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07的網紅李基銘的影音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7-23影音檔 馬偕衛教安寧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9jVIooqb6G2aamz1bCXPg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介紹 訪問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
-
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7-23 20:58:12本集主題:「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介紹
訪問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的淚光中,帶著無憾。
➤關於安寧這件事,我們真的了解多少?
病人嘆──「還有幾個明天,可以活下去?」、「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
家屬問──「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為什麼他離去,我反而感到輕鬆?」
馬偕安寧團隊──醫護社心靈全員集結,以愛相伴。
這本書帶你重整對於安寧照護的正確觀念,
醫療雖有侷限,但關懷的意念與行動卻不受限,
真正落實善終與善別。
➤日常伴行,醫護社心靈的六全守護
安然度人生 語焉憶過往
寧靜智慧心 愛慈共守望
日日月月明 時時刻刻亮
常長伴幽谷 光照情留芳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暖心紀實,每一個病人與家屬,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終與善別」!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也能共同創造豐富感動的亮光。
我們的日常就是如此,而這日常就是「愛」。
策劃者簡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總策劃
馬偕紀念醫院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紀念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跟隨耶穌基督腳跡,以「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社、靈全人之醫治,達成醫療傳道」為宗旨,進行各項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與傳道等工作,並為台灣引進許多醫療專業新知與提供醫療服務及設施。Hospice是指心靈的驛站,馬偕安寧秉持此初衷,愛人如己,陪病人與家屬一起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1988年9月10日,正式成立安寧病房籌備小組。1990年2月,淡水分院設立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3月13日正式開幕,共有18床,以「五全照顧」為理念,提供完整的臨終照顧。
1992年,馬偕安寧療護從病房推廣到居家服務。1996年8月1日籌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為一級臨床醫療單位,並預備興建獨棟安寧療護大樓。1998年「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大樓落成,至2000年安寧病房總床數63床,當時與St. Christopher Hospice床數相同,並列世界最大的安寧療護單位。2005年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小組團隊。2009年9月率先呼應衛生署與健保局的政策,新增八類疾病末期病人可以入住安寧病房與獲得居家安寧照護服務,這是自2003年本中心將神經運動元疾病納入安寧療護後的一大進展。2014年7月,進一步發展心理與靈性照顧,從「五全照顧」擴展至「六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全心」,期望提高及深化安寧療護的照顧層次。
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7-23影音檔
馬偕衛教安寧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9jVIooqb6G2aamz1bCXPg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介紹
訪問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的淚光中,帶著無憾。
➤關於安寧這件事,我們真的了解多少?
病人嘆──「還有幾個明天,可以活下去?」、「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
家屬問──「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為什麼他離去,我反而感到輕鬆?」
馬偕安寧團隊──醫護社心靈全員集結,以愛相伴。
這本書帶你重整對於安寧照護的正確觀念,
醫療雖有侷限,但關懷的意念與行動卻不受限,
真正落實善終與善別。
➤日常伴行,醫護社心靈的六全守護
安然度人生 語焉憶過往
寧靜智慧心 愛慈共守望
日日月月明 時時刻刻亮
常長伴幽谷 光照情留芳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暖心紀實,每一個病人與家屬,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終與善別」!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也能共同創造豐富感動的亮光。
我們的日常就是如此,而這日常就是「愛」。
策劃者簡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總策劃
馬偕紀念醫院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紀念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跟隨耶穌基督腳跡,以「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社、靈全人之醫治,達成醫療傳道」為宗旨,進行各項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與傳道等工作,並為台灣引進許多醫療專業新知與提供醫療服務及設施。Hospice是指心靈的驛站,馬偕安寧秉持此初衷,愛人如己,陪病人與家屬一起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1988年9月10日,正式成立安寧病房籌備小組。1990年2月,淡水分院設立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3月13日正式開幕,共有18床,以「五全照顧」為理念,提供完整的臨終照顧。
1992年,馬偕安寧療護從病房推廣到居家服務。1996年8月1日籌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為一級臨床醫療單位,並預備興建獨棟安寧療護大樓。1998年「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大樓落成,至2000年安寧病房總床數63床,當時與St. Christopher Hospice床數相同,並列世界最大的安寧療護單位。2005年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小組團隊。2009年9月率先呼應衛生署與健保局的政策,新增八類疾病末期病人可以入住安寧病房與獲得居家安寧照護服務,這是自2003年本中心將神經運動元疾病納入安寧療護後的一大進展。2014年7月,進一步發展心理與靈性照顧,從「五全照顧」擴展至「六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全心」,期望提高及深化安寧療護的照顧層次。
淡水馬偕醫院醫師介紹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快訊] 蔡逸群醫師關於纖維角化瘤手術後之統計分析論文,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刊登!
----
💡 最超值的上課方式
新思惟的小班工作坊 CP 值最高的部分,就是帶著手上卡關、且重要的任務來上課。因為卡關,不用特別思考就可以問出滿滿的問題,時間一點也不浪費(摸蛤仔兼洗褲);而且作業上傳新思惟之友時,常會有熱心校友提供寶貴意見,更是意外的收穫。
💡 課堂中實用的部分
吳昭慶醫師在課堂中,把每一個段落該寫的重點都用範例論文詳細說明。因此最佳應用方法就是把吳醫師上課所提,一一對應到我自己的草稿去作修改,立馬變成邏輯清楚、不拖泥帶水的論文。
校長則介紹如何與 reviewer 攻防,相當精采。強烈建議在校長講解時,快速拍下投影片,有些字句修改一下、就超好用。
💡 課程亮點
吳醫師教我們以 3-ations 來思考研究主題,對未來很有幫助。因為手上文章過關後,下一篇呢?永遠都會有老師提供素材嗎?進一步還有心理層面的為何而寫,或許是為了升等、為了考專科,但這些都不是可以支持很久的答案。
Innovation、Indication、Complication 是我們埋首於繁忙臨床工作的指引燈,也能為研究賦予意義。以這篇纖維角化瘤文章為例,老師從臨床工作中發現有些病人的病灶並不是出現在手腳指(digit)的位置,所以請我作個整理,看看有沒有機會發表。
💡 投稿就是被退稿的開始
我透過醫院的病理資料庫發現台北淡水馬偕有 99 個 cases,而 PubMed 上最大的一篇 series 是 1985 年發表在 JAAD 的 50 cases,後面都是小型 case report。
一開始我還在想,哇!我的 sample size 是他的兩倍耶,那真的可以來整理一下。於是我著手整理個案,並發現約有 20% 病灶位於 non-digit area。接著匯入新竹分院的個案,最後總共有 124 cases。但投稿之後呢?之後就是被退稿的開始……
💡 從審閱者及讀者角度進行反思
回想事前準備工作及撰寫文章過程,我花了非常多時間在整理病例、畫圖、製表,所以自己會覺得寫出來的東西很重要。
但若是跳出框架,把自己當成是在聽 journal reading 的聽眾,就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一個良性腫瘤不就切掉就好了,誰關心它長在哪?既然不會影響臨床治療方式,那真是篇好無聊的論文喔。
💡 論文修改方向
可是頭都洗一半、花了那麼多時間,難道摸摸鼻子就放棄嗎?當然不是,我想了一整晚,終於想到對皮膚外科醫師來說,重要的是手術好不好作?怎麼做?成功率高不高?復發率高不高?(橙編按:沒錯!就是這樣!)
所以我改成分析不同部位的復發率;挑選根部深長的纖維角化瘤個案之手術照片放進論文,提醒手術醫師要切除整個根部,以減少復發率。終於,這篇文章被接受了。
下次我在挑選論文主題時,一定會先想好是否能提供 3-ations 有關的重要臨床意義,謀定而後動方能減少走冤枉路的機率。
▍11/4(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熱烈報名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