    Can Renewable Energy Power the World (09/16/2019 Bloomberg)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9-can-renewable-energy-power-the-world/

  • 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2-07 15:43:44
    有 172 人按讚


    打開巴黎氣候大會周邊會議節目表,或穿梭在各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場區之中,很容易就會注意到一件事: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毫無疑問是本次會議最夯的焦點之一。

    事實上,能源部門不只是全球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最大宗(高於75%),也是大多數國家首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換言之,不管巴黎氣候大會最後會遞出何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設定多高的減碳目標,轉型低碳的清潔能源幾乎將是每個國家的必修課題。

    到底能源轉型要怎麼轉?又要轉到哪裡去?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國際總部(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全球跨界再生能源聯盟 REN21 等多個國際及在地組織和智庫,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最佳的答案:100% 再生能源運動。

    當然,每個國家的國情、現實條件不同,100% 再生能源的藍圖必須量身訂做,無法規格化。因此,世界未來委員會與其他研究組織也在氣候變遷大會周邊會議上發表澳洲、英國、法國、丹麥等國家邁向100% 再生能源的藍圖報告,用實際的科技與模型分析,擘劃這條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未來之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